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五一”跨省游成为游客们的首选,在多个平台上,重庆均入列全国前十热门旅游目的地。而好客的重庆“宠粉”已然成为重庆的“新标签”。作为这座城市颇具辨识度的名片——洪崖洞,不仅每天投入大量公安民警,缩短交通信号灯等待时间,保障游客安全,保障交通畅通,再次开启“人墙”开关封一座桥留给你们变着法儿拍美景,还有央视主持人康辉亲自“代言”。
与此同时,作为重庆美食名片,重庆火锅也纷纷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宠粉”大军。5月3日,位于洪崖洞的土货老火锅向五一期间来吃火锅,排队第10000名的游客唐钰涵发放了“大礼包”,在一年之内唐小姐到店吃火锅都可免单,而且还能享受“无限次”免费“打飞的”的福利。
“太幸运了,原本还为昨晚排了3个小时队,却因遇到雷雨没吃到火锅懊恼,没想到能领到这样的‘大礼包’。” 泸州工作的唐小姐称,到店吃火锅都可免单,而且还能享受“无限次”免费“打飞的”的福利,太爽了。
唐小姐称,川渝相邻,自己经常来重庆各大景区“打卡”,尤其喜欢重庆火锅。这家火锅店紧邻洪崖洞,加上味道很不错,有特色,自己之前就来吃过两次,一直心心念念。“这次‘五一’,一是来重庆找朋友玩,另外就是专程来吃这家火锅。”唐小姐说,3日下午5点,她和朋友取号就已经3000多号了,等了3个多小时都没吃到,后来又下暴雨了,就只好放弃。今天又来重新排队。“没想到能抽到幸运‘大礼包’,不枉排那么久的队。”
土货老火锅相关负责人称,由于临近洪崖洞景区,每年五一、国庆等假期,都会迎来巨大的客流量。“五一”当天取号就达3000多个,5月2日取号等位的更是创下新高,突破5000个,前来“打卡”的食客有的等到凌晨2点才吃上。3日,线上取号加上现场等位就累计突破了1万号。该负责人称,除了为五一期间“排队第1万名”的游客奉上“大礼包”,为了缓解食客排队的“烦躁”情绪,火锅店还专门邀请了演员现场为大家上演精彩的川剧“变脸”等表演。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严薇
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疫情发生以来,加油站卖菜、车企造口罩、餐企送外卖……跨界成为不少企业战“疫”求生的首选。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各行各业逐渐恢复正常,企业跨界生产经营面临持续性、收益性等新考验。
“不下车,不开窗,三天量,一整箱,一键送到后备箱。”这段来自中石化“卖菜”的广告词,映射出当前如火如荼的跨界生产与经营场景。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开始跨界经营。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3000多家企业宣布“跨界”,“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成为跨界热点。此外,受到冲击的餐饮等行业也在积极求变,采用“外卖”、半成品等方式展开自救。
然而,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各行各业逐渐恢复正常。跨界企业迈出的步子是收回来,还是继续往前走?跨界成本几何?效果如何?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加油站里的菜还能卖多久?
“开车犯困,来杯98#易捷咖啡,顺便加个油。”提起这句广告词,中石化北京西便门加油站站长杜岩仍然觉得意犹未尽。这是去年中石化上演跨界卖咖啡时打出的广告,没想到如今加油站里又卖上菜了。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中石化北京石油已有450座加油站推出“安心买菜”业务,每天的蔬菜销售量在3000箱左右,销量是起初的5倍。
中石油旗下易捷便利店生鲜业务月报显示,2月份全国共有30个公司、199个地市、6943座门店开展生鲜销售业务。累计销售29万份、754吨生鲜商品。
有生鲜业内人士评价,加油站跨界卖菜,作为疫情下特定的消费场景,很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取决于其能否符合日常消费场景,以及消费者会不会养成加油站买菜的习惯。
从硬件方面来看,加油站通道并非以汽车穿梭取货为主导设计,站场内卖菜能否禁得起车流高峰集中取货的考验,值得怀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表示,加油站卖菜作为疫情中的临时做法是可以肯定的,但从长期看很难持续。目前,国内便利店定位混乱,跨界生鲜不利于其发展。
还有分析认为,加油站跨界卖生鲜,主要意图在于引流而非利润,做生鲜增量核心还是帮助易捷引流,最终通过易捷便利其他商品来变现。
企业跨界造口罩图的是啥?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易捷有关负责人表示,加油站推出“安心买菜”业务是为了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难”的局面,并不是为了赚钱。战“疫”期间,这并非唯一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项目。
3月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口罩日产能产量连续快速增长,双双突破1亿只。为此贡献力量的国内企业已超过3000家,其中不少企业是跨界而来。
如果不是疫情,恐怕很多人难以想象:口罩和汽车两种毫不相干的产品,原来可以出自同一个工厂。汽车上的吸音棉与医用防护口罩的材质同属聚丙烯纤维无纺布;车企的无尘车间改造后即可达到无菌车间的生产要求……
2月8日,比亚迪立下“10天内出产品”的军令状,迈出了国内车企跨界造口罩的第一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从提出想法到口罩下线,上汽通用五菱仅用了3天,刷新了跨界造口罩的速度。
记者了解到,车企跨界脚步如此果决,并非为了卖口罩挣钱。广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跨界成本其实很高,因造口罩的企业激增,口罩机短缺,一套生产设备从25万元涨到120万元左右。
除了支援防疫一线,车企跨界造口罩也是为自己复工复产做准备。比亚迪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也缺口罩啊,比亚迪跨界制造口罩,与尽早恢复生产和销售也有关,部分供应给内部的生产工人及零部件商、经销商等战略伙伴。”
外卖吃不饱,餐饮业还想做电商?
