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火锅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资本竞逐,明星店面林立;科技企业跨界经营,对火锅生意“摩拳擦掌”;“90”后、“00”后聚餐,吃火锅成了首选……
高热消费需求,带动了市场发展。近年来,火锅在餐饮行业持续“刷榜”“霸榜”。数据显示,我国火锅店已达40多万家,市场规模突破8000亿元,火锅行业收入占全国餐饮收入的20%,是我国餐饮行业规模最大的餐饮品类;行业市场每年保持较高增速,未来市场规模会突破万亿元,也不难预见。
火锅何以让资本为之痴狂?
在传统五大餐饮业态中,火锅的毛利润高居榜首。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相较于正餐、火锅、快餐小吃、团餐、西餐日料,火锅的毛利率为56.46%,净利率为13.73%;在上述五大餐饮业态,火锅的单一餐位单次营收排名,仅次于西餐日料,位居第二;2019年全年每餐位营收为4.74万元。不管是餐位年均收入,还是门店年均营收,高额的利润,又怎能不诱人呢?而且,对于规模化经营,火锅行业有着天然优势,如,火锅所需要的食材,可以就地供应;门店经营的要求较低,选好底料及菜品供应商就能开张;火锅对烹饪技术要求不高,运营成本低;单店模型易于复制推广,标准化运营程度高……
可见,火锅生意的高回报、低壁垒、低技术含量,成为明星投资的理想选项。而标准化叠加社交属性,弥补了科技企业在地化短板。在实践中,明星并不实际经手生意,而是利用个人的粉丝黏性,为门店提供客流保障,如冠以火锅店的品牌官、创始人或代言人的名号。科技企业也利用自身的品牌专长、资本优势,为在地生活综合服务业务“开疆拓土”。
在资本“跑马圈地”的背后,火锅行业的“美好蓝海”也成了就激烈角逐的“红海”。由规模化扩张所形成的量化生产,既降低了对原料的要求,也引发了同质化经营。既降低了对原材料品质的要求,也引发了同质化经营。而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一些企业在服务和场景上展开突破,因为一时半会难以实现,转而动起了歪脑筋,模仿、抄袭之风泛起,如涉及店招门头的商标侵权,涉及店面装修和广告宣传的不正当竞争。
话说回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无论是明星流量效应如何,还是科技企业的专业品牌多么光鲜,将其品牌与火锅生意捆绑在一起,效果都是双向的。好的方面,是“带飞”火锅生意,而流量明星、科技企业毕竟精力有限,挂名经营,做“甩手掌柜”,也能轻松赚钱,但疏于打理,易出现安全、管理问题。只要有了问题,不管是明星自个犯事,还是门店暴雷,造成的伤害都是连带的。
那么,在激烈厮杀中,火锅企业该怎么突围?
