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宵夜顶流”小龙虾,光环不再?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编辑:方圆。
8月过半,今年的小龙虾季也进入尾声。
随着市场供应减少,近日小龙虾行情有所回暖,6钱以上的大虾,涨到了近60元/斤。
但无论是小龙虾专营店的经营者,还是上游的养殖户、经销商等,都直言今年或是史上“最淡”小龙虾季!
豪虾传创始人蒋毅表示,今年豪虾传的营业额,相比往年降幅超4成,要靠缩减人工才能勉强维持利润;
肥肥虾庄、阿青龙虾等连锁小龙虾品牌,部分城市营业额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些小龙虾店,因为生意冷清,不得不关店止损;还有网红小龙虾店,开业不到半年,就已关闭歇业;
上游养殖户和经销商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有养殖户表示,182亩虾田,只赚了1800元;也有虾农,以5毛/斤的价格甩卖小龙虾。
……
曾经的“夜宵顶流”,已经走过了“超级网红”的时代。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 class="pgc-img">>旺季不旺,营业额腰斩,
小龙虾迎来“最淡”旺季
7月底,阿玲(化名)决定关闭她经营了5年的小龙虾店。她的店位于广州黄埔区一条商业步行街,原本是这条街上唯一一家幸存下来的主营小龙虾的餐厅。
2023年以前,阿玲的小龙虾店生意还不错,即使周边的大排档也推出了小龙虾,她的店依旧需要排队等候,且积累了一大批熟客。
阿玲回忆称,生意最火时,从下午4点就开始忙,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连晚饭都没有时间吃。服务员忙不过来,顾客都是自己收拾桌子坐下,自己拿菜牌手写下单的。
从去年开始,阿玲明显感觉到店里的生意变差了,旺季从2019年的七八个月缩短到了去年的一两个月。今年的情况更严峻,“根本没有旺季,往年经常来店里吃小龙虾的熟客,也来得少了,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直接腰斩。”
考虑再三,阿玲决定在今年旺季结束前关店止损。现在,她的小龙虾店已经挂上了“低价转让”的告示。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在广州某知名小龙虾馆做帮厨的方姨,也见证了门店生意热闹与冷清的更迭。
方姨告诉红餐网,往年3月小龙虾上市,店里就开始大排长队,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顾客经常从下午四五点开始排队,直至深夜。
“最忙的时候,将近20人负责(清洗)处理小龙虾,每天要处理大约900斤的小龙虾。”方姨回忆道。
但今年,除了5、6月比较忙碌外,其余时间都不需要排队,甚至只有周末才勉强坐满客人。生意变淡,负责处理小龙虾的人手也缩减至10人以内。甚至空闲的时候,方姨还会去前厅帮忙收拾桌子,或者在后厨做一些简单的食材准备工作。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方姨透露,她所在的这条街,原本有好几家小龙虾专门店,这两年陆陆续续都关门了。
温州起家的阿青龙虾,目前在温州、厦门等地均有门店。品牌总监林芳向红餐网透露,今年阿青龙虾门店生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温州市场的营业额同比下降了10%,而厦门地区门店营业额降幅达15%。
即便在“吃虾大省”,与往年相比,小龙虾旺季也在缩短。
湖北潜江、江苏盱眙、湖南益阳、湖南长沙、四川成都被称作是中国五大“小龙虾之都”,这里具备着小龙虾生长的肥沃土壤,也孕育了众多小龙虾品牌。
以湖北市场为主的肥肥虾庄为例,其品牌相关负责人向红餐网透露,往年武汉人从4月开始吃小龙虾,一直持续到8月,长达5个月的消费高峰。不少人请外地客人吃饭,也热衷于吃小龙虾。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小龙虾消费高峰期集中在4月和5月,6月受大雨影响,消费明显下滑,尽管7月有所回升,但仍不及4、5月的水平。
成都市场同样如此。
李小孬卤煮龙虾的创始人李小孬观察发现,小龙虾销售旺季在逐年缩短,今年几乎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期。他提到,位于成都双流李小孬卤煮龙虾店,4月业绩与去年相当,但从5月起就明显下滑。由于降幅太大,李小孬直言,“没敢仔细算。”
门店位于成都春熙路的豪虾传·龙虾馆创始人蒋毅也发文称,今年成都的小龙虾基本没有旺季,豪虾传的营业额,相比往年降幅达到4成以上,要靠缩减人工才能勉强维持利润。
< class="pgc-img">>暴利时代不再,
注吊销量创5年新高!
