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郑州大学校内快递不能送达,打印店没有正常营业,距离考研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考生们急需打印各种考研的学习资料。在这样的情况下,餐厅的一位商户愿意无偿,也就是不要钱帮助考研、考公务员的同学带学习资料,并承诺做好消杀,结果被罚款3000元,并责令停业整顿。
2022年11月15日,有网友爆料称:“考研人已经被封在宿舍一个月了,去不了教学楼拿学习资料,最近两天学生能自己到食堂买饭了,商户无偿为学生买书带书(会消杀)却被学校通报罚款3000元。”
消息在网络曝光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热议。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有学生表示,校园内管理非常不合理,早上六点半跑去食堂排到八点半,领导说时间到了不让继续卖饭,不少同学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很多郑州大学的学生在网络留言:
- 郑州大学一万多学生天天排队两个小时买饭,有的时候还买不到,领导就在旁边看着,时间到了就让你回去也不管你吃没吃饭,郑州大学你没有心。
- 领导看着人多聚集就让商户说不卖了,明明还有饭。要把我们饿死吗?21世纪了,还发生饿肚子的事。
- 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到我这就没饭了,最后还是回宿舍吃中午的剩饭。
有学生表示,商户免费无偿帮助同学们买药,让同学们把紧急需要用的考研、考公务员的资料快递到商户家里,之后消毒免费再带给学生,结果被查封了。学校封了37天,学校根本不看学生们的诉求。
< class="pgc-img">>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从10月9号到现在一个半月了,有的同学快递来不了甚至还盖着夏凉被。还有很多同学吃不饱,学习资料短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餐厅的商户免费为学生带学习资料、药品等。不仅全部无偿,还会做好消毒。商户帮助学生解决了燃眉之急,确无奈被罚3千元。
有的商家表示,一年房租,前半年连封带停没干够三个月,后半年还没干够一个月,房租马上就到期了。3千块钱对于有的人来说,也就是一件衣服、一瓶酒的钱,而对于餐厅的员工来说是辛辛苦苦一个月的工资。
< class="pgc-img">>很好奇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为什么会向餐厅的员工求助,或者是不是之前已经求助了而根本没有得到回应。明知道学生急需考研资料的老师们在忙些什么,真的会为学生考虑吗?餐厅的工作人员免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反而被罚款3000元,真的栓Q了。
希望所有的学生们能够尽早的吃饱穿暖有棉被,希望所有考研、考公务员的同学们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以后做一个好人。
图片来源网络
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民以食为天,校园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一直是家长和孩子关心的“头等大事”。孩子们在学校吃得怎么样?校园午餐又是如何生产制作的?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中小学的配餐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厨房”配餐,学校委托专业配餐公司,由教育部门通过招投标为校园配餐;一种是学校自建食堂,为学生提供配餐服务。为了解校园配餐状况,记者近日走进实行自主供餐的郑州市惠济区香山小学,记录一顿午餐的温暖旅程。
一顿午餐的出炉
11月9日清晨不到六点,天刚蒙蒙亮,郑州市惠济区香山小学学生食堂的马书峰已经早早来到学校忙了起来。
一辆冷链运输车就停在教学楼边,新鲜的青菜、土豆、杏鲍菇、牛肉正一箱箱地搬下来,运往食堂。“这些都是提前在全区统一平台上采购好的,每天早上把当天要用的送过来。”马书峰一边说,一边把每样食材都放在称上称重。
不同于普通电子秤,这台秤是联网的,每样东西称重后数据在全区统一后台都能时时监控。掐掐青菜、看看肉的颜色,所有东西只有过了“老行家”马经理这一关才能进入后厨。
主粮仓库、副食仓库、洗切间、操作间、面点制作间、分餐间、洗消间……记者在食堂楼层看到,这些操作间依次排列,干净整洁,所有食材就是顺着这个流程从生到熟,变成全校近1400名师生餐桌上的美味。
“所有食材都不走‘回头路’,也不能拿到外侧的走廊,全都在内部传递。”马书峰指着相邻操作间的传递口说。
7点半左右,洗切间最先开始忙碌起来。几名员工身穿白色工作服、戴着头套、手套,全副武装正在将清洗好的青菜切段。一旁是刀架和毛巾柜,红色、绿色截然分明。“不同颜色用作不同操作,方便大家不会搞混,食堂内很多地方都使用了这种颜色管理。”马书峰解释。
处理好的食材传递至操作间后,开始了最核心的烹饪环节。大概十一点左右,炝炒青菜、杏鲍菇炒肉和土豆炖牛腩都火热出炉,全部放在大的保温桶里。
在分餐间,一摞摞金属的餐盘刚从消毒柜里拿出来,摸上去还有些烫手。“餐具是每天用餐结束后通过手洗、洗碗机清洗干净后消毒一次,早上来了以后再进行二次消毒。”马书峰说。
工作人员将菜、汤、米饭都盛在一个个餐盘里,盖上盖子,按照每个班级人数放在保温箱内,再推到就餐餐厅每个班的区域,就等着孩子们下课后来享用了。
一种习惯的培养
“请生活委员上楼分餐。”随着学校广播里的指令,陆陆续续有同学们来到了餐厅,在门口戴上了头套、手套,穿上围裙。二年级三班的生活委员娄艺馨熟练地来到班级就餐区,把保温箱内的餐盒一个个拿出来,摆放在每个座位上,再放上一个水果。
很快,四楼餐厅渐渐热闹起来,下课的孩子们排着队已经各自就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家一起进行了餐前诵读,满满的仪式感后,孩子们就“开动”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今天觉得哪个最好吃?”校长刘红一边吃一边问身边的小朋友,中午“陪餐”是她每天的重要任务。“今天的土豆牛肉最好吃。”一旁的小朋友回答。
“平时哪些饭是你最爱吃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想了想,“昨天的意大利面我很爱吃。”“我爱吃卤面”“我爱吃西红柿炒鸡蛋”……桌上的几个孩子争相回答。
