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9日早间,茶颜悦色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文称,因为一杯奶茶,引起大家太多不必要的讨论,叨扰了大家的视线,也给南京带来了一场风波。对此,公司深感抱歉。
8月18日上午,茶颜悦色南京地区两家店面首开业。8月18日午间,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发提示称,目前一商场新开业饮品店排队人员仍然较多,队伍已至商场外。江宁警方已抽调警力协助商场维护秩序。
茶颜悦色称,根据“营业客流情况和门店产能条件”的现实情况,对南京的两家门店做出营业时间的调整,希望大家错峰来喝茶。
据报道,离茶颜悦色9点正式开店前5分钟,各入口处开始张贴售罄通知,此后现场开始有黄牛售卖售卖奶茶。一名黄牛现场告诉记者,贴出售罄后没排上队的就买不到了,他这里200一杯可以即拿即走。随后,有媒体跟进称,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回应,黄牛代购属违法行为,如遇可拨110报警。
声音
茶颜悦色
真的只是一杯奶茶而已吗?
南京茶颜悦色开业风波仍余波未平,8月19日一大早,茶颜悦色在公众号发文对“雇人排队、请代购炒作”的质疑进行回应,“不求大家完全相信我们的清白”,称会有限购的动作来抵制“代购和倒卖行为”,并对南京两家门店的营业时间做出调整。
“代购”“限购”“倒卖”……在看到这些词汇的时候,评论部的几位小伙伴都惊掉了下巴。你清醒一点,只是一杯奶茶而已,即使它很“网红”、很好喝,它依然只是一杯奶茶,到底凭什么同这些高大上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且自我感觉良好?
一杯奶茶,黄牛价高达200元一杯,这合理吗?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拒绝”两个字。
首先要言明,黄牛代购、哄抬市价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这一点毋庸质疑;且溢价高至如此离谱的地步,谁要是真的买了就是“离谱到家了”。
或许,有观点会认为,200元买的不只是一杯奶茶,更有茶颜悦色在南京开店第一天就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生活仪式感”。生活中,类似的行为逻辑还有很多,有人“吃饭5分钟、拍照1小时”就为了发条朋友圈,有人组队拼单在星级酒店喝下午茶就为了立个假人设……虽然生活是自己的,人人都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但花200元去买一杯黄牛价奶茶的行为早已脱离了生活的范畴,悬浮在空中,虚幻、浮夸且毫无意义。
茶颜悦色门店前排起了长队(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这不是茶颜悦色首次出现黄牛价奶茶,在此前的重庆店、武汉店开业时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开业第二天这样的情况就不复存在。
不怪网友一边倒地质疑,200元的奶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以至于南京店开业前夕,就已经有黄牛在网上招揽客源。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我们与其说消费者不够理性、黄牛炒高价格,这更像是以出格博眼球、以夸张引流量。说到底,200元一杯的奶茶,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普通消费者去买,茶颜悦色都赢了。
去长沙的时候,喝过几次茶颜悦色,十几块钱一杯,口感也不错。
作为“网红”茶饮,在长沙本地,茶颜悦色自然也是要排队的,只是没有近期南京排队这样“离谱”。这是因为在长沙的大街小巷,哪里都是茶颜的分店。
“排队”的本质,其实是个供求关系的问题。
从需求方来说,想喝的人很多,而店就只有一家,虽然奶茶也有很多替代品,但如果认准了要尝这个鲜,那就只能排队。
从供给方来说,店也只有一个,而店员就那么多,奶茶也要一杯一杯地做,做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顾客买的速度,那就只能排队。
而如果想缓解排队的状况,要不就是排队的人不排了,要不就是茶颜悦色多开几家店。当然,这样的矛盾在几天内是无法解决的,所以这个队也就还要排下去。
从这个层面来说,那些愿意花200元找人代购的人,买的其实不仅仅是奶茶,也是自己排队需要耗费的时间。只是,我们真的有必要花费如此多时间,或者如此的代价,只为了一杯小小的奶茶吗?再好喝,也不过是一杯奶茶而已,晚几天再喝,奶茶的味道还是这个味道。
无论时间还是金钱,都是一种成本。当这个成本足够大的时候,也就代表人们对这杯奶茶的预期会提得足够高,而一旦它在某些方面不能尽如人意,那就成了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那种“排了这么久就喝了个这”的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所以,当这个队足够长,这个奶茶也就不会好喝。当这杯茶足够贵,这个奶茶也就不会好喝。除非,我们买来根本不是为了喝。
如果将时间倒回南京茶颜悦色开店当天,询问那个在凌晨四点十五排在第一位的顾客,为了一杯奶茶,值得吗?