营业额下降,旺季缩短,小龙虾专门店的利润也在不断走低。
通常情况下,3月刚上市时,由于原料价格较高,小龙虾店在这个阶段是难以盈利的。只有到了4月中旬小龙虾大量上市,虾价逐渐下降,才到了小龙虾馆盈利比较可观的时期,通常有2个月左右。
< class="pgc-img">>△小龙虾店生意惨淡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但由于品类的特殊性,小龙虾的价格常常以天为单位,因此小龙虾餐厅的毛利变得很不可控。
据了解,肥肥虾庄使用的都是7钱以上的高品质小龙虾,今年高峰期最多一天可以消耗25吨左右小龙虾。然而,今年小龙虾涨价提前了一个月。“往年,都是到了8月底,大虾的价格才会逐渐涨到55元左右一斤,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从7月底开始,7钱以上的小龙虾,价格从每斤40多元迅速涨到了8月初的60多元,短短十来天涨幅超过40%。”
据分析,五六月是小龙虾的消费高峰期,但今年6月长江水都涨到了警戒线以上,很多地方出现了大暴雨,导致塘里的小龙虾都跑了,无法正常供应,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上游涨价,但餐饮端却是无法频繁调价的,因此,虾价越贵,龙虾店的利润就越低。
此外,整个餐饮市场内卷加剧,价格战此起彼伏,小龙虾赛道同样如此。
红餐网观察发现,今年夏天,广州市场上,66元3斤、86元4斤、97元5斤的小龙虾套餐比比皆是。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有小龙虾从业者告诉红餐网,今年在武汉,甚至有餐厅推出了29.9元的小龙虾双人餐来吸引客流。
“季节性问题,加上客单价高的劣势,让小龙虾成为餐饮行业里,同比下滑最严重的品类。”蒋毅在其朋友圈里如是发文称。
小龙虾作为季节性特色美食,在利润丰厚的时代,甚至有过最快90天收回投资成本的“江湖传说”。
然而,伴随着赛道降温,旺季不断缩短,小龙虾暴利时代不再,入局者越来越少,离场的人却在不断增加。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显示,小龙虾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从2019年起便开始逐渐下降,2023年小龙虾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仅为1663家,只有2019年全年新增注册量3成。与此同时,小龙虾相关企业的注吊销量却在2023年达到了1690家,创下了近五年来小龙虾相关企业注吊销量新高。
< class="pgc-img">>据蒋毅观察,成都的小龙虾专门店,已经从此前的上千家到减少到如今不足百家。包括豪虾传在内,该品牌2013-2015年在四川开设了20多家联营店,但截至目前,仅保留了一家门店;李小孬卤煮龙虾也从原来在成都的多家分店,缩减至一家。
而在武汉,往年小龙虾季来临前,都有大量新店开出来,但从去年开始,入局小龙虾的创业者也肉眼可见地少了起来,连锁品牌的扩张步伐也变得谨慎。
比如,上半年肥肥虾庄开了8家新店,但下半年到明年,将会放慢开店步伐,重点放在人才培养上。”
“谁开得多,谁死得就越快。”松哥油焖大虾徐松如是直言道。据介绍,从2023年起,松哥油焖大虾就暂缓开店脚步了。
< class="pgc-img">>收购价低至5毛/斤,
养殖户日子难熬
小龙虾餐厅生意冷淡,意味着对上游的需求量减少,小龙虾采购商和养殖户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2018年入局小龙虾养殖的霞姐,今年满打满算仅赚了1800元。
彼时,小龙虾仍处于黄金期,养殖周期短,回款快,且利润可观。“当时听闻湖北老家,不少虾农一亩田就可以赚1万块。”霞姐原本做土建相关工作,听说小龙虾赚钱,就盘算着回老家租两三百亩地养虾,这样每年能赚两三百万。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肥肥虾庄
2018年,她在荆州松滋县租下了近200亩地,开始养殖小龙虾。
刚入场,霞姐就吃到了甜头,2019年那年,养小龙虾赚了100多万。
根据霞姐的讲述,当时小龙虾供不应求,虾贩主动找上门抢着收虾。刚捞上来,就有虾贩在旁边等着。“一早上,进账三四万很正常。”霞姐说道。
在霞姐口中,那两年,虾农的日子都过得很滋润。“早上虾子能卖个好价格,虾农基本都不在家里吃饭了,在餐馆里吃过早餐后就出去逛街、打麻将去了,晚上再到街上吃晚饭、宵夜。”
2017-2019年是小龙虾养殖的红利期,一方面当地政府给予了支持,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当时在湖北几乎没有卖不出去的龙虾。
从3年前开始,霞姐发现小龙虾养殖也没那么容易赚钱了。
