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自己混进时装周的大牌秀场?
< class="pgc-img">>对于许多明星都趋之若鹜的大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需要邀请函,有的品牌大秀还要核对护照,现场座位上也早就标注好了名字。
< class="pgc-img">>但就有人真的做到了,还是个几乎对时尚一窍不通的宅男.....
他穿着地摊货,以“知名意大利品牌市场总监”的身份坐上了巴黎秀场头排,没人拦他不说,还不乏设计师和公关把他捧成了一朵花。
< class="pgc-img">>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图中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就是时间主角,他叫乌巴·巴特勒(Oobah Butler),25岁的英国技术宅。
他现在的职业是一名自由写手,给<Short List>杂志、VICE网站供稿。在做写手之前他有一个听起来很神秘的职业——网络水军,专门帮餐厅在国外的“大众点评”上刷好评。
< class="pgc-img">>所以他深谙一般人最能被怎么样的言辞唬住,也知道如何抓住消费者的“虚荣心”和“痛点”。
所以在当了一段时间水军后,他决定进行许多大胆的尝试,其中最出名的一个是:“虚构了一家Tripadvisor好评第一名的网红餐厅”。
这个餐厅其实压根不存在,点评也全是刷的。结果消费者、美食家和点评网站还是花了8个月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当时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大篇幅报道。
< class="pgc-img">>这一次,他把忽悠的目标盯准了”更要面子“的时尚圈。
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看见路边摊上在卖一个名为乔治·呸阿尼(Georgio Peviani)的牛仔裤。稍微有点常识的时尚仙子们,一听就知道是模仿乔治·阿玛尼的廉价货。
< class="pgc-img">>这个牌子在欧洲大地,还竟然是“路边摊”界的抢手货——又便宜款式又多,听起来还非常“意大利”。
于是他灵光乍现,决定借这个路边摊品牌的名号伪造一个高级身份,目标是:混进巴黎时装周的秀场。
< class="pgc-img">>呵呵,他以为时尚圈是那么好混的吗?
好像是的。
他先为这个路边摊品牌——“呸阿尼”注册了www.georgiopeviani.com的国际顶级域名,还利用技术宅的专业,把首页做得仿佛高大上,以便随时出示给时尚圈人士。
< class="pgc-img">>顶级域名、企业邮箱都有了,下一步就是印了一叠北欧极简风名片……他还给自己生造了个“市场总监”的头衔,然后立马订好了去巴黎的车票。
< class="pgc-img">>出发前,乌巴去地摊置办了几件“呸阿尼”的爆款以便在秀场穿着,还在故意把发型做得像刚被汽油弹轰炸过。
< class="pgc-img">>这条齐X小短裤还是他亲手DIY的。
< class="pgc-img">>相比他的日常装束,是不是感觉灰常时髦、灰常时装周呢?
< class="pgc-img">>为了让自己的身份看起来“高贵姿雅”,他还像许多时尚大咖一样,带上了一名随行摄影师。实际上是为了记录整个“调戏时尚圈的过程”。
< class="pgc-img">>顺带提一句,这其实是乌巴人生第一次去巴黎,他根本找不到那些高大上的秀场在哪里。于是他决定在巴黎中心区来回转,寻找那些打扮得让人“看不懂“的时装精们。
幸好这群人非常好分辨,通常三五成群,走路有风,脚踩巴黎世家老爹鞋加亮色袜子,oversized外套搭配破洞裤子,身上的每个细胞都随时都准备好被街拍。
< class="pgc-img">>终于他随着人流来到一个看似是秀场的门口,不出意外保安把他拦了下来,因为他根本没有邀请函……
换作一些想混进秀场的学生的话,估计已经落荒而逃。但是有着丰富水军经验的乌巴没有慌张,整个场面他hold住。
他学习《穿Prada的女魔头》里米兰达的范儿,高冷地把名片扔到接待处的桌上。
潜台词大概是:连老娘你都不认识?!
