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看看详细的榜单,上海3席,广东2席,内蒙古、河南、新疆、西藏和江苏各1席
10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73.74亿
< class="pgc-img">>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始于1964年的农业微生物药厂,历经多次转型与发展,于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1994年于上海证交所上市。2009年,广新集团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司通过2019年和2022年的两次并购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范围。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制造型企业,星湖科技专注于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以及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生产。公司利用宁夏银川、内蒙古赤峰等地的生产基地,在西北地区布局大宗氨基酸产品生产;黑龙江大庆、肇东的生产基地则侧重于生物发酵新产品、高端产品及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四川基地则致力于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
星湖科技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发平台,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其控股子公司伊品生物也荣获了多项重要奖项。公司秉承“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不断推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并注重环境保护,致力于成为生物发酵行业的领军企业。
9 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18.88亿
< class="pgc-img">>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客集团)成立于2004年,2022年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中国领先的农牧食品集团,益客集团构建了一条覆盖种禽良种选育至终端连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3月,益客集团与扬州大学合作培育的“益扬1号肉鸭”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为国内种源自主可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益客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获得了包括“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公司聚焦“数字化全面价值经营”模式,利用科技提升用户体验,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益客集团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与行业内外伙伴共建科技农牧产业的美好未来。
益客集团专注于肉鸡和肉鸭产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服务和农民参与的模式,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基地,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公司秉承“合作发展,分享成长”的理念,与业内专家和企业紧密合作,构建了具有系统能力和较强韧性的农牧产业平台。
为了推动数字化转型,益客集团建立了行业首个IOT物联网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全链条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分析。同时,公司与多家机构和高校合作,运营云禽网,为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开启了禽类行业“互联网+”的新模式。
8 上海光明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23.67亿
< class="pgc-img">>上海光明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肉类产业引擎企业,孕育了中国上市公司综合食品第一股。
公司以猪肉、牛羊肉等高蛋白肉业为核心主业,同时聚焦品牌食品领域,是国内最大的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
公司长期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和高品质食品,是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肉类全产业链集团企业。境内拥有上海梅林、爱森、苏食、联豪、冠生园、大白兔、佛手、华佗、正广和等知名品牌,境外还拥有银蕨农场和香港万安。
依托境外企业协同、食品科技创新和品牌渠道终端等优势,公司在肉类罐头食品、牛羊肉、蜂蜜、奶糖等细分行业居行业龙头,在生鲜肉品和深加工肉制品销售及流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品牌形象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业内享有良好声誉。
7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245.59亿
< class="pgc-img">>海天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杰出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商务部首批公布的“中华老字号”之一。公司目前生产包括酱油、蚝油、酱、醋等多种调味品,共计十几个系列、数百个品种,年产值超过250亿元。
秉承“传扬美味事业,酿造美满生活”的使命,海天致力于将现代科研技术应用于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公司拥有超过60万平方米的玻璃晒池和发酵罐,专门用于高品质酱油的阳光酿晒。此外,海天还配备了多条世界先进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和行业领先的国家认可实验室,采用国际先进的科研检测设备,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高标准。
海天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致力于传播中国美食文化,让更多人享受到美味带来的快乐。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海天在2023年的凯度消费者指数《全球品牌足迹报告》中荣列中国快速消费品品牌第四位,并被授予2022年消费者十年之选飞跃增长品牌、2022年中国消费者首选前十品牌的荣誉。在中国品牌力指数2023C-BPI榜单中,海天在酱油、蚝油、酱料三大品类中均位列第一,其中酱油连续13年蝉联榜首,展示了公司在调味品行业的稳固地位和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
