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走在街上,随便一条小食街都能碰上桂林米粉店,最近这2、3年再走在街上,桂林米粉的招牌慢慢少了,转而代之的却是螺丝粉店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干脆就是原来的桂林米粉店改成了螺丝粉店。最初看到这个招牌,很多人还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当尝过之后,许多人就不可抑制地喜欢上了它的味道,当然也有部份人吃不惯,这就象是成都的鸳鸯火锅,虽然名声在外,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住它的辣味和喜欢上它。没错,我们今天要说的美食就是这几年在全国异军突起的广西柳州的螺蛳粉。
< class="pgc-img">>其实螺蛳粉在柳州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只是早些年仅限于是一个当地的特色小吃而在外名声不显。而近几年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螺蛳粉已经从一个地方小吃逐步走向全国,能走向全国撬开全国人民的胃口也是得益于螺蛳粉那独特的美味。
正宗的螺蛳粉是用石螺熬出来的汤再加上辣椒油和其它配料以及特制的米粉制成。相传螺蛳粉的由来是这样的:文革结束后,各地的商贸开始复苏,柳州当地一个叫谷埠街菜市的地方当时是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菜市旁边有一家工人电影院,看完电影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闲逛,也因此逐步形成了谷埠街夜市。而柳州人由于当地的地理和气候原因,素来嗜吃加上辣椒的螺蛳和米粉,于是有些精明的夜市老板就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的生意,人们又喜欢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与米粉一同享用,于是就逐步形成了螺蛳粉。再后来经过人们的改良,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螺蛳粉。
< class="pgc-img">>螺蛳粉最难制作的部分是熬制的螺蛳汤,据说现在的螺蛳汤里有一些独家的配方,这些配方对外秘而不宣,其他人如果没有这些配方熬煮出来的汤怎么样都吃不出那种独特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外地的螺蛳粉店做出来的味道和在柳州当地吃的味道总是不一要,道理就在这里。
而作为一个特色小吃要想推向全国,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制作简单、方便食用的问题,毕竟不可能让全国人民都来学习怎么熬煮螺蛳浓汤。也因此,柳州当地政府大力推进螺蛳粉的产业生态链建设,逐步使螺蛳粉的制作工艺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在前几年推出了类似方便面包装的袋装螺蛳粉,所以才有了螺蛳粉逐步走向了全国并销售到海外。
< class="pgc-img">>曾经有个朋友在深圳是做预应力建材的,他是柳州当地人,在预应力建材做到最顶峰的时候突然急流勇退,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告诉我们他回老家响应政府号召去做螺蛳粉产业化去了,再见面时已是2年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了螺蛳粉配料厂的老板,每天的出货量接近10万包,已到达他工厂产能的极限,最近正在筹备扩建厂房和产能,言语间颇有转型成功的自豪。后来有幸到他的工厂去参观了一次,惊叹于小小的一个螺蛳粉竟然能做到此规模的产业化,也许有一天螺蛳粉会象康师傅方便面那样遍及全球吧。
?
>浩长江水,灌溉了沿岸土地,也哺育了沿岸人民。重庆市万州区属于长江三峡库区,也是上海对口支援地区。自1992年起,上海便开始了对万州区的对口支援,涵盖了三峡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产业转型、民生保障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峡库区独特的生态资源孕育了丰富的农副产品。得益于上海多年来不断深化对口支援地区的消费帮扶工作,一大批特色农副产品顺流而下登上了上海市民的餐桌。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份来自重庆的珍品档案:
万州烤鱼
重庆市万州区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当时移民数量最多、搬迁任务最重的区县。一直以来,上海倾情倾力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多领域给予万州大力支持。
说起万州,上海市民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万州烤鱼”。万州渔业水体宽广,全区水域总面积达38.1万亩,鱼类品种繁多,渔业产量较高,为万州烤鱼提供了有力的食材保障。一条鲜活的鱼,经过先腌后烤的独特技法,各种调料的滋味慢慢沁入鱼肉,最后在餐桌上以微火烘烤,鱼肉焦黄软烂,香气四溢。麻辣、酱香、香辣、豆豉……经历了四十代人的烹饪技法传承,如今的万州烤鱼已研制出几十种口味供食客选择。2018年,中国烹饪协会特授予“中国烤鱼之乡——万州烤鱼”的称号。
