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是一味中药,它对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土茯苓可以增强人体血液流通的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不仅如此,土茯苓还是妇科病患者的好朋友,常用来治疗女性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情况,治疗效果很明显。而且土茯苓含有皂甙的成分,可以清除血管中的垃圾,避免了血液中动脉硬化的出现。因此土茯苓的药用价值十分的明显,可治疗多种疾病。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土茯苓汤)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四味土茯苓汤)
3、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别看土茯苓是中药,不知如何使用。其实最简单的食用方法就是将土茯苓加入红枣、栗子后,放入大米中煮粥喝,可以有开胃健脾的功效,肠胃不好的人,宜常常用土茯苓煮粥喝。或是将土茯苓和其他的药材一起泡酒,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功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搭配使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着去湿气、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材之一,但事实上土茯苓汤原来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痔疮。后来用来治疗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两,皂角子7个,煎水代替茶来饮用。
(2)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3)治疗头痛
根据不同的类型,要对应不同的药物。治疗头痛可以选取的土茯苓,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20g。服用要付的时间最短7天,最长要3个月。
(4)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重者100剂收功.
以身体疼痛去除淤血的药汤为基础,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达30g,多达。正常病情患者20剂左右就可以见效。严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加水,煎至,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土茯苓】
别名: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土萆薢、山牛、土苓、山硬硬、饭团根、山猪粪、毛尾薯、山遗粮、山奇良
禁忌人群:肝肾阴虚者慎服。
【土茯苓的基本介绍】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及暗色菝葜的根茎。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浸漂,切片晒干;或放开水中煮数分钟后,切片晒干。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脾经。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主梅毒;淋浊;泄泻;筋骨挛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及汞中毒。
【土茯苓的选购】
根茎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l~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8u58药材网],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常切成厚1~5mm的薄片。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含皂苷、鞣质、树脂等。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归肝、胃经。【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土茯苓有解毒、镇痛、利尿、增强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作用。
【功能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毒所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七煎水代茶饮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痈积累月终身废疾)用土茯苓两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两、皂角七、川椒四十九粒、灯七根煎水代茶饮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末水煎服或加粥内吃吃
【功能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功能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功能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用法与用量】15~60g。
茯苓与土茯苓有什么区别?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常用量克。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常用量克。
金桔膏的做法 冰糖金桔膏的功效
很多人都喜欢吃小金桔,口感酸酸甜甜,但是金桔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和冰糖一起熬制成金桔膏,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那么金桔膏怎么熬制呢,接下来教大家具体做法。
金桔膏的做法
1、金桔事先用盐+小苏打浸泡约半小时,再冲洗干净,以杀菌并去除可能残留的农药。注意:金桔应去蒂!
2、用干净无油的剪刀将金桔剪开成4片并去除金桔籽。图为准备好的:金桔1000克+冰糖400克+柠檬汁100克+盐5克+水50克.
3、除柠檬汁以外的所有食材倒入干净无油的不粘锅,不要盖锅盖,大火熬8分钟,转小火熬16分钟,期间一定要用干净无油的木勺子不停翻拌防止沾锅!
4、当锅内金桔变得透明粘稠时,才能倒入100克柠檬汁,继续用小火熬大约8分钟,一定要用木勺子不停翻拌,防止锅底变糊!收干水分即可关火!
5、熬好的金桔膏冷却后,装入事先用浓盐凉开水浸泡消毒过,然后沥干水分的干净无油的玻璃瓶内!得到的金桔膏成品重761克.
6、金桔膏成品吃法:取食时用干净无水无油的筷子夹出,千万别用筷子翻拌,防止筷子上面可能带有细菌,从而导致金桔膏变质!直接吃很好吃,就是微微有点麻口!
冰糖金桔膏的功效
润肺止咳 金桔膏的主要材料是金桔和冰糖,其中金桔性湿、味甘、入肺胆经,具有止咳化痰、理气解郁、润肺止咳的功效,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两者一起搭配,对咳嗽有奇效。
开胃生津 金桔膏是用金桔和冰糖熬制而成的一种果酱,它没有新鲜金桔的那种苦涩味,食用口感更好,可帮助食欲不振者开胃生津。
调节血压 金桔膏的某些成分对血压能产生双向调节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用。
通络活血 金桔膏还有通络活血的好处,因为青金桔里面的一些物质,能清理血管里面的垃圾,对于一些脉络不通的情况,也是有一定缓解或者治疗作用。
美容护肤 金桔膏中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食用后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
金桔膏食用禁忌
1、糖尿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因为其含糖量高,食用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2、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
熬金桔膏要去核吗
去掉。 金桔的果核具有一定的苦味和涩味,不去核熬出来的金桔膏吃起来是比较酸涩的,不是很好吃,如果能接受这种口感的可以不去籽,但是如果接受不了的话那么建议将果核先去掉之后再进行熬制。 建议首先将金桔用盐水浸泡一会儿,并用食盐将其表面揉搓干净,清水冲洗之后用小刀将其对半剖开,用小勺或牙签将其的果核去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