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张大炮,今年七十有六,身体还算硬朗。这不一到过年,家里的小辈们都回来了,我这个老头子也想露一手,给他们整个大餐。嘿,没想到,这差点儿让我成了家里的笑话。
一大早,我就去菜市场买回了鸡鸭鱼肉,满心欢喜地准备了一上午。厨房里热气腾腾,我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时,冲突来了。
“爸,你累不累呀?要不要歇会儿?”儿子关心地问我。
“累?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得住,你们就等着瞧好吧!”我嘴上虽然硬气,但心里却有点儿打鼓。
午后,厨房里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我这边炖着鱼,那边炖着鸡,还要时不时地看看锅里的饺子。突然,一阵风吹来,火苗乱窜,我手忙脚乱地去扶锅,结果一不留神,脚下一滑,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爷爷,你没事吧?”孙子赶紧把我扶起来。
“没事,没事,就是闪了一下。”我故作轻松地说。心想,这次真是丢人了,成了家里的笑话。
晚饭时分,一桌丰盛的菜肴端上了桌。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我小心翼翼地看着他们的脸色,生怕他们提起我下午的糗事。
“爷爷,你今天真是太辛苦了,我们敬你一杯!”儿媳突然说道。
“是啊,爸,你今天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我们都吃不够!”儿子也跟着说。
听到这些,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看来,他们并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围在一起聊天。我拿出了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孙子:“这是爷爷的心意,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
“谢谢爷爷!”孙子高兴地接过红包。
看着他们幸福的笑容,我心中暖洋洋的。虽然今天出了个小插曲,但这个年过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夜深了,大家都去休息了。我坐在沙发上,回想起了刚才的情景。突然,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哈哈,76岁成了笑话?不过是个小插曲罢了!”
这个年,虽然累得我够呛,但家人的陪伴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也许,人老了,就是图个热闹。这个笑话,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第二天清早,我起了个大早,想趁着孩子们还没起床,去给他们买些早点。出了门,冬日的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感觉昨晚的疲惫消散了不少。
到了早点铺,我买了油条、豆腐脑,还有热腾腾的糖火烧。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老李头,他一见我就说:“张大炮,听说你昨天在厨房里摔了个大马趴,哈哈哈!”
我尴尬地笑了笑:“咳,这事儿传得还挺快。不过,也没那么严重,就是个小意外。”
回到家,孩子们还没起。我把早点放在餐桌上,然后去叫他们起床。不一会儿,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吃着我买回的早点。
“爷爷,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孙子边吃边问。
“我想让你们多休息会儿,昨天都忙了一整天了。”我笑着说。
吃完早点,儿子提议一起去公园散步。我欣然同意,毕竟这样的天,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
到了公园,我发现今天人特别多。大家都在享受过年的闲暇时光,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锻炼,还有的人在放风筝。
“爸,你看那个风筝飞得多高!”儿媳指着一个远处的风筝说。
我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五彩斑斓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走,我们去那边看看。”我带头朝风筝的方向走去。
到了近前,我们发现放风筝的是一位老大爷,看上去比我还要年长几岁。
“大爷,您的风筝放得真好!”我忍不住赞叹。
“哈哈,谢谢啦!我这风筝可是有年头的,每年过年我都会拿出来放放。”老大爷笑着说。
我们聊了一会儿,老大爷告诉我们,他年轻时是个风筝制作高手,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年还是会做一些风筝,传承这门手艺。
告别了老大爷,我们继续在公园里散步。这时,儿子突然说:“爸,我觉得你应该学学放风筝,这样以后过年,我们就可以一起放风筝了。”
“好主意!”我高兴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这个年,虽然有过小插曲,但也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而如今,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乐趣,那就是学习放风筝。人生,总是在不断尝试中度过,不是吗?
