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温暖的陕西美食
大雪节气已到,入冬渐深,寒意正在步步紧逼。但寒冷似乎也是一味调料,唯有这样的季节,才会有某些特定食物的形成;唯有这种寒冷,才更能衬托出某些食物暖胃又暖心的潜质。
冬天最幸福的事无非三样:屋外暖洋洋的一抹阳光,屋里暖烘烘的一床棉被,还有面前热腾腾的一份美食!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不仅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还有影响深远的美食文化,那些历经风雨流传下来载满几代人的回忆的地道美味,在冬季更能大放异彩。
陕西的冬天是寒冷的,时不时吹过来的“妖风”让人瑟瑟发抖;陕西的冬天又是温暖的,因为,所有的寒意,都能用美食来治愈!
泡馍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提到西安美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泡馍,这是一碗能让西安人在冬天幸福感Max的食物!
不光是西安,陕西各地都能吃到美味的泡馍,而且种类繁多,除了回民的牛羊肉泡馍,三鲜泡馍、小炒泡馍、葫芦头泡馍等也备受陕西人推崇,还有凤翔豆花泡馍、澄城水盆羊肉、户县辣子疙瘩等小众类型,每一种都有无数拥趸。
❶ 牛羊肉泡馍
▽
有人这样形容羊肉泡馍: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泡馍,那碗里的东西,就象盆地里隆起的丘陵,把香菜撒在上面就是葱葱的绿树,缕缕粉丝好象缠绕着山峦的翻着白浪的小河,片片羊肉又象压顶的乌云一般,犹如一幅立体山水画。闻着碗里飘香的热气,迷茫了我的双眼,俘获了我的心,征服了我的胃啊。
在陕西各地的大街小巷,牛羊肉泡馍馆随处可见,店面往往不刻意装饰,挂上一个大字招牌。进店就座,掰着馍聊着人生,待热腾腾的泡馍端上来,食客们早已垂涎。辣子酱提升泡馍的口感,糖蒜中和油腻感,先别急着狼吞虎咽,在羊汤里煮的滚烫的馍块就着牛羊肉,最能消除冬日的严寒。
❷ 小炒
▽
在西安一说吃“小炒”,都知道指的是牛羊肉小炒泡馍,虽说看起来馍都一样,可这味道就差远了绿色有香菜味的虫子,小炒就胜在一口酸、辣!
小炒的馍掰得要更讲究,蚕豆大小即可,掰好了用牛羊肉汤去煮。然后加菜:西红柿、青菜、豆腐干、木耳、黄花、粉丝...以及小块的牛羊肉,完了加醋、加辣面,大火炒入味就出锅,口味酸辣、浓香四溢。
❸ 葫芦头泡馍
▽
葫芦头就是肥肠,有人爱之如命,有人避之唯恐不及。陕西人发明了肥肠的另一种吃法——泡馍。葫芦头泡馍以味醇汤浓、馍筋肉嫩、肥而不腻闻名于国内外。其烹制工艺精细,合理使用多种调。最重要的是处理肠肚、熬汤、泡馍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肠肚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做出美味的葫芦头。
陕西人吃葫芦头各有所爱,大凡青壮年男人喜肉多汤肥,麻辣味重,以过肉瘾;妇女喜欢清汤单走,利肠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则喜其形、色、质、味之美。据说肠吸五谷之精华,性温善补,理调生机,犹如药中"甘草",随热即热,随凉即凉,夏可清热爽腑,冬可暖胃健肠。
❹ 水盆羊肉
▽
水盆羊肉,以渭北的澄城、大荔一带最为正宗。羊肉要选放养的“同州羊”,做出的羊肉更加肉嫩软烂。大师傅取一份羊肉汤烧开,将切好的肉放入,汤滚后盛于碗中。点缀些许的葱花、香菜等佐料,既能增添颜色,又能用以提味。旁边再摆碟酸菜,几瓣大蒜,口味更佳。
刚端上桌的水盆羊肉汤清味浓,色泽黄亮,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尤其在冬日里,一碗煎烫的水盆羊肉,更能撩拨食客的味蕾。羊肉温补脾胃、羊汤驱寒保暖,一碗下肚,唇齿间留着余香,回味无穷。
粉汤羊血
在关中各地每一个著名的美食集散地,若没有一家招牌响亮的粉汤羊血馆子,便不算完美。西安周边大大小小的古镇如袁家村、马嵬驿、白鹿原、茯茶镇等等...最大的共同点,都有一头蒙着眼睛拉磨碾辣子的驴,以及一家或数家人满为患的粉汤羊血店。
