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老北京“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八大春”您都清楚么?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八大堂”“八大楼”的由来“八大堂”,是老北京的八家带“堂”字的饭庄字号;“八大楼”,同样也是八家饭馆的名号。老北京的饭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八大堂”“八大楼”的由来

“八大堂”,是老北京的八家带“堂”字的饭庄字号;“八大楼”,同样也是八家饭馆的名号。老北京的饭馆很多,“堂”“楼”以外,还有“八大居”和“八大春”等等说法。

北京城是辽国的南京。辽国有五个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北京是南京析津府。

从辽代开始,北京就是都城。跟历史上任何一个都城一样,从那时开始,北京就是一个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从辽代到民国这千八百年,统治者换了几个民族,所以在吃上,京城没有自己独有的风味菜。不过,话又说回来,说没有自己独有的菜,这本身就是一个特色。它体现了京城文化的包容性和宽容大度。在这一“特色”里,首先就要说到山东菜,也就是鲁菜。

老北京做买卖,是非常看重帮派体系的,山西人在京城开钱庄的多,开酒馆(大酒缸)的也多,所以这两个行当,几乎是他们的天下,其他地方的人,很难插足。

开当铺的几乎都是安徽人,外省人很难介入。开古玩铺、开书店的,多是河北人,开布铺的山东人居多。

同样,老北京有四个行当是山东人的天下,一个是送水的,一个是卖猪肉的,还有“勤行”,也就是开餐馆的和掏大粪的。山东人能吃苦,这四个行当都属“苦大累”的活计。

老北京没有自来水,人们喝水用水,全靠井水和河水。井是要有人掏钱打的。打井的主儿把井打出水来,便靠买水为生,老北京管干这行的,叫开“井窝子”的。有的“井窝子”,管着几条胡同的人吃水用水。当然,开“井窝子”的单管卖水,送水得另雇人。送水是卖力气的活儿,同时还要办事实在、认真,所以开“井窝子”的相中了山东人。最初也就是同村的七八个人,时间一长,十里八村的汉子都来了,京城送水的成了山东人的“天下”。

老北京人管送水的叫“水三儿”,据说这是“老山东”自己起的名儿。

老北京非常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卖牛羊肉的单有地方,叫“羊肉床子”。肉市,主要是卖猪肉,几乎被山东人垄断。

还有就是餐饮业,老北京管餐饮业叫“勤行”。“八大堂”和“八大楼”都属于鲁菜,鲁菜是中国的“八大名菜”之一,也是北方菜的代表,鲁菜又分为“胶东派”和“济南派”。

从明代开始,鲁菜就在京城唱主角,京城的鲁菜餐馆,从东家到堂头,从厨师到先生(财会人员)几乎都是山东人。还有一个行当也是山东人独霸天下,就是掏大粪的。您瞧,吃喝拉撒“一条龙”,几乎全让山东人给包了。

< class="pgc-img">

“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八大春”?

老北京的餐馆,也分等级和档次。高档的餐馆叫饭庄,当年的饭庄都设在宽敞的大四合院,有几家最有名的饭庄,是带跨院的“宅子”。院子里有花园,有亭台楼榭,甚至还有戏台。

这种饭庄,除正常的用餐之外,还可以在此举办红白喜事、贺寿庆典等宴席。饭庄的字号多带“堂”字,“八大堂”就属于这类高档饭庄。

“八大堂”是:惠丰堂、聚贤堂、福寿堂、云福堂、会贤堂、福庆堂、庆和堂、同和堂

京城的饭庄不仅就餐的环境高雅,而且几乎每个饭庄都有自己的当家菜,比如坐落在东城金鱼胡同的“福寿堂”,拿手菜是“翠盖鱼翅”。

什刹海的“会贤堂”,拿手菜是“什锦冰碗”。地安门外的“庆和堂”,拿手菜是“桂花皮炸”。

西单报子胡同“同和堂”的拿手菜是“天梯鸭掌”。“聚贤堂”的拿手菜是“炸响铃双汁”。南城的“同兴堂”,拿手菜是“烩三丁”“枣泥方谱”等。

第二档次是饭馆酒楼。饭馆酒楼主要设在繁华街道的大街面儿上,门脸不大,饭馆的面积通常五六百平米,有的在一千平米左右。字号多起带“楼”字的,叫“楼”,不见得真有楼。“八大楼”就属于这类饭馆。

