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pgc-img">>018年11月03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170】篇
等
等到XX时候,生意就好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这么琢磨的,尤其是在生意不好的时候,总盼望外界环境的改变,来带动自己的改变。
比如说,在刚交房不久的小区附近开个小店,结果人流量很差,就安慰自己,别担心,等入住率高了后,生意就好了。
期盼这个结果,倒是没问题,但真的自己没办法改变一下吗?
面对生意不好的时候,大概都遵循了333的规律。即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改变,有三分之一人选择了准备改变,还有三分之一人选择了观望等待。
也许你还会关心改变的结果,大概也是遵循333的规律,即有三分之一见效了,三分之一还在量变,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方法不对,方向不对,越变越差了。
< class="pgc-img">>再等
那些准备改变的,眼看那三分之一改变后有了起色的人,有了榜样的力量,他们也会开始行动,而其余那些继续准备和观望的人,要么懒,要么觉得改变很难,要么觉得别人就是改变了也没什么结果,还是等等再看吧。
而等着等着,发现那些行动的人,在多次试错之后,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生意逐渐变的好了,或者在变好的路上越走越快。
呀,好像跟自己开始想的不一样,貌似改变有作用了。
而那些观望的,继续在看热闹,抱着一种验证效果的心态,看着那些行动的人。
感觉不对劲了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成效,有了改变,这些观望的人觉得不对劲了。
每天起床都在问自己,凭啥,凭啥别人就能成,自己就不行呢?
跟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二狗子,上个月又盘了一家店面,去年还想拜自己为师的小白,现在已经有了四家连锁店。
这一切,好像都不对了,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了。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打听,这些成功案例都是怎么回事,凭啥这么快的速度就好了,为啥自己越来越差。
他们开始了各种学习,漫天飞舞的各种日进斗金的方子,不管有用没用,全搜集起来,开始了刻苦的学习。
报各种培训班,找各种大厨,听各种路演,学各种成功人士的经验。
< class="pgc-img">>跟着别人后面跑
在看了前人的各种成功经验之后,觉得自己应该也没问题,没什么困难,信心爆棚!
就先看视频教学一样,模仿着别人的样子打鸡血,跳舞,宣誓,鼓励。高手做的,自己都要做一遍。完全照搬!甚至连别人玻璃上贴的字都要复制一下。
旁边店里推出个啥活动,自己就推出啥活动。隔壁店里搞什么优惠,自己也跟着弄一个。
同样做的好的咋装修,自己也就咋装修。桌椅板凳也都想换成一样的,压根就不琢磨什么因果关系
结果,一直跟着别人后面跑,也像这个店,也像那个店,结果把自己弄成了个四不像!
跑不过趴下
这下好了,员工也不愿意了,店长也不干了,家人也没好脸了。又苦又焖,为什么他们都不理解,为什么他们都要抬杠,为什么他们都要反着干?这都是为你们好啊!
结果打仗的时候,连个兵都没有了,还怎么玩啊。。。
折腾到最后,本以为自己祭出的是破局大招,那曾想越整问题越多,学谁也没学到位,生意还不如原来好,本以为的速效药,谁知道真的是速效“三步倒”。。。
怎么办?跑不过就趴下认怂呗。老子不干了还不行吗?
改变有毛病吗?学习有毛病吗?打鸡血有毛病吗?
这一切都没毛病,只是方向有毛病罢了。
是和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对症下药就是这个意思。
< class="pgc-img">>怎么办?
来来来,搬出上世纪三十年代米国人拉斯维尔研究出来的5W1H这个宝典。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1- WHO——顾客是谁,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偏好?有什么特点?
2- WHEN——他们一般什么时候来,多长时间来一次?
3- WHERe——他们一般都会去哪些位置,这些位置之间有什么联系
4- WHAT——他们来到店里,都做了什么,还有那些细节我没有发现
5- WHY——为什么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没有替代方案?
6- HOW ——他们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是什么?
问完自己前面五个W,就挨个把结果填进去,就像填空题一样,填满,思路就清晰了。
这就是一个IE大框架,有了这个框架,无论问题大小和多少,都可以拿去“体检”。
如此,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出结论,哪怕得不出结论,至少能得到一个靠谱的方向。
没必要整天去寻找那些成功人士的经验。这就是自己的武林秘籍,专属的,嗯,应该叫做定制的独门秘籍。
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除非你每天都呆在那个成功人的身边,一刻不离。然而,即使能做到这样,也无法复制人家的脑子啊,您说是吧!
