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年轻人来说,曾经的“穷鬼套餐”可选择的范围还是很小,麦门13.9的打工搬砖套餐若是不挑的话能吃一个礼拜。但如今再去找“穷鬼套餐”,年轻人真的要不禁感慨一句:世道变了啊!
< class="pgc-img">>现在不光麦门等快餐品牌有“穷鬼套餐”,早晨的时候可以花3块吃个自助早餐,光喝粥就能喝到饱;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去抖音套一个十几块钱的套餐,从米饭炒菜到米线面都能吃的到;至于晚上,什么麦门、肯门、塔门都可以来上一遍,同样是十来块钱也能吃到肚皮溜圆。
毫不夸张的说,很多年轻人现在的打工日常就是这样,花小钱办大事的感觉是叫人发自内心舒爽,走出消费陷阱,拥抱快乐人生!
< class="pgc-img">>01.
“穷鬼套餐”爆火
现在的“穷鬼套餐”有多火,看看网友的热衷程度就知道了。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检索这个关键词,热度高的帖子点赞量都是破万的,甚至有不少人特意分享出来自己关于“穷鬼套餐”的研究收获了超多好评。
“周一麦当劳蹭免费麦乐鸡,周二去塔斯汀享受‘买一送一活动’,周三在达美乐体验七折优惠,周四感受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周五汉堡王有半价工作餐,周末再去华莱士,下周从头再来。”
< class="pgc-img">>超高的性价比让年轻人在探索“穷鬼套餐”的路上根本停不下来,不管是哪家新推出了超实惠的套餐都会涌出很多年轻人前去尝试。就像前段时间南城香推出的3元自助早餐,虽然包子饼子之类的面点需要另行花钱,但耐不住粥品、胡辣汤、牛奶等不用花钱,所以有很多年轻人直接进行一个花小钱办大事的动作,花3块喝粥喝到饱!
< class="pgc-img">>因此如今南城香的早晨同样挤满了年轻人,喝粥的盛况和麦门的周一送麦乐鸡一样,主打的就是追求超高性价比。而除了正餐外,很多茶饮品牌也推出了变相的“穷鬼套餐”,就像奈雪也推出了9.9的欧包+奶茶的组合,星巴克的15元三明治+饮料的组合同样受人欢迎。
< class="pgc-img">>甚至连高端餐饮品牌也要赶一波“穷鬼套餐”的热潮,人均近1000元的高端餐厅新荣记推出了398的“穷鬼套餐”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尽管398的套餐相对比下来已经不算便宜,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和人均1000的原价相比,确实“穷”了不少,算下来性价比依旧是超高的。
< class="pgc-img">>02.
“穷鬼套餐”并不等于消费降级
如今“穷鬼套餐”卖的热火朝天,不少人开始思考,这算是消费降级吗?其实年轻人购买“穷鬼套餐”的行为,与其说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反向消费,年轻人越来越在乎消费时的性价比,不再盲目的追求贵价、大牌,希望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这更是一种健康的消费心理。
< class="pgc-img">>分得清自己物欲更注重什么的年轻人们愿意去购买“穷鬼套餐”,在同样的价格区间内给自己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所以说这样的消费意向并不算得上是消费降级。毕竟在同一个年轻人身上能看到,上班时能吃得了“穷鬼套餐”,下班也能为自己喜欢的网红餐厅而买单的情况。
< class="pgc-img">>更何况如今推出“穷鬼套餐”的很多商家都是连锁品牌,不仅品质上更有保证,而且价格也低的让人难以决绝,所以吃下来并不会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有消费降级的感觉,有的只是“会过日子”的成就感。
< class="pgc-img">>03.