霞姐注意到,周边省份如安徽、江苏、湖南等开始养殖小龙虾,甚至广东、新疆等地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龙虾养殖户。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肥肥虾庄上游养殖基地
“天南地北,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在养小龙虾,加上小龙虾养殖技术的进步,慢慢地,小龙虾的产量也越来越大,逐渐就供大于求了。”霞姐说道。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4》显示,近5年来,上游小龙虾养殖产业继续扩大,养殖面积、产量都持续上涨。2023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2950万亩,产量首次突破300万吨,达到了316.1万吨。与2019年相比,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上涨超过50%。
需求端萎靡,而供给端却在不断扩大,这使得养殖户的日子日益艰难。
2022年,霞姐赚了70多万,相比2019年的年入百万少了3成多。
今年,为了每斤多卖5毛钱,霞姐经常自己拉着一车小龙虾,去跟虾贩讨价还价。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她表示,今年整个龙虾季,中虾及以上规格的小龙虾价格大概在12-13元/斤,5月初,一斤中规格的小龙虾只能卖到5元。
霞姐算了一笔账,今年卖小龙虾总收入为282000元,成本方面,租金400元/亩,182亩地合计72800元;购买虾苗花费了24600元;饲料和黄豆的开销为77600元;动保成本为14000元;机械损耗和电费分别为8000元和4000元;再加上自己和3位员工的人工成本,按每人每年20000元计算,总共80000元。所有这些费用加起来,总支出为281000元。
忙活一整年,最终霞姐在这182亩小龙虾田上的净利润仅为1800元。
今年没挣到钱的不止霞姐。据她透露,今年其虾场周边的农户,很多都未能盈利。
Judy家在湖北黄冈,家中从事小龙虾养殖已有五六年,规模不大,仅有十几亩地,但从去年开始,明显感觉到小龙虾越来越难卖,今年的价格更低迷。
5月1日这天,Judy记忆犹新。凌晨2点,父母就开始捕捞,想趁着节假日卖个好价。然而,虾捞上来之后,虾贩只愿意以每斤1块钱的价格收购。“气得我们转头就把虾倒回田里,后来剩下一百多斤,3块钱一斤卖给另一个虾贩。”
Judy表示,往年家里养虾能赚五六万元,今年却亏了7000多元。“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统货小龙虾的价格能达到每斤二三十元,今年最高价也只有七八元。一些比小青还小的龙虾,甚至低至5毛一斤。”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小龙虾的采购商,柴先生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据他透露,养殖户的小龙虾主要通过两个渠道销售:一是餐厅,二是加工厂。今年以来,向连锁餐饮企业供应的小龙虾量相对稳定,但加工厂的收购量却大幅下降。
柴先生告诉红餐网,他合作的许多小龙虾加工厂的需求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超过50%。
他表示,不少加工厂的货都是销往国外,主要为欧美市场,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今年的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导致许多加工厂不再大量收购小龙虾。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报告也显示,2023年小龙虾产品出口额下降了21%至1.027亿美元。出口量也降至8140 吨,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9693吨、9235 吨。
当国内小龙虾供大于求之余,而出口量和出口额也同步双降,这对小龙虾养殖户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小龙虾整个产业链的从业者来说,大都深陷水潭里,什么时候能走出来,目前还是未知数,接下来要比谁更‘抗揍’了。”蒋毅说道。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结 语
作为“夜宵顶流”的小龙虾,光环不再。
无论是市场端、消费端还是资本端,小龙虾都已经走过了“超级网红”的时代。
