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
人民城市,黄浦样本,样貌如何?不妨,先逛逛“一街一路”,看看路边的充电桩,瞧瞧小餐饮店的标准化管理,再体验一回城市地标的高标准保洁,全方位感受精细化城区治理的黄浦特色。
过去一年,黄浦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用精细化治理,让近悦远来的朋友们真切感受——黄浦,最上海!
过去一年,黄浦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用精细化治理,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真切感受——“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
< class="pgc-img">>图说:晚霞下的黄浦区 蔡维帅 摄
“一街一路”
人民城市黄浦样本
百年淡水路,咖啡飘香,诗意盎然。淮海中路街道零距离家园建成不久,200多平方米,有咖啡馆、亲子画室、自习室……一个个共享空间都是生活休闲好去处。人们说,淡水路,真的可以很浓。
西凌家宅路,醉美烟火,乐荟西凌。原本,这里线路设备杂乱、公共绿化缺失。去年,半淞园路街道以“家”为主题,多元主体参与,硬件设施提升,营造出一条从“社区居民”到“城市居民”都有归属感的美丽街区。
还有,江阴路—顺天村、局门路、龙门邨、烟火蒙西……走遍黄浦,从北向南,由东到西,每一处“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都让人眼前一亮。
何为“一街一路”?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街道打造一个街区、一条示范道路作为城区精细化治理范本。
< class="pgc-img">>图说:黄浦区五里桥街 道“一街一路”之小橘“象”彩绘墙
2023年,黄浦区10个街道“一街一路”建设项目共计65个,面积20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市民生活需求,解决“急难愁盼”,提升幸福指数。
一年来,区精细化办、区地区办积极牵头各职能部门、街道,以党建引领城区精细化治理,以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为目标,聚焦可阅读的建筑空间、可亲近的滨水空间、可漫步的街道空间、可休憩的绿化空间、集约高效的地下空间,在10个街道打造一批黄浦最具魅力的“一街一路”示范区域,统筹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和服务功能,不断推进“人民城市”理念落地落实,探索新时代人民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的黄浦样本。
一年来,“一街一路”从规划图切实变成“实景图”,区精细化办对十个街道会同区财政局、区地区办、区房管局、区建管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应急局、区城运中心、各物业集团等相关部门(集团)组成评审小组,挖掘各街道区域特色,评价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全过程施工监管流程、综合考虑后续养护,对各街道项目提出详细意见。
在推进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图”规范到位,区精细化办会同区建管委、区应急局、区消防支队等单位全年召开多次黄浦区“一街一路”建设项目文明施工培训会,守牢安全底线,强调文明施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精细推进,只为“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让“家门口的蝶变”实实在在看得见。
一个目标是——用“家门口的蝶变”,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崭新篇章!
< class="pgc-img">>图说:黄浦区在10个街道打造了一批最具魅力的“一街一路”示范区域
充电桩
实用美观大家受益
收费便宜、随到随充,安全又省心!
2023年黄浦为民办实事项目——40个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提前完成。
金陵东路358号,2个充电柜、24个充电格已安装到位。外滩街道表示,新安装的充电柜主要是方便周边商户和快递、外卖骑手,也可惠及周边2个老旧小区共120户约400名居民。
2023年,区房管部门、区市政部门大力支持,外滩街道想方设法整合资源,试点推动沿街非机动车充电桩项目。上半年,北京东路(靠近河南中路)与宁海东路(靠近永寿路)两个路段,都推出了沿街智能充电桩,大大方便了那些空间狭小、无条件建设非机动车停车库的小区居民和沿街商铺用户。
大吉路65号门口、大吉路肇周路交叉口、大林路26号门口、肇周路179号门口,以及大林路190号门口等5处“老西门·小青停”也已正式上线。老西门街道因地制宜设置了花坛式、雨棚式、立杆式、连杆式的充电设施,共提供了210个充电插头。价格实惠,实用美观,周边居民、外卖小哥赞不绝口。
< class="pgc-img">>图说:“老西门·小青停”正式上线
尽管空间资源有限,黄浦区一直在探索道路充电桩的实现模式。黄浦将为不具备安装条件的老旧小区“创造条件”,统筹周边资源,尽快解决居民期盼已久的“停车难、充电难”,把这项政府实事项目做得更细、更实。
一个目标是——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家门口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小餐饮
标准化管理吃得放心
黄浦老城厢,“二元结构”突出,辖区持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业中,小餐饮占多少?67%!