< class="pgc-img">>接待的公关,显然在忙碌之余也怕得罪任何一位时尚大咖,甚至有点被乌巴的自信和淡定给镇住了,公关拿着他撂下的名片研究了几十秒,就!放!他!进去!了……
< class="pgc-img">>本着“宁可错给一张邀请函,不能得罪一个时尚大咖”的理念,公关双手奉上了入场卡,还送上了诚挚的道歉。
< class="pgc-img">>进场以后,乌巴才发现这不是一场传统的大秀,而是时装周另一个常见的展示方式——静态展示Presentation,就是嘉宾绕着模特看。
因为乌巴本质是个时尚小白,但进了场内,却不得不找些话题和身边的人装熟尬聊。他看到有一位穿着打扮非常前卫的红发女士,于是上前攀谈。
对方自称是时尚网红鼻祖,同时还是一位“创意总监”。
< class="pgc-img">>于是“创意总监”就和“市场总监”开始了看似很内行、实则毫无内涵的攀谈。在时装周,很多时候鱼龙混杂,如果不是本来就认识,谁也分不清对方的来头,“时髦精”的一项技能就是——揣着糊涂装明白。
在谈到自己的品牌,乌巴最常用的一句台词是:“街头文化是种信仰,呸阿尼则是其中暗黑系的代表。”
< class="pgc-img">>光凭这句,便可以唬住不少人。这位“网红女士”见他是个“业内高层人士”,就二话不说做起了人情——问他要不要去一场云集设计师、模特、公关的时尚派对,以供“呸阿尼”品牌在其中物色合作机会。
乌巴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跟着网红女士来到了这家知名买手店的派对,并被她介绍给了时尚圈的熟人们。
< class="pgc-img">>结果他在派对上比“网红女士”还要如鱼得水。方法就是:装作和每个人都有交情,尽情say hi大胆拥抱,毕竟时尚圈中大家都不会承认,自己压根不认识一个“知名品牌市场总监”。
< class="pgc-img">>他甚至到后台,把呸阿尼的“地摊风样衣”交到了在场展示的男模手上,让他换上看看时不时髦。
< class="pgc-img">>这一身地摊货,哪怕是到了男模身上,其实还是地摊货。但男模生怕自己“造次”了意大利顶级品牌,为了讨好“金主”,竟也赞不绝口。
< class="pgc-img">>其实整个派对中也不是没有让他露出破绽的时刻,期间有真正的意大利设计师上来和他攀谈,而且这个人还是今天这场展览派对的总设计师……
一句意大利语也不会的乌巴,愣是随便胡诌了几句搪塞了过去,表示:“时尚仙子们,要说英语我的摄影师才听得懂呢!”
身旁的宾客也只是微笑点头,觉得情有可原。
毕竟是个假身份,乌巴也难免有前后说法对不上的情况:比如他名片上印的是“呸阿尼市场总监”,在这个场子里他给说成了“呸阿尼的设计师”。
当大家听说他是乔治·呸阿尼的设计师时,身边的人突然惊呼着围上来,仿佛全都听说过这个意大利大牌,还跟他攀谈合照。
< class="pgc-img">>最好笑的是,当着摄影师的面,下面这位看似非常专业的米兰买手,开始夸夸其谈呸阿尼的设计,“结构和廓形都非常棒,看得出纽扣用了心。”
但又补了一句:“但你要知道,米兰时装都是主打高级定制的。”
< class="pgc-img">>“混时装周”的初体验如此成功,乌巴决定玩票大的,去闯进西太后的大秀。
因为是大品牌,用名片搪塞过去显然难度加大了,不得不逼他拿出了“水军”的毕生绝学。
他这次装作是呸阿尼的老板,在西太后秀场的门口,逮住那些前来走秀的模特,假装和她们攀谈,介绍品牌,还让摄影师摆拍合影。
< class="pgc-img">>结果是:他和这位模特手挽手,以塑料花姐妹的节奏就走进了大秀的后台。
幸福来得太容易,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来得太早的他故技重施,四处分发名片,虽然彼此都不知道是谁。最后大秀开始前肯定会有人赶不上的,找个空位置一屁股坐下,就大功告成了。
< class="pgc-img">>实在不行还可以到后排去站着,当然这是备用的Plan。
他就这样无惊无险地混了一场大秀,多少明星经营了一整年关系都踏入不了的秀场,他轻轻松松地靠“忽悠功底”取胜。
< class="pgc-img">>秀结束后,乌巴也不急着走。在秀后派对上化身一只社交花蝴蝶,仿佛这里他常来。派对里,有人不吝夸赞:“在阿呸尼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Cavalli和Michael Kors!”
