项目采用技术JSP、Servlet、jdbc、Tomcat服务器、MySQL数据库 ,项目含有源码、论文、配套开发软件、软件安装教程、项目发布教程
网上订餐管理系统总共2个模块
1.前台模块: (1)食品展示模块 (2)食品查询模块 (3)购物车模块 (4)收银台模块 (5)用户维护模块 (6)订单查询模块 (7)公告模块
2.后台模块: (1)食品管理模块 (2)用户管理模块 (3)管理员维护模块 (4)订单管理模块 (5)公告管理模块 (6)留言管理模块
网上订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9张数据表:
餐品菜品信息数据表c_book
用户顾客注册数据表表member
管理员数据表admin
餐品菜品类别数据表c_booktype
用户评论数据表comment
订餐车数据表gouwuche
营养小贴士数据表news
订单数据表num
订单详情信息数据表orderbook
下面是系统运行起来后的部分截图:
<>< class="pgc-img">>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同时押对两次宝的企业不多。
腾讯算一个,在PC时代凭借QQ一波三折拿下社交霸主,又在2011年押中微信,移动互联网头部位置腾讯算是有惊无险的坐稳了,如今微信已是坐拥10亿用户的超级 APP。
阿里巴巴算一个,成立淘宝更能体现马云to c的决断,而支付宝才能体现马云的全才,现如今支付宝也是跻身到了10亿俱乐部。
要说其他,美团也应该算一个,它押对了团购和外卖。
但是不同于以上两位,这两位在押对两次宝后无一例外的成为了超级生态巨头,而美团的这两次押宝则更像是续命,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李超人对马云的那句话“手头上有一样产品,天塌下来也是赚钱的”。
美团欠缺的就是这个天塌下来也赚钱的现金奶牛,团购不能,外卖亦然。
但是美团幸运在此,于团购模式已变形之后孵化出了外卖这个天量业务,团购也算是完成了最大的使命,而外卖也不负众望,目前美团3000亿港币的市值一大半多是外卖撑起来的。
说到外卖平台,总不能绕过饿了么,这也是一家命硬的企业,同样的运气非常。
2016年年初,美团和点评合并后完成一轮33亿美金的融资,此时新美大风华正茂,而彼时的饿了么却被当年315头一个点名,这不仅在考验饿了么的公关能力,也打乱了饿了么的融资节奏。
饿了么最终还是扛过了这一关,并没有造成口碑大面积的崩塌,也在4月份终于等来了阿里和蚂蚁金服10多个亿美金的融资,最重要的是手淘和口碑的外卖端口也一并给了饿了么,这次也是标志着饿了么与阿里开始深度的合作,以至于后来饿了么完全融入阿里体系,我仍认为对于饿了么也是一件运气非常的好事儿。
虽然饿了么比美团做外卖早了5年,但是两家都在2010年10月份左右不约而同的放开了渠道代理,这个模式一出意味着两家平台的模型从全部直营转向直营+代理,更意味着两家把市场的触角伸向县级城市。
县级城市,是互联网企业必争的增量市场,这里对于外卖来说,运营成本更低,C端更容易推广,且商家主人翁意识相对淡薄。
针对这类城市,外卖平台根据各个城市的市场体量把城市划分成了相对应的好几个等级,根据城市所对应的城市等级平台规定的所缴纳的保证金也不同,基本上是7-20万(县级城市),地级市50万。有些平台还会附带一定的转让费,意思是这个区域没有放开代理之前已经直营过,存在一定的单量,这时候放开代理除了要缴纳相应的保证金还要缴纳这部分单量的“转让费”。
保证金,基本上是两方面的费用。一部分是质量保证金,这部分在不合作后可以返还,前提是合作期间作为代理商不能触犯合同里面平台要求的条条框框,比如代理了A平台又私自做了B平台,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够退还的。另一部分是物料保证金,物料包含了骑手的所有装备,配送箱、服装(春夏秋冬)、头盔等,以及地推的物料,桌贴、门贴等,这些常见的物料基本上都是代理商从平台内部购买的,且需要购买到平台要求的一定数量,才能返还这部分物料保证金。
在缴纳保证金后,意味着代理商拿下了当地区域的代理权,接下来做的事情是盘办公室>招兵(BD,骑手)买马(电动车)>BD谈商家>骑手游街宣传、活动促销等方面。
