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34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
下沉市场成餐饮新蓝海,更拼硬实力
下沉市场争夺正火热,火锅、茶饮、咖啡的各路好手纷纷开出副牌,打磨下沉门店模型,向餐饮蓝海加速进发。
烤鱼头部品牌江边城外则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新品牌——江美鲜。
开在上海日月光广场的店,在一众餐饮高手的“围攻”下,37平的店面,营业额能冲到35万,开业即爆。(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江美鲜更多信息)
当然,江美鲜的主战场并不在此,而是下沉市场中的二三线城市。
这些城市正焕发前所未有的消费活力,年轻人渴望更多餐饮品牌的“下沉”,拥有更高品质的餐饮体验。
一线城市实战多年的餐饮品牌带着产品、运营等多方优势,对当地餐饮品牌降维打击。狭路相逢的,是同样下沉的餐饮品牌。
下沉市场的开拓,并非一场遭遇战,而是一场硬实力的直接比拼。
此时,无论是0加盟费还是100万保证金,都不是重点,重点依旧是品牌的硬实力,能否成功激活下沉市场。物流的流畅度,产品的稳定与创新,运营经验的沉淀等等,缺一不可。
“20年餐饮老炮”全程护航
营销出的炸裂数据,空造出来的新模式,在信息更加透明的当下,已然失效。加盟商更关心的是品牌所提供的价值,能否支持门店盈利与品牌长存。
江美鲜提供的品牌支持,或许很简单,就是“江边城外”,一位20年“餐饮老炮”的全程护航,从产品力的释放到供应链的省钱省力,再到日常运营的答疑解惑。
产品力的精准释放
之前的采访中,江边城外运营总裁孟洪波反复提到一个观点,“顾客最终的选择,一定是用他的嘴说话,特别是下沉市场,特别是加盟性质的餐厅”。(性价比最高的烤鱼正餐品牌?为了下沉,烤鱼“老炮”拼了)
因此,江边城外打造下沉品牌的品类选择,毫无意外地选择了烤鱼。
专注烤鱼20年的江边城外有直营门店200家,每年接待7000多万人次,积累出的研发经验将给江美鲜极大的支持,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持续上新的能力。
江美鲜品牌负责人阮帅在采访时提到,最新几次口味测评中,不少消费者提到,江美鲜烤鱼的口感越来越接近堂食现炒。高效与烟火气同在。
一城一色一味。之前的下沉尝试中,不少餐饮人发现下沉并没有一套万能的公式,每个城与镇都有特定的运营逻辑与口味喜好。
因此江美鲜的菜单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给加盟商每年提供6—8款主口味烤鱼,4—6款替补口味,由熟悉当地市场的加盟商进行筛选,从而找到更契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适当地放开一定的区域产品、品种、数量等。
江边城外的研发积淀+加盟伙伴的精准洞察,将不断释放出产品的生命力。以产品力推动的门店根扎的深,更有竞争力!
快、好、省的供应链
江边城外的支持,发挥更大效应的还在供应链端,省钱,省力,更省心。
先是更低的采购价格。
20年的发展历程,江边城外和众多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货源稳定,质量更高。
集中、批量的采购,往往也意味着更高的议价权和更低的采购成本,这是很多餐饮小店无法比的。更低的采购价格,让店开得起,也让盈利空间更大。
再是物流体系的完整。
下沉市场的物流困境,在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也困在过低的起订量,无法配送。江美鲜共享的江边城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广泛的配送网络,能及时、准确地将产品送到加盟商手中,还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最后是风险管理能力。
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应对供应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如产品质量问题等问题。这种风险管理能力像强大的后盾一样,降低了经营风险,让江美鲜的加盟商没有后顾之忧。
运营经验的倾囊相授
“培训时,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当时我们准备了一大本SOP给到加盟商,但可能店开出来了,那本SOP他都没看过,厚厚一本在吃灰。”
抛弃掉专业话术,江美鲜的培训将更加简洁,阮帅提到,“要说人话,说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同时将复杂的操作流程在产品研发阶段就简化。像后厨操作1个小时就可以学会,上手快,开店就快,也能轻松应对下沉市场招工难、流动性大的难题。
“品牌和加盟商的关系,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管理关系,或许可以是服务关系,是合作关系。”
在和加盟商同心开店的过程中,江边城外20年的运营经验都将倾囊相授。无论是开拓新城、新店,还是门店全周期的运营,穿越多个餐饮周期的江边城外,有足够的实战经验为加盟伙伴排忧解难。
下沉市场的运营探索上,江边城外已经在二三线城市开出了15家门店,针对当地市场,已经开启了更灵活的运营策略。
像今年新开的常州环球港店,开业后不久,酱香味烤鱼就冲上了南通烤鱼排行榜第一名,口味经典,品质在线,口碑自然不会差,月营业额稳定在80—100万元。
看加盟费?
