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时,在舟曲县,您总能看到一辆装有白色奶桶的三轮农用车。 司机是个年轻人,他是舟曲县彝王恩光,康乳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牛湖”。 王恩光,1982年出生于舟曲县东山乡中排村。1998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 2004年,他加入兰州一家乳制品公司,担任技术员。
2004年过年回家时,王恩光发现舟曲的乳制品全部用其他地方的袋子包装。 他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一家乳品公司吗? 从那天起,这个想法就一直在他脑海中徘徊。 于是他开始了初步调查和调查。 2005年,他辞职并返回家乡,建立了一家奶制品厂。 他于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仍处于起步阶段。
放弃城市工作需要勇气。 面对亲戚朋友的质疑和凝视,王恩光说:“虽然舟曲的条件很差,但我的家乡已经养育了我,我想帮助我的家乡。做出一点贡献!” 这是他创业的动力。
在压力下,王恩光拼凑了启动资金。 经过多次挫折,他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厂房,距县城15公里。 在获得政府资助后,他买了4头奶牛,开始了艰难的生意。 益康合作社的牛奶上市后,由于其纯正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而非常受欢迎。 但是,由于运输的不便和奶牛数量的限制,销售情况很难完全开放。 他独自做所有事情来挤奶和送牛奶。
王恩光说,创业很辛苦,但无论多么艰辛,无论他多么累,他都必须咬紧牙关。
“ 5·12”地震后,义康合作社的工厂棚屋和房屋倒塌,但王恩光看上去却喘不过气 母牛没有受伤时松了一口气。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王恩光送牛奶时,发现许多武装警察和士兵已经到达县城。 他看到他们正在努力帮助灾民。 他决定将每日产出的一半免费提供给营救部队和幼儿园。 他为工厂厂房和牛棚的修理付款,但没有报告损失,并问为什么当时他说,政府给了我们太多帮助,不再给政府增加负担。
发生“ 8·8”舟曲山洪洪灾和泥石流灾害后,宜康合作社工厂被一个堰塞湖阻塞,交通被阻塞。 王恩光和他的妻子每天携带50公斤牛奶,然后步行。绕山5公里被送往参加救援和救济工作的士兵,士兵们连续35天没有中断。 得知救援官兵住宿困难后,他撤离了工厂,为来营的陕西消防大队官兵营房,但他和家人在院子里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