接下来的几天,我没事就会跑到公园,找那位老大爷请教放风筝的技巧。老大爷也很热情,从如何选择风筝,到如何判断风向,再到放风筝时的手势和力度,他都一一耐心地教我。
“放风筝,最重要的是心态,要稳,不能急。”老大爷一边调整着风筝线,一边对我说。
我认真地听着,心中暗暗记下每一个要点。渐渐地,我也开始掌握了放风筝的诀窍,看着自己亲手放起的风筝在空中翱翔,心中那份喜悦难以言表。
一天下午,我正和老大爷在公园里放风筝,儿子和儿媳带着孙子来了。
“爷爷,你放风筝的技术越来越好了!”孙子兴奋地跑过来。
“那当然,你爷爷我可是学得快着呢!”我自豪地说。
“爸,我们今天来,是想告诉你,我们决定今年不出去旅游了,就在家里陪你。”儿子看着我,语气中满是关切。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你们这是怕我孤单啊?放心吧,我现在有风筝陪着,日子过得充实着呢!”
儿媳接过话茬:“是啊,爸,我们还想请你教我们放风筝呢,这样我们一家人就能一起玩了。”
我感动地点点头:“好,等春天来了,咱们一家人就到这里来放风筝。”
那段时间,公园里总能看到我们一家人的身影,有时候是我在教他们放风筝,有时候是我们一起比赛谁放得更高。那些日子里,笑声不断,温暖如春。
有一天,我在家里整理旧物,无意中翻出了年轻时自己做的一个风筝。那是一个简单的三角风筝,虽然颜色已经褪去,但骨架依然结实。
“这个风筝,我还以为早就丢了呢。”我自言自语,心中涌起一股怀旧之情。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我拿出那个旧风筝,对他们说:“这个风筝,是我年轻时候做的,那时候我还参加过风筝比赛呢。”
孙子好奇地问:“爷爷,那你得奖了吗?”
我笑着摇摇头:“虽然没有得奖,但我那时候真的很开心。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日子真是简单而快乐。”
儿媳提议:“那我们明天就拿这个风筝去放,重温一下爷爷年轻时的快乐。”
我看着他们,心中暖流涌动:“好,明天我们就一起去放这个风筝。”
那个周末,我们一家人拿着那个旧风筝,来到了公园。在老大爷的帮助下,风筝顺利地飞上了天。我看着它在空中飘舞,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这个春天,因为风筝,因为家人,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简单而美好。
那个周末的放风筝经历,让我和家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我们每天都会在公园里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放风筝成了我们共同的爱好。而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公园里的“风筝专家”,经常有其他游客来向我请教放风筝的技巧。
“张大炮,你这风筝放得真好,能教教我吗?”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跑过来问我。
我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放风筝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有耐心。”
我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小伙子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技巧。看着他的风筝在空中翱翔,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有一天,我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他看着我放风筝的样子,笑着说:“张大炮,你这是越活越年轻啊!”
我笑着回答:“是啊,我现在可是找到了新的乐趣,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那个春天,我们的风筝成了公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每当有风吹过,我们的风筝就会在空中翩翩起舞,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一天傍晚,我和儿子在公园里散步,看着天空中飞舞的风筝,儿子突然说:“爸,我觉得我们应该组织一个风筝节,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放风筝的乐趣中来。”
我眼前一亮:“好主意!我们可以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参加,还可以请那位老大爷来给大家展示他的风筝。”
于是,我们开始筹备风筝节。我们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海报,邀请了亲朋好友和邻居们参加。老大爷也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表示愿意在风筝节上展示他的风筝。
风筝节的那天,公园里热闹非凡。大家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兴高采烈地来到公园。我和老大爷一起为大家表演了放风筝的技巧,赢得了阵阵掌声。
风筝节结束后,我们一家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天空中飞舞的风筝,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这个春天,因为风筝,因为家人,我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儿子感慨地说。
我看着他们,心中暖流涌动:“是啊,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那个春天,因为风筝,因为家人,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而这份幸福,将会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永远。
天家里宴请4桌客人吃饭喝酒,从下午1点一直忙到晚上12点,一直不停歇,真得是累的腰酸背疼腿抽筋的。手机都没时间看,更别说写小作文了,现在终于明白,为啥过年那么多人会选择去酒店聚餐,而不是家里做,真的是能省很多事啊,洗盘子刷碗都是个大工程!