值不值得或许并不重要,但如果我们只是把排队者的目的,归结为“一杯奶茶”,那“无法理解”就会成为必然。毕竟,就常识而言,很少有人能接受无所事事、一站几个小时,就为了图个热闹、新鲜。所以,需要弄清的是,大排长龙的店铺是怎样抓住“人流量”。
在日常生活里,排队现象并不罕见。为抢购最新的电子产品,为尝尝“网红店”的招牌点心,为买到限量版的运动鞋……在《消费者报道》去年发起的一项关于网红餐厅的调研中,六成受访者想要品尝到“美味”“新奇”的食物,其他四成则是因为“喜欢独特、好看的店铺环境”而选择人气旺的网红餐厅。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网红餐厅的食物值得一试,有70%的人是看了不同平台上自媒体、达人推荐而来。店铺门口的排队,其实只是一个数据传播的结果,这是互联网时代,“网红经济”对传统消费观念、习惯的改变。辛苦排队买来的奶茶“香不香”,在决定排队前,人们已经有了预估答案。
与此同时,排队的价值,不会在买到奶茶之后就停止。拍下排长队、手持奶茶的照片,写下记录此刻感受的朋友圈,排队的仪式感还在于动作完成后,能够更进一步展示的社交属性。这已经不单是一种消费行为,买卖之外,被讨论、热议才是目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网红店”,人流涌动永远是一个共性特征,人多人少并不完全取决于商品本身,能否持续吸引公众注意力,才能更长时间的存活下去。
排队,只要不扰乱公共秩序,本就是一个无关对错的问题。但就像买一样商品前,我们会看看品质、比对价格,然后才下决定,掂量下买的东西能否满足自身需求、需求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合理所需,保持自我审视的习惯,其实远比回答是否会排队买一杯奶茶更有意义。
记者马玉宝 张帆 刘金陈
整合编辑 王斌
校对 李怀英
审核饶竹舟
监制 杨扬
综合 央视新闻 羊城晚报
来源: 锦观新闻
源:新京报
4月12日,一家饮品店门前等待取外卖的滴滴外卖骑手与路过的美团外卖骑手。B04-B0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4月12日,无锡街头跑过的滴滴外卖、美团外卖和饿了么骑手。
美团与滴滴外卖“不相容”,但有骑手同时在电瓶车上放置了两家的外卖箱。
4月12日中午无锡三阳广场前外卖骑手扎堆取餐。
“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这是《东周列国志》关于无锡之名由来的记载,也是无锡对外介绍最广为流传的版本。
无锡没有“锡”,但无锡有“金”。4月9日,滴滴外卖经过8天的试运营后在无锡全城上线。一时间,滴滴、美团、饿了么平台纷纷祭出补贴大招,无锡这个江南小城陷入外卖狂欢之中,市民享受了一场几乎不要钱的外卖盛宴。在此之前,外卖铁军已经闻声而动,早就准备好大赚一笔。滴滴外卖无锡开城,骑手接送一单15元起,一夜之间无锡满城尽是外卖骑手,甚至大批上班族与外地骑手也加入浩荡铁军,前来“淘金”。
4月11日,无锡工商局约谈三家外卖平台后,市场降温,平台对用户的补贴力度减少了,订单量也下降了。
商战之下,无锡不宁。
4月12日,新京报记者深入无锡,访商家,采骑手,还原无锡在滴滴外卖、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大战中所经历的厮杀。
滴滴外卖高补贴开道,骑手日入千元
滴滴外卖的出现,吸引了不少资深外卖骑手加入。有滴滴外卖骑手称,刚开始几天,一天收入千元不是梦。
“滴滴外卖,开城大卖。”4月1日,严军开启了滴滴外卖的骑手工作。“准确地算,全职的周薪是2500元,每个星期提现一次。如果跑到全无锡前500名,每周额外奖励500元,努力跑可以挣到一个月一万二。”严军早早就在朋友圈给同行们做起了宣传。滴滴外卖开出的待遇着实令他动心,也激发了他的斗志。
4月8日夜,滴滴外卖无锡全城上线的前一晚,严军和同事在站点附近的宾馆开了一间房,为的是养足精力,备战次日的“开城大卖”。“4月9日,滴滴外卖给用户发了4张优惠券,分别是早餐券、下午茶券、夜宵券,满20元减18元;另外一张满25减15的外卖券。”严军笑着说,优惠券这么多,全城点外卖的新闻也不足为奇。
滴滴外卖宣布,4月9日当天订单量33.4万单。这个数字看似不可思议,但在严军看来却是情理之中。
