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拉尖本带领学校女子足球队参加乡村校园女足联赛。资料照片
图②:邓红兆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跳舞。王小平摄
图③:许志辉在上课。资料照片
数据来源:教育部、本报报道
核心阅读
振兴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的整体格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广袤乡村,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在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他们兢兢业业,扎根基层,开阔了乡村学生的视野,滋润着乡村教育的沃土,乡村的文明之光在他们的坚守和传承中,愈发闪亮。
邓红兆永远记得,2008年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下资小学的“最后一课”。在此任教16年后,她接到了调动通知。课上,邓红兆泪湿了双眼。得知她要走,学生和其他老师纷纷送上祝福。
“都知道我好不容易有机会回去和家人团聚,大家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邓红兆说,只要学校需要,她还会再回来!
反哺乡村,在基层贡献力量
“这里,就是我另外一个家”
张家塞乡是资阳区的偏远乡,前些年,下资小学的情况并不乐观。
好老师留不住,年龄结构老化,艺体老师严重缺乏,老师们从语文、数学到体育,无课不教。“90年代,下资小学学生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名。到了2014年前后,只剩下90名了。”学校老教师邹德高说。
2010年春,得知下资小学缺人,邓红兆不顾家人反对,又回到了下资小学教课,青春时的回忆,一幕幕召唤着她。“这里,就是我另外一个家,我得做点什么,留住这所学校,留住这些孩子。”邓红兆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清晨,在福建省安溪县白濑乡下镇小学上寨教学点里,教师许志辉正带着孩子们晨读,空旷的大山里,回荡着琅琅读书声。
1位老师和7名学生,是这个教学点的全部人员。
1970年出生的许志辉从小在农村长大,经历了一段贫苦的少年生活。“读书才是唯一出路”,这句话扎根在少年许志辉心中。1989年,从泉州培文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来到白濑乡下镇村,成为上寨小学的一名教师。据他回忆,当时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200多人。
随着不少山区孩子随父母外出务工,学生数量不断减少,教育部门原计划撤点并校。那时已经在村里教了28年书的许志辉,主动要求留下来,成为学校里唯一的老师。“尽管校舍简陋,条件艰苦,但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脸庞、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就有许多不舍,决心让每一名孩子都成长成才。”许志辉说。
近年来,全国约290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选择扎根基层,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此外通过“特岗计划”、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县管校聘”、退休支教等多元培养补充交流机制,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不畏困难,为学生成才添砖加瓦
“要尽己所能,让每名学生都能绽放光彩”
青海玛多县,持续不断的余震让乡村教师拉尖本难以入眠。不大的操场上,十几座蓝色帐篷依次排列,帐篷里,肤色黝黑的拉尖本盘腿而坐,打开了话匣子。
大学毕业后,拉尖本返回家乡,成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镇民族寄宿制小学的一名藏语教师。“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理应用学到的知识文化,回报家乡。”拉尖本说。
到了学校,拉尖本发现,最让他头疼的是学生辍学问题。“在牧区,学生们家住得比较远,学校实施‘半月假’制度,上11天,休息4天,再到开学时,往往就会有三四个学生没有回到课堂里。”