< class="pgc-img">>今天是福建一年一度的“天公生”日,也就是所谓的玉皇大帝的生日,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这里就很隆重,要请戏班子来唱戏,还要摆鸡鸭猪祭拜祈福。
当然我们要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吃饭喝酒!
< class="pgc-img">>昨天晚上又是很晚才睡,大概三四点吧,所以一觉睡到中午11.30左右,躺在床上看了会手机,大概在12点多,我老公叫我赶紧起来告诉买菜准备,不然晚上来不及了,我就起来洗漱,饭都没吃,直接就走了。
我们算了一下,晚上大概最少要4桌才够,但客人应该不是一起来,就吃晚饭的时候应该就要两桌了,一桌我的老乡同事,一桌这边的亲戚朋友。
本来想着吃火锅就比较方便,不用炒菜,但我们这边这两天太热了,而且过年大家都吃很多火锅,吃腻了,我就跟老公商量自己煮酸菜鱼来吃,换换口味。
然后我们就开始买材料,我们先去路边摆摊问空心菜要8元一斤,表示里才5元一斤,差快一半了,我们就去超市买东西了。
在超市里买了空心菜,黄瓜(准备凉拌),蘑菇,小葱,一瓶醋,一瓶酱油,两把油菜心(也是5块钱一斤),还有蒜头(差不多9块钱一斤)。
< class="pgc-img">>选好这些菜后,老公在超市排队付钱,我就去买其他东西了。后面看了下花了78块钱。
我又走到菜摊去买了,海带丝,韭菜,绿豆芽(用来炒面)。花了23块。
又去对面冷冻店里买了一包骨肉相连(小孩爱吃),一些小火腿肠。花了30元!
然后老公又去凉菜铺买了卤鸡爪,应该是20元。
买好后他说他把东西拿到车上去,顺便买饮料,我去买鱼,分头行动比较快。
然后我又走去鱼摊,中途我先去买了5斤面条,晚上人多吃面,比较快,又买了一点黄花菜凉拌,花了30元。
来到鱼摊,我问老板娘草鱼价格,她说杀过的,就是不要头,只要鱼肉的那种,一斤15元,整只活的买10元一斤,那我要是要煮两桌,肯定要买大的,买整只比较划算,自己吃就买一节就可以了。后面选了一只打草鱼,78元。老板给我杀好片好。在这里就是这么好,买鱼都给杀好,你要怎么切,老板就怎么给你切好分好。老板娘帮我把鱼平均分两份装好。
< class="pgc-img">>我又买了酸笋,13元。
这里算是把东西买齐了,然后就回家了,到家差不多3点了。
回到家就不敢停歇,就开始洗菜,准备食材。我要自己做凉拌,用黄瓜,海带丝,还有黄花菜,加点蒜,醋,盐,味精,香菜,麻油,酸酸的,很爽口。
老公就开始帮忙把所有的菜拿出去洗,公公也帮忙择菜,一家人齐上阵。
凉菜要先弄好,放在旁边入味。我又开始炸骨肉相连,芋头丸子。
这个弄好,我就开始准备先煮鱼的配料菜,菜老公都提前洗好了,我只管煮。
我鱼里面放很多配菜,有土豆,黄豆芽,白菜,豆腐,鸭血,酸笋,豆皮,小火腿肠,这些菜都必须提前一个一个煮熟放盆子里垫底,这就是一个大工程了。
这时候都5点了,客人都来了不少了,菜还没煮完,火不给力啊没办法。
< class="pgc-img">>我就一边煮菜,一边洗鱼腌鱼,忙的团团转,婆婆还时不时进来,指挥个这,嫌弃个那的:“哎呀,怎么不早点煮,这么慢。哎呀,不要用那个一次性盘子不好。哎呀……”
快别哎呀了,叨叨个没完,我直接把她赶出厨房,爱干啥干啥去吧您嘞,我自己安排就好,我都够忙了,再叨叨头都要炸了了。
然后念念叨叨的走了,耳朵终于清净了,自己一个人忙,好安排。
一阵手忙脚乱,终于把两盆鱼煮熟了。又开始炒菜了,这时婆婆又来叨叨了:“这个菜拿去炒,那个菜怎么吃,你这鱼辣不辣,辣了人家不敢吃……”
难道我是傻子吗?明知道这里的人不敢吃辣,我怎么可能去煮辣的,完全就是没话找话,我都不想应了。