6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264.85亿
< class="pgc-img">>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乳制品企业”。作为中国领先的高端乳品引领者,光明乳业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并在全国鲜奶市场份额中位列第一。
公司拥有稳定的原料奶基地,下属子公司光明牧业是国内最大的牧业综合性服务公司之一,其生鲜乳的关键质量指标远高于国家标准。旗下多家牧场获得了全国农垦标杆牧场、GAP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SQF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以及G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在技术创新方面,2023年上半年,光明乳业申请了16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获得了17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
光明乳业还拥有先进的乳品加工工艺和技术,例如中国首创的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技术,实现了酸奶产品的常温储运;陶瓷膜过滤除菌技术和双膜过滤低温巴氏杀菌工艺,保留了更多鲜奶的活性营养成分;蒸汽注入式瞬时杀菌工艺技术(INF),提升了产品品质并延长了货架期;乳糖酶解技术生产零乳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尽管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挑战,光明乳业依然保持了高质量的发展势头。公司不断推进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控,并通过供应链优化、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品牌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措施,确保了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5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77.61亿
< class="pgc-img">>梅花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氨基酸营养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西藏拉萨。公司于2010年底在沪市A股上市,目前是氨基酸综合品类较多和产能较大的生产企业之一。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归母净利润44.06亿元,拥有员工1.2万人,并已完成多区域布局。
梅花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公司设有氨基酸分析测试中心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和多个氨基酸实验室。梅花集团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未来,公司将持续发展氨基酸事业,并向生物制药高端领域进军,坚持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4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331.14亿
< class="pgc-img">>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粮糖业)是中粮集团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食糖产业,同时经营番茄加工业务。
在食糖业务方面,中粮糖业拥有完善的国内外产业布局,涵盖了从制糖、进口、炼糖到贸易和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在国内,公司运营13家制糖企业,年产糖70万吨;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运营Tully糖业,年产原糖30万吨。公司是最大的食糖进口贸易商之一,炼糖能力合计150万吨/年,并在国内运营21个食糖仓储库,总库容量200万吨,年经营量300万吨。
在番茄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从事大包装番茄酱的生产和出口,拥有16家番茄工厂,年产能30万吨。番茄产业已延伸至种子研发、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番茄制品产业链。
中粮糖业将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提升自身能力,为股东、客户和员工创造更大价值。
3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598.93亿
< class="pgc-img">>双汇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在全国18个省(市)设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及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了包括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贸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超过100万个销售终端,每天约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多数省份可实现朝发夕至。双汇品牌价值高达806.69亿元,连续多年领跑中国肉类行业。
公司下设生鲜品、肉制品、外贸、餐饮等十大事业部,覆盖了饲料、养殖、屠宰、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等多个领域。
万洲国际(原双汇国际)总部位于香港,拥有两个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在深圳上市,“万洲国际”在香港上市。2021年,万洲国际再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未来,双汇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全球扩张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保持和巩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地位,持续提供优质、健康、安全的产品,为消费者、股东和社会创造永续价值。
2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257.58亿
< class="pgc-img">>伊利集团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十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也是国际化布局广泛的乳企。伊利深受全球顶级盛会、赛事以及各级政府的信任,曾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9年武汉军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等重要活动。伊利还是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顶级峰会的合作伙伴。
