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分数出来后不到24个小时的时间里,如何填志愿、选专业,成了堵在广大考生心上的一座大石。
所长在此提醒各位一句,报考大学,切不可忽视学校的食堂。不然吃要四年的月饼炒辣椒、西瓜炒肉、冬瓜炒西瓜、猫耳朵炒鸡块、爆炒妙脆角、红烧猪乳头……也是挺要命的。
< class="pgc-img">>△华东师范大学的招牌菜——红烧一整只鳖
俗话说得好:“食堂好吃,开心四年,食堂难吃,外卖四年。”不过这些问题,在南京的各大高校中通通不存在。
南京高校食堂有多好吃?这么说吧,南京高校的学子们,每天不仅要和同学抢食堂,还要和校外的大爷大妈、上班族们抢食堂,有的学校加收40%的管理费都挡不住,足以见得它们的魅力了。
< class="pgc-img">>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堂,曾一度凭借人均77652元,成为传奇。南农仅靠3个食堂,就能把学生的一天安排得明明白白,一食堂最出名。
< class="pgc-img">>△南京高校食堂界的传奇
早餐生煎包、抹茶馒头、豆腐脑、麻团;
午餐招牌五谷鱼粉、麻辣香锅、皇家一号炒饭、重庆小面、铁板饭、麻辣烫,再来一碗薄雾浓云琼露汤;
< class="pgc-img">>△图源 @热夏-听蝉22
晚餐掉渣饼、皇上骨肉黄焖鸡、指纹认证手公饺,吃饱后追加一个6块钱的奥尔良大鸡腿……好吃,还便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号称“下马坊皇家蔬菜大棚不淹水有空调发牛奶领粽子大学”的南农,最厉害的是“吃鸡”。
< class="pgc-img">>△今年端午,南农发的“死亡粽子” 图源 @南京农业大学
黄教授、香馥馥和南农烧鸡日常混战,酱色油亮的烧鸡躺在那,咬一口皮肉酥烂,总能俘获人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此之外,南农食堂还致力于创新推出网红产品,青团驴打滚,月卖上万只,丝毫不输“舌尖上的青团”。
< class="pgc-img">>△图源 @王咸菜的萌萌女盆友
< class="pgc-img">>在南航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吃着龙虾、穿着毕业服的毕业季,不算是毕业。”
< class="pgc-img">>△南航龙虾节 图源@袁圆圆-Nicole
如今已经是第五届的南航毕业季龙虾节,每年的这个时候,蒜泥、香辣、十三香……小龙虾口味齐全,36块钱1斤,买3斤送1斤,物超所值。
< class="pgc-img">>△南航的冰镇龙虾 图源@娇妲妲飞
同时,鸡翅、大虾、凤爪、八爪鱼等多种食材为一体的铁锹海鲜大咖和学霸烤鱼,也是同学们的最爱。
< class="pgc-img">>△图源 @站成永恒_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食堂的羊肉地锅;二食堂的石锅拌饭;三食堂的麻辣香锅;四食堂的常熟面馆、砂锅和夜宵;五食堂的甲鱼蒸粉丝……南航用实力告诉你,我们有的不止是小龙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 @import_TIME
“米其林的口感,大食堂的价格,南京人的集体饭堂。”说的就是南航食堂。为了挡住外来人员吃空南航食堂,学校想出了现金支付加价40%的点子,然并卵。
< class="pgc-img">>南京师范大学的别名叫“南京吃饭大学”。
< class="pgc-img">>占据着仙林大学城里面积最大的一块地方,南师大东南西北四个区,光食堂就有十几个,比学校教学楼还多。
< class="pgc-img">>东区的自助U选、蛋包饭、大盘鸡拌面、培根豆腐,西区的担仔面、木桶饭、老母鸡汤饭,北区的大酱汤……好吃到隔壁南邮馋哭了。
< class="pgc-img">>这之中,坐拥从第七到第十食堂的东区,一直被南师大学子们誉为“最好吃的食堂”。一二楼日常用餐,三楼则是聚餐区。人均只要15元,就能在自助U选里吃上三四个菜,还是大荤。
< class="pgc-img">>做披萨、牛排、意面的哆啦咪休闲西餐厅,清真食堂、新疆风味档口、新加坡鸡饭,甚至还有铜锅涮羊肉可以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另外,奶茶、酸奶水果捞、冰淇淋这些饭后甜点,食堂都包圆了。真不愧是南京吃饭大学!
