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届中国加盟产业博览会|嘉年华 将于2020年4月22日-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二十余年的历史,东北著名特色小吃“沈阳中街手把串”正式和第17届中国加盟产业博览会|嘉年华签订合作协议,将亮相17届中国加盟产业博览会。届时,沈阳中街手把串将给大家带来东北烧烤的魅力!
沈阳中街手把串
< class="pgc-img">>沈阳中街手把串是沈阳家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项目之一,成立于2014年。手把串因“一把十支,把把售卖”而得名,作为东北著名特色小吃,在东北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其品种多种多样,烹饪方式更是灵活,可以油炸、烧烤、水煮和铁板煎制,在东北,现手把串已遍布大街小巷、街头巷尾。
< class="pgc-img">>自2018年3月起,公司秉承“传承东北老味道”的推广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招商加盟,现在全国范围内已有百余家加盟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17届中国加盟产业博览会|嘉年华
< class="pgc-img">>中国加盟产业博览会|嘉年华,是由中国加盟网、生意猫联袂打造的大型加盟产业狂欢节,也是连锁加盟行业首个结合最新互联网技术,打造的线上线下创业联动活动。
目前中国加盟产业博览会平均每届展示品牌300+,覆盖餐饮,教育,服装,建材,美妆等18大行业。平均每届服务以加盟者为主的到场观众2.43万。平均每届现场成交量1500余单。现场转化率高达6.25%,交易规模超2.7亿。
是加盟领域最具引领价值,经济价值,品牌价值的一流平台品牌。
|韦雯
编辑|彭孝秋
36氪获悉,出海电助力单车(E-Bike)品牌「URTOPIA」于今日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总额近千万美元,由光速中国和DCM共同领投,黑曜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市场拓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吸引。
「URTOPIA」CEO张波表示:“很高兴获得光速和DCM这样的全球顶级投资机构支持。「URTOPIA」是一个新兴科技消费品牌,我们希望在后疫情时代,用创新型的产品帮助用户回归户外,摆脱都市生活的疲惫,与亲友一道享受健康生活乐趣,找到自己的New Urban Utopia(新都市美好生活)。”
用户体验「URTOPIA」E-Bike
「URTOPIA」(深圳哲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打造包括电助力单车(E-Bike)和各类周边产品在内的产品线,通过“DTC+BTB”模式直达欧美用户。据悉,E-Bike产品试水海外众筹渠道,平均售价2500美元,首轮金额即超300万美元,成为2021年该品类全球第一。
在品牌打造方面,「URTOPIA」倡导“Inspire Passion, Activate Life”,希望通过创新的科技消费产品,服务新都市、新人群和新生活方式。「URTOPIA」认为,在低碳生活方式越来越为全球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当下,电助力单车(E-Bike)有望成为最流行的下一代交通工具。
一方面,受益于全球“碳中和”政策的推进,E-Bike获得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例如美国正在推进的《重建美好法案》为E-Bike提供单台补贴最高达900美元。中国的相关国家标准更新也在推动电动自行车这一行业向标准化、轻量化、智能化方向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让人们更注重自身健康和运动。电助力单车(E-Bike)与传统自行车基本结构相似,但以电力系统辅助作为骑行助力,能够适应中长途的出行场景需求,兼具通勤和运动属性,体验显著优于传统自行车,为越来越多用户所喜爱。
受益于此,过去三年全球E-Bike市场获得显著增长,2020年超过250亿美元。但就张波看来,目前全球范围内,E-Bike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真正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碳纤维车身
为满足骑行爱好者个性化需求,「URTOPIA」产品兼具轻量化、智能化和科技美学。「URTOPIA」提出将E-Bike打造成为“两个轮子的可穿戴设备”。在轻量化方面,车身采用碳纤维材质,呈流线型,整车重量仅13.5kg。工业设计师将350wh电池等隐藏车内,装载250W轮毂电机,兼具轻量和性能,达到充电2.5小时,续航100km。
