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扬子晚报
这两天气温升高,户外走一走就觉得热,吃上一根雪糕真清凉。
市民朱女士反映,今年南京冷饮市场行情比去年涨了。去年2.5元的马头牌冰砖如今3元;去年3.5元一支的可爱多,今年5元……在南京文昌巷的一家冷饮批发市场,扬子晚报记者找到了答案。
批发店冷饮多为“网红脸”
昨天下午,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市文昌巷附近的一家冷饮批发市场,看到广告牌上五花八门:“特色特价”“网红爆款”“跑量明星”等字眼引人注目。
再低头看一眼冰柜里,赫然出现的都是一些网红名字:网红大白兔奶糖、双黄蛋雪糕、椰子灰蛋筒、珍珠奶茶、蓝莓芝士雪糕、冰红茶雪糕、辣椒雪糕……一位正在选购的网友告诉记者,这一家是网红店,最近抖音里火起来的。而传统1元左右的平价冰棍,小布丁、冰工厂等越来越难找。
扬子晚报记者好不容易才在一节边角的冰柜下层翻找到几支老冰棍和小布丁。这家店老板说,到这里来的年轻顾客居多,都是冲着双黄蛋雪糕等网红爆款冷饮来的,一买就是一整冰袋。为照顾街坊邻居老主顾等小部分群体需求,他才进了些小布丁和老冰棍。
一位听朋友推荐而来的叶女士直接带了两个保温袋一次性买了170元冷饮。老板表示,像这种标准的消费是常见的,因为是冷饮批发,顾客都不讲价。
7成冷饮都涨了价
昨日,扬子晚报记者随机走访了分别位于南京城东、河西、城南的4家超市、便利店以及小卖部,看到大小各异的冷饮柜都被摆在各家店门口非常显眼的位置,不少小店在冰柜上竖起了牌子“欢迎批发”“最惠一口价”。
记者发现,不少冷饮品种都涨价了:去年2.5元的光明冰砖涨到了3元;3.5元一支的可爱多涨到5元;8元一支的梦龙,今年卖到了9元……即便如此,不少顾客表示,该吃还得吃。
城东苜蓿园大街附近一家小超市内,不断有人前往购买冷饮。“今年可爱多都卖5元啦!”上班族小王坦言道:“我们全家都是‘可爱多’的忠粉,儿子是小忠粉,吃着吃着‘可爱多’价格就涨上去了,刚开始卖2.5元,后来涨到3.5元,到现在又变成了4元,有的品种5元。”除了可爱多,梦龙、光明冰砖、马头牌等人气冷饮也身价上涨1元不等。
“今年70%的冷饮都涨价了。”一家冷饮批发市场老板说,不光是以前价高的冷饮涨价,就连一些平价的1元冰棍,在整箱批发上价格也都略涨了四五元。
白糖涨价抬高了冷饮身价
来自wind资讯显示,冷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白砂糖、巧克力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扬子晚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当下国产奶粉普遍缺货、进口奶粉价格上涨,除了原材料,冷饮市场的运输成本、人工和环保等方面的成本也在逐年提高,这也造成了今年冷饮涨价。
据批发店老板反映,人气雪糕“梦龙”厂商建议每支零售价由去年的8元上调至9元;“八喜”冰激凌价格也有所上升;“伊利大布丁”零售价虽维持1元不变,但却“瘦身”,从往年的70克变为60克。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范晓林 实习生朱梦涵
新经纬8月16日电 (林琬斯)“去火喝哪个?”“五指毛桃有什么功效?”乍一听仿佛置身药店,但实际上,这是顾客在一家茶饮店内点餐。
继酸梅汤、三伏贴、晒背之后,各种中药茶饮、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在一边熬夜一边“朋克养生”的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只不过,“中药餐饮”这次能火多久?