“牧区的孩子们不喜欢住宿式学校、家庭劳动力不足等都是辍学原因。”拉尖本说,每到这时,他就会开上学校唯一的皮卡车,穿梭在无垠的草原上,把孩子们一个个接回课堂。
“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学到知识、改变命运,乡村教师们默默奉献着。”任友群说。在采访中,乡村教师们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在贫困地区从事教育事业,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到学校后,许志辉开始了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
2020年秋,上寨教学点迎来了7名一年级新生。每个教学日的清晨七点半,许志辉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打开教室门,整理教具,清扫校园,迎接7名学生,带领大家晨读。
课堂上,许志辉一人负责着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每个周一的早晨,许志辉都会安排升国旗仪式,“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也不能落下”;平时,许志辉定期家访,学生家庭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及时帮忙。“留在这里读书的学生,需要更多关爱。每名学生都是潜在的人才,当老师的,就是要尽己所能,让每名学生都能绽放光彩。”许志辉说。
创新形式,乡村课堂有了新变化
“只要是为学校和学生,我一定全力以赴”
一台多媒体屏幕,实时展现市县两级的优质教学资源;轻轻点击,平面课文便以动画形式展现……在上寨教学点,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并不鲜见。多年来,许志辉参加各类培训,把先进技术引入教学之中,同时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条件。
拉尖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为孩子们带去些新东西,他想到了足球。
“足球课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踢足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规则意识。”为了让足球课常态化,拉尖本向学校提交申请,组建了一支18人的足球队,他与孩子们一起,观看球赛、分析战术、讨论技巧。在当年全县小学的足球比赛上,足球队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拉尖本常对孩子们说:“从硬件上看,与城里的孩子比,我们可能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只要努力,在终点处我们也有赢的可能。”
“乡村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为乡村教育带来新气象。在他们的努力下,农村孩子不仅‘有学上’,也能‘上好学’。”任友群介绍,近年来,通过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等方式,乡村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显著提升。
从2014年开始,邓红兆先后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为了更好地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她一方面加强村小教师的出勤和教学质量考核;一方面在职称、评优、岗位等级等方面更加向质量倾斜。
“办特色活动,乡村学校也可以多姿多彩。”邓红兆说,“没有专业老师,就把自己变成专业的。”几年过去,阳光体育、经典诵读、情景剧目……六个年级每个班都有了特色节目。学生困难,她就找到城区的企业和乡贤先后筹款十几万元;师资薄弱,她便与名校主动接洽,加强师资培训交流。邓红兆说,“只要是为学校和学生,我一定全力以赴。”(本报记者 孙 超 丁雅诵 刘晓宇 刘雨瑞)
来源: 人民日报
湖南人来说,洞庭水是身体的血,文人的墨,也是思乡的酒。
浩浩汤汤的洞庭水,养出了八百里水草丰茂、白鹭翩飞的湖光山色,也调出了鱼米之乡、渔樵之乐的烟火气息。巴陵戏、花鼓戏、常德丝弦,听来不似江南的温软,反倒有股脆生生的豪爽。
