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追求
不仅满足于味蕾的需要
更来自于心灵的饱腹感
乏味了千篇一律的就餐风格
总归要给生活增添些仪式感
美好生活不将就
3款极简格调的餐厅设计
带你体验轻奢的烹饪和用餐体验
# 1
泰国Tewa Cafe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地点:泰国大城府
设计:BodinChapa Architects
面积:200 ㎡
年份:2021
Tewa Cafe是一家位于Pa Sak河上的泰国餐厅。BodinChapa Architects设计师提取了棕榈叶鲫鱼编织的概念,打造出亲水温馨的空间氛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设计根据棕榈叶编织缠绕的线条感,使用了灰色砖砌材料打造了一条进入餐厅区域的步行线,这条砖线盘绕并将外部空间连接到建筑物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二楼北部的屋顶线条与弧形天花板设计概念也源自棕榈叶,以流动的弧线结构创造了灵动而趣味的空间效果。这些象征性的空间,使食客可以享用美食的美味,并通过空间传达的建筑视角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2
印尼ISSEI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地点: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设计:Studio Kota
面积:200 ㎡
年份:2021
ISSEI餐厅位于雅加达的中央商务区,是一家日式休闲餐厅,夜间则成为一间清酒酒吧。Studio Kota的设计灵感来自大自然中的有机图案,自由流动的曲率被应用至座椅和悬挂式屏幕的几何形状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用餐区中两倍高的天花板空间上装有大型弯曲的悬挂式屏幕。这些半透明的屏幕与下面的座椅布局的几何形状相协调,打造了和谐一致的视觉体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深色为主色调的调色板与温暖的照明相结合,营造出神秘而温暖的内部氛围。结合了本地使用的天然材料(例如深色木材,天然石材和砾石)模拟在大自然中的户外体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3
日本Nikunotoriko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地点:日本 六本木
设计:Ryoji Iedokoro Architecture Offcie
年份:2016
由Ryoji Iedokoro Architecture Offcie设计的Nikunotoriko餐厅,为了创造一种类似于自然的体验,一楼类似于一个洞穴,有着你在真实的自然中找不到的独特外观。
< class="pgc-img">>这些墙的构造看起来像真正的洞穴墙。人字形的玻璃地板代表着水流,在桌下,你会发现并感觉到由玻璃制成的沙砾,仿佛你真的坐在河边。此外,独特的桌子使它看起来像烟雾被困在里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二楼用餐就像坐在森林的中央。你被钢管做成的树和墙上的绿色植物包围着。桌子和地板由多层OSB面板组成,具有自然的轮廓线。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成都的苍蝇馆子,最详细的美食攻略!
赶紧收藏,慢慢吃!
成都的苍蝇馆子不计其数,
无论是在市区或郊县,
总有一家令人赞不绝口的小饭馆!
……
我们“毛起吃”走街串巷、用心寻找,
汇集了地道的苍蝇馆子,
价格实惠、味道巴适,
2022年的夏天,赶紧去“告一哈”!
·永乐饭店·
高新区肖家河中街36号
成都著名的“老资格”,如今成为了网红馆子,老板不忘初心,环境典雅舒适,菜品好、价格实惠,很多本地人都是强烈推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平肥肠粉·
广东街与步行街交叉口北50米
一家在双流卖了二十多年的老馆子,虽然打着“肥肠粉”的招牌,但最受欢迎的却是他家的蹄花汤,被无数吃货誉为“最纯粹”的蹄花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滴滴自助餐·
帘官公所街7号
成都“顶流”自助餐,每天生意火爆!人均15元,20多道荤素菜随便吃,只要不浪费,包你吃到爽!个人推荐烧白、炸鱼、回锅肉以及蒜泥白肉,味道真的很巴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老字号致民路豆汤饭·
少陵横街100号附1号
成都老小区的街边小馆,只卖中午的“任性老板”,各类凉拌菜是主打,豆汤饭是特色,作为街坊四邻的“亲民食堂”,人均消费2、30块,味道好、分量足,一顿饭吃下来很舒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中和惠平豆花·
高新区中和街道朝阳路143-145号
双流中和有一家卖了十几、二十年的老馆子,据说是当地居民的“食堂”,凉拌菜和豆花是必点的!他家的豆花跟其他馆子的有所不同,是用最原始的石磨子磨出来的,豆浆再做成豆花 ,很多老成都人尤其喜爱这种豆花的口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马王庙刀削面馆·
马王庙街21号
杂酱刀削面是他们家的特色,杂酱+烧肉是老熟客必点的“套餐”,刀削面的筋道十足,够嚼劲、够爽,顺滑又爽口!杂酱的浓郁、烧肉的油润、面块的筋道,三者完美融合,一场舌尖上的狂欢正式开始,惹得食客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 class="pgc-img">>·鑫源碟串串香·
建设南二路1号附60号
一家开了很多年的老成都串串香,锅底属于偏清香型的口味,放了许多青花椒,没有其他店那种重辣重油,吃起来有点类似麻辣烫的味道。
一位成都“土著”同事向我们强烈推荐了这家串串香,据说原先是开在水碾河边,一直都是有口皆碑,后来老板“突发奇想”又搬到了如今的位置,不过生意依旧如当年那样火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张眼镜风味家常菜·
芙蓉路624号附近
温江芙蓉镇附近有一家著名的苍蝇馆子,中午饭点人多到爆,一打听主要是味道巴适、价格相因,地道的农家菜风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金海椒罐罐鲢鱼·
龙舟路海椒市横街7号9号
本地同事强烈推荐的一家老店,活鱼现点现杀,鳝鱼100元一斤,每天都有无数食客慕名而来!