“一天卖几百杯”
在门店内,“中药奶茶”“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被叫做“草本奶茶”“草本面包”“草本冰淇淋”。
13日,中新经纬来到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线下门店。除了罗汉果美式、陈皮拿铁、紫苏山楂茉莉美式等草本咖啡,店内还售卖各类网红水和药食同源的面包。
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线下门店 中新经纬 林琬斯摄
店员介绍,陈皮山楂美式、陈皮拿铁、枸杞拿铁与紫苏系列都特别火,紫苏山楂用同仁堂的“小红罐”做的。“小红罐”是指同仁堂知嘛健康滋补膏方,紫苏山楂膏是其中的一款。
对于草本咖啡的售卖情况,店员表示,“周六日来你都说不上话,也没座位。”
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线下门店 中新经纬 林琬斯摄
据介绍,网红水融入了草本元素,主要有用西洋参片、罗汉果粒、大枣、贡菊等制作的“熬夜水”,用大枣、龙岩、茯苓、百合、酸枣仁等制作的“晚安水”,用桃胶、大枣、红参片、桑椹等制作的“桃花水”。价格最高的是“桃花水”,一瓶42元。
“网红水需要提前泡两个小时才有味道,需要现做。”上述店员说。
同仁堂知嘛健康网红水 中新经纬 林琬斯摄
此外,中新经纬在门店看到,“药食同源”烘焙面包有滋养黑芝麻碱水面包、罗汉果蓝莓欧包、陈皮肉桂苹果酥、同仁堂枸杞原浆牛角包、蜂蜜黄芪胡萝卜吐司,价格最高的为36元的罗汉果蓝莓欧包。
同仁堂知嘛健康“药食同源”烘焙面包 中新经纬 林琬斯摄
据店员透露,一般下午一两点会有批现做的面包出炉上架。13日下午四点半,中新经纬在店内看到,蜂蜜黄芪胡萝卜吐司、罗汉果蓝莓欧包均已售罄。
同仁堂知嘛健康“药食同源”烘焙面包 中新经纬 林琬斯摄
同日,中新经纬来到长春堂顺时而饮前门店,菜单上的部分茶饮、奶茶、咖啡加入了五指毛桃、蒲公英、酸枣仁、山楂、陈皮等草本药材,写着“药食同源”“草本轻养”“草本牛乳茶”“中华方剂手作茶”,价格在16元至28元之间。这些加入草本药材的饮品部分只有冷饮选项,可以选择不另外加糖。
“店内的草本奶茶一天能卖出几百杯。”长春堂顺时而饮前门店的店员告诉中新经纬。中新经纬点了一杯枣仁红豆绵香饮,喝起来奶香味与红豆味浓重,与奶茶无二,并没有中药的酸苦。
店员也直言,酸枣仁有安神的功效,但只喝一杯没有特别的功效。如果需要,可以购买店内的代用茶。中新经纬看到,该茶饮店内还有蒲公英薄荷茶、山楂柑普茶、赤豆茯苓薏仁茶等代用茶销售,单副价格在18元至29元之间。
顺时而饮店内还有鲜果本草冰淇淋销售,有桑葚西梅、茉莉柠檬、黑芝麻、五红养生口味,一个冰淇淋球28元。不过,据店员介绍,芝麻口味的不太容易保存,卖完后不清楚后期是否会再上架。
谁在布局?
