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出位的意式披萨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但和众多细分品类一样,低频成了“致命伤”。
如何靠产品结构、门店类型打破低频?又如何有机地扩充品类赛道?
内参君总结了披萨圈一年的大事件,带来突破低频困境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餐企老板内参 蔡大柒 | 文
杀入中国市场15年,
玛尚诺新动作不断
已进入中国15年的意式披萨界老大哥玛尚诺,频频有新动作 。
今年,玛尚诺在广州四海城开出了首家黑金店,一改往日的蓝白条纹,大胆启用了黑、金两色。
灯光明亮,座位舒适,消费者可以通过明档厨房,看到披萨师现场揉面、抛饼、入炉烘烤,门口还新增了开放式吧台。
< class="pgc-img">>黑金店、标准店外,玛尚诺还拓展出了社区店,菜单精简,满足社区消费者的用餐需求。而7家速享门店也成功落地,主攻外卖市场。
< class="pgc-img">>想要提高用户认知,实现更强的“心理占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充目标客群。大店对标必胜客,小店瞄准达美乐,这是玛尚诺打出的品牌新战略。
在今年的拓展策略上,玛尚诺的重点是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加密扩张”,让玛尚诺成为意式手工薄底披萨的绝对领导者。
这一系列的举动,一方面在拓展消费人群,积极与年轻消费者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实现线上、线下的“心理占位”,让消费者一想到意式披萨,就能联想到玛尚诺。当然,这背后更为创造消费场景提供了先机。
这个在披萨赛道持续耕耘、以意式手工薄底披萨为主打的品牌,历经15年平稳发展后,突然加速,朝着意式手工薄底披萨的领导者发起冲击。种种升级背后,都暗含对赛道的深度观察。
< class="pgc-img">>意式披萨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但产品低频、运营时段单一
回看披萨品类发展30年,其实一直稳中有增。
在1990年,第一块披萨在中国餐饮市场出现。经历30年发展,披萨不断被消费者认知、喜爱。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披萨行业以平均每年 10%以上的速度增长。企查查显示,国内与披萨相关企业一共有2.5万家。即便遭遇疫情,2020上半年也新增了3728家相关企业,同比上涨45.1%。
疫情不光对餐饮业进行了大洗牌 — 马太效应彰显,头部品牌借机强势拓展,也改变了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成指数型增长。
这也推动了市场风向从美式披萨向意式披萨的转变,意式薄底披萨碳水少,蛋白质多,丰富的馅料更有满足感。同时,归属于健康属性极强的地中海饮食的意式披萨,与沙拉??、头盘小吃??、意面、饮品能组合成更健康、均衡的产品结构,深受消费者喜爱。
< class="pgc-img">>意式披萨,这一细分品类自身的优势逐渐凸显。在外部,十四五规划也带来了餐饮发展的重要利好,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中国餐饮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一批重视产品品质与品牌形象的餐饮企业将脱颖而出。
内外合力下,意式披萨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但仍有现实困境待解决。
一是披萨仍属于低频产品。经历了30多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认知不断提高,但披萨仍然不是中国消费者的就餐首选。无论是米线面粉等品类,还是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西式快餐,披萨算不上选择的第一序列。
二是用餐时段相对单一,多集中在中餐、晚餐时段。由于经营时段未被充分利用,高房租背后的高流量与人工成本背后的员工价值,仍未被充分挖掘。
15周年升级计划:
拓展门店类型、扩充品类赛道、产品不断更新
近日,借着15周年的契机,玛尚诺凭借“就要薄出位”的口号,让消费者再度认识到意式手工薄底披萨的独特魅力。自疫情后就不断的品牌动作,都在提“频率”、扩场景。
1)赛道有机扩充,多时段运营开启
在广州开出的黑金店,特色之一就是店内的酒吧直接对外开放,消费者无需进店,就可以坐在吧台上,喝喝饮料和小酒。
在近期,玛尚诺的不少门店上新了“星夜派对”的系列新品,包括了烤牛肉串、香肠拼盘、烤猪肋排等,晚市7:30以后供应。