鳝鱼是现杀现煮的,新鲜的鳝鱼片又大又肥厚,厨师先将鳝鱼放锅里煸炒一次,然后再放到锅里熬煮,口感细嫩爽滑,爱吃鳝鱼又爱火锅的朋友,一定要吃一次,味道简直是不摆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元通严红饭馆·
崇州元通镇红瓦街100号
大铁锅的大火爆炒,烟火气十足,充满市井味的小饭馆,热情又美丽的老板娘,你岂能错过呢?
火爆鸭肠,提前卤煮过的鸭肠,在尖椒、干辣椒的加持下,香辣味直接拉满,一口脆嫩爽口,满嘴都是辣味,细品之下竟带有一丝锅气,十足的市井烟火味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回味冒烤鸭·
水碾河路6号80栋附2号
老成都特色“冒烤鸭”,10年自家老卤味,价格实惠,藏在老小区里的宝藏美食!
烤鸭半斤起售,27元一斤的价格不算贵。其余的荤菜还有鸭肠、火腿肠、午餐肉、千层肚、肥肠、牛肉和鸭郡肝,所有的素菜包括鸭血都是免费的,一般来说两个人就点半斤烤鸭就足够了。
烤鸭的肉质很紧实,浸润在重辣的汤汁中,香辣浓郁、油润入味,鸭肠更是有些喧宾夺主,脆嫩爽口,混合着汤汁的鸭肠,一大口下去简直不要太过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杨记碗碗饭·
元通古镇增福横街28号夏家茶楼旁
一家被无数食客称为碗碗菜“天花板”的老馆子,每天一到饭点时间必然是座无虚席、门庭若市!菜品丰富,绝大多数都是本地的传统风味,上菜速度很快,老板和服务员都很热情,让人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石罗鸡肉·
春临路三妹休闲庄东150米
成都温江“高端”农家乐,1只鸡4种吃法,白灼鸡、青椒黄焖鸡、凉拌鸡块、火爆鸡杂。
< class="pgc-img">>·温记府廟豆汤饭·
海椒市街60号附47-50号
一家几十年的凉菜馆子,凉拌菜基本上都是属于甜辣口味,熟油辣子是绝对的“武器”。凉拌肥肠、凉拌耳片、蒜泥白肉、凉拌拐肉都是相当下饭!
< class="pgc-img">>·罗烫肉·
仿古街马老幺牛肉馆旁
郫都区的“特色美食”,招牌烫肉圈粉无数!典型的川西乡村的吃法,猪肘切得很薄,肉汤有着浓郁的肉香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李记无名蘸水肥肠粉店·
东升街道城北中街31号
双流著名的蘸水肥肠,肥肠是他们家的卖点,肥肠汤、凉拌肥肠、肥肠粉都是老板的招牌菜!蘸碟真的是一绝,一定要尝尝!
< class="pgc-img">>·私房水饺·
二环路东四段134号大院2栋3单元3号
藏在老小区里的“私房水饺”,甜辣香味贯穿始终,在红油和蒜泥的“加持”下,秘制的酱油更是锦上添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无论你是老成都人,或是第一次来成都,
这些地道的苍蝇馆子,都是值得尝试!
本地人推荐,这才是最“纯粹”的老成都味道!
众所周知,成都的美食千千万,还有哪些好吃的苍蝇馆子,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不逐流、不清高,一群“半罐水”的吃货!
真实客观评测,美食探店分享。
做有态度、有良心的媒体人!
欢迎关注@毛起吃,只想跟你交个朋友!
续升温的露营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4.6亿元,这风餐饮人跟吗?