滴滴外卖争用户舍得让利,抢骑手同样也不吝啬。“正常接一单15元,10:00-13:00,16:30-19:30高峰期每单25元起。”严军介绍,单量因人而异,刚开始几天七八十单没有问题。“滴滴还推出叠加高峰冲单奖,完成20单奖150元,完成30单奖300元,完成40单奖500元(取最高奖励发放)。”
在无锡街头,身着橘色和黑色相间服装的滴滴骑手随处可见,成为了无锡的一道风景线。“今天忙疯了,我们都忙到现在,还没停呢”。4月10日晚上10点,滴滴外卖自由骑手王成在混战两天后显得疲惫不堪,“没办法,过两天就好了。”
“无锡外卖翻天覆地了。”王成介绍,此前无锡外卖市场美团第一、饿了么第二、百度外卖第三。滴滴外卖的出现,吸引了不少资深外卖骑手加入。王成此前就是众包平台的骑手,“滴滴外卖宣传待遇那么高,我就试着去申请了。刚开始几天,一天收入千元不是梦,有些人跑得更多。”
在滴滴外卖进入之前,无锡城的外卖骑手接一单也就4元左右,平均一天也就20来单。4月12日,在无锡工商约谈商家外卖平台之后,虽然订单量没有之前多,但王成依然忙个不停,“先干着看看吧,能赚多少是多少。”
上班族客串,外地骑手来了又回
无锡外卖小哥“赚到”了,引来了一些上班族。还有不少外地骑手远道而来,但由于环境不熟、收入不及预期,一些人又打道回府。
无锡外卖火爆,外卖小哥“赚到”了,一些上班族看到这种情况也坐不住了。“我下班后跑跑外卖,一天顶多跑10单,跑多了电瓶车就没电了。”因为朋友负责滴滴外卖站点,在公司上班的廖杰也加入了外卖大军。
“作为新手我总结了几条经验,第一不能取消订单,第二快到目的地时提前二分钟打电话联系用户,第三如果不熟悉周边环境,建议不接多单。”在滴滴外卖社交群组里,廖杰分享经验,“一天10单,每单15元起,跑了三天,对于上班族兼职也知足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螃蟹”,目前滴滴外卖的骑手已经招满。“我注册滴滴外卖一周都未通过审核”,无奈之下,主业是厨师的吴永加入了兼职美团外卖。
“现在美团外卖好多都是外地人,兼职的也多,就像我这种业余的。”吴永抱着赚点奶粉钱的想法加入外卖大军,但他发现来晚了。“滴滴外卖刚上线的几天我没跑,现在没活动了。”4月14日晚上,吴永下班后跑了3个小时接了6单。
除了上班族,不少外地骑手也远道而来加入混战,在上海从事蜂鸟配送的陆丰就是其中一个。4月11日一早,陆丰开着电瓶车从上海来到无锡,但他注册的滴滴骑手并没有通过,所以在无锡跑起了美团。
“一单一单地接,跑起来没劲。”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无锡,陆丰不能施展拳脚,“地形熟悉挺快的,但是小区名和楼层号都不熟悉,就不能接顺路单。”11日晚上接了5单后,陆丰就回宾馆休息了。
“回去了,回去了,出餐太慢了,在上海98%的外卖在骑手接单后都已经准备好。”4月12日,陆丰表示适应不了无锡的节奏,加之配送区域不熟悉,接了几单之后决定回上海。
考察后离开无锡的不只是陆丰,还有在合肥从事美团外卖的林闯。“合肥美团外卖一单4元起步,无锡比合肥高一些。”逛了一天无锡的林闯总结道,现在无锡美团外卖一单5块,高峰期一单8元左右。
“价格没有预期那么高,不好干。”4月12日下午,林闯买了一张回合肥的火车票。
看到还有人从外地赶来无锡加入外卖大军,廖杰在群组里一直提醒,“外地的不要再过来了,已经不招人了,都不要了。”
美团急调周边骑手进入无锡
滴滴高额补贴骑手,挖了美团“墙角”,美团提高补贴迎战之余,还从无锡周边城市调来了大批外卖骑手。
滴滴对骑手的高额补贴吸引了大批本地美团骑手,令无锡美团骑手一度紧缺,但光靠陆丰这样的个体外地骑手加入,根本守不住领地。滴滴外卖上线后,美团外卖调来了大批无锡周边城市的外卖骑手加入。
“我们组团来的,无锡美团的单价肯定比苏州高。”苏州饿了么众包骑手杨达虽然知道滴滴外卖骑手的收入高,但他对无锡美团的单价也很知足。“我们可以同时接饿了么和美团的订单,但是不能接滴滴。”
“中午接10单,晚上接12单,一天保底400元。”杨达称,为留住骑手,美团、饿了么也开出了优惠措施。此前,严军得到的滴滴骑手招募信息显示,“全职月薪保底10000+,每月最多休5天,兼职骑手送200奖200,送400奖400,以此类推。”
4月11日,无锡工商局约谈三家外卖平台后,外卖平台对用户的补贴力度减少了。“还差两单,但现在没有单了。”4月12日晚高峰,杨达将电瓶车停在无锡滨湖万达广场的门口,用微信和同事聊起了“战况”,而此时周围的滴滴外卖骑手来去匆匆。
“美团的单价下降幅度不大,饿了么从4月9日每单13元,一直降,现在到了正常水平。”饿了么众包骑手陈康直摇头,热度过了,订单量也从六七十降到了二十多单。他的电瓶车上有两个外卖箱,一个美团、一个饿了么。