< class="pgc-img">>不难看出,玛尚诺已经开始了夜宵时段的积极尝试,并积极拓展品类,向小吃、烧烤、酒饮等赛道靠近。
比萨玛尚诺中国首席执行官王东生也在采访中提到,这些品类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且有着高频产品带低频产品的作用。但如何能和意式披萨集合在一起,与沙拉、意面等产品有机组成丰富的产品线,满足顾客需求,成了接下来的重点。
玛尚诺的做法是回到品牌原点,从意大利披萨出发,不断探寻,赋予品牌更多的文化内涵。
2017年12月9日,意大利那不勒斯披萨制作工艺被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披萨出发,延展出意大利美食,延展出欧式烤串,再延展出健康属性更高的地中海饮食文化。
这些有机融合的饮食文化扩充着玛尚诺的品牌内涵,无论是对拓宽赛道,丰富产品线,还是对夜宵与下午茶这两个新运营时段,都有着方向上的指导。
2)产品上新有节奏,让消费者感知到品牌活力
庆祝15周年之时,玛尚诺推出了一系列营销活动,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自然是“单点特级皇后披萨+1元火腿加量”的活动。
< class="pgc-img">>靠自然流量跑成第一名的特级皇后披萨,此时成了绝对主角,通过多种活动形势,有意识地传递给顾客。
这种核心产品的强塑造,是玛尚诺开启的产品战略的第一步。
不仅仅是披萨,整个产品结构(披萨、意面、焗饭、沙拉、 牛排、饮品、汤??),都在塑造“核心”产品,如头盘中的香烤鸡翅、沙拉中的牛油果鸡肉沙拉,玛尚诺都希望有所引导,让顾客??能够吃最核心的产品??。
< class="pgc-img">>核心产品的“提炼”,其实是在扩大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壁垒,也用产品来加强消费者的认知。
当然,玛尚诺在产品端的尝试不止这些,曾经半年调整一次的菜单,加快了上新节奏,差不多2个月推出一次新品,如大IP吃豆人联名,推出植物肉新品;也开始尝试区域产品的打造,如成都的门店,推出了麻辣牛肉披萨。
< class="pgc-img">>还有更多细节正在发生,如开始尝试在桌边??进行抛饼表演,增加互动性;出菜口加装保温灯??,保持披萨的温度,口感会更好??;外卖包装也进行了统一升级,保温性更好,这些都在夯实玛尚诺的产品基础。
3)开启组织力变革,激发员工价值
借助15周年的重要节点,玛尚诺开启了一系列调整。门店与产品是显性的,易被消费者看到,组织力变革则是“隐形”的,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王东生向内参君透露,玛尚诺正在寻找适合品牌发展新阶段的组织结构,正打破传统的、层层汇报的结构,以避免发生无法快速捕捉市场变化的情况。
同时开启员工激励体系??,让员工不仅仅是打工者,更是奋斗者,可以有更多收入和晋升机会,参与到公司管理中来,甚至成为合伙人。这些举措都将极大激发员工价值。
类似于赛马制的“ 腾飞PK计划??”也在玛尚诺内部进行,门店店长PK,??区域??经理PK,各个部门进行PK??,给奋斗者更多“鲜花掌声”和学习机会。
在2020年年末,玛尚诺还重建了市场部,成立了数字化团队,团队成员多为富有创意的年轻人,他们开启了玛尚诺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的新鲜发声,也在加强会员运营、私域流量运营。
小结
在中国已经走过15周年的玛尚诺,有着稳固的品牌基础,如今60家门店数,开店步伐不快,但稳扎稳打。
品牌掌舵者有着十足的信心,玛尚诺的发展即将提速,融入到中国餐饮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一方面不断强化产品结构,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开启全时段运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组织力改革,让员工快速成长,支撑门店的拓展。有根基,才有更稳健的速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辰溪
在上半年头部餐企集体宣告亏损时,连亏三年的“外卖披萨一哥”,却盈利了!
近日,达美乐中国发布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大幅增长,净利润也成功扭亏。
2024年上半年,达美乐预计总收益不少于20亿元,同比增长不少于45.0%;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人民币48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740万元。此前,达美乐曾连续3年亏损,累计超9亿元。
不仅如此,在各大餐饮巨头纷纷关店收缩之时,达美乐却加快了扩张的步伐,目前门店数量已经突破900家,正在冲刺千店目标!