食品安全、环境状况、油烟扰民、服务质量,都曾是市民投诉的热点。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2017年,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提出“小餐饮标准化管理”;2023年,小餐饮标准化建设成为“为民办实事”项目,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升级创建标准、综合精细治理、优化操作流程、规范奖励发放,实现监管和创建“两手抓、两不误”。
小餐饮标准化管理,究竟如何管?
头一样,立规范。硬件设施老化,场所环境卫生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无证、超范围经营现象,这些都是问题。为此,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编写《小餐饮单位管理规范》;引导更多的小餐饮经营者自觉自愿加入标准化管理的队伍,出台《黄浦区小餐饮店标准化管理评估及奖励实施细则》。同时,区食药安办统一领导,街道牵头,市场监管、绿化市容、城管、环保等,各司其职、协同配合。
< class="pgc-img">>图说: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提出“小餐饮标准化管理”
在基层,各街道食药安办协调市场监管、环保、绿化市容、城管等部门和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以及行风监督员或居民代表组成评估验收小组,对本街道小型餐饮单位标准化管理开展评估验收,设立“示范”“达标”“不合格”三个等级,对评估结果为“示范”“达标”的小型餐饮单位给予相应奖励。
此外,定期组织开展标准化建设小型餐饮单位自查、复查和交叉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将实施小型餐饮标准化管理的单位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畴,完善信用档案,实施联合惩戒,建立小型餐饮标准化管理成果长效监督机制。
小餐饮店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首先在南京东路街道广西北路的小餐饮试点,然后向10个街道推广。2017年起,黄浦区相继完成“1+10”重点整治区域200余户小餐饮单位及1000余户沿街小餐饮单位的标准化建设。2020年,成立小餐饮标准化管理2.0成果展示暨食品企业联盟,实现小餐饮标准化管理的动态化监管,对评分不达标企业实施动态退出。同时,设定奖励等级和奖励基金,激励小餐饮单位对标整改提升形成具有黄浦特色的小餐饮管理机制。目前,全区累计有1200余家小餐饮单位完成标准化管理改造,给予扶持和奖励858家,发放奖励金额共计610.1万元。
一个目标是——小餐饮标准化管理,让四面八方的朋友在好客黄浦吃得放心!
席地可坐
高标准保洁近悦远来
外滩,上海经典城市地标,滨水区域更是中外游客凭栏望江、打卡拍照的必到之处。一尘不染的座椅、扶手,可席地而坐的人行道、月台,干净温馨的公共厕所,这些精细化保洁就是外滩滨水区保洁班每天的日常。
每天面对日均超40万人、瞬时峰值破4.7万人的“人从众”场面,外滩滨水区保洁始终精益求精,不断自我加压。假日里人流量高居不下,垃圾量比平时也上升了近300%,班组成员就增加了30%,增设了15组31个垃圾桶,通过不断的精细化保洁,确保外滩滨水区域整洁有序,让外滩成为展现黄浦环卫精细化保洁的一个重要窗口。
< class="pgc-img">>图说:蓝天白云下的人民广场
若论保洁,相比淮海中路、中共一大会址保洁区,2万多平方米的环上海文化广场区域“烟火气”更浓。周边居民生活区、医疗机构、各沿街特色商铺,鳞次栉比,人流量大,单行道多、落叶也多。高标准保洁,在这里,行吗?行!