商家的引流神器
对于商家来说,其实“穷鬼套餐”更像是一种引流神器。就像麦当劳一样,虽然售卖的产品单价都不算低,但大家因为“穷鬼套餐”而记住了麦门,这无形中巩固了消费者对麦当劳的品牌认知度。而且通常消费者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分享出自己“穷鬼套餐”的经验,这对麦当劳来说也是无形的口碑宣传。再加上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套餐的时候会搭配上一些别的餐品,所以算下来售卖“穷鬼套餐”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亏。
< class="pgc-img">>而且对于很多餐饮品牌来说,拉新永远都是一个问题,而“穷鬼套餐”的推出就可以很好的起到拉新的作用。售卖出一份套餐只是个开始,后续的注册会员、认证小程序才是真正的目的,这样也可以扩张自己的消费群体。
< class="pgc-img">>其实整体看下来,“穷鬼套餐”只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使得手段罢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他们肯为我用心就好了,毕竟商家卷起来的价格战带给消费者的可是切切实实的性价比。
参考资料:
1、《为了让年轻人掏钱,“穷鬼套餐”已经多到吃不完了》, 运营社编辑部
2、《这年头,连新荣记都有“穷鬼套餐”了!》, 餐企老板内参
· 文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class="pgc-img">>源|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米其林餐厅开始卖穷鬼套餐的背后,正在上演一场高端餐饮洗牌潮,难道高端餐饮生意不香了?
01 米其林餐厅开始卖穷鬼套餐
一提到穷“穷鬼套餐”,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麦当劳,如果是广深的打工人第一个会想到猪脚饭。很难想象,普通消费者吃不起的米其林餐厅,居然也开始卖“穷鬼套餐”了。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8月19日,“米其林餐厅开始卖穷鬼套餐”话题冲上多家平台热搜,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
现在,市场上多家定位高端消费人群的高端餐饮品牌,其中包括一些米其林餐厅也开始采取套餐降价等花式营销方式去吸引消费者。
比如,新荣记推出了398元的“穷鬼套餐”。莱美露滋的套餐在降价基础上加赠了价值近200元的咖啡气泡水。均价4400元的EHB则将经典套餐的价格下调了近三分之一,而菜式相差并不多。
根据美团发布的中高端餐饮“2024黑珍珠餐厅指南”显示,上海有三分之一的新上榜餐厅现在的经营关键词居然是:质价比。
过去这些定位高端消费人群的高端餐饮品牌,现如今居然打起了质价比标签,说得更直接点,质价比距离性价比仅一步之遥,或者说这两个关键词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不少米其林或者黑珍珠餐厅还推出了团购套餐,这在以往是很少出现的。美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上海66家黑珍珠餐厅已经在美团上推出了超过200种团购套餐。
以前美团只是这些高端餐厅品牌的一个信息展示平台,展示店面信息、人均消费等基本信息,而现在发布团购套餐来吸引消费者,可见:高端餐饮的日子不好过。
这些现在还能推出穷鬼套餐或者是团购等营销活动的米其林高端餐厅其实是幸运的,而其背后高端餐饮细分赛道早已经上演洗牌潮。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端餐饮行业就掀起洗牌潮,而且愈演愈烈!特别是上海的高端餐饮行业更是出现了倒闭潮。
比如,南京西路上的KOR Shanghai、巨鹿路里的上海玉芝兰、Osteria生蚝海鲜餐厅、人均2300元的川菜天花板明路川等接连宣布停业。而近期根据媒体报道,人均消费1580元的高端餐厅L‘Atelier 18暂停营业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另据红餐网数据,过去五年里,上海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店占餐饮总门店数量的1.35%,约有2700多家。然而到了今年7月,这个数字已经减少了1400多家,门店萎缩过半。
02 高端餐饮日子不好过
现在就连米其林餐厅都推出了穷鬼套餐,高端餐饮怎么了?