< class="pgc-img">>但是随园校区的同学们,就没这么幸运了。随园食堂的难吃,也是远近闻名的。
< class="pgc-img">>南林人不止种树,餐饮业搞得也是如火如荼。学校的六个食堂,全部干净整洁,足够喂胖南林学子。
< class="pgc-img">>老食堂的三楼,以价格便宜、菜色丰富成为南林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十块钱出头就能吃得既丰盛又有营养,二楼则以简单的套餐、风味小吃、川菜、淮扬菜应有尽有,厨房明亮、食材看上去档次都提高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另一边,和老食堂紧挨着的新食堂,以种类多、更时尚著称。然而大家更爱四季飘香饼业,毕竟种类多、分量足、口味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然,可能和其他高校比起来,南林食堂显得平平无奇。所以对于南林学子来说,后街美食足够能翻身,香樟苑也是他们的附属食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南大的食堂数量多到不敢想象,鼓楼校区有3个,仙林校区有6个,还有2个教职工食堂,南大的食堂在起名上,极为朴素,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一直到十一食堂(七、八食堂目前还是空的)。
<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大学
南大食堂的口碑其实完全不输南航,南大的食堂韩式、日式到中式的川粤鲁淮扬,应有尽有。
<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大学
7块能吃饱,10块能吃到顶奢豪华配置的学生餐,最为出彩的就是辣子鸡套餐。
南大食堂系列里,最出名的是仙林校区第六食堂,有着南京高校食堂排名第一的美誉(虽然每年龙虾上市的时候,都会被南航食堂抢了风头)。
<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大学
双品种铁板饭任意两道菜只要六块五,底下还铺满了蔬菜和鸡蛋,吊打全南京高校食堂的同类型产品。
< class="pgc-img">>△图源 @含参量反常积分
盖浇饭、糯米鸡、刀削面、糖醋排骨、番茄炒蛋……从家常小炒,到蛋包饭到麻辣香锅,想吃的都能吃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大学
PS,你在九食堂看过世界杯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南工大,有一条金科玉律:“上山可以爬坡,肚子却不能饿着”。东南西北苑,加上亚青、浦江、象山和1902,南工大足足有8个食堂这么多。
<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工业大学
先不说东西南北苑食堂的炸酱面、砂锅、鱼仔锅、麻辣烫、笼笼香、老卤面、自选套餐……种类多丰富,光是浦江学生食堂的酸汤鱼,就能吃到大汗淋漓,痛快得再配两碗白米饭。
< class="pgc-img">>△图源 @蔡顺桔
每个食堂都有自己的招牌菜,象山食堂红的不止麻辣香锅,还有布袋馍、烫饭、鸭血粉丝汤、脆皮年糕……亚青食堂的凉皮凉面,就连前网红粉色系丁家桥食堂,都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美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 @奥利奥爸爸
时尚、年轻,是南工大的代名词。前阵子,浦江食堂还因为ins风粉红色标语,上了一趟热搜,实在是浪漫。
<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工业大学
< class="pgc-img">>同样频频上热搜的南京高校,还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class="pgc-img">>南信大的一大特色就是“逢喜事必发饭票”,你不要我都要硬塞给你。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发饭票,成为双一流发饭票,校庆发饭票……距百年名校还有41年,发饭票庆祝一下!
< class="pgc-img">>在遥远的龙王山那边,南信大靠自己坚强的意志,用食堂打出一片天,东苑西苑新食堂老食堂个个是网红。
< class="pgc-img">>东苑三楼的焗饭,二楼的辛拉面,老食堂的鸭血粉丝汤和炸酱面,新食堂的牛肉米线和剁椒鱼头。还有烤冷面、炒年糕、桂花糯米小团子、臭豆腐、红豆饼,两个人都吃不完的回味酸菜鱼,蹲在地上卖小毛桃的老奶奶………每一样都让人怀念。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然,这里最牛逼的就是,可以在中苑老食堂二楼,唱KTV。
< class="pgc-img">>南信大,你赢了!