< class="pgc-img">>这时候,时尚仙子们必须要无端地自信,别人才觉得你真的是个狠角色,连自己都说服了,还有谁骗不了的呢?
< class="pgc-img">>甚至还能攀上It girl——Alexa Chung呢!两人碰杯畅聊,直到微醺。
< class="pgc-img">>事已至此,我们都以为他做了一场时尚圈的“美梦”,大家互相聊聊就能看揭穿这个“李鬼”的老底吧。
No,人家不仅没被揭穿,第二天,工作邮箱里还收到了更多秀场和派对的邀请。
< class="pgc-img">>他挑选了其中一个看起来逼格最高的前往观看。待他一进门,就有一位打扮精致的女士上前和他打招呼,和他行贴面礼并亲切地叫他“乔治”,仿佛十年未见的老友相会。
< class="pgc-img">>设计师专门带着他逛了showroom,给他介绍了一辈子也穿不上的昂贵礼服。
< class="pgc-img">>“女装男穿”这个时髦一定也要get,硬着头皮也要上。看看乔治在镜头前的眼神,就知道他有多怀疑这个世界了。
< class="pgc-img">>乌巴蹭时装周走红后,通过在Vice网站的一篇自述,揭露了这一场“闹剧”。
但这个事件最后还有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
Georgio Peviani真正的生产商,竟然从他手里买回了网站的所有权,并把它重新装饰美化了一番,现在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 class="pgc-img">>走北欧极简风了,甚至还有点Acne Studio的影子。
他们还很带娱乐性质地特别邀请了乌巴本人作为新牛仔系列的模特,在首页亮相,穿亮黄色外套的那个就是他。
< class="pgc-img">>乌巴仅用了短短三天时间,就用非常简短粗暴,甚至经不起推敲的方式,凭借着地摊货、假身份打入了看似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时尚圈。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知道”,也没有人能说出“到底什么是时尚”。
这一出讽刺又搞笑的现代版“皇帝的新衣”,其实每一天都在上演,只是时尚圈尤其多罢了。
>几天看到一个视频,真的是把我强烈震撼了!