百度指数显示,2019年起,小龙虾热度开始下滑,直至2024年,小龙虾搜索指数峰值最高只有4000多,仅为2018年巅峰期的两成左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百度指数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2019年,小龙虾行业发生了十余起融资事件,催生了一批备受瞩目的明星餐厅,甚至有品牌在3年获得4次融资。而后长达5年来,鲜少有小龙虾相关企业获得融资。
从全国小龙虾品牌的发展情况看,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大多仍是创立多年、有市场积淀的。比如北京有胡大饭馆、海盗虾饭,湖北有肥肥虾庄、靓靓蒸虾、巴厘龙虾、一棠龙虾·王牌虾球,上海有红盔甲、沪小胖等。
一些小龙虾品牌也在探索求变。
比如肥肥虾庄,2018年开启了零售业务,与盒马鲜生、朴朴超市、美团等平台合作,并于2023年成立了电商公司,进驻天猫、京东等平台;松哥油焖大虾,去年开始放缓了开店的步伐,转而向零售、供应链出海方向发力。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松哥油焖大虾
上游的养殖户同样如此。
比如霞姐,自7月中旬卖完虾之后,已将部分虾田改种了水稻,剩下的虾田水草已经恢复生长。接下来,她会投放一批新的虾苗,开始二季虾的养殖,等到元旦或者来年春节时再卖。
她还计划着,在水稻收割后,利用稻草种植蘑菇以增加收入。明年,除了继续养殖小龙虾外,她还打算开始养殖甲鱼。
像霞姐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他们对小龙虾仍抱有期待,但也在求新求变,在“等风来”。
023年的龙虾市场价格的走向呈现出与往年显著不同的特点,3月份的高价苗、4月的虾价一路狂飙,再到上市季的“白菜价”,如此剧烈的价格波动引起了整个产业的关注。为此,水产养殖网联合行业翘楚组织稻虾种养大户总结经验,将于2023年9月25日举行小龙虾规模化养殖盈利模式论坛。为深入了解小龙虾发展曲线,活动主办单位水产养殖网在安徽展开“龙虾中国行”活动第二站——安徽全椒,拜访了当地的“虾王”王如峰。
< class="pgc-img">>王如峰拥有多重身份,安徽双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椒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全椒稻田综合种养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安徽省水产良种繁育场场长,同时还担任着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也经常走上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会,为很多养殖户送去了养虾技术。他还经常去很多地方考察交流,把外地的经验和本地实际情况结合,不断创新小龙虾养殖模式。
< class="pgc-img">>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左)、全椒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中)、澳华集团华中大区市场部经理杨先洪(右)
水产养殖网:王会长好,全椒小龙虾养殖面积大概多少万亩了,规模化养殖的效益情况怎么样?
王如峰:无论是全椒的小龙虾养殖,还是安徽乃至全国,小龙虾养殖技术、模式、设备等都在不断的完善提升,养殖逐渐成熟了,主要是近两年市场不太好,导致不少养殖户效益不好。小龙虾养殖在全椒有20多年了,目前养殖总面积大概有35.2万亩,养殖户面积大大小小的都有,其中300多亩以上的养殖户大概有两三百个,上千亩面积的养殖户也有十几个。
从效益看,面积大的养殖户亩平均效益总体不如面积小的养殖户,但面积大的养殖户和面积小的养殖户各有优势。小户主要是养殖户自己亲力亲为,塘口管理得细致,只要懂技术肯吃苦,养出产量不是问题。再加上水稻收入,总体效益还可以的。前提是要养得好,有的养殖户没有把心思放在养殖上,不管多大面积都很难赚钱。小户每天出不了多少龙虾,大小规格不一的话,卖虾价格容易吃亏。
大养殖户只要管理得当,工人用得好,再加上卖虾的时候数量充足,无论是进市场还是进工厂,都有一定的优势。大户面积太大,如果管理不好,也是大麻烦,有的老板是遥控指挥,或者老板本身不懂养殖,也不清楚工人在干活的时候做得对与错,或者工人偷点懒,很容易造成养殖老板的损失。比如说每天喂饲料这样简单的事,有的工人不负责任,没人盯着的时候,十多亩龙虾塘的饲料用量,撒在两三亩塘里就算完成任务了。现在一些养殖老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无人机喂料在小龙虾养殖上越来越流行了,喂料的时候,设计好喂料路线,几百亩的虾塘很快就喂完了,而且抛撒均匀。现在不少地方人工成本很高,养殖面积大的养殖户光是用工开支就很大,无人机的使用也节省了成本。
< class="pgc-img">>水产养殖网:今年全椒这边养殖户每亩利润一般在多少?