< class="pgc-img">>南广,方山皇家养老村,正是因为偏远,也造就了南广人自给自足的惊人能力,吃喝玩乐一站配齐。
< class="pgc-img">>四家食堂争奇斗艳,如果说三食堂的黄焖鸡酸汤和四川味道下饭开胃易长胖的话,四食堂的石碗豆花鲜香滑嫩反而不会长胖。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一食堂低调奢华有内涵,最著名的南广东北菜就藏在这里,锅包肉酸甜可口,甜而不腻,孜然蘑菇更是外酥里嫩。
< class="pgc-img">>一食堂以朴实无华著称,大千麻辣烫和配料丰富的华兴饭团,给我20块锅包肉都不换。当然,想吃东北烤冷面的话,二食堂就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比起吃,南瓜广场玩儿起来更专业,不过奶茶、烧烤、明火粥这些标配,还是有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南广虽远,惊喜无限。
< class="pgc-img">>你可能没去过南艺的食堂,但你一定见过它,电影《致青春》里不少戏份就是在南艺北食堂取景的。
< class="pgc-img">>△图源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剧照
南食堂的酸菜鱼面,经常要排队。小锅现烧的鱼汤,新鲜的鱼片和酸菜,一碗热腾腾的面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南食堂的招牌了。同样令人赞不绝口的,还有滑嫩鲜香的“特色米线”。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 @南京艺术学院 微信公众号
紧挨着南艺西门的附中食堂,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蛋挞、小煮面、煎饼、饭团……随随便便就可以成为一顿丰盛的早餐了。
< class="pgc-img">>黄瓜园旁的教工食堂的白色小盘子,承包了南艺人的晚餐。当然,这里最抢手的就是“面点小屋”,稍微晚一点就没有了的大肉包、香软的酒酿饼、烧麦、发糕各种各样的面点,简单也慰藉了学子们的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地处美食荒漠的龙江,南艺几乎站在了金字塔顶端,来食堂“蹭饭”的“社会人士”自然络绎不绝。
< class="pgc-img">>当然,被纳入“南艺一绝”的还有,后门的鸡蛋饼。
< class="pgc-img">>△图源 @洋葱圈饱饱
< class="pgc-img">>靠吃在南京各大高校中,怒刷存在感的,三江学院必须有姓名。
< class="pgc-img">>△图源 @应山
三江学院的食堂各有特色,1食堂的快餐,2食堂的小火锅和杂粮煎饼,3号食堂的没有存在感,4号食堂的老卤面和烤肉饭,还有6号食堂的麻辣烫,人气最高的还是7食堂,不说别的,仅凭着一份小鸡炖蘑菇就打遍天下无敌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 @糖糖千岁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江所有食堂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4号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排到楼梯之上的网红月亮馍、紧挨着的“帅哥炒饭”、份量超大的养生粥、被称为微型甜品店的刚哥粥铺,还有鲜香弹牙的传说瘦肉羹……
不管你是不是三江学子,只要傍晚五点以后到了这里,你能说的只有一句话:“卧槽!这么多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前阵子,全国各大高校通过制作好玩的土味招生广告,来进行了一波营销。但所长在这里,只想说一句:食堂不好的话,招生小广告再花里胡哨都没用!
但如果你选择了南京的高校,就不必有这种担心了,因为南京的大学都好吃。
< class="pgc-img">>△图源 @三江学院
对于已经毕业或者还在上大学的你来说,到底哪一所高校的食堂,才有资格称霸金陵?不如来投个票,选一选吧。
总而言之一句话,各位即将填志愿的高三党们,欢迎报考南京的大学!