随着万州烤鱼产业的发展壮大,催生了许多烤鱼的衍生产品。为了满足广大食客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重庆乾方天地食品有限公司克服烤鱼工业化生产面临的难题,研发出万州烤鱼深加工系列产品。既有适合送礼的礼品烤鱼,也有休闲小吃烤鱼,实现了食客们随时随地把“万州烤鱼”带在身边的梦想。
调味品
随着万州烤鱼产业的发展壮大,如今也催生了许多烤鱼的衍生产品,烤鱼调料就是其中一种。全国各地烹饪烤鱼的很多,烤鱼的技术大同小异,万州烤鱼之所以脱颖而出,关键胜在调料。
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所产的万州烤鱼调料,则是烤鱼调料的代表之一。现在,美食爱好者们只要将烤鱼调料淋在烤好的鱼身上,足不出户就能制作出具有万州本土风味的烤鱼料理。
作为全国集花椒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调味油专业生产企业,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这次还带来了旗下多款明星产品。其中,花椒油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浓郁的麻香,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成为凉拌菜、面食、卤菜等美食的“灵魂伴侣”。藤椒油则以其清香纯正、麻味绵长的特点,为菜肴增添了一抹清新的麻爽。而山胡椒油,这个被称为“味之山妖”的珍贵调味品,以其特殊的香气,成为烹饪鱼、鸭等荤菜时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此外,树上鲜的纯小磨芝麻香油、麻辣香红油、香辣鲜酱、小块火锅底料、酸菜鱼调料和青花椒鱼调料等产品,也以其各自的特色和风味,为上海的食客们带来了一场味觉的盛宴。
牛肉干
在重庆,除了闻名遐迩的万州烤鱼,还有一道同样令人垂涎的美味——万州牛肉干。万州冉师傅牛肉干源于万州冉氏祖辈冉隆礼,于1892年在古万州桥头开铺制售牛肉干。经过五代人的传承与创新,冉师傅牛肉干已经成为“牛肉世家”的代名词,其制作工艺和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牛肉干选用优质山地黄牛后腿肉,根据黄牛腿肉的不同部位,生产不同的等级;然后再由老师傅经21道工序、全手工制作而成。黄牛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而山地农民耕田大多用不了机械设备,只能用牛来耕田,所以牛经常运动,肌肉长得相当结实,做出来的牛肉干具有嚼劲十足、口口生香的特点。2019年,冉师傅牛肉干传统制作技艺被认证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和重庆火锅齐名的重庆美食地标。万州杂酱面同样作为重庆的地方小吃,因其酱香扑鼻、面条爽滑劲道,成为万州独具代表的美食之一,闻名全国,近十年来重庆小面产业链火遍大江南北。
重庆市万城一面食品有限公司瞄准川渝面食的巨大商机和市场,打破重庆小面“店面经营、现煮现卖”的传统,开发能带得走、快煮即食、冲泡即食的“重庆味”美食,呈递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安全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预制菜、速食面、酱料、调味品等多种特色产品,食材选料严格、制作工艺考究,食材的原生滋味诠释美食的自然属性。多款产品入选重庆小面前十强,其中老万县杂酱面于2015年入选重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江经济带把上海与重庆紧密连接在一起,两地人民“共饮一江水”的深厚情谊,在三峡库区的土地上绽放出绚烂的幸福之花。重庆万州的特色产品,不仅彰显了当地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万州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精神的生动体现。
9月5日至8日,第七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欢迎来现场感受重庆的味道,三峡的风情!
栏目主编:周文吉
专题
来源:作者:尹扉俊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梅】有关“韩国人号召将螺蛳粉申遗”的内容21日登顶中国网站的热搜榜,引起中国网友巨大反响。但此事在韩国媒体上却鲜有报道。
经记者核实,号召韩国人将螺蛳粉申遗的是一名韩国网友,他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称:“虽然第一次吃螺蛳粉,但这种感觉很熟悉,口感很像韩国的拉面,细细品尝后又有一种泡菜的酸甜口味,简直是我们大韩民国的传统之味啊。真想将螺蛳粉申遗,就像端午节那样,让韩国多一张名片向世界展示自己。”
这番话引来一众网友评论,大部分网民都认为这样的建议很无厘头。还有一名网民用中、韩语写道:“螺蛳粉是中国的,拜托,请不要什么都拿来主义,我们拒绝‘被韩国’。”一名韩国网民则评论说,“一个不像韩国人却自称韩国人的网友号召将一个叫‘螺蛳粉’的中国美食申遗,导致整个韩国目前被中国网友的唾沫所淹没,真令人一头雾水、难以置信。”
在韩国随便一个门户网站输入“螺蛳粉”的韩语拼音,便会出现中国美食、广西特产、中国版拉面等关联词或网页。事实上,大多数韩国人也将螺蛳粉视为与麻辣香锅、火锅等齐名的中国美食。21日,螺蛳粉发源地广西柳州官方表示,感谢海外友人的担心,螺蛳粉现在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