后面又炒了一个空心菜,一个小葱炒蘑菇,一盘鸡,一个马尾巴菜。
就这样一桌子菜算齐了,一共9盘菜,一盆酸菜鱼。公公又弄得这边的特色面,就是把面煮熟,配上韭菜,绿豆芽,淋上自己做的油葱,很香的。
一顿晚饭全是做好了,又赶紧招呼客人入坐,拿饮料,拿酒什么的,招呼她们的孩子吃饭,还是不能歇下脚。
忙的菜都没时间拍照了,找了网图。
< class="pgc-img">>小姑子也回来了,带着她的小女儿回来的,吃饭的时候,我又帮忙抱孩子,让她去吃饭。她吃好了把孩子接走,我刚坐下拿起筷子,还没吃两口。
突然门口就传来小孩大喊,说我儿子脚被玻璃割了,流了好多血。然后就看到我儿子回来了坐在门口,一手捂着脚,但他没有哭,我以为不严重,不然早就哇哇大哭了,所以我没有第一时间走过去看,在招呼客人。
婆婆先去看了,她就大喊:“你怎么弄得,流了这么多血,你赶紧来看下!”对着我说的。
我走过去,一看差点没把心脏吓停了,我儿子满脚的血,地上都是血印子,鞋里也都是血,不知道儿子是怕被骂,还是还没缓过来没痛感,一直没哭。
我赶紧拿纸给他脚擦血,想看看到底割到哪里,多大口子,当时满脚都是血,我都不知道哪里流血了,心里慌的狠,这大晚上的,要是严重,去医院都麻烦,去大医院都得45分钟,还是不堵车的情况下。
我拿纸擦血的时候手都在抖,我儿子从来没流过这么多血的。后面找到血口子,在小拇指跟无名指中间那个缝里,我赶紧又拿纸给他按住,前面抽了3张都沾满了血,如果还继续流,肯定要送大医院的。
还好摁了一会,就不流了,我看了下口子挺大的,但不流血了,就没那么担心了,就给隔壁村里医生打电话,带过去给他消消毒,查看一下严重不,需不需要去医院。
去了医生洗好了说没事,确实就是小口子,有点深,但无大碍,流血多估计就是割到当时小孩自己也害怕没有赶紧用手摁住,还走回来,所以血流一路。
没事,心里就放下了,消消毒就给带回来了。这个时候都8.30了。
< class="pgc-img">>回来有些客人已经吃好走了,我都没顾上,也没办法。也有新来的客人,把孩子放在椅子上,让他坐着,我又开始招待客人了,敬酒,到这会饭都没吃几口。
刚坐下没一会,又有客人来,我同事吃好了,我又陪着她们在外面泡茶聊天,里面喝酒客人我老公陪着。
婆婆呢,就在那穿来穿去的,收收盘子,收收客人吃好的碗,以便其他客人来了继续坐下吃。
跟同事还没聊多久的天,我阿姨她们又来了,又赶紧站起来招呼,给去炒菜,准备她们吃的,弄好了,又招呼她们吃,我继续陪老乡聊天。
就这样一个晚上客人来来回回,一波又一波的,忙的是脚不沾地,都没停歇。
等到所有客人都走了,都11点多了,我才有时间坐下来吃点东西,公公在里面洗碗收拾,婆婆去拜拜了。
等吃好了,我又开始收拾喝的那些酒瓶子什么的,扔的到处是。
< class="pgc-img">>忙好又带着儿子洗澡,平时都是自己洗的,今天脚受伤,我给他洗,让他爸爸洗,不给洗,吃饱喝足了,客人走了,他也跟着走,说要出门走走,家里一团糟什么也不管,我也不想说他。
整个忙好,人都要瘫了,全身酸疼,就这晚上还是用的一次性碗筷,就我阿姨来,我婆婆非要用自己的碗筷,不然碗就不用怎么洗了,不然还不知道要洗到什么时候去了,地板卫生都还没好搞,也不像弄了,明天再弄吧,等到老公酒醒了,大家一起,一个人太累了。
真的,整个一天下来要累瘫了,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宁愿花钱去酒店聚餐了,是真的省事啊,提前就能点菜,去了就吃,吃好屁股一拍就走,啥都不用管,多轻松自在啊。
至于酒店贵,其实自己在家买东西煮,什么都算进去,也差不了多少,就是自己种的菜不要钱罢了,但最起码自己不累啊!