伊利制定了2025年进入“全球乳业三强”的中期目标及2030年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的长期战略目标。公司坚持创新战略,在全球设立了15个创新中心,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申请数量。
伊利开发了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实现了奶牛的个性化检测和精准饲养。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集成了全产业链的研发平台和国家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伊利建立了消费者体验平台和完善的数字化产品、系统与工具,以实时洞察消费者需求。同时,伊利构建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伊利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覆盖资源体系、创新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大网,与2000多家全球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伊利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8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化进程中,伊利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与繁荣。
1 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515.24亿
< class="pgc-img">>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由著名爱国华侨郭鹤年先生和他的侄子郭孔丰先生创立。公司目前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在全国建立了70多个生产基地和100多家生产型企业,并正在建设多个新的生产基地。业务涉及油籽压榨、食用油精炼、水稻循环经济、玉米深加工、小麦深加工、大豆深加工、食品原辅料、中央厨房、粮油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
益海嘉里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线覆盖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食品饮料、餐饮产品、食品原辅料、饲料原料、油脂科技等领域。公司建立了广泛的营销网络,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未来,益海嘉里将继续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品牌、规模、研发等优势,秉承营养、健康、安全的研发理念,为国人提供更优质的粮油产品,为推动中国粮油食品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好了,以上就是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十大排行榜,感谢大家。
以食为天,寻常人家过日子,开心的时刻多半离不开吃吃喝喝,不管经济环境好不好,老百姓该乐呵还是乐呵,休闲食品算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少不了一样东西,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需求也很大,作为食品饮料板块的一员,休闲食品也具有弱周期的特点,波动小,抗通胀,随时间温和上升,随着我国GDP的持续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消费升级将带动休闲食品行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1、绝味食品: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8.012亿元,7.014亿元,9.641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402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35;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53%的数据,处于相对合理位置。
卤制食品在中华饮食文明中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消费基础。发展至今,与卤制食品相关的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多元化,卤制品消费逐渐从佐餐用途拓展至休闲零食场景。卤制品作为享乐型食品,具有多元化的食用场景如:闲暇、加班、逛街、出游、代餐等。消费渠道也多种多样,包括交通枢纽、便利店、菜场、超市、电商、直播等。多元化的使用场景和消费途径使得休闲卤制品行业经久不衰。作为一个规模超千亿的赛道,休闲卤制品行业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主营业务:休闲卤制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休闲卤制食品已涵盖了多种禽类、畜类、蔬菜、其它等,形成了以卤制鸭副产品等卤味为核心的丰富产品组合,满足消费者不同偏好的需求。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招牌风味”“黑鸭风味”“酱鸭风味”“五香风味”“藤椒风味”等系列口味。
2、桃李面包: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6.834亿元,8.828亿元,5.683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294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38.4;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24%的数据,处于历史低位。
烘焙食品作为西方国家生活的必需品,产业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市场规模较大并已趋于稳定;在亚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虽短,但是近年来消费者对烘焙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烘焙食品于20世纪80年代从香港台湾地区引入中国大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食品、原料和技术的进入,我国的烘焙行业从20世纪末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烘焙食品业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产品消费市场较大,能够反映人民的饮食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也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