4月30日下午,湖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献春在环行洞庭大型文化旅游推介会上表示:“游客到湖南不只是看张家界和南岳的山,还要到八百里洞庭来玩水,尽享湖光水色帆影渔舟的深度体验,实地领略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的湖湘文化积淀。”岳阳、常德和益阳三市联合推介发布了10条环洞庭湖自驾精品旅游线路,供您寻访云间湿地,拔取细腻的芦笋。“五一”来了,夏之将至,洞庭湖刚好在繁华与宁静之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勇 姚冶 彭双林 报道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李长宏摄
环洞庭精品自驾游线路推荐之
乐水之旅
岳阳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保护站。
水的文章,最为柔美。洞庭湖边岳阳、益阳和常德,是中国最为经典的“鱼米之乡”。以乐水为主题的一场自驾,即刻便可启程。
自驾线路推荐:
长沙出发——乔口古镇——益阳市——沅江市——岳阳采桑湖镇——君山岛——岳阳楼——返回长沙。
第一天,早上从长沙出发,前往望城乔口镇,参观乔口渔都,品尝芝麻豆子茶,午餐后出发,经岳临高速S61转长常高速G5513,行驶约2个小时下从幸福渠出口下高速到益阳市,由资阳路转省道204往沅江市,车程约40分钟。宿沅江。
第二天,早餐后,在沅江观亚洲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南洞庭。午餐可选择在沅江边上吃特色鱼宴。午餐后由省道204上杭瑞高速G56,行驶50公里后,由采桑湖镇下高速,观东洞庭湖万亩荷塘及候鸟归巢。宿采桑湖镇。
第三天,早上可观看采桑湖湿地,然后由从采桑湖镇上杭瑞高速G56转省道306,前往岳阳君山岛,车程约1个小时。抵达君山岛观二妃墓、龙涎井等著名景点;中餐后前往天下第一楼,观洞庭之壮阔。可登楼访古,也可乘船赏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雄伟,晚餐在汴河街吃岳阳特色烧烤和鱼席。晚餐后由岳阳上京港澳高速G4转长浏高速返回长沙,车程约2.5个小时。
环洞庭精品自驾游线路推荐之
观鸟之旅
湿地之晨。明健飞摄
洞庭湖是国内观赏候鸟最著名的胜地之一。暮春时分,最后的冬候鸟还留恋着温暖的湖水,大批夏候鸟已经光临。一个繁盛、野性的春天正在湿地上生长。
当然,冬天更是观鸟的好时候。在洞庭湖观鸟的最佳区域是大、小西湖、采桑湖、君山后湖、春风湖和红旗湖。这些区域可以看到雁形目、鹤形目、鹳形目等近70种水鸟,而且数量极其庞大。此外,从君山至六门闸一带长达20多公里的洞庭湖大堤,也是观鸟的好地方。
自驾线路推荐:长沙出发——东洞庭国家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管理站——返程。
自驾从长沙出发,上京港澳高速一路北上,行程147公里,从“岳阳”出口下高速,走连接线直行到达岳阳市区,然后驱车西行,跨过洞庭湖大桥,进入自然保护区境内。如果要抵达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采桑湖管理站,则还要沿着岳华公路往华容方向行驶半小时。
环洞庭精品自驾游线路推荐之
春夏美食之旅
生长在湖边的湖南人,总能变着花样把笋烹调成让人垂涎三尺的味道。
夏还未至,油亮亮、热腾腾的第一锅香辣虾尾就在洞庭湖边的小巷里出锅了。
在洞庭湖边,你总能品尝到最合时宜的湖鲜和山珍。重口嗜辣的湖南人,总善于把鲜活的鱼虾蟹烹得诱人无比;而如果你在春天过来,鲜嫩的冬笋、春笋、芦笋也会让人目不暇接。
去沅江扯芦笋,桃江喝擂茶,常德吃米粉,君山采茶、岳阳吃虾尾……作一个“吃货”,环湖而行总是雀跃。
自驾线路推荐:
长沙出发-益阳沅江(游湿地公园、扯芦笋)-桃江(游竹海、喝擂茶)-常德(游水上世界、吃米粉、麻辣肉)-岳阳君山岛(游湖、品茶)-岳阳市(扯堤蒿、吃虾尾)-返回长沙。
第一天,你可以从长沙出发,经长张高速、S204到益阳沅江南洞庭湖湿地公园,坐船穿越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这时节新鲜的芦笋已经成材,满可以掐几把回家做菜。从沅江经益阳到桃江县,爬竹海也好,游桃花湖也罢,都别忘了喝上一碗地道的桃江擂茶。看主人家施展绝技,一手扶擂钵,一手握擂棒,木与陶“嗡嗡”地磨擦许久,才有了浓白的擂茶。
第二天,便又经长张高速向常德。到了常德,别忘了吃上一碗正宗的津市牛肉粉,还要买几袋常德麻辣肉带走。这时,你可以游柳叶湖,带孩子去常德水上世界游戏枫林花海,也可以继续环湖而行。
经杭瑞高速和S306行走2小时,便绕到了洞庭湖的北边——岳阳君山岛景区。租一条渔船,泡壶君山银针偷闲片刻,再寻一处有水有岸的地方,带孩子去扯堤蒿——这是长在洞庭湖边的一种野草,是当地人记忆中的特殊味道,最经典的吃法便是堤蒿炒腊肉。晚上,可别错过了岳阳的烧烤夜市和巷口小店的香辣虾尾。刚上市的小龙虾,香辣爽滑,绝对会给你的美食之旅留下难忘的回忆。