王如峰:今年亩产量比去年高,一亩纯利润千把块钱的养殖户占80%。假如夫妻俩养50亩龙虾,纯利润也就是10万出头,这个利润就相当于挣了辛苦钱。相对于今年其他不少品种来说,小龙虾这个利润也不算太差,但是和往年相比就有明显差距了。比如我那个50亩的虾塘,去年卖虾苗卖成品虾一共毛收入36.2万,在产量高于去年、早期虾苗卖了不少钱的情况下,还是那个50亩塘,今年一共才卖了31.4万。
今年的成品虾价格不好,我个人塘口卖虾价格差不多只有去年的一半,去年成品虾能卖24元/斤,今年同期只能卖12-13元/斤。去年进加工厂剥虾仁的库虾,小贩子开的收购价都达到了8.5-9元/斤,今年没有超过5元/斤,基本在4.5元/斤左右波动,一毛一毛地往上涨比较难,掉价的时候就是几毛几毛地掉。去年连毛毛虾都能卖到8元/斤以上,今年只有1元/斤多,还经常没人收。
去年二茬虾价格也很好,一般在18-26元/斤之间,今年只有几块钱,很多养殖户把龙虾起捕之后,挑规格大的卖掉,规格小的太便宜舍不得卖,价格比去年差的太多了。在同样的情况下,今年养龙虾毛收入减少了很多,但饲料等养殖成本比较高,去年涨价之后到现在都维持比较高的价位,导致了养殖户效益不理想。
< class="pgc-img">>水产养殖网:您认为小龙虾今年中后期小龙虾价格为什么这么差?
王如峰:在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价格波动是很正常的。小龙虾养了这么多年,现在产业发展的规模也非常大了,每年的价格有好有差是很正常的。但相对来说,小龙虾这些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即便是在疫情那几年,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是今年解封了,感觉市场消费差了很多,可能跟经济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老百姓挣钱不容易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往年夏天大排档生意很好,很多人忙了一天了,几个人聚在一起,吃点龙虾喝点啤酒是很正常的。今年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工地上干活的人少了很多,这就是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是很大的消费市场。今年干活少了,挣钱少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意差了。我内弟经营了一个小龙虾夜市广场,往年夜里消费的人很多,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到了夜里热闹得不得了。但是今年生意就差了很多,其实很多行业都萧条了,这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像小龙虾这样非常亲民的消费品,难免会受到影响。
消费不仅仅影响活虾市场,加工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全椒现在有8家小龙虾加工厂,加工出来的这么多库存能不能卖出去、卖出去有没有利润,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都很大。加工厂不赚钱了,养殖户就不赚钱了,跟养殖相关的饲料渔药生意也就不好做了,形成了连锁反应。
< class="pgc-img">>水产养殖网:今年小龙虾情况不理想,很多人都在思考明年应该怎么办。您有什么看法?
王如峰:是的,这个问题确实头疼。我们在全椒养龙虾这么多年了,赚多赚少总体都还是赚的,以前高的时候一亩能赚三四千,到后来一亩赚两三千,今年一亩一千多的占大多数了。哪怕是懂管理、懂技术的人,往年赚大钱,现在只能赚小钱。往年行情好的时候,新手入行,第一年可能就回本了,但是现在很难了,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逐渐走上正轨,毕竟第一年要投入很多基础性的投资成本,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平摊了。
相较于其他品种来说,龙虾的情况看起来还没那么惨,至少养得好还是能赚钱的。但形势也比较严峻,必须要认识到目前的困难。全椒本地的小龙虾发展到这么大规模,30多万亩的面积,那么多人围绕着小龙虾转,我们也经常和同行交流,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交流,未来到底要怎么继续发展。普通的养殖户能做的就是养好自己的龙虾,考虑不了别的很多事情,在一些方向性的事情上,还需要政府推动,好在县里、镇里比较关心我们的小龙虾产业,也希望群策群力,共同把小龙虾做好,也在思考如何把我们的品牌打造好、包装好,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运作,让小龙虾产业不仅做大,还要做好做强!