本公司一直专注于以面包及糕点为核心的优质烘焙类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属于国内知名的“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桃李”品牌面包,此外,公司还生产月饼、粽子等产品,主要是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节日食品。公司始终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以“让更多人爱上面包”为使命,依托高性价比的产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庞大且稳定的销售渠道及“中央工厂+批发”的经营模式带来的高附加值不断强化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公司醇熟等明星产品今年以来继续获得稳步增长,巧乐角面包、岩烧乳酪蛋糕、乳酪面包、红豆/绿豆酥饼等新产品呈现较高速增长,产品综合竞争力继续获得提升。公司面包及糕点占收入99.55%。
3、洽洽食品: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6.159亿元,8.051亿元,5.943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280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32.2;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82%的数据,处于历史高位。
主营业务:坚果炒货类、焙烤类休闲食品。葵花籽业务占收入67.8%,坚果类占收入19%。公司主要产品为葵花子和坚果类。2020年,洽洽品牌再次登榜“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品牌价值达226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线日趋丰富,成功推广洽洽红袋香瓜子、洽洽蓝袋风味瓜子、洽洽小黄袋每日坚果、洽洽小蓝袋益生菌每日坚果、洽洽喀吱脆、洽洽小而香、洽洽怪U味等产品。公司是中国坚果炒货行业的领军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近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 class="pgc-img">>4、立高食品: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1.814亿元,2.321亿元,1.976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246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90.6;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74%的数据,处于历史高位。
公司主要从事烘焙食品原料及冷冻烘焙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奶油、水果制品、酱料、巧克力等烘焙食品原料和冷冻烘焙半成品及成品,此外还生产部分休闲食品。目前,公司产品已经进入幸福西饼、味多美、好利来、面包新语等知名连锁烘焙店,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盒马生鲜、永辉超市、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以及海底捞、豪客来、希尔顿欢朋酒店、乐凯撒披萨等连锁餐饮品牌。目前,与公司合作的经销商超过1,800家,直销客户超过380家。冷冻烘焙食品收入占比58%,奶油收入占比17%,水果制品收入占比9%。
5、良品铺子: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3.404亿元,3.436亿元,3.152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175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44.3;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23%的数据,处于历史低位。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休闲食品的研发、采购、销售、物流配送和运营业务。公司产品包括肉类零食、海味零食、素食山珍、话梅果脯、红枣果干、坚果、炒货、饮料饮品、糖巧、花茶冲调、面包蛋糕、饼干、膨化、方便速食、礼品礼盒等15个品类。公司细分市场产品矩阵包括:儿童零食“小食仙”、健身零食“良品飞扬”、茶歇产品“Tbreak”等。良品铺子深耕休闲食品行业15年,是全国驰名品牌,是全渠道发展的休闲食品企业之一,销售规模处于休闲食品行业前列。
< class="pgc-img">>6、三只松鼠: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2.387亿元,3.013亿元,4.423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148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30.9;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2%的数据,处于历史低位。
三只松鼠是一家全渠道经营、全品类覆盖以休闲食品为核心的多品牌公司,向消费者提供丰富可选的休闲食品与服务。包含以“聚焦坚果+精选零食”的主品牌“三只松鼠”、聚焦宝宝零食的新品牌“小鹿蓝蓝”。坚果是三只松鼠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品类,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截至目前今年中期,三只松鼠已经打造了10亿级大单品每日坚果,以及碧根果、夏威夷果、纸皮核桃、手剥巴旦木、腰果、开心果等多款亿级大单品。报告期内每日坚果销售额超5亿元,同比稳步提升,位列天猫混合坚果品类TOP1。新品牌小鹿蓝蓝自上线以来保持高速增长。上线22天夺得宝宝零食行业销量第一,上线55天日销售额破百万,并于2021年6月实现单月销售近5,000万。小鹿蓝蓝拥有近300万用户,用户半年度复购率超35%。持续打造了海洋鳕鱼肠、酸奶水果溶豆、宝宝鲜鲜虾片、冻干奶酪块、山楂果然棒等多款千万级宝宝零食细分类目TOP1大单品。上线至今,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投入产出比逐季提升,亏损逐季收窄,营收季度复合增长率达77%,连续11个月稳居全网宝宝零食销量第一,荣获年度最具成长力品牌奖、2021中国新消费年度潜力品牌等多项荣誉。
< class="pgc-img">>7、南侨食品: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2.983亿元,3.252亿元,2.738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143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36.3;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51%的数据,处于相对合理位置。
公司专业生产烘焙油脂相关产品以及淡奶油、进口乳制品、冷冻面团、馅料五大系列,涵盖200多种品类。公司经营油脂逾25年,国内拥有天津、广州、上海三地生产基地,始终秉持追求设备第一、技术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目标和使命,服务广大烘焙餐饮、食品相关市场。以先进的研发技术、严谨的品质管理、360度顾问式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在烘焙油领域成功塑造金字招牌,客户遍及中国主要城市。烘焙应用油脂收入占比60%以上。
8、广州酒家: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3.841亿元,4.636亿元,4.437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134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24.6;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14%的数据,处于历史低位。
