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魏家凉皮200米配送费7.5元引发热议,有网友反映,自己家离魏家凉皮店只有200米左右,配送费达7.5元,还有网友称,晚上的配送费高达11.5元,而买一份米皮的价格才7元。对此魏家凉皮客服称,配送费是由配送平台定的,他们也在协调处理这个事情。
据查,魏家凉皮目前是一家中西餐结合的快餐连锁企业,华荣魏家旗下包含多个品牌。魏家凉皮目前在西北和华北有超百家的分店,企查查APP显示,华荣魏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第一分公司曾被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管局两次抽检发现食品生产经营问题,并责令整改。#魏家凉皮回应200米配送费7.5元#
<>< class="pgc-img">>月12日下午,西安当地知名博主@西安身边事发布一则反映在魏家凉皮吃到变质的骨肉相连,店员在承诺书明确“此承诺仅限本人承诺,与公司无任何关系”,此事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
2月13日,二三里资讯对此事进行了报道:魏家凉皮门店吃到变质肉 店员写承诺书:与公司无任何关系,魏家凉皮为西安华荣魏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该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称事情确实是因为店员个人操作失误,所以导致骨肉相连有酸味。
< class="pgc-img">>2月14日,魏家凉皮官网发布当事人店长的回应称,“我不是临时工,也不是什么顶包的人,我是发生此次事件的店面店长,因为我的操作失误才引发的这件事,所以在此要向顾客表示深深的歉意。”
“那天由于我忘记把一包骨肉相连炸完后及时放回冷冻库保存,由于后厨温度高导致在给顾客出餐时,有一根已经发酸,”当事人店长称,自己来魏家已7年了,看着魏家一步步走到现在,并谈到自己对魏家凉皮的感情及对媒体报道的理解。
< class="pgc-img">>当天下午,二三里资讯从长安区食药监局了解到,2月12下午,该局监测到网上反应的“我区南长安街地铁口魏家凉皮制作的骨肉相连发酸”的问题,执法人员立即赶往该店进行调查。
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店证照齐全、存放食品原材料的冷藏设备运转正常;所售的山东一企业生产的黄金脆骨串包装完好,均在有效期内且随货票据齐全,但不能提供供货商的相关资质。
< class="pgc-img">>随后,根据检查调查情况,长安区食药监局责令该店对存在问题立即整改,并依法给予该店警告的行政处罚。
(WJ)
>生意兄弟反目的故事在商业圈总是再不断重复上演。
近日,一场“千字长文”互曝丑闻的闹剧,让陕西餐饮品牌魏家凉皮从一家区域品牌变成全国闻名。而内斗的双方却是魏家凉皮的创始人魏文军和魏家凉皮原运营负责人李春林。
公开报道显示,7月21日,魏文军突然和李春林翻脸,并发出千字长文,指责李春林给公司造成累计近1700万的经济损失,而李春林拿着百万薪酬却对本职工作不上心,还利用同事、谋取私利。
李春林则反诘称魏文军言而无信,答应投资自己500万却未兑现,并指责其赚的钱“太血腥”。
而“兄弟”相称的两人这次关系也走到了尽头。近日发布的一份《西安华荣魏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文件》显示,魏家凉皮称旗下子公司西安夏春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春林,因为个人原因不再与魏家有任何关系,近期及以后动态均属其个人行为,与魏家凉皮无关。
魏家凉皮官网显示,其始创于1999年,是一家快餐连锁企业。华荣魏家旗下包含魏家凉皮、魏家便利、魏斯理汉堡、魏客咖啡、刘老三肉夹馍等多个品牌。目前魏家体系中规模最大的是魏家凉皮,其他品牌门店数量不多,魏家凉皮约有门店200多家,主要集中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北京郑州等地,主要门店都集中在陕西省。
企查查数据显示,西安华荣魏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月,注册资本为50万元。股权分配方面,魏家凉皮创始人魏文军持股60%,魏文军的妻子魏永萍持股35%,可炜持股5%,并不包含李春林。
记者注意到,这场内斗的导火索是7月16日李春林提出的一个建议。
身为供应链企业负责人的李春林向老板魏文军提议,为解决采购供应商账期不公道的问题,拆解魏家凉皮供应链重建新公司做供应链金融。
李春林认为,此前夏春商贸的采购账期约为3个月,期间资金成本约在年化5%,折合每年账期资金成本为20%,有些高。因此李春林建议以自己妻子的名义注册一家新公司,并找来几千万募资来做供应链金融,降低账期资本成本。
而且新公司在名义上与魏家凉皮和西安夏春商贸切割,财务方面也不和魏家凉皮总公司来往。而节省下的利润将由魏家凉皮和资金方按1:1分配,同时“建立魏家体系的供应链,控制成本,同时可以对外服务,孵化出新的品类餐饮”。
之后几天中,李春林多次提出希望和魏文军聊聊。
但到7月20日下午,魏文军突然否决了李春林这一想法,并提出将“夏春商贸”划转给李春林,双方改成合作模式,“夏春商贸”按照市场范围价格向魏家凉皮供货。不仅如此,李春林需要接手“夏春商贸”的全部资产、负债等。
而到7月21日,双方最终“撕破了脸”,开始互相指责对方。
外界猜测,双方或已积怨已久,供应链金融一事只是个诱发点。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在快消、餐饮等行业也比较普遍,主要是疫情后,从业者面临资金困难,就会通过供应链金融进行小额信贷服务解决原材料采购、房租、员工工资等资金需求。比如餐饮企业采购食材属于高频需求,如果每天现付,会占用较多的资金,但如果有账期,往往又会导致采购价格上涨,一直是行业中两难的问题。而供应链金融能在中间扮演润滑剂的角色。
在此前的一次行业论坛上,徐福记首席财务官陈莉芝就曾提及“灌溉”供应链上经销商的案例,2023年春节期间,徐福记通过与网商银行联合贴息,帮助多品牌代理的新经销商旺季备货,以小成本拉动了出货量的大幅增长。
而对于李春林提出的夏春商贸账期资金成本有点高的问题,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美团等平台也都有生意贷等供应链金融贷款,年化利率在7.2%左右,而一般酒水行业的供应链贷款也多在年化7%左右。
不过有民营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平台资金规模喊得大,但一般实际操作单笔资金额一般都不大,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而如果是通过小贷公司获取短期无抵押贷款的话,一般月息在2%到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