不如算算开店成本和回本周期
当下的餐饮加盟,不少品牌为了快速拓规模,纷纷释放出优惠信息,零加盟费,大额补贴,来吸引创业者入局。
但江美鲜却一反常态,要价100万,品牌含金量真这么高吗?
面对“百万加盟费”争议,阮帅回复到:
“现在越来越多轻量级的餐饮项目,正用巨大优惠,吸引小白入场,韭菜割了一波又一波。
加盟商也慢慢免疫这种‘套路’了,加盟费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服务,是品牌所创造的价值。
这100万也不是加盟费,更像是一张门票,加盟方能有足够的资金与资源,让门店长久地运营下去。只要一年开够约定的门店数,100万就会无条件地退还。”
随着中国餐饮连锁率的提升,餐饮的精细化程度也在提升,品类细分,价格带细分,加盟赛道也如此。有人小店快跑,高速拓规模,也有人走区域加盟的路径,稳扎稳打。
一做火锅大店的品牌负责人提到,当前的加盟市场,并不是只有开小店的创业者,还有更大体量的加盟需求。
与单店加盟商相比,他们加盟更谨慎,资源更集中,运营时所投入的精力与资源也会更多,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品牌区域内的存活率。
从这一角度来看,100万所释放的信息,更像是品牌对长期主义的坚持, 初心如此,坦率真诚,不割韭菜。
100万之外,江美鲜着力要做的是降低开店成本,加快回本周期。店开起来,良性地运转,更快地盈利,这或许是加盟费外更本质的。
阮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像开在上海日月光中心的门店,35平,建店的总投资额在29.9万,月营收稳定在30万+,回本周期在9个月。
回归到二三线城市,在房租、人力成本更低的情况下,回归周期也将缩短。
在降本这个命题上,江美鲜还做了更多的功课。
在开店时,江美鲜只提供装修方案,加盟商可以在当地选择更适合的合作伙伴。在设备采购上,江美鲜还有完善的二手设备采购标准、验收标准,能更进一步地降低开店成本。
店开起来后,更多的成本压力就来自食材与人力成本。
食材成本上,有江边城外的采购量做基础,江美鲜能拿到更低的采购价格,和日常采购平台的谈判也更有优势。
在人力成本上,江美鲜采用通岗的培训方式,1个小时内就能学会后厨的操作,不需要厨师这样的专业人才,人力成本会大幅度下降,也能轻松应对小城市劳动力不足且流动性大的难题。
蓝海显现,餐饮品牌正极力争夺的下沉市场,易攻难守。如何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持续盈利,或许才是这场硬仗的关键点所在,而非短暂的爆发。
<>业将近20年,从自创品牌到如今成为代理国际连锁餐饮品牌的巨头。迄今为止,他共加盟代理了满记甜品、仙踪林、鲜芋仙、面包新语等10多个国际连锁餐饮品牌。
现在,音乐厨房品牌创始人曾立斌将以多年的代理经验和我们分享未来的餐饮趋势。
在时尚餐饮的路上,比别人早走将近20年
当下很多餐饮者说,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然而,在定位上面,曾立斌早已走在了餐饮界的前沿,在发现时尚品牌的道路上,他比别人先行将近20年。
1998年,他创立了第一个餐饮品牌——音乐厨房,这是一间集餐厅与酒吧于一体,白天是泰国菜,晚上是酒吧,有音乐表演的餐吧,那时候这种餐饮业态在中国还是相对较少的。
创业至今,他的音乐厨房一直没变:为年轻人做餐饮!
作为消费主力的80、90后的年轻人也更追求特色,彰显个性,在餐厅的选择上面追求好玩、创意、惊喜、炫酷以及出乎意料的体验。
那么,音乐厨房是如何去打造一个年轻人喜爱的餐厅?