“八大楼”是:东兴楼、正阳楼、鸿兴楼、泰丰楼、致美楼、新丰楼、安福楼、春华楼

在早,老北京人一般设宴请客,主要是去“八大楼”这样的饭馆。不过,一般带“楼”字的饭馆地方有限,“大席面儿”只能摆五六桌,超过十桌(100人左右),您只能去带“堂”字的饭庄了。

跟“八大堂”一样,“八大楼”也有自己的看家菜,比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东华门大街开业的“东兴楼”,以“济南帮”为主,兼有“胶东帮”的特色,拿手菜是“白扒鱼翅”“酱汁鲤鱼”“干煎鳜鱼”等。

再比如在光绪初年(1876年)前门外煤市街的泰丰楼,拿手菜是“炸烹虾仁”“油爆肚仁”“干?鳜鱼”。“新丰楼”的拿手菜“锅塌比目鱼”等。

第三档次的是小饭馆。这类饭馆的店堂营业面积较“八大楼”要小,多以“居”为字号,但菜品却很独特,有以不同菜系和风味的招牌菜招徕顾客的,如宣武门外半截胡同的“广和居”。

“广和居”开业于清代嘉庆年间,是京城资格比较老的餐馆。因为饭馆就在会馆集中的宣南,所以,近代史上的许多文化名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鲁迅等,都在这儿雅集小宴,并且在自己的日记里留下了记载。

据说京城著名的“私家菜”,潘炳年的“潘鱼”,吴闰生的“吴鱼片”,江藻的“江豆腐”,都是家里的厨师跟“广和居”的厨师研究出来的。

京城的小饭馆除名菜之外,还有专门主打一种风味菜出名的,比如“砂锅居”的“白肉”(“烧燎白肉”“砂锅白肉”等);“天兴居”的“炒肝”;“天承居”的“炸三角”;“同和居”的“三不沾”等。

在老北京,这类饭馆,也有“八大居”之说。

这“八大居”是:砂锅居、天兴居、鼎和居、广和居、义盛居、同和居、天然居、会仙居

清末民初,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京的成立,南方各省的官员和学子纷纷进京谋官谋职,同时也给京城带来了商机,京城餐饮业的格局这时也被打破,出现了“八大菜系”里其他菜系的餐馆,也出现了“西番馆”即西餐馆。

比较显山露水并且独占鳌头的淮阳菜馆,这一时期在西单地区扎了堆儿,先后出现了若干家以“春”字为字号的淮阳菜馆。

按以往“八大堂”和“八大楼”的提法,老北京人把当时比较“火”的、带“春”字的餐馆给归拢到一起,称之为“八大春”。

这“八大春”是:上林春、鹿鸣春、庆林春、淮阳春、新陆春、大陆春、同春园、春园

< class="pgc-img">

“八大堂”和“八大楼”之争?

如果您看过有关老北京餐饮方面的书,就会发现有关“八大堂”和“八大楼”的提法不尽相同,具体到哪“八大堂”也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有的文章,把比前面说的“八大堂”更有名的“堂”,如“庆惠堂”“集贤堂”等归到“八大堂”,换掉了前面说的“八大堂”里的其他“堂”,而且举出了各种论据。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八大堂”和“八大楼”之争。

其实,这种争论是由不清楚老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产生的,也是不懂京城餐饮界的特点出现的无谓之争。

首先,老北京的“八大堂”或“八大楼”之说,只不过是民间老百姓的说法,并不是官方给“封”的,也不是有关部门组织征求民意选出来的,所以它本身就不具有权威性,只是约定俗成的一种普遍认同而已。

其次,老北京以“堂”字为字号的饭庄,并不是只有这“八大堂”。“八大堂”之外,还有“增寿堂”“同兴堂”“天丰堂”“天寿堂”等等,确实有的“堂”,比这“八大堂”更有名,也更有“堂”味儿。

同样的“八大楼”之外,还有“萃华楼”“松鹤楼”。“八大居”之外,也还有“柳泉居”“东兴居”“万兴居”“福兴居”等。

“八大春”的提法更有意思,因为“八大春”之外,还有“万家春”“四如春”“新南春”“宣南春”“芳湖春”“东亚春”“新路春”“玉湖春”等,有人干脆在“八大春”之外,又加了四“春”,统称“淮阳十二春”。