PS,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 class="pgc-img">>牌故事 门口进来就有复古的电话,向日葵,给人感觉很有故事。
央觅往事,YUMMY HISTORY,直译为:“美味的过去”。
讲的是一位父亲,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直到那年一家人选择去西餐厅为孩子庆祝生日,孩子就着烛光许下了心愿:
“希望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多吃几次我最喜欢的牛排。”小小心愿重重的叩响了这位父亲的心弦,看着孩子双手合十的虔诚模样,他暗下决心改变。
随后的几年,这位父亲带着家人尝遍了厦门大大小小的西餐厅。当年那个许下“一起吃牛排”心愿的孩子,如今能够吃出不同种类牛排之间的细微差别。而他则经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终于顺利跨界,创立了“央觅往事”。
< class="pgc-img">>老板的初衷就是创造美食回忆的地方,时间流逝不可追,但是美食的回忆会留下幸福的轨迹。
< class="pgc-img">>环境
玻璃窗,玻璃杯,白色餐具,鲜花向日葵,舒服的沙发,给人感觉很有仪式感的西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菜品
主厨牛排(厚切5公分)
这款牛排是主厨研发的里面加了很多不同的配料调制出来的所以超特别的,吃起来口齿留香,鲜嫩多汁。
< class="pgc-img">>红屋牛排配阿根廷大虾
牛排七分熟左右吃起来超有嚼劲,搭配黑胡椒酱汁,吃起来口感丰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紫苏鹅肝
鹅肝入口即化,底下面包,中间苹果,最上面大块鹅肝,加入紫苏酱,吃起来层次分明。
< class="pgc-img">>法派羊排
带骨羊排可以直接拿手上吃,骨头旁边的肉吃起来很有嚼劲。
< class="pgc-img">>纳维亚半岛三文鱼排
三文鱼是煎熟的地下还有点点焦吃起来挺香浓鲜美的搭配蟹子水果,吃起来比较清甜。
< class="pgc-img">>美式芝士牛肉堡
超大个的美式汉堡,汉堡的牛肉吃起来很不错,连面包也比较有弹性。
< class="pgc-img">>甜橙风味南美红虾
一份三只大红虾,红焖大虾上面撒满了黄油芝士,底下有柠檬片,吃起来口感香甜鲜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芝士焗土豆泥
可以拉丝的土豆泥,热乎乎的吃起来更加美味,上面还有菠萝吃起来清甜爽口,土豆泥很绵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西西里风味烤中翅
第一次吃到这么大的翅中,吃起来美味可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牛油果鸡肉蔬菜沙拉
加了胡麻酱的牛油果更美味了,蔬菜新鲜,吃起来充满健康的味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饮料
蓝色夏威夷
看起来海洋的颜色,喝起来清爽解渴。
< class="pgc-img">>杨汁甘露
芒果味满满的杨汁甘露。
< class="pgc-img">>宁静夏天
红色的西瓜汁喝起来超有夏天的味道。
< class="pgc-img">>汤
凤芒金瓜汤
南瓜汤浓厚
< class="pgc-img">>法式奶油蘑菇汤
喜欢奶油与蘑菇的搭配。
< class="pgc-img">>抹茶芝士蛋糕
抹茶味十足的蛋糕,对于抹茶控来说实在太美味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央觅往事:一起创造更多美味记忆。
Tips :
#哆啦爱美食#
【餐厅名称】央觅往事花式西餐厅
【餐厅地址】杏林湾路园博湾上3号楼美宜佳楼上201号
【所属菜系】西餐
【人均价格】100+
【特色美食】芝士焗土豆泥 甜橙风味南美红虾 紫苏鹅肝
>
问:
华语电影史上阵容最强的电影是哪一部?
《建国大业》?
《家有喜事》?
这两部当然都超能打,但要说“最强阵容”的话……
30年前,《豪门夜宴》。
用今天的话说——
顶流,一幅海报差点都放不下。
< class="pgc-img">>1991年夏天,中国华东地区发生特大水灾,单安徽、江苏两省就有超9000万人受灾,约200万人流离失所。
香港电影界全体动员,为赈济灾区——
召集200余位业内大咖,4天拍完。
仅参演名单就长达两分钟。
< class="pgc-img">>即使是刘德华、张国荣、周星驰这样的天王巨星,也只有几秒钟的出场时间。
不知何时起,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港电影辉煌、团结的证明。
在片中寻找明星彩蛋,也成了影迷们不可多得的乐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
还真有人想重现一次这样的盛况。
总是有爱在隔离
< class="pgc-img">>一样为公益,上次为水灾,这次为疫情。
都是全行业齐心协力赶工打造的港式喜剧。
只是这次,Sir实在笑不出来。
01
去年的疫情给香港电影造成重创,为提振民心士气,也为提供开工机会,以曾志伟、黄百鸣、向华强、江志强、杨受成为首的圈内众多大佬联合发起了《总是有爱在隔离》等一系列项目。
之所以说它是新篇章,是因为它在项目之初就打着《新豪门盛宴》的旗号。
出品方也很强大,汇集了香港最重磅的一批电影公司。
< class="pgc-img">>台前幕后阵容堪称炸裂,半个香港电影圈的人都来助场。
< class="pgc-img">>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出现在片尾里的刘德华、容祖儿、卢冠廷……
曾志伟、梁家辉两位影帝中的影帝18年后重聚首,猎艳二人组再续《大丈夫》前缘,四处“偷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去年刚拿到金像奖最佳男配的香港黄金配角张达明,仿佛才从《麦路人》串场过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还有香港喜剧大师——许冠文。
搭档钱嘉乐,在片中致敬了自己的经典之作《摩登保镖》。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种种迹象表明,熟悉的港味又回来了。
真的是这样吗?