1 时尚是餐饮的主题
曾立斌认为,年轻人在喜欢餐饮的方面,有很多的创新要融合艺术性、品牌基因、时尚元素。
顾客能对你的产品有惊艳的感觉,好玩、体验感强,愿意去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微博等,通过这种传播能够帮餐厅带来客源和客群,这是做时尚餐饮一些必备的方式。
▲音乐厨房品牌创始人曾立斌
对于快时尚产品,曾立斌觉得有3大特色:
● 产品、环境、服务,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不断适合年轻族群的喜好;
● “口味”是关注的焦点,在吃到好味道的同时体验惊喜;
● “炫酷”,不仅要好吃,更重要的是好玩有趣,有时还能拍照炫耀发朋友圈。
2 打造餐厅的社交属性
餐饮营销模式正在改变,传统营销模式退场,社交性点评等反馈模式兴起,除了市场的定位之外,打造餐厅的社交属性也变得很重要。
就好像星巴克提出的概念一样,曾立斌觉得,餐厅也是消费者生活的第三空间。
目前来说,餐厅的社交属性其实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现在很多餐厅在社交属性上面就特地做了很多的设计和创意。
和早期比较传统的餐厅社交属性不一样的是,餐厅除了给顾客提供一个吃饭、聚会开party的地方之外,现在的餐厅,要考虑更多不一样的功能:
● 产品的社交属性
来光顾的餐厅能否满足顾客的社交需求,二个人来、三个人来、四个人来、一家人来,都需要不同的氛围和产品服务。
● 体验的多元性
餐厅能否全面提供服务、视觉、文化、空间等体验。比如一个文艺范的餐厅,可以在软装上面给客人一个体验或者是暗示,在餐厅设置一个书籍、杂志,提醒顾客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高雅的地方,然后来这里的都是喜欢读书的人,这样的餐厅有一种聚焦的属性。
● 创新场景的能力
餐厅能否提供新的消费场景和创意,比如曼咖啡、动物园咖啡。
● 文化创造性思维
未来聚客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创造文化。有些餐厅在品牌故事上面融合了中国的文化,比如书画、家俱、灯饰这样的东西,大家就会觉得说这是我喜欢的,自然而然地这种社交属性吸引并形成了一个个客群。
● 智能化程度
在社会发展中,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化无疑是一种趋势,所以餐厅是否具备智能相关性非常重要。
3 创新
后期餐厅再通过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稳定以及各种更新迭代后,用以稳定客户的消费频率,这些都是做餐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old town white coffee门店图
好比音乐厨房最近引进的old town南洋咖啡品牌:
南洋咖啡的文化是有传承的。所以在引进这一品牌的时候,他们会先了解咖啡的起源,然后融合中国的元素把故事展现出来。
打造餐厅的社交功能,比如在座位的设置上面,他们设置了6种不同情况的座位区:有圆桌、方桌、卡座、长排的沙发,低矮的沙发及儿童区。
除了在社交属性上面的设计之外,未来old town还有很多方式在做一些创新和创意,比如扫一扫二维码,顾客就能进到餐厅的朋友圈、论坛或者粉丝群等。
目前old town还在使用一个系统,用以看到顾客的消费频率,比如一个消费者可能1-2个月没有来了,餐厅会适时的发一些招待劵、优惠券等,来带动客群。
轻餐饮是发展趋势
轻餐的比例越来越多,休闲餐饮也越来越多,当消费提升到一个阶段的时候,餐厅的功能性就被弱化了,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去追求一些新鲜好玩的事物。
所以,音乐厨房也会在立足年轻人的市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精细的品类。
比如甜品类——早期大家都觉得甜品是作为餐饮的补充,甜品就好像咖啡、茶饮一样,不是必需品,矿泉水、可乐可以代替奶茶。也没有出现像喜茶、贡茶这种热销的东西,但是现在市场的改变,这些品类也逐渐出现了。
而且,时尚、文化、品味这一块是年轻人的选择要素,他们既要吃的舒服、有面子有调性,然后花钱还不太多,他们是不太会花大价格去吃鲍鱼、鱼翅、燕窝这种东西。
那么像甜品类的轻食要具备哪些基因呢?