古镇之旅
岳阳张谷英村。
湘江顺流,汇入洞庭,越往下,水路越宽,湖泊塘堰星罗棋布,渐渐有了湖的意味。在这宜居的水带旁,先民们建起了一座座极具江南水乡的古镇,或藏在群山之中,或傍水而居。
湘江古镇群孕育于湘江和洞庭湖之间。在长沙湘江北段的望城境内,分布着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等古镇,这些古镇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近年来逐步成为长沙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而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张谷英村,则是另外一番味道。
从长沙出发——湘江古镇群(靖港、乔口、铜官和书堂山)——岳阳张谷英村——君山岛岳阳楼——返回长沙。
第一天:从长沙城区出发,驾车前往靖港古镇,看看古街,品尝小钵子甜酒,再去往乔口,感受乔口渔都的魅力所在,在柳林江午餐后,由拦河坝大桥前往铜官古镇和书堂山,既能感受到千年陶都的神奇泥土,又可以意会书堂山的千年墨韵。宿铜官古镇。
第二天:由铜官上省道102转长沙绕城高速G0401,再转至京港澳高速G4,行驶93公里后,荣家湾高速口下高速,由转县道108,再转县道037至张谷英村,全程170公里。午餐后,参观抵达岳阳县张谷英村。宿张谷英村。
第三天,由张谷英村出发,经县道037和108,转上京港澳高速G4,从岳阳大道下,前往岳阳楼和君山岛景区,下午由岳阳上京港澳高速G4转长浏高速返回长沙,车程约2.5个小时。
避暑之旅
纯溪小镇,绿野仙踪。
别以为避暑只能去海边,其实真正的避暑还可以到湖泊、湿地和森林,体验最原生态的清凉以及湖光山色。
长沙出发——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梓山湖国际高尔夫度假区——常德欢乐水世界——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云界漂流(或从常德欢乐水世界——平江纯溪小镇——沱龙峡漂流)——返程。
第一天从长沙出发,经长张高速开车2小时,前往益阳资阳区,深入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之后返回益阳市区,前往梓山湖国际高尔夫度假区。经过一天休闲放松后,宿益阳。
第二天由长张高速驱车约2小时,前往常德欢乐水世界,与孩子度过快乐的亲子时光。傍晚时前往桃源县。
第三天前往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体验乌云界漂流(或第三天由平江前往纯溪小镇、沱龙峡漂流游览再返回)。
探秘之旅
益阳安化,“最后的马帮”。
安化茶马古道,山外车鸣声不绝,山间铃响马帮来。戴上大斗篷,骑上高大的骏马,走上古道,开始了“骑马游”。坐在舒适的马背上,踏上了树丛中间隐约着的一条逶迤的羊肠小径,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有一个个的小石窝,那是马长期踩踏留下的痕迹。因为山道险峻,眼中情景就有了惊悚的意味,走一步,便有一步的惊心,留下的却绝对是难忘的记忆。
安化茶马古道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后一支马帮走过的路,也是目前保持最完整的茶马古道。
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明清时期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家观,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当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这条古道上的马帮至今尚存,被称为“最后的马帮”。
长沙出发——益阳市——安化茶马古道景区——返程。
长沙西至益阳69号出口(益阳朝阳收费站)——转益阳大道往桃江/安化方向——行到迎宾西路——上省道308——转县道042往高城方向——途经桃江、马迹堂、小淹、江南、安化、洞市、高城——抵达安化茶马古道景区,全部车程约4个小时。
禅修之旅
被称为“茶禅祖庭”的夹山景区。石门县旅游局供图
偷得浮生半日闲。有时禅修并不为求佛,而是小住几天,避开热门的景点,在山间走一走呼吸自然空气,顺便在吃吃斋饭养身养心。在梵音佛香里把心事逐一沉淀在禅修之中,让身心回归自然的宁静,不失为一种心灵的养生,舒展身心、减轻压力。
长沙出发——常德石门夹山寺——返程。