一个叫做乌巴的英国小伙,做了下面三件事:
1. 一个人依靠社交媒体,把一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厅,刷到了餐厅点评网站(类似大众点评)的口碑第一名;
2. 他伪装成潮牌创始人,把一个地摊货混入了巴黎时装周;
3. 后续在应对媒体采访时,他给自己找了很多替身出镜,代替自己接受采访,竟然骗了包括BBC在内的多家媒体。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1. 达利奇的棚户房
乌巴的第一份工作是为猫途鹰网站(中国版大众点评)写虚假的餐厅点评,他亲眼见证了虚假点评令一家餐厅的生意越来越好。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主意,把一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厅,送上猫途鹰点评第一名。
于是他创建了一家餐厅,叫做“达利奇的棚户房”,也就是他自己在伦敦郊区的出租屋,还带一个小院子,院子里面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图中就是乌巴本人。
他制作了一份稀奇古怪的菜谱,包括——
“爱:让你怦然心动的感觉”
“沉思:解构版的阿拉丁炖菜”
“安慰:使用高强度材料织成埃及棉花碗上菜”
他制订了一个特殊的规矩,客人无法选择菜品,餐厅会根据客人当天的心情来上餐,包你满意。
餐厅的地址是不对外公开的,用餐必须提前预定。
通过刷虚假点评,一个月后,达利奇的棚户房排名上升到了第10000名。
某一天,他收到了订餐的电话。乌巴以预订已满,没有位置的理由拒绝了这位客人的预定。逐渐,预订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表示等几个月也没有关系。但乌巴以“预订已满”的借口回绝了所有客人。后来,预订的人越来越多,餐厅的猫途鹰排名来到了156名。很多订不上位置的顾客开始在谷歌地图上检索餐厅所在地,乌巴收到了几个来自慕名食客的快递包裹。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想来餐厅求职。
到了第6个月,达利奇的棚户房,一家不存在的餐厅,变成了口碑排名第一的餐厅。
于是,排名第一的达利奇的棚户房真的要开张迎客了。
乌巴认真地将棚户装扮一番,又买一些速食食物,请来了朋友分别扮演厨师、服务员、DJ,然后就真的邀请预约的人前来就餐。
就餐前还搞了一点小仪式,请了两个托儿,让客人能接受戴眼罩的动作。图中给客人戴眼罩的就是乌巴。
目的是为了避免客人看到棚户区门前肮脏的垃圾堆。客人们却乐此不疲,称这是前所未有的用餐体验。
只不过菜单上所有菜的原材料都是速食食品,这些食材一共只花了21英磅。
为了避免食客听见微波炉加热速食品的声音,DJ整夜都在播放含有“叮叮”声的音乐,企图混淆视听。
正餐开始后,乌巴随机采访了几位客人,询问他们(如下图这位美女)对于餐厅以及食物的意见,客人们都表示十分满意,希望下次预订不用等那么长的时间。
就这样,一间位于伦敦南部,脏兮兮的棚户区出租屋,变成了全伦敦排名第一的高级餐厅,所有的食客都赞不绝口。
开业之后,这家假餐厅的排名开始下降,猫途鹰后来也将这家店从网站上删除,而乌巴则成了英国的网络红人。
2. 地摊货混入巴黎时装秀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尝试,乌巴又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以一个山寨货的品牌创始人的名义混入巴黎时装周的上层。
他在街上挑中地摊牛仔裤山寨品牌乔治·阿瓦尼(Georgio Peviani),品牌名称明显山寨著名的时装品牌乔治·阿玛尼。
他买下同名网站的域名,印好名片,启程巴黎,瞅准时机,准备混入秀场。
在巴黎的秀场门口,保安拦住了乌巴。因为乌巴并没有收到邀请函,也没有门票。
乌巴不紧不慢拿出自己的名片,一言不发。很快,一名主办方的负责人匆忙出来道歉。乌巴成功拿到了秀场门票。
乌巴(下图右)趁此机会,见到了很多知名模特、设计师、时尚杂志编辑等时尚圈人士,并成功说服了一名意大利男模(下图左)试穿了乔治·帕瓦尼的地摊牛仔裤。
后续有一名时尚博主穿上帕瓦尼的牛仔裤,在社交媒体直播,向70万粉丝介绍它是多么的舒适以及前卫的设计理念。
三天结束,全球时尚界人士都知道了乔治·帕瓦尼这个品牌。各种展览和秀场邀请函纷至沓来。于是,一个地摊品牌,从默默无闻迅速变成了市场潮牌。乌巴这次他只用了三天。
3. 替身接受采访
在乌巴把这件事情曝光后,很多媒体蜂拥而至,要求采访乌巴,最夸张的一次是乌巴曾经连续20小时接受记者的采访。
不久乌巴厌倦了每次回答一样的问题,于是他别出心裁,找来一些人模仿自己,代替自己接受采访。
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经过若干轮面试,乌巴挑选了一些人作为自己的替身,甚至包括一名女替身出境。
他找到几个不同的人,把他们送进BBC、印度、澳大利亚的电视台及活动中,而他自己则在后面掌控全局。
竟然很多电视台信以为真,进行了播出。甚至还包括一家电视台的二次采访。
下图是智慧版乌巴,替真正的乌巴在英国参加活动,让人以为他是高知分子。
而这一位是乌巴的弟弟(超级像),替乌巴上了澳大利亚的收视率最高的早间节目,而在此之前乌巴的真身曾经上过这个节目,而第二次上节目时,节目组和观众都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冒牌乌巴。
思考
看完上面这些事情,除了感叹乌巴的胆大妄为外,是不是还是能引发一些思考。
在社交媒体时代,什么是真实呢?