总第 3139 期
餐企老板内参 蔡大柒 | 文
五一露营火了
餐饮人正抓紧跟风
五一小长假,露营更火了。
受疫情影响,大家不能出远门,只能将旅游目的地定在城市近郊,驱车一两小时,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
像成都三圣乡,开出了越来越多的网红民宿、小店,成为了当地炙手可热的露营打卡地,五一假期就涌入大批年轻的露营客。
广州、杭州、北京等地的露营场地也是非常火爆,有的露营地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约满。
根据去哪儿网的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平台上露营相关词汇搜索量同比增长2.5倍,是2020年同期的4倍,今年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
露营的火,还有一些整体数据来佐证。
202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168.0亿元,2021年达到了299.0亿元,预计2022年的增速能高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
超高增速与巨大的市场量,引来了众多“掘金者”。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7万家露营相关企业。其中,近半数的企业成立在1年以内,40%的企业成立在1-5年之间。
这股“露营风”,从春天吹到五一,餐饮人都在积极跟风,拓展这一新场景。
最早行动的是必胜客,联手专业的户外露营品牌推出了萌力十足的联名套餐,购买指定的露营套餐,就能解锁相应周边,开启一场美味相伴的露营时光。
这一联动,无意拓展或者深化了必胜客的外带场景,早早占据消费者心智,在露营风真正吹起来时获得更多品牌联想。
在全国樱花烂漫时,喜姐推出了樱花的产品,主打的场景也是露营。
这个擅长创造高成图率的品牌,带来了粉红色的樱花鸡排,像薯片一样,脆感十足,搭配上新出的气泡饮品,就能凑齐一套高颜值的野餐图。
临近五一小假期,长途出行受阻,露营热度升高,烤鱼、披萨、烤串、火锅、奶茶,只要能外带的餐饮品牌都联合起来,做起了露营餐。
像大龙燚火锅与柠檬茶品牌柠季的组合,让人能在户外吃着火锅唱着歌;烤鱼品牌烤匠也上线了外卖,向着5.1露营季冲锋。
海底捞在北京&成都两地推出了户外烧烤业务,一类产品是串串们,另一类则是烧烤锡纸菜品,可以直接加热。
在烧烤的外卖点单页面,不仅标注了用料和烤制时间,还有烤炉、瓦斯气、刷子、夹子等烧烤工具可购买,一站式采购,极其方便。
其实早在去年,露营风就在餐饮品牌大玩场景时,大行其道。
一大票露营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长出”,露营椅和更多的绿植出现在咖啡小馆子,营造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氛围感,到了晚上还会生起炉火,将氛围感直接拉满。
一系列休闲餐厅,也改头换面,开出了露营主题店,大树直接移植到店内,仰头可见绿叶,帐篷和木桌椅,打造出一个个休闲的露营区。
在预制菜领域,露营也成为了品牌的发力点,在家庭场景外,再拓展出新场景。有品牌推出了大量的锅物料理,只需轻松加热,就能享用一餐好食。
三个关键词
搞清露营餐经济
露营餐经济火了,但入坑容易,做深做透却挺难,内参君根据最新的露营趋势,总结了露营餐经济的三个关键词。
>年轻化
在马蜂窝近日发布的《2022露营品质研究报告》中,90后、00后的年轻游客与80后亲子游主力是露营圈的“支柱”人群,两者共占比87%。
刚刚成型的“露营经济“正年轻,且有大量的年轻父母露营时,顺带“遛娃”。此外,露营主客源是来自一线及新一线的消费者,还未有足够的穿透力到达下沉市场。
因此,在产品打造上要更贴近年轻人,产品要具有高颜值,成片率更高,更容易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原点。
>懒人思维
露营餐饮中,最容易联想到便是烧烤。
之前是自己采购食材(自串串或是购买半成品),再架炉生火、烧烤,从采购、配送再到烹饪,全是自给自足。
但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已经是“懒人一代”,能不动手就绝不动手。
在上海、成都、郑州等地,内参君发现越来越多烧烤品牌推出了露营一条龙服务,肉串提前串好后真空包装,搭上调味品、配料直接送达露营地,保证食材新鲜。
此外,如果露营人数较多,需求量比较大,还有烧烤厨师来帮忙。除了用餐地不一样,体验上和门店用餐差不太多。
>精致露营
产品的另一个维度在于品质感的提升。
露营的诞生与生存主义息息相关,也就是在面对各种灾难或危机时,积极自救。因此我们传统印象中的露营多是“荒野求生”或硬汉性质的。
但国内的露营风格并不走这路数。
2020年是中国的露营元年,一顶帐篷,一个底垫就能轻松露营。但这两年露营开始了超速发展,从1.0快速进化到2.0时代,并逐渐走向“精致露营”,宽大的帐篷下,折叠桌椅齐全,还有烤箱烤盘、锅碗瓢盆,装备齐全。
在小红书上相关推荐的露营装备清单,种类颇多,稍微置办下都要大几千。露营装备的全面升级自然离不开露营餐的全面提升。
精致露营对餐饮品质的需求直线提升,不仅品质要好,还要有更高的成图率,幸福是需要“晒”的,露营除了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外,另一重要的就是拍照,在社交媒体传播。
在小红书上,野餐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62%,露营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27%。这一新的流量涨势,也成为了餐饮人非常好的借力点。
露营经济大跃进
但入局仍需谨慎
虽然露营市场一片火热,但内参君觉得,这种火有点虚火,还需理性看待。
在西方,露营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游客们在泰晤士河畔休闲露营。到了20世纪60年代,露营已经成为欧美家庭的度假标配,露营场地无处不在。
而中国真正的露营发展史,不过三五年,巨大的增速不过是一个几乎从零开始,一下子拔高的状态,并非常态,并不能作为市场判断的准确依据。
另一限制因素则是露营营地,中国的营地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真正适合做营地的场所少之又少,不少公园则是禁止搭帐篷或露营。
年轻人的爱好多变,露营作为年轻人的生意,不知道这股热爱还能维持多久。当然, 有风自然要追,餐饮人不妨追一下这迅猛的势头,做出点有影响力的营销,或者拓展出新的用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