走长张高速公路、X021,约3小时可到达夹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闯王陵、佛光阁、碧岩泉等。在夹山千年碧岩讲堂,药石、行禅、坐禅、开静、开示、吃斋、讲座、品禅茶、静心养性、诚心祈福,可度过宁静的两天。第三天返程。
民俗之旅
益阳花鼓戏。
要想体验一地风情,最快地融入当地最极致的生活状态,莫过于去了解那里的人文风情。有些文化瑰宝,你可未必见识过。若是在春节期间,就更热闹了。
自驾线路推荐:长沙出发——岳阳访岳阳楼、巴陵戏、长乐故事会——常德枫树维回乡、常德丝弦——益阳安化茶马古道、看花鼓戏——返程。
第一天从长沙出发,走京港澳高速可到岳阳市区,再由岳阳大道到千古名楼岳阳楼。离岳阳楼不远的汴河街,是个吃小吃的好地方。每逢年节,这里便会开起庙会,巴陵戏、打春牛、舞龙舞狮、长乐故事会……热闹非凡。
由杭瑞高速往西,就到了常德市。在常德欣赏常德丝弦后,前往桃源县枫树乡。这里是除新疆外全国最大的维吾尔族聚居地,素有中国维吾尔族“第二故乡”之称。如果未有幸遇上9月的古尔邦节,便见证一下穆斯林古老的“宰牲”仪式吧。
如果你有兴趣继续探索,就在第二天沿G207、S308南下,前往益阳听正宗的益阳花鼓戏,去安化茶马古道吧。这里有“最后的马帮”,进入了这里,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
西洞庭生态之旅
西洞庭湖湿地。图片来源:红网汉寿站
从常德出发,至西洞庭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你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西洞庭湖湿地公园由沅、澧汇聚而成,有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沼泽地貌特征,西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碧波万顷,浩无涯际,素以气象万千、美丽富饶闻名天下。这一带港汊迂回,丘峦突兀,湖外有湖,湖中有岛,渔帆点点,芦叶青青,鱼跃水底,鸥鹭翔飞。春秋四时景色不同,一日之中千姿百态。
体育中心——常德大道直行——沅水二桥——上319国道——汉寿太子庙——汉寿岩汪湖镇——西洞庭湿地公园,全程约2个小时。
景区游览线路:汉寿西洞庭湖简介——青纱帐——绿岛仙草——黑杨林——杨幺水寨——杨幺点将台——洞庭烟云——鸳鸯绿岛——码头。
秋冬养生之旅
环湖而行,免不了吃鱼。除了烹鱼和吃鱼,围观捕鱼或自己上手捕鱼也是很有趣味的。
秋冬季节,最馋便是那一抹蟹膏的黄,还有那一罐烫口的热汤了。入秋,君山的莲子被晒干留用;9月,大通湖的大闸蟹出湖;入冬,便只等粉糯的湖藕拽起绵长而浓密的丝。湖南多处水域辽阔,水产丰富,吃货们总不缺这样的美味。
长沙出发——益阳沅江(看打渔、吃全鱼宴)——大通湖渔场(大闸蟹)——岳阳(湘莲、湖藕)——长乐镇(甜酒)——返回长沙。
从长沙出发,经长张高速、S204,1小时20分钟可到益阳沅江皇家湖。这片3万亩的水域与洞庭湖相连,店家开放捕鱼过程,并向客人推出了全鱼宴。吃过全鱼宴,便前往大通湖渔场,奔向肥美的大闸蟹。之后再前往岳阳。这期间,你将驱车穿越洞庭湖西翼,并长时间与洞庭湖相望。丰茂的芦苇摇曳,将给你的旅程带来无穷乐趣。
之后,便经S202、洞庭大道,2小时内就可以到岳阳。秋冬来了,汤食便是暖胃养身的佳品。洞庭水产湖藕、湘莲,都是炖汤的好材料。当然,在萧瑟的秋冬,也可以在南湖边寻一处烟火味十足的烧烤摊,尝尝正宗的岳阳烧烤。
返程,再经京港澳高速回长沙。在经过长乐镇时,别忘了带上一罐长乐甜酒。在冬天捧着滚烫的碗,“咕咚”几口灼热的甜酒粑粑下肚,只觉得通体又从僵冷的冬天活过来了。
05个传统村落获中央财政支持
全国600个入选村落湖南占六分之一;每个村将一次性获得300万元资金支持
宽阔的水泥马路,整齐的青瓦白砖小楼,干净整洁的街道……来到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可以游览杨开慧故居等景点。近日,村子里又迎来一个好消息:开慧村被列入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名单。
今年全国共有600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其中湖南就有105个,占比超过六分之一。2014年至今,湖南每年都有一些传统村落获中央财政支持,今年的数量最多。
潇湘晨报记者朱宗威长沙报道
“有了财政支持,相信我们会把美丽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看到湖南105个村落获得2019中央财政支持的消息,一名长沙网友评论说。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六部门联合公布2019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单,600个传统村落中湖南有105个。