放眼今年上半年餐饮业普遍亏损的环境下,达美乐却逆势增长,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实属不易。
为何达美乐能够在整个市场低迷之下,实现逆势增长?能给餐饮人带来哪些启发?
熬过三年亏损,达美乐开始盈利了
近日,头部餐企纷纷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包括呷哺、味千、奈雪在内的企业,都接连宣告亏损。而达美乐,却成为为数不多赚钱的餐企。
今年上半年,达美乐营收突破20亿元,成功扭亏为盈,正在逐渐走出“低谷”。
1,上半年营收大涨45%,净利达4800万元
今年上半年,达美乐的营收和利润迎来了双双增长。
达美乐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预计公司营收不少于20亿元,与去年上半年的13.76亿元营收相比,同比增长不少于45%。
净利润方面,达美乐预计今年上半年不低于1000万元,而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8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少于4800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740万元。
对于业绩的增长,达美乐归功于门店的扩张。达美乐称,由于公司扩大门店网络,同时现有门店的收益持续增长,新增长市场的新店销售表现强劲。此外门店层面的改进,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利润率。
2,上半年开店146家,门店数超900家,加速冲刺千店目标
在上半年各大品牌纷纷收缩、谨慎扩店之时,达美乐则保持了高速扩张的节奏。
2023年底,达美乐在中国的门店数为768家,一年净增加180家。而今年上半年,达美乐的门店数增长至914家,半年时间净增加了146家,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而达美乐一直坚持直营模式,可见其扩张速度十分迅猛。达美乐还曾提出千店目标,计划在2024年开设约240家新店,并在第四季度末达到1000家门店。目前看来,达美乐有望实现这一目标。
3,曾3年亏9亿,如今正在走出业绩“低谷”
实际上达美乐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张背后,一直处于亏损泥潭当中。
2020年,达美乐中国的亏损为2.74亿,2021年扩大至4.71亿,2022年亏损收窄至2.23亿,三年累计亏损超9亿。
到2023年,达美乐的业绩开始好转,亏损进一步收窄。去年,达美乐净亏损2660.3万元,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877.8万元。进入2024年后,达美乐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并且释放了扭亏的信号。
达美乐逆势增长背后,靠极致效率杀出重围!
今年上半年,许多餐企的日子都不好过,开店和赚钱变得越来越难,许多餐企都在纷纷寻求出路。
而主打外卖披萨的达美乐,则实现加速扩张,一口气开出146家门店,并且还成功扭亏为盈。
在这背后,离不开是披萨市场快速增长,以及外卖需求增长的推动。而达美乐也凭借极致的配送效率,用“30分钟必达”的口号,作为其杀手锏。
1,披萨市场处于高速增长,外卖场景成为掘金点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7年,中国披萨市场收入规模预计将以15.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27年将达771亿元。
而随着外卖市场的发展,披萨外送场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2-2027年,披萨外送细分市场规模将达到5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8.7%,将占到整个中国披萨市场的66.7%。
这对主打外卖的达美乐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一直以来,达美乐来自外送订单的收入,占到总营收的7成以上。2023年,外送订单收入则占到达美乐全部收入的76%。
2,速度为王,“30分钟送达”成为杀手锏
作为“披萨外卖一哥”,达美乐的杀手锏是“30分钟必达”,因此受到大批顾客的追捧。
比萨属于休闲餐饮,本身非常适合外送。而达美乐比萨提出的“30分钟必达”口号,能够满足人们对方便、快捷的需求,有效提升了顾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数据显示,达美乐约90%的外送订单完成送达承诺,平均订单完成时间约为23分钟。为了保证配送效率,达美乐从门店选址着手,通过优化门店的配送半径,使配送区域覆盖高密度的住宅和商业区等。同时,达美乐还自建配送团队,由专职骑手进行配送。
极致的配送效率,加上达美乐在外卖市场的布局,这些都使得达美乐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占据更多优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达美乐的骑手有6500位,在总员工数量中占比超过50%。
3,发力“新增长市场”,新拓城市门店日均销售额达3.2万元
从扩张进程来看,目前达美乐中国正向广州、深圳以及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拓展。