现实是——
香港电影界戮力同心,拍了一部大烂片。
第一个场景,香港码头。
方力申出场,拎着一个黑包。
< class="pgc-img">>?镜头鬼鬼祟祟,一会儿拍包,一会儿拍方力申的表情、安检人员的表情。
< class="pgc-img">>不断给你暗示:这包不寻常,这人不简单,要出大事……
果不其然,一群黑衣人围了上来。
气氛开始紧张……
方力申一看不对劲,拔腿就跑。
< class="pgc-img">>你跑就跑吧。
结果自己主动钻进了敌人的包围圈,被直接带走。
< class="pgc-img">>?这都什么弱智情节?
可怕的是,弱智感贯穿始终。
方力申被带去了哪儿?
黑色密闭空间,古天乐戴着防疫面罩开始讯问方力申——警匪片常规套路。
?
< class="pgc-img">>搞得这么煞有介事、兴师动众,还以为至少有类似于新冠肺炎确诊者报复性故意散播病毒的“阴谋”“恶行”,结果这一段的功能只是为了引出这部电影的主要发生地——格尼酒店(谐音“隔离”)。
< class="pgc-img">>喂,编剧,在你们公司写谐音梗不扣钱的是吧?
因为被怀疑有病毒携带者,这家五星级酒店被防疫部门紧急隔离两周,所有人不得出入。
《总是有爱在隔离》讲的就是隔离的两周内,发生在酒店里的故事。
02
这电影不仅是智障烂片。
而且,还是“散装烂片”。
剧情,是散装的——
时长90分钟,多达5条叙事线。
这叙事效率……可以嘛,不愧是港片。
故事线一:
曾志伟和梁家辉在片中是一对多年老友,常年一起偷腥。
梁家辉年轻时一次偷情被老婆抓包,之后被囚禁在家十几年不能出门(《大丈夫》老梗)。
疫情来了,机会也来了。
曾志伟伪装成防疫人员把梁家辉带出“监牢”,组团到酒店偷情,结果被隔离在酒店出不去,约的妹子也进不来。
< class="pgc-img">>故事线二:
一对年轻情侣陆永、苏丽珊,要结婚摆宴席,在格尼酒店里试菜。
但因为被隔离在酒店,两人的矛盾激化、爆发。
< class="pgc-img">>故事线三:
张继聪和张智霖是两个黑帮小团体的老大,水(欢)火(喜)不(冤)容(家)。
本来是约在酒店的澡堂子里谈生意,结果酒店突然被封锁。
小弟们都逃了出去,两个老大却被“囚禁”在了酒店,还同睡一张床。
< class="pgc-img">>算了算了。
后面两条线Sir不浪费时间介绍。
总之,看起来内容很多。
却不分主次,平均用力,每条都浮皮潦草,味同嚼蜡。
伪·多线叙事,本质上是个单元剧式拼盘。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题。
至于这(五)个故事的主题嘛,不需要我们找,导演似乎生怕我们看不懂,自己就让片中的梁家辉说出来了:
原来爱,一直就在自己身边
< class="pgc-img">>看漏了也不要紧,这部电影的英文名也点题了:
All You Need is Love
< class="pgc-img">>但注意,片子里的五对关系,涵盖了社会中的多个阶层、多种情感,黑帮分子、职场白领、都市恋人、上流富人、中年中产,亲情、友情、爱情一网打尽。
每个人群,每种情感,都有自己的特异之处。
都值得赞颂千篇,也都需要分情况讨论。
但在这部电影里,他们的种种关系和一切情绪,全都被这样一句话开解了。
Sir不是反对一部电影熬鸡汤,Sir反感的是你居然灌我,我喝慢了,你还嫌我胃口不好?