别人有不如自己有。去做一套自己的独门秘籍才是最重要,最实际的事情。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不是专业写手,从厨师转为老板的个体经营者。只想把多年餐饮走过的路和想法告诉大家,也许能带给一些帮助。
疫情之下,餐饮一片惨淡,房租得交,工资得发(生意不稳定,人少了质量和服务做不好,人多了卖的钱不够工资),必须按时发,供应商的钱拖几天要么断货要么质量下降。好多人多年的积蓄全亏进去了,还贷帐(包括我,还被央企用法律凌辱)。
特别是个体老板,分析一下。优势,劣势,机遇,风险。
优势:自己采购,质量好价格低,自己担任主要角色,积极主动的为客人解决问题,让客人满意。自己做决定带头干,执行能强。当跷脚老板的基本都干死了,合伙的分工不细如无绝对的执行人(执行人要全身心的投入)也全死了。很多人说自己懂,什么都懂。我告诉大家,餐饮经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全懂,没有任何一个个体餐饮的营收能支持得起全套的系统运行。最主要的优势和竞争力就是吃苦耐劳。通过吃苦耐劳降低成本
未完…
自己运营了一个汤类品牌,从设计装修到试营业,再到正式营业至今,营业从低到高,逐步平稳上升,目前每日营业额在4500元-5000元,店铺面积120㎡左右,有时营业额也会出现小波动,但最多不会低于3000元每天,绝大多数都是非常稳定的,下面跟大家分享下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是如何经营管理的,总结有三点:
< class="pgc-img">>1.试营业不要做活动,开业再做活动
为什么要正式营业才做活动呢?因为试营业期间是餐厅的一个磨合过程,不论前厅的服务与卫生,还是后厨的加工生产与出品,都需要时间去实践并熟练,尤其是开店的模式不同以往。员工到了一家新店,不论他之前有多牛的工作经验,到了新环境与新的顾客群体,都需要时间去熟悉环境,熟练工作,了解顾客,都要从新磨合团队之间的默契度与配合度。而试营业刚好满足了这个实践需求。假如在试营业期间做活动搞引流的话,大批的顾客进店消费,员工的熟练度不够,配合度不够,就会导致服务跟不上,卫生做不好,菜品质量不稳定,出餐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了新店的口碑,也会因此损失一批顾客。因此,试营业是火了,而到正式营业反倒没人了。真假的良性运营操作应该是:等一切工作都进入正轨化后,就可以确定开业时间并制定开业活动计划,同时在试营业期间告知到店消费的顾客,我们什么时候正式营业,会有什么样的优惠活动。到那时正式开业,就算餐厅爆满,我们的员工也能从容面对,忙而有序。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店面经营也就越来越熟练,越来越稳定。
< class="pgc-img">>2.抓住经常光顾的食客,做会员系统
正式营业后,会有很多回头客,而这类顾客就是保障我们餐厅营业额稳定在一定金额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去管理经营这些顾客,他们很有可能会被周边新开的餐饮店吸引过去消费,从而减少到我们店铺消费的频次,甚至有可能不再来。而这时就要利用我们新店的热度还没有降下来之前,好好的锁住这些回头客,让其能长久稳定的在我们的门店消费。如何能锁住这些顾客呢,那就需要我们做营销活动——会员系统。我现在运营的店面一直都有充值200元送30元的会员活动,同时会不断推出活动附加值,比如:除了充值200元送30元以外,我们还再免费送口罩一包或者牛年公仔一只,再或者是我们员工自制的大豆酱辣椒酱一瓶等,根据季节与节假日,不断变换附加活动,让顾客感觉每次充值赠送都不一样,消费体验感也很好。除了基础会员活动外,我们还定期选取更优质的顾客,送以特殊的福利或者节日的礼品,让这些顾客成为我们餐厅的吃货代言人,因为他们觉得好才是最好的广告宣传。有了这些稳定会员的不断充值与消费,营业额自然就稳定了。我们的每家门店基本上都有4000-5000个稳定会员,每日的会员消费占比在40%左右。
< class="pgc-img">>3.每年都要对店面进行经营升级
店面升级的目的就是让顾客感觉我们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改变,给顾客一个继续信任我们,相信我们的好理由。具体的经营改变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
a,不断更新我们的产品,随着季节的不同,饮食习惯的改变,要不断改变我们的菜品,满足顾客的口味需求。
b,不断更换店内广告装饰以及文化装饰,要经常给顾客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我们要给顾客的体验制造惊喜,让顾客眼前一亮。
c,服务卫生形象的升级,通过对迎宾口语的变化,卫生的整理方式变化,员工容妆服饰的变化,让顾客感觉我们是在用心去经营我们的餐厅,让其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开心。
< class="pgc-img">>想要餐厅生意持续稳定,那就需要老板的经营思路一直要变,员工的技艺与服务要一直跟得上。员工与老板任何一方掉队,这家餐厅都不会稳定发展。因此,想要餐厅持续好,全体员工都要不断改变,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地创新经营,不断的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