从代理商做的事儿当中能看出自身的成本在哪里,基本上是场地费用(小)+人员费用(大)+市场推广费用(中)+活动补贴费用(大),其中人工是占据代理商成本50%以上的成本,而骑手成本则占据人工成本70-80%以上的比例,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成本是平台对代理商营收流水的抽点以及需缴纳的税金,目前所了解到的平台对代理商抽点是4%左右,这也是代理商成本当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成本。
代理商的成本清楚后,那利润在哪里?主要是两块儿利润收入,第一对商家的抽成,现在基本上是20%,意思是商家在平台卖出一份20元的餐,代理商抽走4元。第二是配送费,平台上专送商家产生的配送费都是平台的,现在代理城市配送费基本上是3-5元/单。第三是增值,但增值对于代理商来说很难做也做不好,借助平台衍生的增值对代理商的眼界和资源都有极强的要求,所以这项对代理商目前来说仅处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阶段。
在清楚外卖代理的成本和利润后,有细心的人可能要问“外卖平台(总部)自己都没有盈利,那做代理有可能盈利吗”?
有,代理模式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享受到了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的人口红利。
且,外卖代理模式实现盈利有两个关键维度。
一,单量,单量决定规模;
二,单均价,单均价决定利润空间。
所以,为了做大规模,很多代理商都经历过刺激的烧钱阶段,这在前3个月很重要。
做高单均价,其实不必过多担心,单均价会越来越高。
我一直相信外卖市场未来的发展态势一定只是服务小众人群的。
关注此头条号,随时获得更多互联网创业项目分析,
私信作者可以向作者推荐或者沟通项目,且有机会获得以上项目《可行性报告》哦。
>修于上海交通大学EMBA的孙仲歭,有多年餐饮行业相关经验。2015年,他发现大众点评、美团等这些互联网平台的预约系统普遍存在缺陷:线下订位后,却发现座位已被订满;商家为预订的客人留出座位,客人却没有到场;餐厅自身的管理系统无法与各外卖平台进行对接。
餐厅80%的桌位资源是通过电话、线上平台等形式被预定。极少数顾客会通过线下当场订位。由于商家传统管理系统的局限,餐厅无法同时有效又不出错地满足消费者各种类型的需求。座位预定是餐饮行业在一些消费场景下的刚性需求。
对于中低端普通餐饮店而言,例如拉面馆、家常菜馆,需求就不大;而对于中高档西餐厅、宴请酒楼来说,其消费人群对特定场景的体验需求较高,因此更加需要预定服务。
他同团队开发了“易订”预定SaaS系统,C端用户在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下单时,可自动跳转至由项目方为餐饮商家制定的预订页面中,完成预定下单。
B端商家收到用户预订信息后,无需人工再录入,自有系统就可以及时更新数据,避免出现不同用户预定同一座位的错单情况。为避免预定用户随意退单,“易订”设定了“惩罚”功能。
消费者预定下单后,商家后台系统会按需求反馈相应座位号,类似电影院、火车订票。消费者如果需要取消,可选择在距预定时间24小时以上取消预定,但小于24小时,系统会按照具体情况处罚用户5元~10元。
还可以为散客服务。这部分座位由商家点餐时录入,以避免座位重复。系统为商家提供SaaS系统,和同小米合作定制生产的iPad端产品,可方便餐饮服务人员对散客进行录入,实时更新系统的预订情况。
国内的“美味不用等”也是针对餐饮预定开发的SaaS管理系统,但其自有App主要针对C端,为小门店消费者提供线上排队服务。在客户服务画像上,“易订”主要针对酒楼、宴会这类商家,存在差异化。
2017年8月至今,团队通过销售“易订”SaaS系统已获500万营收,并与国内50个城市的1300多个餐饮类商家建立合作关系。到2018年底,孙仲峙的目标是实现全年营收800万,并将合作客户拓展至2000家。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