● 产品的多元性
餐厅最重要的是产品,产品的选择要有多元性。由于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轻食将成为未来餐饮的趋势。
轻食就是水果、蔬菜在菜品中的分量比例比较大,所以现在也出现了很多做的很好的沙拉店、甜品店以及饮料店,所以音乐厨房在对这一块的因素是在加强的。
● 调性一致
甜品可以给顾客带来一种喜悦、欢快、幸福的感觉,所以无论从产品的色调、音乐的选择、环境的设计甚至是员工服务上面都要体现轻松的氛围。
● 设计感
甜品作为一个产品,除了坚持自己的元素之外,还要发挥其艺术性和创意性;另外还要结合现代技术感的东西,调整灯光、音乐或者环境等因素,去给消费者创造一种意境,这些都是未来餐厅可以发挥创造性的地方。
如今,音乐厨房旗下的所有品牌门店将近150家,包括直营、加盟、代理在内,其中鲜芋仙的门店数占了一半。
外国餐饮给中国市场的新机会
创业将近20年,曾立斌几乎走遍了所有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美食大国,去的最多的也是那些连锁餐饮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曾立斌表示,十几年前的话,国外的品牌大多很新鲜、很新颖,无论从设计、菜品还是从展示的能力等方面都比我们进步很多。
因为中国的进步太快了,这几年去看的时候,能找到的亮点相对少了一些。但是,从几个点可以发现国外餐饮跟中国餐饮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1 健康餐饮
当今社会,在消费者们越来越追求餐饮潮流的同时,如何吃出健康是消费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餐饮人一定要会与时俱进,健康餐饮一直是我们餐饮界追求的最高境界。在餐饮快速变化的这两年,消费者们对于用餐方面越来越讲究,对餐饮的要求也不段的升级。
2 休闲快餐成主流
广义上的休闲快餐,其菜品不在多在于精,配搭小食、蛋糕、奶茶、咖啡等产品,兼顾消费者正餐和下午茶的需求。
目前餐饮界80后、90后占据了大部分的领土,在未来,90后、00后更是作为新新人类,我们餐饮业肯定会有一些主题餐厅去迎合他们的口味。特别是都市白领、商务人群、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他们一方面在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就餐时间要求越来越快,但是他们有自己生活的价值和理念,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而是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种平衡。
这时候休闲特色美食会成为新一波的发展趋势。餐饮界研究专家预计过,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休闲快餐的覆盖面积会超过50%。
3 轻餐饮百花齐放
“轻餐饮”,作为当下比较新的概念,已经在北上广流行了一段时间,它源于国外,与吃相关的饮料店,茶楼,咖啡店等,无太大噪音或污染就是“轻餐饮”,如星巴克、必胜客、麦当劳、KFC这些享誉全球的连锁企业。
4 智能化的餐厅
虽然中国最近在互联网的进步很快,支付宝、微信这些确实在国外没有。但是早先在国外的点餐系统上面有很多进步的地方,比如POS系统,柜台上电视机的展示菜品的系统等。
5 设计感和调性
国外的餐厅更多会注重设计感和调性,餐厅的设计师可能会花半年、一年甚至是2年以上的时间来想餐厅的元素、氛围、构造以及格局,这些创新以及艺术家的追求会超过中国当前。
6 社交氛围上面
社交氛围上面,外国人会比我们玩得更好。比如餐厅经常会有一些party或者聚会,他们会更注重顾客群体的推广。比如美食节或者日本的开渔节,餐厅会邀请一些重要的顾客进行体验。这种模式对中国来讲,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
继续走多品牌路线
未来,音乐厨房集团将继续走多品牌路线,但是在品牌选择上面,会更倾向经营时间久、国际化、时尚度高、受众范围大,自身有更新能力的成熟的品牌。
此外还会进行多品牌加盟合作,曾立斌对红餐网说:“有些新的品牌你不需要去创立,品牌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资本和市场的考验。拿过来做就可以了,让市场的份额合理的分配就行,这是一个大家互赢的机会。”