无论如何,食品安全的弦都不能放松;而“明窗亮厨”是实现食品安全最好不过的抓手。而保障食品安全与食材供应,畅通与完善供应链条也是应有之义。科技化赋能和数字化转型,打通了供应链上“肠梗阻”,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率与抗风险能力,保障了原材料的品质与口感。加上创新元素的融入,及店面装修与店内氛围的考究,必能抓住消费者的胃,留住消费者的心。
时代日新月异,行业创新发展。火锅生意经的念法有所变化,不足为奇。而进场火锅行业,单凭“排队”造火、流量带客、“网红”打卡,结果往往是“开高走低”。轰轰烈烈的进场,半途“折戟沉沙”也是常态,遑论赚个盆满钵满了。正因为如此,火锅企业要成为行业春园内的“一枝独秀”,既离不开在质量与服务上的长远布局,也少不了对新营销切口的精准把脉,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展开。如此,资本才能在火锅市场“落地生根”,品牌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行稳致远”。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作者:谢军原标题:《火锅让资本痴狂的魅力何在?》
来源: 光明网
报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
国内火锅市场火热,国外也开始热闹起来。今年以来,包括呷哺呷哺、大龙燚、小龙坎等品牌纷纷加快了布局海外的步伐,火锅已成为中餐出海的“排头兵”。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海底捞处获悉,独立分拆后的特海国际目前在全球范围(除大中华区)共经营了115家海底捞火锅餐厅,其中70家位于东南亚地区,17家位于东亚地区,18家位于北美地区,10家位于其他地区。
结合其他火锅品牌的动作可以看到,东南亚是目前火锅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聚集了众多火锅品牌的东南亚,已然成为火锅的“新世界”。而聚焦在产品、营销、供应链、员工培训等各个角度,来自中国的火锅品牌,显然已经探索出了自身的发展经验。
火锅品牌奔向东南亚
“逾6000万海外华人与百余万境外务工、留学、度假群体的乡愁,为本土餐饮品牌出海培育了广袤沃土。”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如此表示,而火锅作为我国饮食文化中代表性的“中国风味”之一,其标准化程度与隽永的文化内涵,是“文化+技术”出海的典范,有望成为中餐出海最具潜力的品类之一。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火锅品牌出海的第一站,会选择东南亚市场。例如,11年前,海底捞出海的第一家门店开在新加坡。此外,2023年1月,呷哺呷哺海外第一家店也落地新加坡。小龙坎目前在马来西亚的门店数量已达到5家,在新加坡和柬埔寨还分别拥有4家和2家门店。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中国火锅、茶饮等正成为东南亚美食爱好者的新宠;泰国公共电视台引述媒体情报平台的数据报道,8月31日至9月11日,单在曼谷就有11家麻辣火锅店开张。
对于从业者来说,东南亚地区对中餐来说有不错的机遇。“首先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中国餐饮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进入新兴市场,开拓更广阔的消费者群体;其次,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文化、饮食习惯和口味上有相似之处,这为中国餐饮企业提供了优势;再次则是随着跨境电商和物流技术的发展,中国餐饮企业可以更轻松地将产品和服务引入东南亚市场,这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和平台,加快了产品交付和市场覆盖速度。”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周兆呈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另一方面,周兆呈告诉记者,企业也要认清存在的一些挑战。首先,东南亚市场已存在着众多本土和国际品牌的餐饮企业,竞争激烈;其次,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可能对外国企业经营产生限制和挑战;再次,尽管有一定的文化相似性,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中式餐饮企业需要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习俗和口味,进行本地化调整,确保菜品和服务符合当地口味偏好,并尊重当地文化。
显然,一系列的中国品牌餐饮已成为向东南亚地区传递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海底捞的品牌文化建设依托于川派底蕴基因。通过川派火锅美食、温暖友好服务、川剧变脸、融合中国功夫的捞面表演,从舌尖美味到视觉体验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川派文化。”周兆呈表示。