我们该如何警醒这一点,甚至利用这一点呢?
1.你以为的真实真的就是真实吗?还是你看到都是你想看到的。真实的信息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信息与被接收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否相符变得更重要。
2. 在品牌宣传方面,乌巴身上是不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某些很棒的品牌(如币乎),是没有曝光的路径,还是不会吹牛,亦或是不懂得其中的套路?
3. 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分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眼见就一定为实吗?甚至猫哥在网上看到的这些视频都是人为杜撰出来的,而世界上甚至都没有乌巴这个人存在……
<>时候调皮捣蛋敲了别人家门就跑,这个游戏你一定玩过,不过这在英国却是违法的(惊!)。在中国,买票不排队会可能只是遭受其他人的白眼或者叨叨,但是在英国的部分地区,插队也是违法的!去英国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啦!
今天给大家以身试法的是,VICE的著名搞事达人乌巴·巴特勒(Oobah Butler)再度回归,继假餐厅火遍伦敦,阿尼玛混进时装周等等之后,带来危险性最高的一作:在英国警察面前违反各路英国奇葩法律,而且是在各种特警面前犯!
“VICE是为年轻人制作高品质内容的全球化新锐媒体集团。 创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纽约,遍布38个国家,VICE是名副其实的全球青年文化之声。VICE 的运营内容包括视频节目制作、电影电视制作、图书杂志出版、音乐出版、活动制作、网络拓展及品牌策略咨询和传播。凭借庞大的全球制作团队,超过二十年的编辑经验,富有影响力的报道和数千小时的视频内容,VICE 奠定了其在全球青年人中的引领地位。”
我们先来看看他在一天内触犯了多少条英国古老的奇葩法律呢?
奇葩法律一:不可在可疑情境下处理三文鱼
< class="pgc-img">>奇葩法律二:不可在图书馆赌博
< class="pgc-img">>奇葩法律三:禁止在议会大厦穿盔甲
< class="pgc-img">>奇葩法律四、五、六:禁止早上8点之后在公共场合抖脏毯子;禁止戴夸张的双层轮状皱领;禁止在距离女王100码内时不穿袜子
< class="pgc-img">>奇葩法律七: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唱淫秽歌谣
< class="pgc-img">>奇葩法律八:禁止敲门之后跑开
< class="pgc-img">>VICE把这段视频发到脸书后,如往常一样让世界各地的网友们吃了一手好瓜,来看看网友们在脸书上都有啥精辟的评论,毕竟这部分才是最精彩的。(滑稽脸)
1.三文鱼莫名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
< class="pgc-img">>2.除了三文鱼,警察们也是大家谈论的热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还有各地奇葩法律大比拼的,科普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完整版中文字幕视频在这里哦: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当然,此视频只是搞笑为主,大家出行在外一定要遵守当地法规法律,平安出行哦。如果你还知道什么奇葩的法律法规,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
想更多关注VICE的视频,请关注他们的中文网站:http://www.vice.cn
或者关注他们的公众号:vicechina
关注公众号英伦小众汇,让我们一起探索大不列颠新奇有趣的小众世界,我们下期再见。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