“菜单是根据营养协会推荐选择的,又很多家常菜,也会有烩面、卤面这些河南特色面食,基本可以做到半个月不重样,保证孩子们的营养均衡,在学校能吃出‘家’的味道。”刘红说。
不一会,几个孩子的盘子已经空了,他们起身到加餐点又打了一些。在餐厅内有几个加餐点,供孩子添加饭菜。
吃完饭生活委员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自己班收集残余食物的垃圾桶,拿到称重台进行称重。“你们班今天是1.5kg。”两个记录员会认真记下每个班的残余重量,隔一段时间会全校来比一比,哪个班级浪费最少。
食堂除了为大家提供美味的午餐,也是劳动教育非常重要的阵地。学校会结合二十四节气,组织同学们清明节做青团、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包饺子等,亲自参与进来,并和老师们、周围居民等一起分享。“通过各种小的环节,将食育、劳动教育、礼仪教育、健康教育等都融入其中,既培养了劳动技能和积极性,又增强了他们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意识,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刘红说。
一种制度的探索
如今,在惠济区53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中,有31所学校通过“政府主导、学校自主经营”的模式实现了自主供餐,每天中午有40000多人在学校就餐。
“区里出台了管理规范,同时搭建了阳光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从招标供应商、食材采购到学生餐费缴纳等都在平台上完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源头把控和过程监管,并定期开展学校食堂抽检工作,让孩子吃得安心,家长们放心。”惠济区教育局后勤保障科科长李还朝说。
截至目前,全区已公开招标13家综合类商品供应商入驻采购平台,累计录入12类549种商品,所有预包装食品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散装食品不允许上架;肉类和蔬果类必须提供相应的检验检疫证明和农残检测报告。现共有中小学、幼儿园、高中49所学校实现平台采购。
“坚持‘政府主导,自主经营’校园午餐自主供应模式,是惠济区进行的制度性探索,未来会继续完善推广,让阳光照进餐盘里,这是家校双方心之所向,也是社会共同的期待。”李还朝说。
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举行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举行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举行
映象网快讯(记者 王宽 文/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句话几乎无人不知,但真正做到的恐怕没几个。6月16日下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举行,十多个项目上台PK,展示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和成绩。
来自该院汽车工程系的陈亚军,和几个小伙伴合伙创业,现在经营有两家汽车维修店,分别位于白沙镇和郑东新区。
“创业之初,我们就摒弃了传统商业经营模式,转而融合了‘微信+口碑+宣传+售后+活动+档案+免费提供代步工具+汽车精品’的实战营销方式。”陈亚军说,有过弯路、有过挫折,但还好熬过来了。
凭借两家汽车维修点的利润,陈亚军已经在郑州按揭买了房子和汽车,引得现场不少同学艳羡。
众所周知,大学食堂是一个江湖,食堂大妈经常爆出暗黑料理,引来如潮口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群学生,就在饮食方面看到了商机。来自该院烹饪食品系的学生马银戈和其他几名同学合伙,开发了美食项目“美食工匠”,成立了郑州青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专门为高校师生私人订制,依靠郑州龙子湖大学城庞大的学生群体,在创业路上站稳了脚跟。
“我们的经营产品以团膳和师生快餐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为高校教师和部分学生,弥补的是被高校普通餐饮市场忽略的对营养搭配有更高需求的就餐市场。”马银戈说,他们推出的主打产品有红烧肉套餐、番茄罗勒意面、黑椒肉丝意面等,收到附近师生热捧,日营业额达到3000元,发展态势良好。
因为对目标人群和对风险的独特认知,“美食工匠”获得了现场创业大咖们的青睐和好评,在竞争者中独占鳌头。
像马银戈、陈亚军一样的创业学生,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还有很多。据了解,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举办了三届,涌现出一大批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创业项目。
学院负责人称,“今年年初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做为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之一,出台了《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岗位职责,下达了工作任务书,为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又制定出台了《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
随着政策制定的还有实质性奖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育教学改革、资金支持、实践及科技转化平台建设、学生管理机制、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学生支持,今年已经给予12个项目每人5000元的开业补贴,对有意向创业的1000余名学生进行了GYB培训,还将举办暑期创业训练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