此外,老北京人对“八大堂”和“八大楼”的说法,是有时间排位和名声大小做考量的,除了“八大春”之外,这“八大堂”“八大楼”和“八大居”等,大都是在清代光绪年以前就开业的,年头比较长了。

这些“八大”的说法,大约产生在清末民初的20世纪20年代前,所以现在京城的有些“堂”“楼”“居”,比这些“八大”要有名,但它开业的年头比人家“八大”要晚,当然不能算在“八大”里了。

比如有人把“萃华楼”归到“八大楼”里了。“萃华楼”现在是东城比较有名的老字号餐馆,生意一直挺火,尤其是看家菜“四喜燕菜”“芙蓉鸡片”“油爆双脆”享誉京城。但“萃华楼”开业于1940年6月,这时“八大楼”早已经在京城妇孺皆知。

之前,“东兴楼”的堂头马松山跟东家失和,正好有几个发了财的主儿想在东城开饭馆,于是说通了马松山,又找了十多位有钱有势力的人合股,在王府井大街,找了个有26间房子的三进的四合院,开办了“萃华楼”。

当时京城的鲁菜已经不像明清时期那样一统天下,当年的“八大堂”“八大楼”等已经风光不再,有的已关门歇业,“萃华楼”成为鲁菜的后起之秀,与“丰泽园”“同和居”并称京城鲁菜“三秀”。

还有人把现在比较火的东城的“松鹤楼”,也归到“八大楼”,这就是不了解京城餐饮界的历史,茶馆里摆手,胡(壶)来了。

京城有“松鹤楼”,这没错儿。但“松鹤楼”不是北京的“楼”,人家是苏州城的苏菜馆,而且是正儿八经的老字号,开业于乾隆年间。

但由于种种原因,“松鹤楼”的牌子在20世纪40年代,才在苏州挂出来,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向全国发展,北京的“松鹤楼”,是解放后才以合作的方式“定居”的,跟“八大楼”没有一毛钱关系。

< class="pgc-img">

当年会贤堂如今已风光不在,图为会贤堂旧址

“楼”“堂”的兴衰?

老北京叫“楼”的餐馆多了,不能是“楼”,就可以往“八大楼”里凑数的。

“八大堂”也好,“八大楼”也罢,早已成为历史,而且历史上“八大”的说法也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餐饮业的“堂无定主”造成的。

所谓“堂无定主”,是说一个餐馆做大做强容易,但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却很难,因为餐饮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在老北京时局动荡,社会不稳定的年代,维持一个餐馆酒楼的运营并不容易

所以,许多酒楼开业时红红火火,但几年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随着人员的更迭,又过几年便关张歇业了,以“八大堂”来说,有一半的“堂”在民国时期就“歇菜”了,解放后,也没复苏。

有的“堂”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起死回生。目前,还在经营的“堂”,只有“惠丰堂”了,前几年,有人恢复了“会贤堂”,现在也无声无息了。

“八大楼”也没剩下几个,“泰丰楼”在北平解放前夕便朝不保夕,终于在1952年关张歇业。但是当年“泰丰楼”火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慕名到这儿吃过饭。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的第一任市长叶剑英,曾在这儿宴请过北京的工商界人士。

改革开放后,当时的国家副主席宋庆龄,想起了当年在老“泰丰楼”吃过的菜,一问才知“泰丰楼”早没了。她感念这家老字号,向北京市政府建议恢复,有国家副主席的建议,北京市政府当然要支持,所以在1984年,“泰丰楼”才得以重张营业。

“东兴楼”最早是在东华门大街,后来多次“挪窝”。我当年在《北京晚报》主持“新食府”专版,为保留下这些老字号,没少写文章呼吁,现在“东兴楼”在东直门内大街落了脚,总算把这块金字招牌保住了。

命运最悲催的当数“八大春”,当年在西单大街,这“八大春”真是春风得意,淮阳菜馆一家挨着一家。“同春园”开业时,京城大书法家冯恕为其题匾,并书写对联:“杏花村内酒泉香,长安道上八大春。”

但是随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成了“北平特别市”以后,大批南方人奔了南京,淮扬菜馆开始式微。到了20世纪40年代,“八大春”也好,“十二春”也罢,最后只剩下了“同春园”。

有意思的是“同春园”,也是“十二春”之一的“四如春”的郭开臣、于宝元等人集资合股,在1930年开的。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商海沉浮,京城餐饮界的格局早已发生了变化,老北京“堂”“楼”“居”的档次之分,早就是老皇历了。