难怪现在很多老人不愿孩子们回来,伺候一家子吃喝真的太累了。作为孩子们,回家就多帮帮父母做点家务,人多力量大,一个人做要很久,大家一起分工就快,人多也不累,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多好,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我来唠家常##记录我的2024##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779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这个春节,餐饮人忙到“起飞”!
春节氛围还没落下,夺目的成绩单们已经来了。
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除夕”当天重点电商平台在线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0.8%;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5天,全国多地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61%,异地消费者贡献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86%……
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今年春节的餐饮盛况更胜去年,真真可谓是“肥年”。
成都热门排队王吼堂老火锅,春节期间部分门店单日排位突破3000号,71张桌子翻台10轮。一位店长更是在朋友圈直言感慨春节客流盛况,“这哪是在过节,这是在打仗!”。
老北京特色铜锅南门涮肉,日日排号超过1000桌。一位消费者表示,“本来是顺手拿个号,想着逛完天坛再吃。谁能想到,正月初六的下午1点竟然还有700桌在排队,四个小时都没吃上!”
江西景德镇的特色餐饮“欧记大排档”,同样是从初一“挤到”初六,单日排位接近700号。
内参还走访了旅游热门城市青岛的几家咖啡馆、餐厅。开在奥帆中心的领地咖啡,服务员说,初一到初七一直忙得团团转,基本上没停下来过,除了室外稍冷的位置,室内十五六个位置一直是满的状态。
另一鲁菜餐厅聚福,老板娘笑着说,“从初一忙到初七,生意不错,要不是你们4点半来早了,就要排队了。生意嘛,到不了10万,但五六万总要有的。”
甜啦啦梦工厂门店店长说道,“春节期间订单量特别大,几乎每天都是从下午2点就开始爆单,店员经常忙得顾不上休息。”
更有不少餐饮老板在社交平台感慨:“春节,累,但值得!”“忙到团团转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希望每天都是这样的‘肥年’!”
火锅爆满、奶茶断供…
老字号和高端餐饮成了香饽饽
细看今年春节期间的餐饮热门选择,我们摸出了一些“肥年”的门道儿:
1、火锅,依旧是社交餐饮赛道中的“王”
“遇事不决,火锅文学”依然是“吃货们”的座右铭。除了提及的川渝火锅吼堂、老北京铜锅南门涮肉外,以两大头部品牌海底捞及呷哺数据为例:
2024年春节大年初一至初六,海底捞累计接待顾客超950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超30%。客流最高峰的农历大年初五,恰逢情人节,龙年财神送财送甜蜜,海底捞全天接待顾客超180万人次。
初一至初八,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等品牌累计接待消费者超180万人次。其中,呷哺呷哺共有31家餐厅打破历年业绩纪录。
2、奶茶、咖啡两级分化:景区门店卖到断供,写字楼门店无人问津
人手一杯的“社交神器”,在这个假期也同样是大热门。
喜茶相关数据显示,除夕至大年初七,多门店销量增幅超400%,更有部分门店春节销量增幅超800%。其中,爆款单品多肉葡萄更是售出超200万杯;甜啦啦春节期间全国门店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达400%,环比提升135%。其中,东三省门店销量同比去年提升均超过800%,人气单品“清风茉白鲜奶茶”较节前环比增长超150%。
不过,热门城市景区中几乎卖到断货、动辄暴增几百倍的咖啡奶茶们,在写字楼、商区的表现明显下滑。一家商圈连锁茶饮品牌的店员表示,“春节不如平日忙。工作日在白领、打工人点外卖的带动下,门店业绩很高,但过年大家都出去玩了。”
3、老字号、高端餐饮火热,“过年必须吃点好的”!