“单量肯定比刚开始的少了,但是高峰期单价却提高了,所以收入没有差很多。”严军认为,目前的滴滴外卖还是一项好活。
“二选一”之下,有商家缺席“盛宴”
无锡工商局近期接到部分商户举报,内容主要集中在商户因上线滴滴外卖而被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外卖强制下线。
巨头商战,殃及的可能是无辜的商家。“大平台之间竞争,何必要为难一个个小商家?”无锡外卖商家林姐对于美团与饿了么要求在它们与滴滴外卖之间“二选一”的要求,至今仍然耿耿于怀。
林姐的小店在2月份就接入了滴滴外卖,本以为多个平台就能多一份外卖订单,但事实却不是这样。“4月1日刚接了一单滴滴外卖,美团与饿了么的无锡运营就先后打电话要求,要么关了滴滴外卖,要么停了美团外卖、饿了么。”无奈之下,林姐最后选择关了滴滴外卖。
林姐的遭遇并非个例。4月11日,无锡市工商局表示,近期,无锡市工商局陆续接到了部分入驻外卖服务平台的无锡商户递交的举报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商户因上线“滴滴”外卖而被“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外卖强制下线。经过初步调查情况显示,相关外卖服务平台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经营行为。
对于被无锡工商局约谈,美团外卖表示,充分尊重商家在市场中的自主选择权,积极响应监管部门要求,与同行一起努力恢复正常的市场秩序。
无锡外卖“淘金”盛况下,这只是其中的小插曲。也有不少商家三个外卖平台可以相互融合。“前几天的优惠比较多,单量太大了,我们都来不及备货。”4月12日,一家面包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店在三家外卖平台上都很受欢迎。
4月12日下午,无锡滨湖万达广场的一家奶茶店前排了9位滴滴外卖骑手。“不要添乱,一个一个来。”看到一位骑手在翻弄餐牌,店员不耐烦地喊道。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奶茶店便接了20多单外卖。
此时滴滴外卖平台显示,“您访问的商家已打烊,将于明天10:00开始营业。”该商家在滴滴外卖平台上的优惠是,满20减6、满30减10、满40减15。而在美团外卖上只有一款饮料七折优惠。
“滴滴外卖上线后,店里接了88单,以前美团、饿了么一天加起来也就十来单。”无锡商家刘先生表示,外卖补贴大战期间,自己的盈利翻了几倍,“但这不是常态,短时间没有能力接这么多单,赶时间的商品品质就不能保障,顾客的体验感就会下降,也不是什么好事。”
市场过度竞争,无锡用户体验打折
订单扎堆,用户体验感大打折扣。有用户称,一份只有4公里路程的外卖,外卖小哥两个小时都没走到。
“刚开始几天,商家确实忙不过来,店里差不多都是外卖小哥。”王成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直呼“太疯狂”。“这礼拜无锡外卖跟不要钱一样,学校门口都是外卖小哥。”无锡市民小林表示,“滴滴、美团都有优惠券,一分钱吃炸鸡,一元钱喝奶茶,一块钱买6听雪碧并不夸张。”
订单扎堆,用户体验感同样也大打折扣。“一份餐送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到。”用户小郭对于4月9日的外卖体验不太满意。“外卖骑手也挺无奈,他说一直被用户电话催单,订单太多了”。
“今天点了一个酸菜鱼,送了俩小时没到。”4月12日,用户小唐对外卖客服表达不满,“4公里的路程,走路也只要半个小时。”
4月13日,无锡三阳广场的十字路口,不少骑手在询问路人附近商家的位置。“附近的德克士在哪里?”这位骑手已经在附近转了几圈。
“在优惠券的刺激下,外卖订单激增,超出了线下商户的接单能力和外卖服务平台的配送上限,出现了商家拒绝接单、订单被迫取消等现象,影响了商户的正常经营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威胁了消费安全。”无锡市工商局认为,长此以往对无锡市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我儿子儿媳订了好多面包、寿司外卖吃不完,都送到我家来给我们吃。”在外卖商战轰炸下的无锡城,出租车司机潘师傅并没有感到幸福。小唐对于无锡因为滴滴外卖备受全国关注多少感到自豪,“说明无锡还是挺重要的。”