主营业务:食品制造业务及餐饮服务。公司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过多年的“食品+餐饮”双主业协同发展,现已成为深具岭南特色的大型食品制造及餐饮服务集团,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的美誉。公司食品制造业务主要将广式特色食品,通过产业化研发,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食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目前产品主要有以广式月饼及月饼馅料系列、粽子等为代表的节令食品,以核桃包、流沙包、虾饺等点心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以及腊味、糕点饼食等其他消费食品。公司产品品种多样,满足消费者不同消费场景需要,通过“广州酒家”、“陶陶居”、“利口福”、“秋之风”、“粮丰园”等品牌传递公司产品理念。公司餐饮板块坚持粤菜本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地道的广府菜肴和正宗广式点心服务。旗下拥有“广州酒家”、“陶陶居”、“天极品”、“星樾城”等品牌。目前公司拥有餐饮直营店29家,其中“广州酒家”直营门店共21家,星樾城1家,“陶陶居”直营门店共7家。公司授权第三方经营“陶陶居”特许经营门店19家。月饼系列产品收入占比43%,速冻食品收入占比20%。
9、盐津铺子: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1.280亿元,2.418亿元,7729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111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84.92;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94%的数据,处于历史高位。
主营业务:从事小品类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销售的产品主要有:“盐津铺子”系列咸味休闲零食(深海零食、休闲豆制品、蜜饯炒货、休闲素食、休闲肉鱼产品等)和“憨豆先生”系列休闲烘焙点心产品(蛋糕、面包、薯片、沙琪玛、果冻布丁、糖果巧克力饼干等)。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产品已进入36家大型连锁商超的2,988个卖场,覆盖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大润发等跨国超大型连锁超市和华润万家、步步高、家润多、人人乐、天虹百货等国内知名连锁商超,拥有经销商1,206多家,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 class="pgc-img">>10、煌上煌:
2019、2020、2021Q3净利润分别为:2.204亿元,2.822亿元,1.835亿元;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9日数据):76亿元;
最新PE(TTM)(2021年11月19日数据):32.53;
当前估值高于历史上30%的数据,处于历史低位。
公司主要业务为酱卤肉制品、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及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了鸭、鸡、鹅、猪、牛、羊等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及水产、蔬菜、豆制品等佐餐凉菜食品和粽子、青团、麻薯、八宝饭、方便粥、月饼等米制品,产品品种已达二百多个。形成了以禽类产品为核心,畜类产品为发展重点,并延伸至其他蔬菜、水产、豆制品、米制品的丰富快捷消费产品组合。近年来,我国卤制品发展迅速,上游供给旺盛,原材料肉类产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上升;下游由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从而使得下游需求旺盛;在两者共同催化下,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近5年平均以18.8%的增速保持增长,同时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2020年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内前五大卤制品企业分别为绝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鸭、紫燕及久久丫,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仅19.23%,其中绝味和周黑鸭、煌上煌分别占比8.6%和3.32%、3.15%,上述三者在卤制品有着“鸭脖三巨头”之称。
< class="pgc-img">>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休闲食品行业短期内有所冲击,市场规模增速较前几年小幅放缓,但也促进了休闲食品行业在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的发展,预计2021年行业规模增速或有所反弹,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趋势。2020年休闲食品市场规模接近1.3万亿元,2021年突破1.4万亿元。
休闲食品细分种类多,各细分品类市场集中度差异较大。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中,烘焙糕点、糖巧、坚果炒货、休闲卤制品和膨化食品为销量占比前五的品类。其中,糖巧及膨化食品的市场整体规模增速较慢,且市场被几大外资企业瓜分,集中度较高。而烘焙糕点、坚果炒货、休闲卤制品则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增速较快。
休闲食品是食品饮料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休闲食品公司还处于发展初期,和世界上顶级的休闲食品公司还有很大差距,而我国经济未来多年仍将保持健康稳步的发展速度,消费能力将持续升级,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升,这中间有很多的机会,休闲食品公司如果可以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抓住消费升级的大机遇,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码字不易,希望您喜欢[玫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交流分析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月9日,百胜中国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2021年会员数超过3.6亿,较去年增长20%,全年数字化订单带来销售超过70亿美元,超过公司餐厅收入的85%。
另外,该公司净新增超1200家门店,创造了新纪录,肯德基创开店新纪录,必胜客新开店数为2016年以来新高,Lavazza已从4家门店扩张到58家门店。展望未来,百胜中国坚定向20000家门店的目标迈进。
2022年业绩上给予的引导数据是:净新开门店1000-1200家,资本支出在8-10亿美元之间,其中包括增加对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的投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为中国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集团财报背后的隐藏的数字真相!
