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做餐饮,似乎总是要比普通人入局餐饮行业要容易的多。天然自带的超多流量可以很好的带来热度,再加上粉丝的自发宣传,最终明星做的餐饮品牌总是能够很容易爆火出圈。然而对于很多明星餐饮品牌来说,这些出圈评价却往往并不全都是正面的,毁誉参半反而是这些明星餐饮品牌最常遇到的情况。
< class="pgc-img">>尤其是在价格方面,明星餐饮品牌大多面临着被吐槽的问题,性价比不高、物低所值等也成了最影响品牌口碑的原因。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明星餐饮品牌大多在价格、性价比方面存在问题,但依旧拥有不少粉丝群体为之买单。难道说明星入局坐餐饮面临的消费群体只有粉丝?他们又是否真的需要普通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呢?
< class="pgc-img">>01.
贵到离谱?
近期被不少消费者诟病的明星餐饮品牌也有不少,几乎都是在价格方面被吐槽贵到离谱。比如明星王鹤棣旗下的面包店一整条的吐司定价在88元-118元,甚至每天还限量发售150号,一人限购一条吐司,这个价格也有很多消费者表示远超出了普通吐司的价格,简直可以说是明着来“抢钱”!
< class="pgc-img">>而同样作为明星的白敬亭开设的咖啡馆产品同样价格不菲,2块纽扣饼干的价格就要21元,而且这款比手指大不了多少的纽扣饼干共有四款,售价都在19元-29元范围中,再加上其中一款纽扣饼干具有盲盒性质共分为7个小款,有消费者表示想要把这些小纽扣饼干全部买齐的话要花177元。在很多饼干一斤都到不了21元的时候,这样2快就要21元的纽扣饼干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割韭菜”了。
< class="pgc-img">>至于受到很多年轻女孩喜欢的女明星赵露思的甜品店,也依旧免不了被消费者吐槽昂贵。一个泡芙36元,最贵的一款饼干要112元,随随便便吃下来最终人均消费就到了66元,这个人均价格堪比一顿正餐。从这些明星餐饮品牌中不难看中,普通消费者对于这些他们最大的意见就是贵,贵到令人难以接受也贵到让人直呼“抢钱”!
< class="pgc-img">>02.
自带流量和光环
毫不夸张的说,近些年明星入局餐饮行业的基本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自带流量和光环的明星在做起餐饮方面是很有优势的,以知名主持人杜海涛的火锅品牌“辣抖辣”为例,开业之初便受到广泛关注,甚至一度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同样孟非的面馆也在开业的时候风头无两,还邀请了不少相关娱乐圈人士为之宣传,也是风靡一时的明星品牌。
< class="pgc-img">>然而在如镜花水月般的繁荣过后,这些明星餐饮品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很多明星缺乏餐饮行业的专业背景,导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像供应链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当等问题最终会影响品牌的盈利能力,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明星餐饮品牌很快的走向没落。
< class="pgc-img">>而除此之外,很多明星餐饮品牌在逐渐步入正轨后,迅速扩张来吸引普通人加盟的方式也被消费者成为“割韭菜”。虽然大幅扩大加盟规模的方式可以带来一时很可观的收益,但也存在管理混乱、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最终这些盲目扩张随意加盟的明星餐饮品牌也难逃倒闭的梦云,而留给普通消费者和加盟商的最终只有一地鸡毛。
< class="pgc-img">>03.
注重餐饮本身
其实整体看下来不难发现,如今很多明星的餐饮品牌最终都难逃没落的命运,而没落的原因却也是多样化的。像这些品牌大多都过于依赖明星效应,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都不高,最终才丧失了很多消费者。而且很多明星在跨界做餐饮的时候都忽略了品牌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只注重一时眼前的利益,丧失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有就是这些明星餐饮品牌大多缺乏专业团队的支持,专业能力不足难以职称整个品牌的运作。
尽管明星餐饮项目在初期可以获得巨大的关注度和利润,但长期来看,只有那些真正重视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以及品牌建设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其实对于明星而言,跨界经营需要更加谨慎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名气来支撑业务的发展。而在未来,明星餐饮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回归餐饮的本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参考资料:
1、《一条吐司118元,两块饼干21元,明星干餐饮真这么好赚?》,红餐编辑部
2、《今年还未过半,就有7个明星餐饮“出事”了》,餐饮老板内参
· 文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饮行业价格战深度剖析:海底捞、呷哺呷哺降价背后的市场信号
< class="pgc-img">> 随着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餐饮业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成为了不少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近期,海底捞、呷哺呷哺、乡村基等知名餐饮品牌纷纷宣布下调餐品价格,有的公司客单价甚至跌至七年前水平,这一连串的降价动作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也透露出餐饮行业发展的多重信息。
首先,降价策略凸显了餐饮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和消费趋势的深度研判。在这一场价格的竞争洪流中,各家企业似乎都认识到了在当前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愈发强烈。因此,通过降低价格,企业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客流量,进而实现销售增长。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也展现了其灵活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
其次,客单价的回落显示了餐饮行业供给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的严峻现实。近年来,随着餐饮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类餐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在竞争过程中,不少企业往往只注重价格和口味的竞争,而忽略了服务、品质等方面的提升。这种同质化竞争不仅使得消费者难以区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也导致了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因此,客单价的回落实际上也是行业供给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的一个缩影。
此外,餐饮企业的降价策略也揭示了行业对于消费者忠诚度的重视。在当前消费者日益追求个性和品质的背景下,消费者忠诚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降低价格,企业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尝试其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这将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企业也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餐饮行业的价格战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策略。通过深入分析降价背后的市场信号,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很多消费者纷纷发现
多个知名连锁餐饮品牌都在降价!