4月12日,滴滴外卖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下一站”系列海报,海报中呈现了“不必来无锡,滴滴去找你”等字样,宣布全国开城在即,并附带上了9款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美食,如烤鸭、佛跳墙、臭豆腐、汤圆等。目前滴滴骑手客户端显示,仅有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可以注册。
或许下一波“淘金热”将在另一个“外卖之都”掀起。
(文中提到的人名均为化名。)
■ 科技i说
美滴攻守道
“美团打车”、“滴滴外卖”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重新组合,在长三角引发了一场商战。
“从目前来看,滴滴外卖和美团打车都是阶段性试水,两家企业都没有把此当成战略性的业务来看。至少短期内不会威胁到对方的市场份额。”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作为各自领域的巨头,滴滴与美团进入对方领域的成本并不高。生活服务是刚性需求,市场是多元的,未来两个市场还是会有其他玩家进入。
相较于打车业务的受众范围有限,外卖业务的补贴确实可以让普罗大众感受到巨头商战下实实在在的优惠,“吃人的嘴软”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在宣传效果上。但不可否认,外卖业务目前并不是盈利场。
此前除了认为滴滴正在谋篇布局丰富支付场景、建立自身支付体系,以及作为应对美团入局打车业务的措施才进军外卖市场,局外人对滴滴入局外卖的真正想法难以揣测。但在美团收购摩拜单车、阿里联合蚂蚁金服完成对饿了么全资收购的信息出来之后,滴滴布局外卖业务的猜测似乎迎刃而解。
对于美团收购摩拜的原因,美团内部信称,“作为创新的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摩拜将是我们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摩拜单车是城市三公里出行最便捷的工具,将成为美团到店、到家、旅行场景的最佳连接,既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闭环消费体验,也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消费场景。”
完成对饿了么收购后,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将以餐饮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切入点,饿了么的外卖应用将与口碑的到店服务协同,形成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拓展;此外,饿了么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将成为阿里巴巴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的物流基础设施。
作为BAT之后的明日之星,滴滴绝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在外卖格局大变的情况下,如此似乎可以趁虚而入,占据一席之地,未来或许有一定筹码。
在共享出行方面,滴滴托管小蓝单车,推出自主共享单车青桔单车,低调研发共享电单车,与多家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新能源共享汽车服务体系。自然不会让后来者蚕食自己的领地,必定予以反击。
无论是美团涉足打车,还是滴滴做外卖,业务铺开的初期,采用的手段必然是价格战与补贴战。美团打车与滴滴外卖即将在更多城市开战,最终谁会更胜一筹需继续观察。(记者 陈维城 无锡报道)
华社呼和浩特6月19日电 题:山地马拉松魅力何在?在乎山水之间也
新华社记者王春燕
马拉松无疑是当下最热的健身项目之一,但山地马拉松是什么样的马拉松?这一项目的魅力又在哪里?