记者了解到,中餐企业传递中国文化也引起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注意,根据公开报道,刚从菲律宾赴中国广州的暨南大学任职菲律宾项目副研究员的阿格鲍瓦说,过去菲律宾人对中国品牌的食品或其他产品避而远之,但现在“我们在YouTube看到很多菲律宾人点评中国餐饮,这的确是改变中国在菲律宾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形象的好办法”。
中餐出海经验
番茄资本卿永曾表示,国内中餐品牌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一直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没有一个中餐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1%,到2022年连锁化率也只有19%,多元化的中餐生态是中餐一直保持着极强的产品和品牌创新力,除管理体系外,其他很多方面已经全球领先。反观海外餐饮连锁,由于过度集中,创新力缺乏,产品、业态单一,已很多年停滞不前,很多品类在海外都属于空白状态。中餐出海非常有机会杀出一条“血路”。
正如卿永所说,中国餐饮品牌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已总结了独特的适合中国餐饮的海外探索经验。
首先是本土化,一面是在国内早已形成的自身特色,一面则是全新的不同的受众群体,如何平衡是摆在“出海者”面前的关键问题。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就指出,火锅品类出海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对火锅接受度较高的华人群体以及相关朋友圈,真正外国人的接受度还不够,如何提升海外市场对火锅品类的接受度,是火锅品类出海的难度和痛点所在。
对此,周兆呈表示,在海外市场始终保持产品的品牌特色,让全球顾客都品尝到经典的海底捞味道,是其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点。如“捞派十佳”系列招牌菜,同时会根据本地口味和文化特点,增加适应当地消费者的菜品选择,以提供更多元的用餐体验。
记者注意到,为满足国际市场上的多元化需求,创造更强劲的盈利空间,特海国际不断推出本土化产品来改善运营模式,根据当地顾客的本土化需求进行服务和产品上的个性化创新。比如,结合新加坡本地传统美食“鱼头炉”,研发了浓香鱼锅底;在泰国,推出了冬阴功火锅;在英国门店的小料台上的法棍面包和黄油,就曾在网络上受到热议,被网友称为“海底捞本土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呷哺呷哺相关负责人也曾告诉记者,针对海外分店,结合当地消费群体喜好,推出大小鸳鸯锅,固定的小鸳鸯锅是养生菌菇锅,另一半则有五种锅底可选,每款都是海外呷哺呷哺独有。
可以看出,从产品端入手,实现对当地消费者最大的吸引,已成为火锅品牌在海外的一致动作。但一家门店的经营优劣,除了产品,也有其他关键性因素。
其中,营销也极为重要。柏文喜认为,“如今的火锅品类出海要与最先进的营销工具和供应链设施相结合,还要在提升产品与服务标准化、流程化以便于连锁化拓展与经营的同时,结合社交化媒体的深度渗透来进行火锅文化的普及推广,以促进市场接受度的持续提升与扩大。”
此外,在供应链上,不同的品牌则有着不同的考量。记者注意到,最早的火锅进军海外品牌小肥羊,在2006年时就开始自建上游供应链,包括羊肉和底料加工厂、自有调味品工厂,将火锅“打包”运往海外。而如今的小龙坎也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在四川眉山建有生产基地,生产底油底料等核心产品,利用自身全程可追溯的产品体系降低了出口、报关等一系列流程的难度,火锅底油底料等核心产品得以迅速运达海外门店。
目前,在海外规模最大的是海底捞,其在门店数量较多的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厨房,主要负责制造和加工附近餐厅使用的食材,包括需要加工和调味的肉类以及需要清洗和切割的蔬菜。对于其他市场,海底捞通常直接从当地供应商采购食材。
显然,在产品、营销和供应链层面,中国火锅品牌,已经总结出了适合自身出海路径的经验。
关于“人”的故事
在海外市场,不仅仅要向顾客宣传中国餐饮文化,在此之前最关键的是要让员工接受中国餐饮文化和企业自身的品牌文化,而这就涉及管理模式和员工培养。
周兆呈告诉记者,在管理模式上,特海国际优化了“区域—门店”的管理体系,目前设立了15位区域经理和实习区域经理,缩小全球管理半径,赋予区域经理更大的自主权深入洞察市场,主责推进各市场发展。让区域经理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语言、消费习惯差异,洞察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设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在服务本土化上,会根据当地饮食习惯,调整服务模式,比如在部分欧美国家,在就餐过程中,更注重私密,更喜爱不被打扰,我们就会在服务过程中,只进行上菜等基本的服务。另外,海底捞注重本土人才培养,比如招聘本土员工,培训员工当地语言运营、使顾客在用餐体验中感到亲切和舒适。”周兆呈表示。
海底捞的个性化服务方面,在中国市场是如此,海外亦是如此。包括为寿星顾客提供生日果盘和唱生日歌助兴等。
个性化服务离不开人,因此,海底捞极为重视对海外人才的培养。据了解,今年8月,其举办了“海底捞岗位之星——国际市场总决赛”,集结了51名来自10个国家的海底捞国际市场决赛选手,涵盖捞面师、变脸师、服务员和收台员。
021中国火锅排行榜揭晓,四川,重庆,江西皆上榜,你吃过哪家?