春节,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各城市的“老字号”成了餐饮打卡的香饽饽。北京华天集团数据显示,整个春节假期期间,旗下的同和居、鼓楼马凯餐厅、惠丰酒家等老字号品牌,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40%。
另外,一些高端餐饮也备受消费者青睐,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时都表明态度:大过年的,必须吃点好的!黑珍珠一钻餐厅、米其林上榜餐厅桂语山房,人均近八百元,春节期间每日预订爆满。“春节高峰期,预订的客人还要等位,晚餐等到晚上7点半至8点钟才吃上。”
◎大年初四,北京牛街聚宝源总店
4、小吃街、早市、庙会…下沉市场的特色餐饮“人从众”
作为春节出游的一大特色——逛庙会,也为餐饮人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一位老字号品牌店长表示,“我们带了一些特色小吃和招牌,亮相在庙会上。单日营收甚至超过普通门店一周销售总额。”
不止庙会,根据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四线以下地区消费同比增速最快,下沉市场迎来强劲回暖,各省市城乡的早市、晚市、小吃街,也同样“挤满了人”。
广州西华路小吃街的腾元生煎包、鱼蛋粉等等,排队人群一度挤满马路。
超23亿人次出游
餐饮成了个“热饽饽”
返乡潮之外,另一强大的消费势能便是旅游,8天的超长假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度假习惯。
来自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10日至17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累计23.11亿人次。
飞猪发布的《2024春节假期出游快报》显示,甲辰龙年春节成为史上最火爆的春节旅游假期,国内游预订量已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其中中长线游同比去年大增超3倍。
散落在各地的餐饮消费者们,扎堆涌入热门旅游城市,尔滨热情不减,淄博引力不断,长沙、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都迎来了“爆棚”时刻。而旅游热度的攀升也带动了餐饮行业。
>北京
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春节期间,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77.4亿元,同比增长36.8%,较2019年增长64.1%。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144.2万人次。
美团发布2024春节“吃喝玩乐”消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北京生活服务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113%,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上海
上海消费市场的消费单可谓非常亮眼,春节期间餐饮业消费金额59.3亿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6.3%。
其中,上海老饭店、绿波廊、杏花楼、新雅等14家老字号餐饮企业,销售额涨势喜人,节日期间销售额3754万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30.1%。
受到热播电视剧《繁花》影响,黄河路、和平饭店等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和平饭店销售额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超过60%。
◎大年初二,上海南京路
>长沙
作为春晚分会场的长沙,红上加红。
截至2月17日12时,长沙市纳入监测范围的26个景区当日接待22.11万人次,茶颜悦色、果呀呀、墨茉点心局、费大厨辣椒炒肉……各种网红小吃店、餐饮门店前大排长队。
>青岛
栈桥的人都比海鸥多,海鸥都喂肥了。虽然冬季不是青岛的旅游旺季,但人从众还是挤满了栈桥等各大景点。春节假期第一天至第八天,青岛市70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41.07万人次,同比增长97.83%,营业收入1002.02万元,同比增长40.36%。
景点之外,还有民俗活动增加着旅游引力,像今年回归的萝卜·元宵·糖球会,再加上大鲍岛的新春市集以及花灯节,老城区的年味十足。不少逛庙会的人都拿着一串糖球,拎着几份小吃,满脸欣喜。
>哈尔滨&淄博
过去一年的两大旅游城市顶流淄博和哈尔滨,春节期间同样被挤满。
◎大年初五的淄博八大局
美团数据显示,哈尔滨异地消费者的堂食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430%。哈尔滨海底捞各门店客流均大幅增长,其中位于热门景区中央大街的海底捞新一百店,初一至初六的累计客流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0%。
小结
自复苏以来,五一黄金周、十一七天乐各自缔造奇迹,“假日经济”成为了餐饮增长的新动力。而长达八天假期的春节,再一次让餐饮人感受到了“肥年”的快乐。
不过,难以否认的是,尽管在这样的“肥年”中,我们也依然能够看到泪水,一些餐饮老板在春节假期中送走最后一波顾客,长久闭店。
缓慢的复苏之路上,破局、重生仍是百家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