一说到高端餐饮,很多人会想到米其林,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对于高端餐饮而言,米其林就是一个风向标。
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这些年来出现了很多定位高端的餐饮品牌,海鲜、粤菜、日料等各种菜式,装修高大上,人均消费少则500元,贵则一两千元,私人定制私厨的消费水平更为惊人。
一顿餐食对寻常百姓家而言,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对城市里的高级白领、精英而言,偶尔去一家高端餐饮消费一次,犒赏下自己,还能分享下朋友圈,晒一下精致生活。
这些定位高端餐饮的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从消费产品属性来说,吃的不仅仅是一顿饭了,吃的是环境、格调,吃的是人情世故,吃的是满嘴生意,更有人吃的是品质精美生活。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前些年在深圳就有不少开在顶级豪宅的私房菜,或者是开在居民楼里的高端私厨,甚至还有一家烟酒店推出了私人订制潮汕私房菜,人均消费1280元起。
前些年,生意好的时候,这些米其林餐厅和高端餐饮品牌从来不缺顾客,一般都是要提前预定,很多时候根本就订不到餐位,那时候这些高端餐饮品牌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高端餐饮市场就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红餐网报道,上海许多以往很难定上的高端餐饮名店,都比较容易预定上了。此后开始很多高端餐饮的营业额出现了大幅下降,甚至是业绩腰斩。
高端餐饮的日子进入2024年之后就更难过了!而这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高端餐厅太多了,高端消费者早就不够用了。以上海为例,上海的高端餐饮市场早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市场现状。
红餐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19日,上海人均消费在500元以上的餐厅有1754家,是北京的1.9倍,深圳的4.2倍,广州的6.5倍。
二是,现在高端消费者也越来越抠门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消费环境下,不仅是普通消费者开始减少外出餐饮消费,更追求性价比消费,高端消费者也同样受到了影响。比如,金融行业降薪潮肯定影响到了高端餐饮消费行业。
再比如,去高端餐厅吃一份大几百元的牛排,现在去逛山姆,买一盒牛排都够一家人吃了,发现口感也并不差,所以说:不是米其林吃不起,而是山姆的牛排更有性价比。
三是,高端餐饮主要做小部分人群的生意,生意变差了,而成本却不会减少。
高端餐饮主要聚焦小部分中高端消费者,做的是小部分人群的生意,更多做的是圈层生意和熟客生意。
现在高端餐饮消费的人少了,生意差了,但这些高端餐厅的高昂房租、人工成本,乃至是高品质食材等运营成本并不会减少,自然是雪上加霜。
03 高端餐饮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高端餐饮行业洗牌潮,不同的餐饮品牌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题。
正如前文所述,有不少高端餐厅,乃至是经营了十几年的高端餐厅,选择关闭门店,直接躺平。
现在还在维持经营的不少米其林或者黑珍珠餐厅,选择推出穷鬼套餐和其他各种团购套餐等营销活动,目的还是想活下去。
在新的消费环境下,这些米其林高端餐厅放低姿态,自降身段,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去嘲笑或者是嘲讽,毕竟对于高端餐厅老板而言,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
至少从餐饮平台数据来看,这些米其林餐厅推出穷鬼套餐和团购套餐的市场策略是见效了。
如前文所述,据美团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海66家黑珍珠餐厅已经在美团上推出了超过200种团购套餐,相关套餐订单量月均同比增长3.7倍。
这些开展花式营销和促销的米其林餐厅,虽然能吸引一些新消费者和顾客去消费,增加营业额,但实际上还是希望能留住和吸引老顾客、核心顾客去消费,增加消费频次。
那么,现在的高端餐饮不香了,未来还会香吗?未来的高端餐饮行业还有发展前景吗?