吃货们有福了。
最近红餐网和中国餐饮协会公布了一份榜单,2021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排行榜揭晓,海底捞小龙坎均上榜,其中有四川的代表火锅店海底捞,有重庆的代表火锅店德庄,有江西的代表火锅店季季红等等。
据悉这份榜单排名是通过10万位网友投票和专家综合打分得出的,对于中国的这10大火锅,你吃过哪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榜单吧。
< class="pgc-img">>第一名、海底捞
海底捞大家都不陌生,一家来自于四川简阳的火锅店,如今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火锅店,也是目前国内营收最高的餐饮店。
如今全国总计拥有近1600家门店,三四线城市基本上都可以看到海底捞的身影,人均消费130元左右,如果想要吃好一点了,多来一点牛羊肉,那么就直奔人均150元去了,市场定位中高端,服务是其主要的特色。
< class="pgc-img">>第二名,小龙坎
这是一家来自四川成都的网红火锅店,5年前特色火爆,如今生意没以前好,但是全国门店将近有1000家,大多数以加盟店为主,人均价格130元左右。
< class="pgc-img">>第三名,巴奴毛肚火锅
这家火锅店来自于河南郑州,但却是一家四川系火锅,这家火锅店以“碰瓷”海底捞走红,“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正是靠着这句口号,让巴奴毛肚走红。
以差异化吐槽海底捞,从而树立起毛肚和菌汤为主打的菜品,深受不少顾客的喜爱,这家品牌也是跟海底捞一样,直营门店为主,人均价格150元左右。
< class="pgc-img">>第四名,呷哺呷哺
这是一家台式小火锅,同时也是第一家上市的小火锅餐饮公司,这家店主打台式风味,以小火锅为主,一个人一个锅的就餐形式,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深受白领们的喜爱。
这家店的菜品价格人均在90元左右。
第五名,大龙燚火锅
这家店和小龙坎是同一时间走红的网红火锅店,主打加盟模式,门店人均消费价格在140元左右,火锅的口味跟小龙坎类似。
加盟的火锅店菜品质量这块不好把控,所以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虽然如果这家火锅店生意还不错,门店数量全国将近1000家。
< class="pgc-img">>第六名,德庄火锅
这家火锅店比海底捞还更早成立,是一家重庆特色的火锅店,也是以加盟的方式为主,10年前这家火锅店生意非常的火爆。
我上大学时,班上的富二代过生日时经常请大家去吃火锅,一般都是开在商业步行街,生意很好。
第七名,东来顺
这是一家北京著名的火锅店,去了北京大家都喜欢去这家火锅店品尝老北京的火锅味道,跟海底捞火锅等四川派系的火锅店不一样,这家店主打羊肉火锅,吃起来很有味道。
可惜这家店只在北京天津等少数地区才有门店,在全国其他地方很少见。
< class="pgc-img">>第八名,蜀大侠
这也是一家成都风味的火锅店,也是主打加盟模式,这家火锅店跟小龙坎类似,不管是服务还是菜品特色都差不多。
第九名,捞王火锅
这是一家广东的火锅店,门店都是直营的,以广东猪肚鸡火锅为特色,这些年在广东餐饮市场非常火爆。
门店人均消费150元左右,这个价格比海底捞贵一点,这家店主打的口味就是猪肚鸡,比较清淡,深受养生派人士和不爱吃辣的朋友喜欢。
< class="pgc-img">>第十名,季季红火锅
这是一家江西南昌的火锅店,主要市场分布在江西区域内,也是以川系火锅口味为主,人均消费70元,性价比很高,菜品实惠,口感还不错。
这家火锅店也是以加盟为主,属于江西火锅店的龙头,不少在江西工作过的朋友们都吃过这家火锅店。
以上便是2021年中国10大火锅排行榜,各个地方的火锅店都有,对此,你吃过哪家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