而且,音乐厨房未来引入的外来品牌首选之地仍是厦门,然后才是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继而布局全国。
虽然厦门不是很大的城市,但是却很适合去做那种发起的基地,在厦门发展的好的品牌去到一些二线城市或者大城市都可以起到一个比较平衡的作用。
总 结
曾立斌,这个厦门传统餐饮的“搅局者”,改变了厦门传统的售卖方式,打开了厦门甚至是全国的时尚餐饮大门。
从自创品牌到如今成为国际连锁餐饮品牌的代理巨头,未来,他将以新的方式来“收割”年轻消费者的心,诸如追求更精细的年轻人更喜欢的品类,又或者是引进一些中国没有的品牌等。
——————
作者:周洪楚,本文由红餐网记者原创,转载请注明。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
>毅和三个朋友干脆连借带凑,出了30万拿下该品牌的成都区域代理,那时候的他们踌躇满志,跑到酒馆开喝,盘算着,“三个月回本,半年还完欠款,然后就躺着赚钱了。”
三月的重庆已经转暖,但赵毅的心还停留在严冬:
他在重庆潼南的卤汁饭快餐店已经因疫情关了将近两个月,每个月干赔2万元不说,5个员工跑了4个,好不容易等到三月初复工,也因为不能堂食,只能靠着寥寥的外卖订单度日,因为闲,就经常和新招的服务员在门口抽烟,有时候看到顾客打了包蹲在门口吃,觉得好笑又可怜,给人搬张桌子出去,告诉他凑合着吃。
“可是想想,我才好笑又可怜啊。”赵毅苦笑。
赵毅说自己是个图安稳的人,来自重庆潼南这个小地方,想赚钱但不愿意冒险,投资要看自己是不是亏得起,宁可不赚,也不贷款,“你可以说我没出息,但小地方的人就图个安稳。”赵毅说。
可赵毅还是在试了一年餐饮后,赌了把大的:2019年12月中旬,因为自己刚开张的卤汁饭快餐店就是加盟了某连锁餐饮品牌,效益非常好,赵毅和三个朋友干脆连借带凑,出了30万拿下该品牌的成都区域代理,那时候的他们踌躇满志,跑到酒馆开喝,盘算着,“三个月回本,半年还完欠款,然后就躺着赚钱了。”
当然,后来的事儿大家都是知道了,那会正是疫情前夜。
点燃梦想的快餐店
从加盟开店到升级成大区代理的源头是个意外:大概在19年11月初,赵毅本来只是单纯的和朋友找了个卤肉店吃饭,结果发现那家店食物味道很好,特别是麻辣土豆、麻辣兔头、红糖糍粑、冰汤圆儿给了赵毅别具一格的感觉,而且是个连锁店,品牌也在招加盟商。
赵毅觉得,能在重庆把三样家常菜做出新意不容易,就和老板聊了一下,得知该店外卖也不错,每天能有3000单,赵毅和朋友心动了,认为这个老板做得出来,自己应该也做得出来,而且加盟费7万,亏得起,于是就和三个朋友合伙加盟。
开店以后,赵毅才发现,开一家餐饮店花费并不低,自己所在的地区是一个三、四线的小地方。即便是这样的地方开店就花了三十几万,其中光装修费就花了十一万左右,一年的房租费也在七万左右,小地方的工资不高,但主厨工资四千多,帮厨三千多,服务员洗碗工包括收银员都是两千多,所以兄弟几个人为了这家店还借了钱。
好在结果还不错,第一个月的收益就让赵毅很满意,店铺所在的商圈暂时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就可以做到合伙人每个人每个月可以有几千块的分红了,赵毅很高兴,他说自己要求本来就不高,只要投了钱进去有收益就可以了,并且他相信等店铺对面的电影院开门,自己的生意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最多三个月就能还清借款,等着赚钱了。
这让本来对投资比较谨慎的他们想要来把大的,投几十万拿下区代理,接着对重庆还没被加盟的江北区、渝中区进行了考察,但考察的时候江北区被人拿下了,这刺激了他们,认为做生意一定要占有先机,失去了先机想要赚钱基本就很难了,立即决定远赴成都,花了30万拿下成都大区的代理,并在成都自己开了一家店。
拿到代理后很快就有加盟者前来洽谈,这样的情况令赵毅兄弟几个非常高兴,赵毅告诉【商业街探案】:“我在当时特别高兴,因为自己有个餐饮的梦想,之前已经失败了很多次,想着这一次终于能实现了。”
火锅店未开先散伙
赵毅是90后,家就在重庆潼南,主业是做建筑跑工地,也有尝试过和朋友在2018年初合伙投资汽修厂,作为副业赚点外快,但投了10万后只维持了8个月就倒闭了,此后又听表姐说,她的堂哥的同事的一位朋友在重庆卖8块钱一碗的酸辣粉,“味道不怎么样一个月纯利润8万”,非常羡慕,就在2019年踏上了餐饮之路。