高端餐饮行业和大众餐饮行业有着明显不同,经营商业模式和消费群体各不相同,高端餐饮消费本就是聚焦一部分人或者少部分中高端消费者人群。
这和汽车行业一样,有面向大众消费的汽车品牌和产品,普通消费者会选购十几二十万的汽车,高端消费人群会去消费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几百万的车。以丰田为例,有人会选择十几万的丰田,也有人会去买百万级的埃尔法神车。
消费分化、消费分层一直存在,消费分级趋势正在加速。其中中高端消费人群或者是富裕人群的高端消费,比如富裕人群购买别墅、豪车以及定制奢侈品,也同样适用于高端餐饮市场。
从未来长期发展看,高端餐饮依然有着发展潜力,市场前景依然可期。虽然有不少高端餐厅选择关门,但依然有餐饮品牌正在加码发力,比如有不少高端餐饮品牌正在挖掘成都的高端餐饮消费市场。
当前的高端餐饮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洗牌潮,虽然一些米其林餐饮品牌选择降价,推出穷鬼套餐等营销方式,只是在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应对之策,并非长久之计。
对高端餐饮企业而言,需要保持住品牌地位和品牌格调,就算是降价也不能丢掉品质,更需要加速创新,要做价值比,质价比,而不是性价比。
未来,高端餐饮这场行业洗牌潮将会加剧,熬过寒冬,才能重回春天。
所以说,高端餐饮未来还是一门好生意,但要做好这门生意不容易!
1
和健康无关
轻食,起源于17世纪欧洲贵族的下午茶,当时英国贵族的晚餐用餐时间很晚,所以下午时,夫人小姐们会让厨师制作一些小点心配着红茶食用,起到晚餐前垫垫肚子的功能。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
后来,法国人把下午茶简化,精致的小点心变成了切片面包加果酱制成的类似三明治的食物,配上红茶或咖啡食用。
之后,美国人在法国轻食的基础上加入了甜甜圈、蛋糕等食物,一般在咖啡厅售卖。
欧美的饮食文化传入日本后,注重健康和效率的日本人对此进行改良,轻食的定位逐渐从“下午茶”变成了“简餐”,即容易吃饱、制作简单、食用便捷的食物,比如关东煮、饭团等,一般在便利店销售。
可以看出,最开始的轻食其实根本和健康关系不大,只是一种休闲的品类而已。
所以那些号称“轻食”的店里,可能有日式的紫菜饭卷,西式的三明治、沙拉,中式的饺子、包子和点心。
就算是现在常见的沙拉套餐,其实热量也不低(平均660大卡,一碗100g米饭热量为119大卡)。
< class="pgc-img">>▲图源:美观测评
02
轻食之轻
在中国,如今的轻食不是下午茶,也不是点心,更偏向于健康餐的概念。
虽然伴随着不少质疑声和知名品牌倒闭的负面新闻,但不得不承认,轻食确实在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 class="pgc-img">>▲图源:Keep APP
瑞幸推出轻食系列,健身app keep也开始推出轻食外卖和代餐产品(KeepLite),肯德基更是开了“KPRO”轻食门店,近日,美团发布的《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的轻食外卖订单量的不断增长,更是侧面佐证了健康轻食概念的稳定发展。
< class="pgc-img">>▲图源:美团轻食报告
如果把火锅类比为互联网行业的“社交软件”,市场大,稳步发展;那么,轻食就类似于餐饮圈的“知识付费”,市场有限,鱼龙混杂,但有发展潜力。
火锅行业基本已是红海一片,且头部品牌的根基都很牢固,虽市场很大,但机会已不多;
轻食行业目前同质化严重,市场规模有限,但具有3个优点:
1、主打健康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18》,受健康消费理念的影响,消费者的口味正在从刺激型转向品鲜型。业内称之为“吃调料的时代没落,吃原料的时代崛起”,即健康正逐渐成为主流饮食追求。
因此,自带健康基因的轻食品类,本身就给人一种健康的感觉。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
今年4月,“沙拉拉轻食”的创始人王涛曾说,“目前在成都的直营店已经做到成都团购网外卖销量的第二名。”
这是意料之外的结果,因为川渝地区的口味,一直偏好“麻辣鲜香”,少油少盐但主打新鲜健康的轻食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口味偏好的变化。