民以食为天,此次疫情让“天”布满乌云。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关闭门店,年夜饭退订总量达到94%左右。根据恒大研究院数据,仅在春节假期7天内,疫情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的损失就高达5000亿元左右。
寒冬中,餐饮企业纷纷开启“绝地求生”模式。“外卖是餐饮企业公认的、最适用于现阶段的自救方式。”一位餐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长期只做堂食,眼下虽已开展外卖业务,但收入却没达到预期。
“土货老火锅”位于重庆人气地标“洪崖洞”,这次疫情给创始人张伟带来的最大反思就是不要过分依赖线下经营。张伟说,推出火锅外卖后,企业现金流得到了缓解,目前的销售模式不仅仅是外卖,更多的是往内容电商的方向去转变。
有业内人士预测,疫情过后餐饮业会迎来大洗牌,中小连锁餐饮受冲击最大。美团问卷调查显示,已有15.3%的餐饮商户有明确的关店计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餐饮行业即将面临一波“闭店潮”。
“疫情是摆在餐饮从业者面前的一道考题,让我们看到了消费者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消费方式方面的需求,倒逼我们成长。”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刘文君表示,经此一“疫”,消费者将对就餐环境、食材来源、卫生状况等有更严格的要求,这将有助于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 class="pgc-img">>队排到天荒地老、等位要2小时起、火到一桌难求......这种“现象级”爆店都是谁?
《新情报》第2期,餐见君深扒了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广深5地的火锅热门榜,为大家盘点了时下排队最疯狂的火锅店。
为什么是它们?有哪些新模式、新玩法值得借鉴?(注:为了客观,餐见君进行了调查证实,并不完全依据火锅热门榜)
第 631 期
文 | 田果
重庆
01
珮姐老火锅
靠一句“回家再晚,珮姐等你”的Slogan火出圈的珮姐老火锅,深受年轻人热捧,游客“凭3天内到达地为重庆的机票或火车票,可以打8.8折”,因为这个精准营销,珮姐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火锅店,重庆火锅热门榜连续四年第一。
02
楠火锅
300平米的门店,单店每天流水超过4万,楠火锅凭借着“市井风+卤味”的完美搭配,跃居今年最热门的火锅品牌之一。
幽默搞笑的短视频,也是楠火锅拉好感的助推器,它在抖音上拥有221.9万粉丝,2942万获赞量,累计曝光7亿次,因此也被称“被抖音推出来的火锅店”。
03
卤校长老火锅
卤校长,被称为“排队6小时也要吃的卤味老火锅”,客群定位是95后甚至00后。
为了更加了解年轻人,市场营销部门除了个别主管外,永远只招25岁以下的员工。“卤味火锅+甜品”的创新搭配,让它在近4万家火锅品牌里迅速杀出重围。
04
土货老火锅
疫期,土货老火锅凭借优异的外卖成绩,火到央视,它位于洪崖洞,属于旅游业和餐饮业的结合。
“土货九大碗、32道甜品免费吃”都是店里的卖点,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以及央视对火锅外卖的报道,如今它的热度不降反增。
05
周师兄火锅
它以腰片这款尖刀产品撕开了火锅红海,短短2年脱颖而出,成为2019黑珍珠唯一上榜的火锅品牌,月排队超过10000+。周师兄主要瞄准产品塑造核心竞争力,从原材维度、明档设置、营销唯独上,不断重复和加强产品优势。
06
渝大狮毛肚老火锅
渝大狮老火锅的战绩用显赫来形容都不为过,月均排8000+桌以上,常年霸占各大美食榜。整体装修,菜品摆盘,满满的古风精致感。
自助吧台是亮点,小料水果、甜品、炒饭、银耳汤、炒河粉无限量供应,一个人只需6元,不少网友表示冲着不花钱的炒河粉去打卡。
成都
01
陈艳红老火锅
每天卖出200+口锅,平均排队3小时的陈艳红老火锅,绝对可以是2020年成都新晋的火锅排队王。