师傅先把羊血丝放入滚开的锅中焯上一分钟,捞进碗,再把细粉丝放进碗里,再用勺给碗内浇灌热汤,再倒出,反复数次,直到馍块泡热泡软、碗烫手拿不住为止,最后放上豆腐块,辣椒油,蒜苗末,香菜末,以及特制的调料,一碗热气腾腾的粉汤羊血就可以上桌了。
粉汤羊血讲究“麻、辣、咸、香、光、嫩”。羊血鲜嫩爽滑,没有丝毫腥味,辣椒油让整个碗都是通红的,吃得嘴角发麻、满头大汗,浑身舒坦。粉汤羊血特别适合天冷的时候去吃,寒冬腊月吃上这么一碗,整个身体从上到下都是暖暖的。
胡辣汤
在西安,每天早上穿过街巷时都能闻见胡辣汤的味道,早餐来一碗热乎乎的胡辣汤已经成为很多西安人的习惯。胡辣汤本是河南小吃绿色有香菜味的虫子,但西安人在此基础上制成肉丸胡辣汤,颇受西安人欢迎。汤里有浑圆的牛肉丸子,切成块状的土豆,莲花白,胡萝卜,菜花,芹菜等。先用牛羊骨熬汤,之后下肉丸,烩菜,再勾芡而成。
胡辣汤这种呛辣爽口的蔬菜浓汤,在西安竞争激烈,肉丸胡辣汤本来只是作为腊牛肉夹馍的配角出现,但随着这种早餐在西安越来越受欢迎,给早餐摊贡献了更多选择,从而导致胡辣汤从夹馍这样的主食配角中,单独成熟,逐渐升级成了西安早餐的主角之一。
吃之前浇一勺店家精心熬制的红艳艳的油泼辣子,在寒冷的冬日清晨,让人微微冒汗,浑身舒坦。再来一个腊牛肉夹馍,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
臊子面
臊子面在关中地区大受欢迎,而最为出名的当属岐山臊子面。作为西府名小吃,岐山臊子面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但凡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它。客人们来坐席,冲得就是流水席的喜庆热闹,你一碗我一碗,街坊邻里的感情全在这一碗面里。
臊子面最讲究的是臊子。三分肥七分瘦的猪后腿肉切成丁,在锅里翻炒,火候要掌握好,炒至六七成熟,加酱醋盐等调味料,出锅前加入适量辣椒面,微火慢炖几分钟待辣味融入肉臊子中即可出锅。配菜讲究个“黑红白绿黄”均匀搭配,即木耳的黑、萝卜的红、豆腐的白、韭菜的绿和鸡蛋的黄,鸡蛋要煎薄皮状,切成菱形,其他配菜正常炒制即可。
正宗的臊子面,要求是面条薄精光,汤水煎稀旺,味道酸辣香。臊子鲜香,油光红润,面条柔韧,入口爽滑,唇齿留香。筋道的细面顺着喉咙滑溜下去,再喝一口酸酸辣辣的臊子汤,是多么的畅快舒坦!
酸汤水饺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饺子都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它永远都是节日里的重头戏。在寒冷天气里、许多特殊的日子,都少不了它出场。过大年吃饺子,立冬吃饺子,头伏吃饺子,出远门吃饺子...可以说无饺不成节,甚至有句俗语说:“好吃不过饺子”。逢着一个风急天冷的日子,也免不了长出一身对饺子的相思之情。
薄皮大馅的滚圆水饺,争抢着跃出红油汪汪的酸汤,一撮香菜绿莹莹点缀其上。酸香味随着温热的水汽袅袅蒸腾,顺着每一次呼吸弥散,撩拨着食客的鼻腔,勾引舌根下的馋虫,食指蠢蠢欲动。
在西安,基本上每条小吃街,每个美食聚集地都有大大小小的饺子馆。在这个面食王国里,饺子无疑占据了一席之地,各种口味的饺子争奇斗艳,德发长的饺子宴、回民的牛羊肉水饺、发端于沿海城市的鲅鱼饺子、本地人喜欢的大肉水饺等等,每一家,都有它的忠实拥趸。
不过西安最受欢迎的饺子当属酸汤水饺,做法比较特别,虽然都是喜欢水饺,但是西安的饺子汤却不是清水,而是酸汤,当地人都称呼为酸汤饺子。
酸汤水饺,顾名思义,贵在酸汤。看那碗里的汤,极红极油,闻一闻便知是极辣极酸的,尝一口更会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往外冒汗,酸得你口舌生津,辣得你舌头打转。饺子皮薄馅大,饺子汤味道鲜美,一碗下肚,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陕西人的冬天可不止这些美食。火锅、生汆丸子、铁锅炖羊肉......每一样都能让人在寒冷的季节里瞬间元气满满。但最能代表陕西的,还要数以上这些了。你还有什么冬日里的美食推荐,可以和寻秦君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