01
2021年全年业绩亮点:
新开门店1806家,总门店规模达到11788家
1、2021年全年总收入为98.5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82.6亿美元增加19%(或增加12%,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
2、2021年全年系统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增加10%,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增加8%和14%。
3、2021年全年同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其中肯德基下降3%,必胜客增加7%。
4、2021年全年共开设1806家门店,或净新增1282家门店,数量创新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门店总数达到11788家。
5、2021年全年餐厅利润率为13.7%,2020年同期为14.9%。全年经营利润为13.9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9.61亿美元增加44%(或增加34%,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主要是由于2021年第四季度重新计量之前持有的杭州肯德基股权所产生的非现金收益。
6、2021年全年经调整的经营利润为7.66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7.32亿美元增加5%(或减少2%,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
7、2021年全年净利润为9.9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7.84亿美元增加26%,主要是由于经营利润增加,部分被按市值计价的股权投资亏损所抵消。
8、2021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25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6.15亿美元下降15%(或增加7%,不计及公司按市值计价的股权投资于2021年带来的5200万美元净亏损和于 2020年带来的7500万美元淨收益;或下降1%,同时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
02
数字化与外卖业务:
第四季度外卖收入占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收入的35%
1、在2021年年末,肯德基及必胜客的会员计划合计拥有超过3.6亿会员。2021年第四季度,会员销售额约占系统销售额的60%。
2、2021年第四季度,外卖收入约占肯德基和必胜客公司餐厅收入的35%。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数量增加,外卖较2020年同期上升约六个百分点。
3、2021年第四季度,数字订单(包括外卖订单、手机下单及自助点餐机订单)约占肯德基和必胜客公司餐厅收入的88%。
在百胜旗下不同的门店中,正在疯狂销售新零售的产品。
百胜中国几年前就开始孵化So Fun品牌,从去年开始加速了新零售的发展,现在的总体组合销售额大约为 1%,非常小,因为建立规模需要时间。
在中国北部等一些区域市场,在肯德基和必胜客,新零售的占比可以达到 2-3%。平均而言,百胜中国的食品研发中心提出了大约 5000 种产品。
而且由于菜单复杂,操作复杂,去年在肯德基和必胜客只推出了500种产品。其余 4500 种产品,可能成为新零售的绝佳产品,所以百胜中国要进入新零售业务。
百胜中国认为,这块业务有很好的潜力:我们有产品,可以在我们的商店中测试它们;我们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有宅急送团队,可以将新产品通过肯德基或必胜客一起直接交付给客户。我们的零售产品已经在天猫、盒马、京东等线上渠道销售,现在正在扩展到线下渠道。
百胜中国方面表示,不排除新零售业务未来发展的任何可能性,我们的新零售仍处于早期阶段,对业务发展的未来发展持开放态度,包括分销和批发,但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必须循序渐进。
03
1万多家店45万员工:
缜密的团队激励计划驱动业务增长
按照2021年系统销售额计,百胜中国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截至2021年12月31日百胜中国有11788家门店,主要覆盖中国1600多个城市。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约85%的门店由百胜中国拥有及自营,拥有10051家自营门店,其中9999家门店是租赁物业,52家门店是自有物业。比较反差的认知是,百胜中国旗下的门店,只有15%是加盟店(有很多人觉得肯德基等品牌的门店大多数是加盟的,其实不是)。
餐饮领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百胜中国的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百胜中国的员工总数有约45万名,其中有14.7万是全职员工,30.3万为兼职员工;全职员工由3.8万名门店管理组成员和10.2万名门店服务组成员构成。
如何来驱动如此庞大规模的集团来做业务增长,确实是一大难题。
从百胜中国披露的信息来看,其激励的部分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个是高管团队,第二是门店店长,最后就是可以看到的是新业务的激励驱动,比如Lavazza合资公司的股权激励。