主打小盘菜,锅底多样性,超高性价比和产品多元化,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2.0版本新店又新开了糖水铺,有20多种甜品可供选择。
02
谭鸭血火锅
谭鸭血火锅在火锅界主打爆品鸭血 ,是撩翻半个娱乐圈的成都排队神话。“有料锅底+仪式感”,成为它称霸一方的利器,一圈锅底摆着十多种材料,每桌开锅拆封条特有“仪式”,“鸿运一揭,好事连连”。
03
五里关火锅
菜品很“精致”,环境很粗犷,店面很小,市井火锅的风格,藏在居民楼里的老火锅。
04
椰妹原生态椰子鸡
作为外来物种,也必须要排队2小时以上才能吃到。椰妹另辟蹊径,每家门店都设有“砍椰亭”,采用现砍椰青模式,直接在顾客面前把新鲜的椰子水倒进锅底。
05
吼堂老火锅
首店在成都开业后,半小时取号300桌、刷新2020成都火锅排队记录,主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国老成都集市风格,以“鸣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品牌切入点。
再加上7月份闹得满城皆知的“反抄袭”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吼堂也趁势一下子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06
贤合庄卤味火锅
贤合庄,话题度最高的火锅品牌之一,因在上海、成都开业时,均创下连排十小时以上,1998桌的记录,被网友称为“排队神店”。
除了明星陈赫加持、网红大V打卡,市井与潮流融合、菜品量小便宜、“边卤边烫”概念,都是它的竞争力。
07
园里火锅
园里火锅,是成都的新火锅名片,它用中餐的思路做火锅,而且用减法去做。
环境上,更多是对“休闲和回归”的塑造,空间大、桌距开,让人把注意力关注在食物本身;产品上,更注重火锅本质带给消费者的美好体验,比如一些菜品另备蘸料等。(今日推送的二条里有更深入的剖析)
上海
01
哥老官美蛙鱼头
作为上海餐饮届的网红担当,哥老官简直就是排队之王,并自带流量,每到一个城市都掀起排队浪潮。
中式装修风格,汤和小料自取,冰淇淋无限供应,锅底的辣度、麻度、油量可以自选,除了牛蛙和鱼头,搭配9种配料的创世纪冰粉也成为必点爆品。
02
鸿姐老火锅
魔都新晋排队王,日均等位300桌,火爆得被逼开分店。锅底是手工现炒的,圈粉无数;全红锅不能选辣度,有个性;沉浸式体验装修,还原重庆洞子市井风,仿佛置身在街头巷子,很有内味。
03
电台巷火锅
当之无愧的最IN网红打卡火锅店,当在魔都待太久,电台巷火锅从成都一比一复制过来的,80年代温婉复古气息反而更打动消费者。
复古绿的主色调又透着新潮,大白墙,绿方砖,铁圆凳、水壶……仿佛在某个老国营单位吃火锅,“情怀牌”打得不错。
04
大隐成都
大隐成都,夜店风火锅,边涮火锅边泡吧,强反差感让它登陆魔都仅四个月,就登顶火锅热门榜。
门店占地近1000㎡,中西结合,既有沉稳大气的古风装饰,还有闪烁不停的霓虹灯带,色彩斑斓,楼上有露台,吃完饭可以点杯饮料和啤酒去坐坐。
05
九街淑芬串串
“天天排队到凌晨,在不到一年里累计接待顾客57w+。”不管开到哪里,淑芬串串永远都在排队。
年轻时尚的品牌定位,秘制的掌中宝串串,让它迅速从串串届脱颖而出;80年代复古港风的店面设计,撩拨了年轻人爱打卡的心。
06
马路边边串串香火锅
创下日翻台13次的纪录,不到4年,跻身串串届的头部品牌。
VI设计是马路边边最大的特色,室外搬进室内,全国第一家“场景沉浸式”麻辣烫,坐在室内犹如在马路边吃饭,并且千店千样,每一家店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广深
01
龚印记牛骨牛杂屋
传承了4代人的龚印记牛杂,堪称牛杂煲界的活化石。采用炭炉+砂煲+牛杂的模式,刷爆抖音的“敲牛骨髓,然后加汤吸食”,也成为热门产品和服务。
02
怂重庆火锅厂
8月份新店首开,便登上广州火锅榜单前三。“灵魂是锅底,头牌是牛肉”。它只卖一个锅底——牛油辣搭蔬果汤。(相关阅读:九毛九瞄准火锅,推“怂重庆火锅厂”)
主打鲜切牛肉,强调“新鲜”,有明确承诺:不新鲜就退菜。门店还挂出了“认怂123”的三条规矩,颇有太二酸菜鱼的基因......