赵毅是重庆人,而火锅对于很多重庆人来说可以说是生活必须品,所以赵毅的第一个投资目标是火锅。他认为,火锅店开起来容易,需求旺盛,利润还高。
于是赵毅在2019年上半年就开始频繁打听有没有相关的创业资源,就遇到了广西回来的朋友张明(化名)。张明之前在广西开过火锅店,虽然最后失败了但积累了一些经验。于是赵毅和张明开始合计开一家自己的火锅店,也正好打听到重庆有一家大概100平米左右的中餐店想要转让,他们打算合伙把这家店盘下来,做成一个火锅店。于是每个人交了几千块定金——其中赵毅交了5000元,至于别人交了多少钱,他的说法是“不好问”,这个临时的小团队就算是成了。
但开火锅店的第一步就没走好:火锅底料是火锅店的重要一环。他们原本打算自己做火锅底料,结果尝试了多次以后底料始终差点意思,只能去重庆市里寻找好的锅底供应商,但这就导致了成本的上升。
成本的上升导致了合伙人的波动。张明第一次火锅店的尝试实际上是失败的,第二次开火锅店就没敢告诉家人,毕竟是在重庆这个火锅之城虎口拔牙,但因为资金不够了,又只能问家里借钱。
家人在知道张明再开火锅店的事情后极力反对,最终张明迫于压力退出了。看到张明不干了,赵毅也选择了退出,另外的合伙人没阻挠他们,但交的5000元定金只给他退了3000元。赵毅对此没有异议,反而觉得自己退出的过于儿戏而抱歉。
后来,火锅店还是在19年12月的时候得以正式开张。赵毅还曾经去照顾过他们生意,但是没想到的是,在1月就遭遇了疫情,到现在那家火锅店都还没敢开始营业,赵毅也说不出来,提前放弃了到底是好是坏。
但是放弃了火锅店的赵毅,把视线投入了奶茶事业。
想要加盟前途无量的奶茶店,结果遭遇骗子
赵毅在退出火锅店后,开始琢磨着投资COCO奶茶,他告诉【商业街探案】:“从男人的角度我都觉得好喝,别说女生了。”于是他上加盟网站,找了个据说是管理COCO加盟的销售,聊了一个小时的天,最后认定对方是骗子。
按照赵毅的说法,这种骗术很像电脑城的经典骗术,即劝退你想要的东西,推销另外一个号称更好的产品,“他先告诉我COCO一个区的加盟代理费是300万,我根本玩不起,然后又让我加盟另外一个产品,说是COCO旗下的产品,我问他怎么证明,绕了半天就是不说,浪费我时间啊。”赵毅告诉【商业街探案】。
后来抖音的故事让赵毅彻底放弃了加盟奶茶行业的想法。他说自己在上面关注过一个奶茶店从开业到倒闭的全过程,很唏嘘。赵毅说:“那个抖音号主今年24岁,加盟了一个名叫琉璃鲸的奶茶店,这家店开在重庆观音桥附近,人流量巨大,应该是稳赚的,但最后赔的血本无归,一共亏了40多万,我是从那个时候意识到有的品牌加盟可能就是纯粹的坑钱加盟,只收加盟费就什么都不管,我真的害怕遇到那种加盟品牌 ,几十万说没就没了,我们都是小人物,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我能体会到他的那种伤心。”
后来,赵毅还考虑过日料,烧烤之类的餐饮项目,对前者,在市场调查以后发现日料在小地方被接受度不是很高,而烧烤尽管利润巨大但实在太过幸苦,便双双放弃了,直到遇到那家卤肉饭快餐店,第一个月的经营让他上了头,直接来了把大的。
惨遭疫情黑天鹅,低风险变高风险
拿到成都区域代理后,因为马上就有商户来谈合作,赵毅他们有点膨胀。赵毅告诉【商业街探案】:第一单迟迟定不下来,因为对方报的位置是成都最繁华的区域,因为加盟一般都有区域代理,加盟商拿下后就不会再开店了,而他们有个小心思,自己想在那地段开店,就一直在拖着。
结果拖着拖着就遇到了疫情,招商只能暂停,自己在重庆的店也关了,赵毅算了笔账:自己的门店最多一个月损失2万元,等于第一个月挣钱的都赔进去了。
而停业期间员工会不会流失,赵毅本来认为:“疫情期间,我们对于员工的工资是照常发的,并且我有和厨师签定合约,他走的话必须留一个月时间给我,我找到人以后他才能走,不然话我就直接扣一个月工资。而且我自己也被培训过,制作方法我都知道,我自己也可以培训人,所以人员这一块完全不用担心。”
但是在3月开工以后就发现自己想得太过简单,5个员工除了签约的厨师,其他服务员都以结婚、家里有事等各种原因不再来上班了,赵毅只好临时招了个服务员,但他觉得这未必是坏事,因为暂时还不让堂食,真用不到这么多人。
至于未来,赵毅满怀信心,他希望能熬死一些大餐饮,行业洗牌,“真正难过的是那些大店,一个月可能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样子,对我们影响反而没那么大。或许餐饮门店的大洗牌对我们还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