路吉公司依托“智慧环卫”平台,实时掌握环卫作业情况,随时调度环卫一体化资源,强化网格化管理,实现监管精细化。同时,与瑞金二路街道城运城建中心结对,构建“党建引领、高效协同、合作共赢”的“大环卫”格局,为区域保洁质量常态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打造出“四个一样”环境——白天和夜晚一个样、平时和节日一个样、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晴天和雨天一个样,形成了精细化、高品质的区域环境。
2020年,由城发集团和区绿化市容局带领,路吉公司负责的淮海中路、中共一大会址、日月光田子坊三大区域,创建成为本市首批70个“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区域。如今,上海文化广场高标准保洁区新标杆,将与原有三块区域形成完全衔接,汇集成一整块高标准保洁示范区。
一个目标是——更干净、整洁、优美、文明、宜居的城区环境,近悦远来!
新民晚报记者 姚丽萍
相关链接>>
黄浦“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2023年,黄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进程中,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沉甸甸——
■ 电梯加装完成率全市第一
2023年,黄浦加装电梯完工100台,在建施工14台,申报审批68台,累计签约182台。全区638处可加装点位目前已累计完成加装电梯311台,完成率49%,居全市第一。
■ 超3500户告别“老破小”
2023年5月,东至河南南路,南至梦花街、文庙路,西至曹家街、柳江街,北至复兴东路的蓬莱路北侧地块(687、691、692、693街坊)盼来了二轮征询生效,居民们纷纷告别了“老破小”,奔向新生活。
■“两旧改造”向新而生
2023年,黄浦探索“两旧改造”新路径,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出新亮点,让老旧住房实现“内外兼修”“焕新蝶变”。全年完成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22.003万平方米,受益户数4893户,圆满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 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全覆盖
2023年起,黄浦区“五边形”养老服务在各个街道布点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全区已实现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各街道全覆盖,养老服务“周边”资源更均衡,服务更贴心。
■ 百年菜场换新颜
菜市场,一半城市缩影,一半生活写实。2023年,位于肇周路35号的巨鹿·唐家湾市集在巨鹿集团的全力推动下完成焕新升级,打造全新智慧菜场并正式投入使用,有力保障市民“菜篮子”。
■ 城市即公园,出门即远方
2023年,黄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最大限度利用、提升和改造已有空间,将绿色渗入街区,努力提升绿化品质。新建口袋公园2个、专用绿地0.8万平方米的目标提前完成,新建公共绿地2.2万平方米、立体绿化1.5万平方米的目标年底前完成,向市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
2个门洞,1/3为75岁以上老人,除少数80岁以上老人享受社区助餐服务外,绝大部分居民都要自己解决“买汰烧”。这是老小区宝钢十一村此前面临的困境。
尽管地处宝山中心城区,步行10分钟可达菜场,夏季高温还是为老人买菜做饭带来了挑战。对讲求实惠的老年人来说,门口的友谊支路和盘古路沿街虽有社会化餐饮,一顿饭下来一人也要吃掉二三十元,贵了些,叫外卖也不符合生活习惯。居民纷纷提出,有没有性价比高又方便的就餐方式?
上周一,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钢十一村的社区助餐便民点开张,带来了居民翘首以盼的就餐新选择,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家门口小食堂”。
200人份的小排,20分钟售罄
“家门口”,意味着近,不出小区就能走到。在宝钢十一村小区西北角,一间30平方米的凉亭本是党员组织生活活动空间,使用频率不算太高。恰好社区开展便民助餐试点需要固定场地,居委便在征求居民同意后增加了助餐功能。说是“食堂”,助餐点实际上并不设置烹饪设备,菜品出自助餐企业上海佳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装保温箱后经专车送至小区分售。
上周五上午10:20分,距离餐车到达还有10分钟,凉亭外已排起三四十人的长队,个个自带塑料饭盒或搪瓷碗盆。家住19号的刘金祥老人10点后出的门,排在队伍中段,他说,早来的居民9点多就开始排队“嘎三胡”了。老年人起得早,吃饭早,这也是助餐点午市从10:30开始的原因。可居民们发现“家门口小食堂”名声传得很快,不仅本小区居民光顾,隔壁几个小区的居民也闻声前来,加快了菜品售罄的速度,于是一些担心晚来就买不到的居民只能到得更早。
居民的担心不无道理。短短几天,“小食堂”的拿手菜已获得了好口碑,居民相互提醒,“11:30之后来就没什么可选了。”上周二中午准备了100块红烧肉,4位居民就买走了30块,最多的人一次带走了10块。上周四200人份的小排,20分钟售罄,后来临时补了货也很快卖掉。佳琳餐饮负责人刘以敏告诉记者,便民助餐点目前还在试运行阶段,菜品由位于宝杨路的中央厨房每日新鲜烹饪后运送过来,车程仅10分钟。为保证干净卫生不浪费,中午供应量为200人份,后续将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采访中,多位老年居民表示,助餐点开进小区很方便,“买回家就能吃”,有时把晚饭也带上,省得多跑一次。吸引他们连续光顾的核心原因更在于实惠。以8月18日的午市菜单为例,桂花红烧肉、红烧大排、糖醋排条、元宝虾、熏鱼全都是5元,烂糊肉丝3元,炒素、绿叶菜2元。20个菜,荤菜为主、素菜为辅,主食有米饭、花卷、刀切馒头,还有可选的蛋糕、曲奇等烘焙糕点。一位阿姨说,自己买了一份小排和一份素菜共花费7元,米饭是家里煮好的,“这么实惠,外面哪里买得到?”