03
粤滚粤掂老广煲仔粥
一人一锅,先吃海鲜再喝粥,各式新鲜、肉类丸子蔬菜,价格只要5到15元,粥底免费,主打性价比。作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中国风元素与涂鸦的结合,欧式小楼与集装箱的碰撞,成为年轻人喜欢的聚会圣地。
04
禄婶鸡煲·香港打边炉
它是《天天向上》认证的深圳宵夜排队王,队伍每天从下午4点排到凌晨1点,粉丝都抱怨吃它太难了。
锅底是特色,鸡肉直接放进冬瓜盅里炖;从门口的霓虹灯到店内的卡座,随手一拍都是港片;另设茶档,有甜品和饮料,现点现做,即拿即走。
05
大龙翻印
深圳最大的一家川味火锅,据说可以容纳800人同时就餐。
门店很气派,入门口有神龙雕像,包间是厢房或凉亭的造型,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四川传统变脸、喷火,传统舞蹈,不少网友称是深圳服务最好的火锅店。
06
鲜潭蒸汽石锅鱼
鱼是现点现吃,云南十八怪之草帽桌上盖,4分钟蒸汽后即可食用,很有仪式感,是当地的网红餐厅。
北京
01
牛街清真满恒記
大众点评排名第一的火锅店,人气很旺的老字号,仅此一家,被网友称“等位也很值得”。
门头、装修都很简单,顾客的好评都集中在食材新鲜、性价比高上,在加盟店丛生的诱惑下,它能保持初心守好店,这点值得敬佩。
02
行运打边炉
一步一景还原香港街市,包间都是不同主题:金库、发廊、钱柜等,自带茶档,茶饮点了现做,活蹦乱跳的海鲜,从档口直接上桌。
芝士鸡、花胶鸡、香辣牛杂、鸡脚脆骨、清酒昆布,一锅吃到5大煲,圈粉无数。
03
湊湊
湊湊的发源地在北京,被业内成为跨界之王,主打台式有料火锅和正宗台式手摇茶,豆腐鸭血免费无限加也是卖点,财报显示,奶茶对营业额贡献高达20%。
04
鱼夫鱼仔鹅卵石鱼火锅
鱼火锅届的排队王,成都远道而来的网红鹅卵石鱼火锅。
开局一锅石头不用电,不开火,300℃的鹅卵石高温烹饪,一秒穿越回老家灶台,再把鱼片覆于鹅卵石之上烫熟,“仪式感”满满。
05
葫芦娃牛板筋火锅
北京又小又难找的牛板筋火锅,7年只卖一道菜,而且不排队吃不上。
小店在鼓楼胡同里,只能放下七八张木头桌子,房梁上挂着几串七彩葫芦,屋内也有很多葫芦娃的相框,回归北京最质朴的体验。
06
聚宝源
聚宝源开在牛街,一条著名的清真街,被称为排队30年的北京神级涮肉店。
除了堂食,还开设外卖窗口,提供牛羊肉和酱制品,手切羊肉是镇店之宝,并按照不同的部位摆放在盘子里。
总结
餐见君在盘点榜单时,发现各地排队旺店里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主要有珮姐、卤校长、电台巷、贤合庄等,海底捞在多地也有排队现象。
看完这些爆店,餐见君总结出了它们身上的3个特质:新模式、新玩法、新场景。
有卤校长、谭鸭血、怂重庆火锅厂、湊湊等,打破常规,开创新模式,走差异化路线;
有珮姐、吼堂、楠火锅、哥老官等,玩转营销,紧跟潮流,和年轻人打成一片;
有马路边边、电台巷、行运打边炉、椰妹等,做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掀起场景革命。
后疫情时代,流量稀缺,如何成功打造一家旺店?如何发现机会点?如何用差异化抢占消费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