你且看它怎么灌的。
曾志伟招蜂引蝶大半辈子,最后就因为老婆用无人机捎来的几句话就立刻转性,痛改前非、守身如玉。
< class="pgc-img">>陆永和苏丽珊因为“话语权”问题在房间里大吵了一架,陆永听完梁家辉的几句话后,转头就求婚。
< class="pgc-img">>张继聪、张智霖因为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俩人在房间里推心置腹、互诉衷肠,然后就成了可以同时在一个马桶上拉稀的好兄弟。
< class="pgc-img">>……
以上人物的180度急转弯,只发生在故事的最后20分钟。
你们早干嘛去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无厘头喜剧嘛,不必在故事上较真儿。
好,那谈喜剧。
最重要的问题——好笑吗?
不得不说,因为片中明星实在太多。
有的人,港片粉丝看到就会觉得开心。
好笑,仅停在最浅一层。
一旦电影认真耍起段子、包袱,Sir内心只有无数只乌鸦飞过……
笑料,不为人物,也不为主题、故事服务。
无非就是那些用大腿都能想出来的招数:
出糗。
< class="pgc-img">>自作聪明。
< class="pgc-img">>以及自作聪明后的打脸。
< class="pgc-img">>Sir真心提个建议。
既然一下子能请来这么多明星。
还不如让他们老老实实坐下来,聊聊天,喝喝酒。
笑果说不定是现在N倍呢。
03
现在回看《豪门盛宴》,你说它有多好嘛,也谈不上。
关键在于,它的阵容前无古人、后——也恐怕不会再有来者,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片中那些演员们的黄金时代。
正如陈奕迅的歌里面唱的:
黄金广场内分手,在时代门外再聚。
黄金广场和时代广场。
香港的两个地名,一新一旧,距离却很近。
从黄金广场到时代广场,我们不过才走过几条街,整个世界却已天翻地覆。
这也是如今现状:
从《豪门夜宴》到《总是有爱在隔离》,匆匆30年,一落千丈。
并非后者有多烂。
只是观众变了,时代变了,电影倒没怎么变,依然原地踏步。
《豪门夜宴》拿曾志伟的身高逗乐,《总是有爱在隔离》还在继续取笑一个女孩子的长相。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就连元秋,都还是那个包租婆。
< class="pgc-img">>但电影外,沧海桑田。
曾经,香港电影连带着整座香港之城,装满了我们这些大陆观众向往的现代文明。
如今,香港连自己人都留不住,电影人们纷纷北上。
具体到这部《总是有爱在隔离》,它在豆瓣目前只有4.4分,恶评如潮。
比这些批评更可怕的是,它都没能在大陆院线上映,只得沦为网大,还逃不了被删减16分钟的命运。
是的,之所以会这么难看。
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它遭遇的大幅删减,导致了叙事和节奏的不连贯。
被删减的镜头中有很多屎尿屁包袱,可这却是香港市民喜剧最忠实的市井精神。
与其说电影说的是香港人“被困疫情”。
Sir看到的却是——
香港电影人,想逃却逃不出的尴尬现状。
香港电影人整体失去了表达欲。
薛凯琪在幕后花絮中,提及最多的词是:爱、欢乐、温暖、正能量……
< class="pgc-img">>不是说疫情时代没有爱和正能量。
可现实中的市井百姓,面对疫情时,只有爱和正能量吗?
香港电影人曾以务实为原则。
他们不拔高自己的职业,不会标榜自己是艺术家,他们拍电影就是“揾食”(讨生活),跟开餐馆、跑出租没有本质区别。
如今呢?
当电影需要他们“务实”的时候,他们却变得无所适从。
《总是有爱在隔离》看似群策群力,实则各自为政、貌合神离。
香港电影界的“团结”背后,更像一盘散沙。
Sir注意到弹幕里有句话:公益电影,还想怎样?
< class="pgc-img">>Sir不敢苟同。
既然我们选择花时间或者花钱看一部电影,我们就应该对电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跟电影是不是公益片没有任何关系。
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尊重,也是对曾经经历疫情的普通人的尊重。
毕竟。
悲观地说。
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在香港电影中看到这群人如此整齐地“聚会”了。
< class="pgc-img">>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