<>< class="pgc-img">>到夏天,就是小龙虾爱好者们欢聚的时节,簋街上等着吃虾的人可以从这头排到那头,汹涌的饕客大军足以证明,我国已经是世界小龙虾第一大养殖国、第一大消费国。
< class="pgc-img">>过去7年里,我国小龙虾产量翻了三倍不止,去年小龙虾创造的经济总产值已达到1446.10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500万。可谓是一只虾养活了一片人,小龙虾产业囊括了三大重要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服务业的产值达到整个小龙虾产业的54.57%,吃虾的饕客们为小龙虾产业撑起了半边天。
< class="pgc-img">>小龙虾魅力太大,吸引了无数从业者和大批投资人。小龙虾外卖网站“大虾来了”先后两轮共获得近4千万融资,主打小龙虾美食的餐厅“卷福小龙虾”通过众筹平台获得了1330万投资,以鱼火锅起家的“新辣道”转型拓展小龙虾事业,获得了超过5千万融资。
< class="pgc-img">>而实际上很多小龙虾养殖户的养殖热情正在逐年减退,因为越来越多人感觉养殖不赚了,商家也开始大规模退出,这是为什么呢?
< class="pgc-img">>从养殖户或者虾贩手里收上来的虾到上述这些经销商手里之后,他们会按照品种、规格进行分拣装箱(50-60斤/箱),打包后,以每斤加价2元的价格发送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有的商家不通过当地批发市场采购,而是直接从产地经销商手里拿货,以某餐饮品牌为例,一般提前两天跟4、5个供货商沟通需求量,“这也是没办法,万一一家缺货其他家也能补上,关系得靠平时维护。”
< class="pgc-img">>一斤虾出塘的价格是22-28元,他们从批发商手里买到是37-38元,算上各种成本,最终在菜单上的售价是84元/斤。虽然看起来商户环节“利润空间”最大,但比起餐饮业的平均利润率,在外界看来“暴利”的小龙虾经营商家,利润却一点都不高。“现在旺季的毛利都达不到50%,全年的净利还不到15%。”除了养殖户在笑,其他人都很痛苦,事实上,不光小龙虾餐饮商家,小龙虾养殖户也同样“备受煎熬”。
< class="pgc-img">>小龙虾真正能盈利的不足三成,能养好的真的不多,都是看着人家说有钱赚,都来了,小龙虾想赚钱必须转变养殖模式,一窝蜂的养,肯定扎堆,价格不好谈何盈利,辛苦一年,白忙活。
< class="pgc-img">>众所周知,国内有两个地方小龙虾非常知名,一个是湖北潜江,另一个就是江苏盱眙。段德峰是小何农业的创始人,目前为江苏盱眙最大的龙虾养殖户,他告诉品途商业评论,小何农业覆盖盱眙原产地70%的虾量,但根据全国小龙虾餐厅数量估算,每年至少还有30万吨的市场空缺。
< class="pgc-img">>为了解决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大多数的小龙虾养殖生产商将生产前移到冬季四个月里,投入大量资金提升养殖和研发技术、小龙虾养殖效率,以供应来年小龙虾市场的需求。
而导致小龙虾价格暴涨的原因则是小龙虾出货量减少,天气炎热,近段时间虾不进地笼,难以捕获。再加上,多地暴雨导致很多消费地区集中至湖北拉货,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由于虾苗量不足,后期小龙虾供货量会越来越少。
< class="pgc-img">>物以稀为贵,今年小龙虾的拿货价高,但是餐厅单价也没有上涨,主要是考虑到顾客对涨价比较敏感,容易流失顾客,而商家也面临着货价高、售价低、利润小的窘境,反观虾农,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市场最好的夏季却面临着产量剧降的状况,供不应求也不赚钱,“不管是从冷链运输系统,还是整个产业的速食储藏板块的发展,成本降下来,品质提上去,这是未来的大方向,市场会引导怎么样去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