2、不依赖厨师
和火锅一样,轻食对于厨师的依赖程度极低,尤其是轻食沙拉,根本不需要厨师,一般人看看沙拉菜谱就能学会。
3、标准化程度高
很多轻食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因为不涉及传统餐饮的“烹炒”,所以极易标准化。
沙野轻食的创始人小喵表示,常见的沙拉套餐,对厨艺要求不高,只要把控好食材的质量。
高品质的食材,再加上简单地烹饪,因此轻食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
04
轻食不“轻”
综上所述,轻食产品的制作虽然不难,但是轻食绝不是低门槛品类,因为轻食看似“轻”,实际上成本很高。
1、原材料成本高
越是不需要烹饪,就越需要食材新鲜。某轻食餐厅老板说,一棵不怎么新鲜的蔬菜,拿来炒菜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放在沙拉店就只能扔掉。
轻食需要大量的新鲜蔬果,保鲜期短,一旦运营不当,损耗率就会很高。
除此之外,沙拉对于食材的品种也有一定要求。一位轻食创业者就表示,我的店曾被顾客差评说,一份沙拉里鸡胸肉太少,顾客认为肉多就是划算,蔬菜多就是偷工减料。但其实沙拉里面的生菜是特定品种的,只能从外地运送,所以单价比肉还要贵。
2、包装成本高
正是因为食材成本高,轻食产品定价普遍较高,就算是外卖也至少是二三十以上的价格,甚至四五十都有可能。
价格高的产品,就更需要好的包装。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
一般轻食外卖产品采用的都是牛皮纸餐盒,比普通餐盒贵2-3倍,用的一次性餐具也比普通餐具贵1-2倍。
3、门店租金、装修成本高
轻食的消费人群以年轻女性为主,白领女性的比例更大,因此轻食餐厅一般都开在人气商圈、CBD写字楼附近,租金较高。
< class="pgc-img">>同时,为了打造“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轻食餐厅的装修一般也是非常精致的。
综上所述,一家轻食餐厅资金投入在10-40万不等。
05
轻食的“突破口”
轻食概念从2012年《进食、断食与长寿》纪录片开始引起关注,到2014年的《轻断食》一书开始形成初步概念,再到2016年的沙拉外卖订单同期增速高达16倍,再到2018年各大巨头纷纷入局,可以说轻食是被资本和概念“催熟”了。
结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其实轻食品类这几年确实得到了发展,但是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依然是水土不服,2018年上半年,多家有融资记录的轻食品牌纷纷关停,包括好色派沙拉、瘦沙拉、甜心摇滚沙拉等等。
< class="pgc-img">>轻食品牌倒闭,本质上不是轻食的问题,而是市场还未成长起来,僧多粥少,资本的好大喜功将这些品牌推向了死亡。
实际上,轻食目前的市场规模,根本算不上一个“风口”,也不算一个很宽的“赛道”。轻食市场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经常消费的人并不多,到了冬天更是消费淡季,销量减半甚至打3折都有可能。
由于相较于传统中餐创业,轻食的制作门槛很低,导致市场上的轻食创业项目激增。目前的轻食品牌过多,不仅鱼龙混杂,而且远远超出市场需求。
轻食品牌如果不想成为资本投机的“泡沫”,就要沉下心来做品牌,只有把健康、低糖、低热量这样的品牌理念做到深入人心,才能成为复购率高、品牌力强的轻食品牌。
虽然,从轻食概念萌芽至今不过几年,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但是,培育效果已经初见成效,轻食逐渐走入了年轻人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轻食的定义,已经不再是拍照打卡的潮流趋势,而是变成了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和吃饺子、冒菜、麻辣烫一样,很平常。
尤其是外卖平台上的轻食,市场表现类似于粥品类,但是定位上比粥更加健康、营养。
轻食具有的出餐快、健康、受众群体年轻的三大优势,使得外卖成为目前轻食品类的一个突破口。
你看好轻食的发展吗?
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