当然,老字号的恢复,也只是一个堂号和特色风味菜而已,投资人和厨师、经理都已经换了。

文|刘一达

< class="pgc-img">

夏日生活打卡季#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说实话,自从自己给人家当了爹娘,才知道父母的不易。马上就要放暑假了,所以,心里也有计划让孩子出门走走,见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 class="pgc-img">

和媳妇最终商量首站要去的地方就是北京!北京,不仅是我们的首都,更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一下书本上《开国大典》中天安门广场的宏伟雄壮,再到清华北大,感受一下天之骄子的独特魅力,去圆明园感受一下,集中华民族数代人智慧的结晶与财富消失的遗憾!

< class="pgc-img">

当然,也得感受一下北京的美食。说到美食,这可就是老于的强项了,可以说,全中国,老于除了陕西,就是北京去的次数最多了,说句不夸张的话,合在一起的时间少说也有一年之久了!

< class="pgc-img">

而提起北京美食,就不能不说北京菜!北京菜,也叫作京菜,它是以鲁菜为主,再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一种菜系。所以,去北京一定品尝一下北京菜,这样才算是不虚此行啊!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北京菜中最著名的8道“京菜”,堪称是京菜之魂,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第一道:京酱肉丝

< class="pgc-img">

京酱肉丝看似简单,但这道菜只要端上桌,基本上就是光盘的节奏。烹调这道菜需要用到鲁菜技法中六爆之一的“酱爆”,就是猪里脊、配上甜面酱,再辅以葱姜爆炒,吃的时候把肉丝、葱丝爆锅在豆腐皮中,入口之后酱香浓郁,咸甜适中!

第二道:炒合菜

< class="pgc-img">

以前,想要吃炒合菜必须在春天才行,并且这道菜吃法也很讲究,必须要搭配春卷一起卷食。不过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此菜是将韭黄、肉丝、粉丝、豆芽等食材,一起烹炒,如果是大饭店还会更讲究一些,会在成菜后,再摊上一个金黄的鸡蛋饼盖在菜上,入口真是满嘴生香啊!

第三道:老北京烤肉

< class="pgc-img">

熟知老于的朋友都知道,老于我生活在青岛,我们这边韩餐比较多,其中主要就是以韩式烤肉为主,但是,到了北京你会发现,韩式烤肉和老北京烤肉没法比!老北京烤肉,肉片切的较薄,入口之后滋味浓郁,口感软嫩,可以说吃了老北京烤肉后,再吃韩式烤肉,体验就会差很多。

第四道:炒黄瓜酱

< class="pgc-img">

炒黄瓜酱是清代的宫廷菜之一,也是现在京菜的名菜之一。它是用猪里脊肉、黄瓜以及黄面酱烹炒而成,老于觉得这道菜下酒一般,用来下饭堪称一绝!

第五道:北京烤鸭

< class="pgc-img">

到了北京,烤鸭是一定要品尝一下的。说实话,老于去买北京这么长的时间,烤鸭一共就吃过4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贵了。但不得不说,烤鸭是真好吃。再说了,出门游玩,就是要吃好喝好,否则还不如在家待着。

第六道:四喜丸子

< class="pgc-img">

四喜丸子是逢年过节老北京人必吃的一道菜,它也是京菜中的名菜之一。这道菜是由四个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组成,寓意人生之中的福、禄、寿、喜四大喜事。

第七道:羊霜肠

< class="pgc-img">

这道菜如果不是常去北京,或者是老北京人,一般是很少会有朋友知道的!羊霜肠,是用羊肠做肠衣,里面灌上羊血,煮熟后羊肠成白灰色,犹如霜包血肠,所以便叫作羊霜肠。这道菜老于认为属于汤菜类的,羊肠的醇香,羊血的滑嫩,再加上羊汤的鲜美,口感是非常的丰富!

第八道:官烧目鱼

< class="pgc-img">

点菜的时候,如果要点鱼类的菜肴,老于建议大家可以试试官烧目鱼。这道菜是用渤海湾特产的舌鳎鱼,鲜榨后炒烹制而成的,成菜后鱼条外感酥脆,肉质细嫩,滋味属于酸中带甜。不仅开胃好吃,由于舌鳎鱼的鱼刺很少,也很整齐,所以,特别适合老人孩子吃!