#太二酸菜鱼客单价跌至7年前#
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二位
除此之外
楠火锅、呷哺呷哺等餐饮品牌
纷纷宣布菜品降价
希望以更低的价格
抢占市场
多家火锅品牌集体降价
今年来,多家火锅品牌集体降价:
楠火锅推出的3.0店型,有1.9元的素菜、9.9元的鲜牛肉、39.9元的锅底,其创始人公开表示人均消费会降至70-80元。
商妹儿在楠火锅小程序查询到,附近店铺均有39.8元锅底和9.9元鲜牛肉。
就在7月20日,连锁潮汕火锅品牌陈记顺和也宣布大规模降价,据悉,陈记顺和广州区域门店所有产品价格全线下调,一盘牛肉类产品降价4-10元,现售价基本为28元,蔬菜类产品则降价约4元。
5月15日,走小火锅赛道的呷哺呷哺新菜单宣布价格“回归旧时光”。呷哺呷哺公布的新菜单显示,单人套餐及双人套餐价格全面下调,单人餐均价58元,双人餐均价130元,平均客单价不超过60元,套餐均价降幅超10%。
多个连锁餐饮品牌
宣布降价
除了火锅外
多个连锁餐饮品牌
也宣布降价
6月18日,乡村基发布产品降价通知,宣布其门店的“川式小煎鸡饭”“宫保鸡丁饭”“姜爆鸭丝饭”“香菇滑鸡饭”四款产品降价,“价格回到2008年”。从总体来看,此次“乡村基”降价的幅度在3.01—4.01元。例如,川式小煎鸡饭由16元调整成11.99元一份,降价4.01元。
对于降价原因,“乡村基”强调,是基于多年来的供应链集采优势。同时,“乡村基”表示,降价产品仅限堂食。
6月21日,和府捞面宣布对其产品价格进行调整,部分产品价格下降约30%,主流产品价格区间下调至16—29元之间。
除了直接宣布降价外,一些品牌还通过“改头换面”——调整业态及门店模型来降低客单价。例如,西贝旗下的“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正在北京市场陆续开店,有消费者反映,个别“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门店系西贝原旗下的“贾国龙小锅牛肉”变更而来,“贾国龙小锅牛肉”的客单价在70元左右,而新开设的“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客单价在40元左右,变得更便宜了。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称,今年前5个月,“餐饮行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原因就在于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剧。
降价意味着压缩利润空间,商家不得不想办法降本增效。今年越来越多的川渝火锅推出三味锅、四味锅、小份菜等,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尽量保证利润。当然,一些操作在消费者看来,免不了“虽然降价,但分量也变小了”的嫌疑。
协会呼吁“停止价格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还有更多餐企正在酝酿降价,有的品牌已形成内部讨论方案,有的品牌仍在观望,行业不乏对“降价潮”愈演愈烈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274亿元,同比增长5%。中国烹饪协会称,5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环比上涨0.6个、2.5个百分点,五一假期呈现餐饮消费的高峰,但餐饮行业出现了收入增长利润却不增长的现象。
对此,中国烹饪协会认为,“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剧是造成目前餐饮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的几大因素。停止“价格战”转向良性竞争,发展“数字+餐饮”提升价值创造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餐饮业整体水平,加大政策支持激发餐饮消费潜能是破除“增收不增利”的关键要素。
目前,餐饮消费日益回归大众化,餐饮企业应转变经营思路,抓准消费定位,积极了解政策动态,把握政策机遇,主动求变,不断向新,为餐饮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性价比的时代已经来了“
网友:挺好的
有网友表示
这种竞相降价的趋势
对自己的钱包很友好
也有网友表示
虽然价格变便宜了
但是分量、质量都下降了
有不少网友认为
“2024年可能会迎来一个性价比的时代”
消费者追求的是有竞争力的产品
而不是品牌本身
你有感受到
常光顾的某个品牌降价了吗?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