E-Bike车把设计
从智能解决方案来看,「URTOPIA」想让用户专注骑行、享受骑行。用户将指纹放在右车把按钮上,即可实现解锁车身。设计师将控制按钮放在智能手把上左侧,用户按上下按钮调节速度档位和骑行模式,天黑时按左右按钮开启地面转向灯带。当车辆后方有障碍物,E-Bike搭载毫米波雷达,通过车把手发出震动感以提醒用户。
E-Bike车灯设计
软件方面,「URTOPIA」自主研发了自适应控制、智能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和车、云、APP数据互联体系。「URTOPIA」还有一些细心设计待用户体验,例如远程解锁、车载导航、语音控制、智能力矩补偿、运动数据分享、碳足迹跟踪等,一站式解决用户出行、运动、休闲、社交活动的痛点。
「URTOPIA」表示,未来将持续迭代升级产品,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为用户提供更舒适愉悦的环保出行和运动骑行体验,助力构建低碳社会和健康生活,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领军企业。
投资人观点:
光速中国执行董事张怡辰表示:“光速很早就开始投资绿色科技,Urtopia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布局。这两年,我们看到电助力自行车在欧美市场逐步替代汽车、摩托车和普通自行车的趋势,更多用户在享受骑行的乐趣,同时又能低碳出行,有益环保。我们相信张波带领的Urtopia团队会以优秀的创新产品服务全球更多的消费者。”
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表示:“单车出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特别是疫情背景下,出于健康和安全考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来代步并寻找骑行的乐趣。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我们拥有成熟的自行车产业基础,更有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的产业集群。成长在中国,并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意愿的电助力自行车品牌完全有能力服务全球的消费者。”
0岁的张捷是江西上饶火车站的送餐员,负责给旅客配送外卖。因为每天步行时间多,长年“霸榜”朋友圈,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跑叔”。
高铁到站仅停两分钟,
外卖员小跑送餐
早上10点,上饶站候车厅的12306配送服务中心,“跑叔”张捷和同事们为即将到来的用餐高峰开始忙碌。
春运期间,上饶站每天停靠旅客列车近400列,外卖的订餐量大幅上升。张捷背着送餐箱一边小跑着一边介绍:“以前每天要送50单左右,现在每天都要送到200单左右。我现在要去送G1584的订餐。”
“跑叔”张捷和同事在核对订单
上饶站是我国首座“十字”交叉、垂直骑跨式高铁枢纽站,有合福高铁、沪昆高铁、沪昆铁路3个站场,不同站场隔着不短的距离。
为提高团队配餐效率,“跑叔”根据每趟列车进站停靠信息,摸索出最佳配送路线和方案。老张介绍,高铁到站只停两分钟左右,送餐员必须准时准点地赶到站台,所以要人等车,不能车等人。
“跑叔”张捷把外卖交给高铁乘务员
坚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
除了准点,安全稳当也是配餐需要克服的难关。
张捷告诉记者,刚开始送餐时,饮料、汤食经常洒出来,经过仔细观察,反复试验,他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跑的过程中,用两个手把背包带扣住,尽量保持背包的平衡。下台阶时,要一步一步小跑。”
“跑叔”张捷在送餐路上
中午1点半,随着订单量相对减少,张捷赶紧扒了几口饭。
配餐工作忙,吃饭没有规律,车站多次想调他到稍微轻松的岗位,却都被张捷谢绝:“我觉得和年轻人在一起,每天说说笑笑的,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好多。能够给旅客送上热乎乎的饭菜,让旅客吃上,我们心里很高兴。”
张捷做过扳道工、客运员,2020年车站开通12306网络订餐业务后,换到了这个新岗位。因为坚守,“跑叔”好几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
这个春节,远在外地的妻子、儿孙们特意来到上饶和他团圆。说起家人,张捷充满感激:“我只想对我老婆说一句话:你辛苦了。铁路工作了40多年,是有一点舍不得的。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铁路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高铁外卖是怎样来到你手中的?