——老于说——

< class="pgc-img">

其实,北京菜还有很多好吃的,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几道菜比较有代表性,如果有机会去北京玩,不妨试试老于说的这些菜!其次,问一问北京的朋友,还有哪些京菜,你们认为不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是馋嘴老于,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

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都,几千年来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在饮食方面,各式口味在这里融合、演变,形成了今天独具一格的北京菜。

这当中,上了年纪的人大多对“八大碗”印象深刻。物质不充裕的年代,普通人家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哪里奢求大鱼大肉,因此过年或吃宴席的时候有“八大碗”绝对是件幸福的事情。

这种美味,直到今天想起来都让人回味。

软滑香嫩,汁鲜味美的溜丸子

八大碗的来历

何为“八大碗”呢?其实就是把鸡鸭鱼肉烹制成菜肴,用传统瓷碗盛放的美食。

相传它的由来和八仙有关。八仙过海惹怒龙王,激战已久,十分饥饿,就决定分头寻觅些食物来。其中,曹国舅行至一家农宅门口,闻到里面飘来的菜香味,垂涎三尺,便进去打听。只见这户人家四方桌上有八人围坐,于是带走了八样菜肴,并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图报。

由此,便有了“八大碗”一说。

八仙过海

清军入关后,带来了满族的“八大碗”,即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和阿玛尊肉。这些菜制作方便,易储存,行军打仗的士兵取胜后常摆八大碗祭祖,然后分而食之。

后来这些菜经过改良走进宫廷,又成为清王朝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满族八大碗

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曾多次用满族“八大碗”宴请江南地方官吏和名人志士。

清末民初,“八大碗”进入寻常人家,食材上也更贴近百姓的口味,一般现在说的“八大碗”是指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这八道菜。

老北京宴席

老北京人对“八大碗”的记忆都来自宴席。

过去人们婚丧嫁娶,由于桌椅、碗筷等数量不够,便采用“随来随吃,吃完即走”的方式。

这种流水宴,主家根据客人的亲疏、名望来安排入席次序,虽有先后之分,但席面内容一致。

“八大碗”这些大鱼大肉等平常难得之物,以蒸煮为主,做得快、分量足、味道基本一致,便成了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主菜。

当然,每桌上不一定只有八碗菜,加些炒菜的情况也常见,只不过人们认为“八”有“四平八稳”之意,还一直保留着这一称呼。

后来的宴席上也延伸出“四冷”、“四热”等花样,再后来,为了美观,盛菜的碗也都改为了盘。

肉烂胶黏的红烧肘子

逢年过节,老北京人家里常会准备“八大碗”,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了北京特色的“年菜”。

一般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就都开始忙活了,做丸子、肘子、米粉肉,做好了冷冻起来,从年三十能吃到正月十五。

这当中,芝麻君最爱米粉肉。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薄厚合适的肉片,加盐、红糖、酱油、甜面酱、姜片、大料等腌制一夜,再倒入炒制过的糯米,搅拌均匀后分装在小碗里上锅蒸熟,这香喷喷的米粉肉便做好了。

春节期间,有客人来家里,拿出提前准备的米粉肉上锅一蒸就是一道好菜,真可谓肥而不腻、回味无穷。

软糯鲜香的米粉肉

今日难寻八大碗

物以稀为贵,过去由于条件所限,人们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或者红白喜事里才会制作八大碗,因此它成为人们念念不忘的美食,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记忆。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更为重视,尤其逢年过节,大鱼大肉反而少吃了许多,八大碗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倘若喜欢吃,也只能寻找一两道菜品,真要把这八道菜凑一桌,也很不容易啊。

豉汁蒸排骨

从传承的角度看,传统的八大碗正逐渐被新的技法所取代。即便现在还有人知道这一说法,也是很模糊的印象了,至于正宗与否,更是不同饭店有不同的说法。

肥而不腻的扣肉

今天咱们再谈“八大碗”,更多的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怀念,吃遍了老北京的好馆子,渐渐发现,以前的宴席有着不可取代的味道。

中华美食誉满天下,几千年来人们经过总结形成了鲁、川、粤、闽、苏、浙、湘、皖八大菜系。今天,各种美食更是数不胜数,还有不少网红小店、快餐等,但吃什么、怎么吃,依然是人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不知再过几年,还有多少人记得老北京的“八大碗”?到那时,北京人逢年过节又会吃些什么呢?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