1、高管团队
百胜中国的列名高管主要是CEO、CFO、首席法务官、肯德基总经理、首席人力资源官和首席供应链官
从百胜中国的高管团队的薪酬体系来看,主要是三个部分来构成:基础的薪资、年度绩效现金奖金的短期激励和长期的股权奖励。
可以看到的是CEO的绩效薪酬占比为87%,其他列名高管的绩效薪酬占比平均为72%。
年度绩效奖金的公司如下:
这套机制下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团队的绩效系数,一个是个人的绩效系数。
从团队的绩效系数构成来看,经调整经营利润的增长在团队绩效的权重占比是最大的,占比有40%,其次是新开门店的规模,权重的占比有20%,紧随其后的就是同店销售额的增长和外卖业务的增长,两项合计占比30%,最后是会员贡献的收入占比,权重有10%。
最终的结果是,团队系统算出来是112%,薪酬委员会最后裁量把团队绩效的系数调整为105%。
而个人绩效系数上来说,比如CEO屈翠容的个人绩效目标主要是五个方面: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环境社会和管制(ESG)、领先品牌加速成长、发展新的业务计划和人员文化组织建设。薪酬委员为最后定出的个人绩效系数是130%,跟团队绩效系数合并在一起,就是可以拿到137%短期激励的目标金额。
百胜中国的高管团队在2021年年度的薪酬详细如下:CEO屈翠容的薪酬合计为1655.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05亿元),CFO杨家威的薪酬为51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3252.7万元),首席法务官陈永坚的薪酬为405.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581.8万元),肯德基总经理黄进栓的薪酬为3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036.9万元),首席人力资源官袁耀宗的薪酬为246.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567.8万元),首席供应链官陈玟瑞的薪酬为38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457万元)。
北美的上市公司必须公开CEO的「薪资比率」(Pay Ratio) ,根据百胜中国的披露信息来看,2021年百胜中国的中位数员工的年度总薪酬为6738美元(折合人民币为4.29万元),CEO的年度总薪酬与全体雇员的年度总薪酬中位数的比率是2457:1。
可以拿星巴克的高管团队薪酬跟百胜中国做一个对比,星巴克首席执行官Kevin Johnson在2021财年的薪酬有2042.5万美元(约1.3亿元人民币),而新上任的CFO Rachel Ruggeri在2021财年的薪酬为332.9万美元(约2117.9万元人民币),COO John Culver的2021财年薪酬为936.7万美元(约5958.6万元人民币)。
2、门店店长
店长作为基层管理团队,除了基本薪酬之外,百胜中国还有股票激励。
从2016年开始,百胜中国宣布向每名符合资格的门店经理授予价值2000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在2021年年底,这一计划已经使得1.07万名门店经理成为百胜中国的股东。
此外,从2021年2月起,百胜中国开始向符合资格的门店经理授予价值3000美元的限制性股票,覆盖3500名门店经理。
3、新业务的股权激励驱动
因为Lavazza的业务是百胜中国新开辟的一块,跟Lavazza集团一起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在新业务的开辟上,百胜中国的薪酬委员为强调的就是创始人精神,股权激励跟长期的战略目标达成要挂钩。
百胜中国与Lavazza的合资公司制定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拿出合资公司的额15%股权做一个激励的池子,Lavazza合资公司和其他符合资格的参与者最多拿到这个池子最多80%的股份,也就是最多拿到Lavazza合资公司的12%股权。
余下的合资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将根据百胜中国和Lavazza集团各自在Lavazza合资公司的的股权分配,即Lavazza合资公司的最多2%及1%的股权授予他们各自的雇员。
这就是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做大做强,利益捆绑在一起,做大了赚钱了才有东西一起来分。
最后,从百胜中国的团队激励政策上来看,不同层级还是比较明晰的,餐饮企业的直营连锁,顶层的管理团队的决策,以及产生最后的收益,都跟关键的业务指标挂钩。
而在中间层,把握的核心是门店的店长,让店长来驱动每一个单店创造丰厚的回报。此外,在开辟新业务上,就是讲创始人和主人翁的精神,拿出股权池来做利益捆绑,一起做成了才有钱来分。
最后
百胜中国近来一直给市场构建的图景就是要开2万家店,这些需要强大的中台组织力和后端供应链及数字化能力来支撑。
今天简短介绍了百胜中国的团队激励措施,在供应链和数字化上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供应链方面,百胜中国由25个物流中心和7个整合中心,超过2000辆冷链车和实时的监控系统,构成了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
在数字化方面,百胜中国已经正式启用其位于上海、南京、西安三地的数字化研发中心
有关百胜中国的供应链和数字化建设下期再详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