在18日结束的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辉腾锡勒草原站)的比赛上,赛事主办方和参赛者们不约而同地将这一项目最大的魅力总结为: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地马拉松与城市马拉松最大的不同,在于山地马拉松的绝大部分路段是在山地环境里进行,且对路面的高差、坡度有一定要求。复杂的路面情况及上下坡的路段都是对选手专业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高水平选手创造成绩,拉开距离的契机。
在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新项目部部长李文茂看来,山地马拉松更健康。“与城市马拉松不同,山地马拉松都是在自然风景秀美地区举办,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跑者可以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比赛,同时能够欣赏到自然美景,这无疑是一种更健康的体验。”李文茂说。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参加了辉腾锡勒草原站的群众健身7公里体验组的比赛,他对于没能完成最初设想的21公里跑颇感遗憾,“没跑完21公里实在是太遗憾了,下一站一定要跑。”
在他看来,山地马拉松是一项在大自然中奔跑的项目,难度更大、更有挑战,但却也最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在2016年首次推出了7站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因其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等独特魅力,备受参赛者好评。王勇峰说,经过一年的推广,2017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前几站的报名人数与去年相比,成倍地增长。而且报名通道开启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已全部报满,这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马拉松爱好者喜欢上了这种在田野、草原、山间奔跑的畅快感。
“辉腾锡勒草原是内蒙古非常漂亮的一个草原,但在全国来讲,知名度还不够高。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比赛,将我们美丽的辉腾锡勒草原介绍给全国各地的跑友们。”在内蒙古出生、长大的王勇峰谈及家乡的草原,满怀深情。
获得42公里女子组第三名的向付召在完赛后午餐时不停地喝奶茶,因为“跑完之后能喝到这样暖暖的奶茶,实在是太舒服了”。
令向付召印象最深的草原赛段其实“完全没有路”,但相较于她前几年参与更多的越野跑,山地马拉松还是更好玩一些,“山地马拉松比赛规则简单,而且大都在景区内举办的,风景特别好。”
只在三亚跑过一次城市马拉松的向付召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人,因为“从头到尾都有很多人”,但山地马拉松“越到后面越孤独,开始跑的时候一路上有很多人,但到了后面就是一个人在跑。”
获得21公里女子组冠军的焦海燕拿到奖杯后和队友们在草原上开心合影,她所在的“帝都野战队”这次一共有20人报名参赛,尽管只有她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但其他人的热情和快乐丝毫没打折扣。
“一开始我们都是跑公路,后来大家又开始接触越野、山地。路跑相对比较枯燥,山地马拉松每公里的景色各有不同,而且让人心情放松,不那么紧张。在游山玩水当中就能完赛,挺好的。”焦海燕轻松地说。
25日,2017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将移师湖北利川,比赛将在国家4A景区腾龙洞和民俗旅游村内举行。获得本站42公里男子组亚军的申加升不仅希望能在湖北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对腾龙洞的秀美风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