顺时而饮官方公众号文章介绍,顺时而饮是长春堂旗下子品牌。200多年前,孙振兰创立了中医药长春堂字号,历经五代传承至今。期间,长春堂的镇店之宝“避瘟散”曾远销海外。
14日,中新经纬以加盟商的身份通过官方公众号联系上长春堂顺时而饮招商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不包括房租、人工和日常的运营费用,标准店(4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的投资规模在40万元至60万元之间,预估回本周期在12个月至15个月,毛利率在55%至60%。如果原料的价格有重大的涨幅,可能会影响产品售价。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该招商工作人员强调,门店不需要具备医药相关资质,店内的饮品用的不是中药材,而是药食同源原料。
养生经济下,中草药材走入人们的日常饮食中。
“中药”与“奶茶”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食物,组合起来的话题“中药奶茶”在抖音播放量达4.2亿次。
中新经纬以关键词“中药奶茶”“草本奶茶”“中药冰淇淋”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陆藜?开了个方子、百草间、1828王老吉、本草七情茶?新中式本草养生等品牌大部分草本茶饮的价格在20元至30元不等,也有团购价格低至13.9的竹蔗茅根雪梨饮和古法慢熬酸梅汤。
产品方面,中药、本草茶饮既包含常见的养生饮品,比如酸梅汤、玫瑰柠檬茶、乌梅冰等,也包含一些标注“功效”的饮品。
比如百草间小程序上展示的产品“星辰入眸套餐”含有桑葚、枸杞、决明子、桑叶等多味药材,产品名称后面标注了“(护眼茗目方)煮方汤底”字样;饮品“顺雅英华”含有炒麦芽、山楂、山药、白扁豆等原料,产品名称后面标注“(健胃消食)煮方汤底”。
一些医院和研究院也加入了这股“中药+”热潮。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楼,就有一家主打养生欧包的“药食坊”,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打卡点。电商平台显示,产品有麦冬清润吐司、阿胶软欧、黄芪养生包、莲芡排湿包、杞菊养生包等。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推出中药雪糕,分别具有驱寒、饱腹和健脾功效。
“中药餐饮”能火多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养生大军,养生餐饮的热度持续不减。从中药咖啡到中药奶茶,从中药面包到中药冰淇淋,爆款的出现背后,又能火多久?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新经纬,颜值管理、体重管理、营养管理、健康管理已贯穿于新生代以及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他以同仁堂为例表示,同仁堂一直在走大健康的多元化的布局,整体看有品牌效应,但仍需要对多元化业态进行规划落地与变现。
朱丹蓬表示,养生茶饮等“中药+”产品抓住了人们对大健康需求的体现,但目前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如果没有大企业的介入,整个中药餐饮的赛道还将处于一个无序竞争、高价低质的1.0时代。
在“中药餐饮”受到许多消费者追捧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中医叮嘱少吃寒凉食物、少糖少油,中药奶茶、冰淇淋、面包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副教授田昕对中新经纬表示,当下中药茶饮的兴起,体现出现在年轻人对中医文化的重视与弘扬,但如何能把中药茶饮做得科学、规范、有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商家自身的制作工艺。
她进一步解释称,大部分面包、奶茶、西点等,本身就有高油高糖、热量偏高的特点,而冰淇淋是寒凉属性,最容易伤脾胃,这些食物不管添加什么草本中药,作用也不明显。部分“药食同源”的中药也可以做成代茶饮,这些代茶饮是有一些药效和作用的,但并非适合所有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产品,不能随意服用。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林琬斯:linwans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罗琨
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陈晨 编辑 | 王婧雅
“排队一个小时只为买一杯30多元茶饮”,这样的场景已成过去式。近日,喜茶、书亦烧仙草、古茗等头部新茶饮品牌集体降价,通过调整菜单、派发优惠券等手段,将主战场转向更亲民的“10元价格带”。新茶饮品牌越来越多,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正在上演。
笔者走访多家新茶饮门店后发现,书亦烧仙草,推出了多款10元左右的茶饮,而茶百道的新品在优惠券的加持下,价格甚至能下探至7元以下;而头部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虽然降价幅度有所收窄,但部分产品售价仍低于价格战前的水平。