宝钢十一村居民区书记夏敏介绍,收到助餐企业发来的次日菜单后,居委干部会将菜单发到楼组长群,再由楼组长转发到各个楼道群,社区通上也会同步发布。“明天有什么菜,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居民一看就心里有数了。”夏敏说,前期调研显示,不仅老年居民对社区开设助餐点呼声很高,上班族和亲子家庭也反应热烈。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家门口小食堂”目前供应一日三餐,早餐6:30-8:30,晚餐16:30-18:30,“年轻居民在群里反馈,现在早上急着出门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弯到凉亭可以买包子、油条和豆浆,晚上回来也可以买晚餐,让孩子早点吃上晚饭。”
流动餐车入小区,居民为何乐意接受
小区没有合适场地设立固定助餐点,怎么办?
经友谊路街道协调,针对部分就餐需求较大、周边餐饮配套不足矛盾集中的社区,采用流动餐车送餐进小区的方式助餐。餐车大小与小型房车相当,内部配有不锈钢厨房设备和冷柜,厢体经过改造一侧可打开,类似于影视作品中的流动比萨、热狗车和冰激凌车。
中午11:30,停靠在宝山六村中心广场旁的佳琳餐饮流动餐车上,两位工作人员已经在着手收尾工作,20个菜品只有4个菜还有少量剩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上午9:50分驶入小区开始准备,10:20就有居民等候排队,和社区固定助餐点一样,也是1小时左右卖完。“有的居民看到别人手里打包的菜才知道我们这个餐车,也带着好奇过来买了份。”
看着仅剩的几个菜,居民姚先生并没有购买,理由是素菜没了,荤菜的鱼是用剁椒烧的,母亲吃不惯。姚先生提出,老年人吃素比较多,希望以后素菜品种可以再多一些,荤菜的烹饪方式也尽量少油少盐。还有居民表示,现在大家都注重健康饮食,希望餐饮公司可以把所使用的米面粮油种类品牌展示出来。
流动餐车初入小区,居民接受度还挺高?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了解到流动餐车供应的菜品与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享餐厅出自同一个中央厨房,自己就放心了。“我去那里吃过,味道还不错。”
一到友谊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享餐厅所在的楼层,就能闻到饭菜香味。正值暑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放松学习,有了餐厅,他们便不用顶着烈日走出去吃午饭。中午12:30分,本以为用餐高峰期已过,共享餐厅内却依然一座难求。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厅约140平方米,最初只摆放了10张餐桌,可容纳40人同时就餐,运营后发现人流稳步上升,目前每日午市要接待两三百人。为了减少等候时间,党群服务中心又临时开辟了2个活动室供人们午间用餐。家住周边小区的乔先生直言,自己特意带着两个孩子避开高峰期来用餐,“十一二点来,排队的人太多,体验不太好。”
哪怕是晚点吃饭,乔先生还是愿意来,主要还是因为性价比。价格方面,烤鸡翅根3.5元一两,番茄炒蛋2.2元一两,水煮牛肉1.8元一两,米饭和汤免费。乔先生和两个孩子一餐总共花费四十多元。之所以用这样的计价方式,是因为共享餐厅采取自助取餐、自动结算模式。顾客在拿取餐盘时扫描餐盘二维码绑定,自助取餐后将餐盘置于感应区域,取餐机会自动称重结算价格。餐厅负责人表示,这是为了倡导“吃多少、取多少”,避免浪费,通过后台积累的数据,餐厅也可以掌握菜品销售数据,并根据菜品排行榜、就餐高低峰期来合理调整菜品。
为了让居民吃得放心满意,友谊路街道正大力推行“家门口”美食工程。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张卫领介绍,街道正积极构建中心共享餐厅、社区助餐便民点、流动餐车三级助餐网络,加快推进同济公寓、宝山一村等5个社区助餐固定点位试点,布局流动餐车进小区。通过以点带面,一小区一方案,推动“家门口”美食工程提质增效。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吴越 摄
来源:作者:吴越