吃货福音来了!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消息称
2018年6月5日起
新增沈阳站、天津站、南京站、青岛站、乌鲁木齐站等
11个互联网订餐供餐站或特产预订配送站
增加后
全国铁路互联网订餐和特产预订站达到38个
每当你在高铁上享受美食的时候
想过这份外卖
是怎样一步一步来到你手中的吗
这一餐的背后
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辛劳和汗水
送餐流程详解
乘客通过12306网站、手机APP下订单
外卖配送中心和加盟餐厅同时收到订单
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到站停车的时间非常短
长的两三分钟
短的则只有一分钟
几秒钟的延误就有可能让旅客跟美餐擦车而过
为此,所有的餐食必须
在车次到达前30分钟送至配送中心
商家填写送餐单
接下来再由配餐中心精准的
将各个餐食装进标有车次标志的保温箱中
在配送中心内的一块小黑板上
工作人员早已根据到站车次排好了外卖小哥们的送餐顺序
配送员(即“外卖小哥”)把配送箱送至相应的车次
在相应到站列车发车前12分钟准时离开配送中心
到站台上等待与列车乘务员交接
高铁的时间是按秒计算
但是一旦碰到雨雪天气导致大面积晚点
快递小哥们就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帮旅客退单
冬天气温低,为了给旅客预定的外卖保温
每个配送箱里都配有小棉被和热水袋
首批供餐站27个
12306平台网络订餐服务于2017年7月17日上线运营
首批上线的供餐站共27个
包括主要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所在地高铁客运站
自2018年1月18日起
地方特产预定正式登陆12306平台
网络订餐下单截止时间由发车前2小时调整为1小时
你订餐后,一场接力赛开始了……
你订餐后,一场高铁站里的接力赛便上演了:热腾腾的高铁外卖是交接棒,从配送中心到站台的数百米路便是跑道。
送餐员仿佛运动员争分夺秒
旅客在铁路12306网站下单后,车站餐饮店将餐食送到配送中心,外卖送餐员根据旅客下单、列车进站顺序对送餐顺序进行合理规划,再送到列车乘务员手中,由乘务员分发给订餐旅客。
“这就好像接力赛,我就是其中的运动员。”送餐员马涛说。
中午12时15分,马涛将32份餐食装进两个巨大的保温箱,搬到外卖车上,几分钟后这些餐食便被送到G1337次高铁列车停靠站台。
马涛说,南昌西站共有22个站台,不同列车的停靠站台、编组和餐车位置有差异,外卖送餐员必须在列车进站前找准停靠站台,提前到餐车位置等候,确保餐食准时交接给乘务员。
说话间,马涛熟练地推着外卖车沿最短路线通过20站台检票口,在12时22分到达站台指定位置。12时27分,G1337次列车刚停稳,马涛立马与列车乘务员对接,乘务员清点餐食准确无误后签字确认。这趟车配送刚结束,马涛又大快步赶往配送中心取餐。
自2017年铁路12306网络订餐开通以来,马涛就在南昌西站负责给列车配送外卖。“高铁外卖与普通外卖最大的区别在于列车停站时间短,配送时间卡得很紧,一分钟都不能耽搁。”马涛说。
配送员马涛正在与列车乘务员核对外卖订单。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每天步行两三万步是常态
每天步行两三万步是外卖送餐员的常态,在客流量大的时候,为避免影响旅客正常通行,他们只能背着外卖箱爬楼梯。“虽然配送过程要快,但也要稳,不然外卖容易破损,直到把热乎乎的餐盒送到乘务员手中,我们才算是松了一口气。”马涛说。
中午和晚上集中用餐时间是高铁外卖小哥最忙的时候,平时一趟高铁列车的外卖订单量在10份左右,而到饭点,订单数量将倍增,最多时达50份。为了将餐食准时送到列车上,马涛和同事们经常要推迟几个小时才能吃饭。
“虽然不能将餐食亲自送到旅客手中,但想到他们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缓解旅途的疲惫,也是我们对春运服务工作的一份贡献。”马涛笑着说。
(综合来源:中国之声、新华网、新华社)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