按市场划分,达美乐主要分为“北京和上海”和“新增长市场”两大板块,其中来自新增长市场的收入比重,正在快速提升。2023年年报显示,新增长市场的收入从2022年的7.42亿元,增长至2023财年的15.06亿元,同比增长了102.9%,在总收入的占比从36.7%提升至49.4%。
其中达美乐中国还点名了武汉、济南、成都、青岛、温州及常州等新拓展城市的表现,称在这些城市在去年下半年不断扩展,共开出48家门店,而这些门店在2023年的平均日销售额达到了3.2万元,平均投资回报期为9个月。
不过,达美乐的外送优势也出现下滑的趋势。2023年,达美乐59.2%的收入来自外送,而上年同期为72.2%。
这一点在新增长市场的表现也更为明显,外送收益占比由2022年的60.8%下滑至2023年的42.1%。甚至在部分新进驻市场,有门店会自愿关闭送货服务。这意味达美乐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了。
职业餐饮网小结:
在整个餐饮业“哀鸿遍野”,许多餐企面临客流、收入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达美乐却保持着正向增长。
在过去的三年里,达美乐虽然亏了9亿,但是其门店日均销售额、门店日均订单量、每笔订单均销售额、门店经营利润率来看,亏损的三年里都在持续增长。
如今,达美乐扭亏为盈,打翻身仗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毕竟,保持单店持续盈利,才是连锁餐企不断增长的核心。
在市场低迷时期,达美乐能够顺应市场变化,保持扩张节奏,已经很不容易。而许多餐企也同样在挑战中寻找机遇,积极寻找突围之路。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编辑 | 辰溪
023年5月16日, “广州尊宝比萨”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称,根据法院判决, “广州尊宝比萨”及尊宝比萨三家实体店损害了佛山市至尊比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至尊比萨公司”)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构成了对原告的商业诋毁,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此, “广州尊宝比萨”及相关实体店向至尊比萨公司致歉。
< class="pgc-img">>具体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不赘述,大家可以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今天我们想从这个事件聊一些其他的东西,根据公开信息, “尊宝比萨”创办于1998年,创始人为罗高峡,原主打直营模式,在2018年开放了特许加盟,窄门参眼显示,截至2023年5月16日,尊宝比萨在全国拥有门店2216家,广东门店1040家,其中广州均为直营店;“至尊比萨”则于2017年在佛山创立,同样走“直营+加盟”模式,窄门餐眼显示,截至2023年5月16日,至尊比萨在全国拥有门店646家,其中广东门店485家。为什么2家“尊”字辈分的披萨皮牌要对簿公堂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个事件,表面上是商业名誉侵权之争,实际上是品牌阵地之争、品牌地位之争、品牌心智之争,谁是广东本地披萨品牌老大之争?
这2个品牌的名字,在命名的时候,多少和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有关联, “至尊”、“尊宝“,笔者我也有点傻傻分不清。
还记得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吗?弄的唐僧一头大包。其实,在客户心智中,如果2个名字近似,通常会认为一个是“真”,一个是“假”,谁是“真“,谁是”假“了?把客户都整不明白了,对2个品牌来说,其实都不是好事情。
< class="pgc-img">>作为服务餐饮品牌的笔者,有几个小想法,拉出来碰撞碰撞:
1)从战略定位的角度,即使是同一个品类,你也要找到你的差异化,你的特点,不管是你的产品服务也好、还是你的市场人群也好、或者是你的销售渠道也好、要找到一个差异化的点,围绕这个点去做文章。不需要自己发声说,别人是假的,自己是真的,或者说自己比别人好。别人的好坏,真假,让消费者去判断吧,你只需要努力做好自己就行。
2)从做品牌的角度,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要有个好名字,而且还要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另外商标也要早早注册好,等上了规模,出了名,再去搞,那就会带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 从公关角度来说,这次的事件,表面上是“至尊“比萨胜了,但是,我觉得没有赢家,因为大家看了,更迷糊。笔者认为,既然难辨”真假“,那就不要去辨了。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建立品牌核心优势和品牌客户心智上。
最后,祝愿2家品牌,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战略,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必胜客之外多出2家广东本地的披萨品牌,对广东的吃货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