105个村落近半分布在湘西州
从长沙城区出发,沿京港澳高速北行来到长沙县,一个静谧的小镇跃入眼帘。在开慧镇,斯洛特湖在阳光下泛着点点涟漪,红色地砖、原木围栏与翠绿的植被融为一体,让这里处处透露着原生态的韵味。该小镇板仓乡的开慧村,是杨开慧烈士的故乡,也因杨开慧烈士生长于斯而得名。这个村落,是长沙唯一获得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俗称“古村落”,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较完整地体现了一定时期的传统风貌,拥有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湖南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在悉心保护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根据六部门公布的名单,湖南这105个传统村落中,近半(51个)分布在湘西州。此外,属于怀化市和张家界市的传统村落数量也不少,分别是20个和15个。永州有8个村落入选,郴州、娄底分别有3个村落入选,衡阳有两个村落入选,长沙、株洲、邵阳各1个入选。
湖南连续多年有村落入选,今年最多
事实上,潇湘晨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4年开始,湖南每年都有一些传统村落获当年的中央财政支持。首批19个村落中,湘西州同样是分布最多的,有7个,郴州有6个,怀化两个,永州岳阳张家界益阳各1个。
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湖南有48个传统村落入选。2016年,分为两批,湖南共3个传统村落入选。2017年湖南有97个传统村落入选,2018年,同样分了两批,湖南共有55个传统村落入选。由此看来,今年湖南入选的传统村落是几年来最多的。
梳理这几年的名单,可以看出,湘西州、怀化、郴州等市州的传统村落获中央财政支持的数量较多。
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将一次性获得3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用于中国传统村落的各类保护项目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传统村落内传统建筑保护、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等。
讲述
300万资金分为三部分使用
300万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村落拿到手具体怎么用?听听往年获得了财政支持村落的村支书怎么说。
石堰坪村地处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东南部,距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48公里,距桃花源70公里。这是一座古老的土家族村寨,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14年,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名单公布,这个村是张家界市唯一入选的。“我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落特色主要是吊脚楼,全村有89栋列为文物的土家族吊脚楼。”石堰坪村党支部书记全建国告诉潇湘晨报记者。
“每个村获得300万的中央财政资金。资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民居进行整修。第二部分,就是对环境进行整治。第三部分,用于公共事业、公共服务方面。”全建国透露,“公共服务方面包括道路、水源保护、垃圾处理等方面。”
谈到村子这些年的变化,他表示,“石堰坪村原本是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我们对这个传统村落加大力度保护。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开始每年来这里旅游的达到十多万人次。”村里的老百姓也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人开了农家餐馆。
潇湘晨报记者朱宗威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