“五五购物节”后“无缝衔接”“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上海,品全国,赏全球”!6月29日晚上,2024上海环球美食节外滩环球美食市集暨开街仪式亮相BFC外滩枫径,环球美食市集同场举办。整个活动汇聚了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 90家中外餐饮、美食天团“联赛”,地标餐厅、中外名厨竞放异彩,拉开“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舌尖盛宴序幕,市民与中外游客在魔都江景天际线下享遍世界美味,沉浸式漫步夏日限定美食街区、感受环球美食无限乐趣。
伴随着异域风情的表演,夜幕还没有降临,BFC外滩枫径已经是人头攒动,美食美酒让市民游客挑花了眼,这边是意大利的比萨和夏日特饮,再加上现烤的大块牛肉串,那边是中国香港的手打柠檬茶、丝袜奶茶、萝卜牛杂和咖喱鱼丸,琳琅满目的美食让市民游客大饱口福。市民俞女士告诉记者,这里感觉特别好,人真的是特别地多。这边各地美食都有,西式中式的真的都是特别地好吃。可以与家里人一同来度周末。天也已经放晴了,没有黄梅天下雨的影响,真的是特别地开心。
有了美食当然少不了美酒,这边葡萄酒产地的美酒等待着你试饮,那边鸡尾酒的现场调制让人看花了眼。一家鸡尾酒摊主告诉记者,这次带来的是特别调制的夏天鸡尾酒,以新鲜的水果为主,适合夏天的口感。它的口感比较有层次化,适合年纪轻的,喜欢喝创新鸡尾酒的这些人群。
夏日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这次环球美食节中,市市场监管局在现场设摊,开展“你点我检”征集活动,就市民关心的食品安全征集意见和建议。市民唐女士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活动蛮好的。特别是现在天热了,食品安全是非常关注的,特别是有小孩的,如果在外面的摊位上吃到一些质量不是很好的东西很容易拉肚子,对小孩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有这样的活动我特别支持”。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张琦告诉记者,“你点我检”是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一项常态化开展的为民办实事活动。“我们也希望老百姓能够更多地关注食品安全,能够参与到我们食品安全的社会工作中来。老百姓点了之后,我们会搜集老百姓线上线下的数量的多少,比如说哪些品种相对会比较多、关注度比较高,我们会对这些食品做抽检。抽检之后我们会在我们的官网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公众号上对外公布这个抽检的结果。”
为进一步推广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2024环球美食节开街仪式上,特别邀请新茶饮及乳品品牌代表就“营养选择”标识发表倡议,通过从A到D的4级“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提示居民过量摄入添加糖等因素的健康危害,指导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理性选择饮品。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原立军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你点我检”进入环球美食节 “护航上海味道”,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买得更安心。这次环球美食节集在上海已经是第八场活动了,后面还会有延续性的活动。我们是“世界食材、中华美食、上海味道”,为消费者带来饕餮盛宴。
据介绍,后续主办方还将通过上海味道下午茶大赏、国际奶酪文化节、餐饮趋势发布盛典等活动,持续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美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