价格战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部分加盟商利润下滑。有加盟商坦言,价格战后一天卖400杯饮品所带来的利润,仍然没有价格战前300杯销量时高。那么,新茶饮品牌不断压缩价格的同时,加盟商该如何确保自身的利润空间? 中小新茶饮品牌如何在这场激战中胜出,则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新茶饮价格战愈演愈烈 加盟商利润空间被挤压
消费者日益追求“性价比”,同时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共同推动了新茶饮品牌的降价潮。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价格战在线上线下全面打响。
以往走高端路线的喜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8.8元的“金喜卡”。顾客凭此卡可享受多款饮品的折扣,例如原价12元的芝芝绿妍茶,“金喜卡”价仅需10.5元。而奈雪的茶则采取了“新品即低价”的战略,其7月推出的新品森林观音价格低至9元。
在团购平台上,折扣力度更是惊人。茶百道的当季回归品青梅绿茶,在使用平台优惠券后,价格仅需6.9元/杯;沪上阿姨的招牌产品茉莉奶茶,在某团购平台上使用优惠后,价格从原本的10元/杯骤降至4元/杯;而原本就走平价路线的蜜雪冰城,价格也在持续下探,原价4元/杯的柠檬水,在使用优惠券后,价格更是低至2元/杯。
然而,不断下降的价格虽然吸引了顾客“薅羊毛”,但却给加盟商带来了压力。一位茶百道加盟商表示,降价为店里带来了更多客流,单日销量提升了约30%。然而,大部分顾客都使用平台团购券,这意味着单杯利润下降,要卖出更多杯的饮料才能保持原有利润。
“6元一杯的饮品扣除成本后,净利润仅为2元左右,单日利润仅能保持与原价时持平甚至可能会略低。”该加盟商坦言。
不仅仅是茶百道,沪上阿姨的加盟商也面临着利润不增反降的困境。一位沪上阿姨的加盟商表示,在当前的“价格战”中,在价格战前,该店单日平均销量为300杯,按每杯均价13元、50%-60%的毛利率来估算,该店平均每日的营业额接近4000元,净利润大约在2000元至2500元之间。尽管价格战后单店销量提升至约400杯,但由于有80%的顾客选择了11.9元两杯的团购优惠,综合算下来单日净利润也在2000元上下,这说明价格战后单日净利润并未上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市场普遍认为,新茶饮品牌需要在降价带来的销量提升与利润空间压缩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帮助加盟商摆脱利润不增反降的困境。
对此,茶百道表示,降价产品仅占少数,大部分产品保持原价,且随着新品的推出,利润有望得到提升。此外,品牌还强调降价产品的主要作用是吸引客流,加盟商可借此机会向顾客推荐正价产品,从而促进消费和平衡利润。
新茶饮独立投资人王晨认为,新茶饮的“低价”战略确实能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增加销量,但也可能对利润率造成影响。从长期来看,这种价格竞争可能会促进行业内的洗牌,弱者将被市场淘汰,而强者则能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行业加速洗牌 中小品牌生存空间被挤压
面对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的持续降价,以及平价品牌蜜雪冰城、甜啦啦等的不断扩张,新茶饮腰部品牌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据第三方平台极海数据的监测数据显示,在近90天内,书亦烧仙草关闭门店为622家,一度超越去年全年393的关闭门店数。无独有偶,沪上阿姨三个月的关店数同样超越了去年全年,在近90天内关闭门店数量达306家,去年一年则为214家。
持续的低价竞争和头部品牌的夹击,中腰部的茶饮品牌该如何突围?除了“跑马圈地”外,还需不断创新产品、精准营销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和行业话语权。
目前,一些中小茶饮品牌已经开始付诸行动。据接近书亦烧仙草的相关人士透露,为了提高门店销量,书亦烧仙草在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今年以来,从绿豆燕麦、牛油果米麻薯到草莓、杨梅白月光、蓝莓酸奶昔等,书亦烧仙草几乎每月都会推出均价在10元左右的新品,其中不乏“爆款”,比如蓝莓酸奶昔在短短5天内销量就突破了百万杯。与此同时,供应链保障更是品牌核心竞争力所的关键。书亦烧仙草选择通过产地直采等方式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
而沪上阿姨也转变了思路,在营销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通过与《天官赐福》、《光与夜之恋》等知名IP进行联名合作,打造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包装,并利用直播平台进行销售推广。古茗则通过复刻高端品牌热门产品,以更低定价吸引消费者,走出了一条“平价贵替”之路。
尚普咨询集团合伙人兼首席分析师汪继欣认为,受外部环境影响,消费者购物频率和支付意愿降低,这对新茶饮行业整体利润率造成冲击。在此背景下,“规模效应”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目前,新茶饮行业已经基本渡过了跑马圈地的野蛮生长初期,在市场规模蛋糕做大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但行业整体尚未出现巨头垄断,市场集中度未来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