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餐饮业利润暴跌,多少餐饮企业被困在微利或亏损里。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飞飞,编辑:景雪。
最近,有两组数据引发餐饮人热议。
一组是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暴跌88.8%,利润率低至0.37%;另一组则是上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营业利润为-7.7亿元。
这两组数据,赤裸裸地揭开了今年的餐饮行业真实现状。有网友锐评,这么低的利润,在北京、上海干餐饮就跟做慈善一样。
< class="pgc-img">>利润暴跌,北京、上海餐饮业“渡劫”
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及以上)餐饮企业营收为492.1亿元,同比下降2.9%。同时利润总额为1.8亿元,同比暴跌88.8%,利润率低至0.37%。
从餐饮类型来看,上半年,北京除了正餐服务的营收同比下降10%以外,其余的快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以及其他餐饮业的营收均有所增长。其中其他餐饮业营收同比增长最多,达到9.2%。
但营收增长的背后,却是利润的暴跌,像正餐服务利润亏损7651万元,其他餐饮业亏损2315万元。快餐服务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49.9%,饮料及冷饮服务利润下降更明显,同比减少86.1%。
< class="pgc-img">>上海的情况更糟糕。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等于200万元)营收752.88亿元,同比下降2.6%,营业利润为-7.7亿元。
这个数据并不是耸人听闻,真实的情况可能比数据更糟糕。最近,红餐网在与一些北京、上海的餐饮人交流中也得知,今年餐饮品牌的利润状况都非常堪忧。
有北京餐饮人表示,今年餐厅的营业额没有下滑,但利润同比去年下降约一半,已经到了不可持续的边缘。
南城香汪国玉也表示,2024年南城香单店的流水比不上去年,门店的利润也在下降。
前不久,他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中直言:“前半年挣的钱,到冬天可能赔得精光,所以企业要提前做好布局,该关的关。”他直言,南城香今年是一边开店,一边在关店,如今还在将一些现存的不赚钱的店关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么低的利润意味着什么?通常来说,餐饮企业的利润率保持需要在5%-10%,如果低于这一范围,轻则现金流承压,重则资金断裂,企业倒闭。
像今年的上海,我们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就能得知,倒闭的餐企业不少。比如上海米其林餐厅喜粤八号,今年2月正式关店,还被曝“老板跑路,欠薪……”
< class="pgc-img">>利润暴跌背后,真相是什么?
北京、上海的餐饮市场低迷、企业利润暴跌的背后,有4个主要因素。
第一,北京、上海的开店成本水涨船高。
房租、人工、原材料这“三座大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餐饮业最沉重的负担,而一线城市的成本又比下沉市场高得多,尤其是房租和人工这两项。
京沪除了高成本还有高定价,两者某种程度上是呈正相关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京沪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意愿、消费频次都要远高于低线城市,只要餐饮店的定价能提上去并维持相应的客流量,倒也能覆盖成本的部分。
只不过过去几年,情况大不一样了,高成本、高定价和高客流的平衡被打破了。
这就涉及到第二点,成本飞涨的同时,消费意愿下降,进一步导致门店的利润承压。
经济大环境不好叠加通货膨胀,打工人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担忧,自然要学会省钱。而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之间存在着信息差,京沪的中产、白领们接收信息更快,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更了解,所以忧虑更深,只能节省日常开销为未来储备应急资金。
变得越来越精打细算的还不止“穷人”,富人的消费也愈发谨慎了。这一点,从高端商场的销售额方面也能略窥一斑。8月,太古地产发布的第二季度营运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京颐堤港的零售销售额分别下降3.5%、3.8%,上海兴业太古汇零售销售额下降19.6%。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太古地产
第三,市场竞争的高度饱和。
如今,餐饮商家的竞争也在日趋白热化。尤其是在京沪等餐饮高地,可以说没有增量,大家都是在存量市场里肉搏。
今年一线城市的洗牌也异常激烈,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5月,北京、上海2个城市新注册餐饮企业数约为1.7万家,同比增长30.5%。也就是说,新入局的餐饮企业更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
第四,疯狂降价促销,打价格战。
正是因为面对成本、消费降级、竞争内卷等多重压力,如今许多餐饮企业才不得不采取打折、促销等活动,牺牲利润以抢占市场份额。
纵观整个餐饮市场,如今各个赛道都在疯狂降价,3元早餐、4元奶茶、6.6元咖啡、9.9元的汉堡,层出不穷的“穷鬼套餐”愈加盛行;不少连锁餐饮品牌则直接喊出“价格回到几年前”;曾经人均消费上千元的高端餐厅,也开始集体下凡,推出低价套餐……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降价当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人流,但房租、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不会因此而同步下降,这部分差价只能由商家来承担。到头来,疯狂的价格战就成了一场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绞肉战”,只会进一步压缩餐饮企业的利润。
< class="pgc-img">>其他城市的餐饮利润,会好吗?
先看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虽然没有公布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营收、利润数据,但整体情况估计也不容乐观。
广州、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广州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4%,深圳餐饮收入同比微增0.6%,距离同期全国餐饮业7.1%的增速都相去甚远。
仅从餐饮业营收来看,广深同样表现低迷。且同为一线城市,广深的竞争情况和成本压力,与京沪没有太大差别。可想而知,在大环境影响下,广深的餐饮业利润大概率也不会很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一线城市餐饮收入低迷,上半年,一些新一线,乃至二三线等城市的餐饮收入却表现相对较好。
比如重庆,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1237.45亿元,同比大涨11.9%,远超一线城市的餐饮业增速,同时也跑赢全国增速。
苏州、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上半年的餐饮消费同比增速都在6%以上。
我们都知道,营收情况并不能代表利润。目前,只能看到各地的餐饮收入,整体的利润状况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近几年,餐饮行业的整体利润是有所下滑的。餐饮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赚钱如同“土里刨金”,一个更难赚钱的时代正在到来。
今年,你的经营利润下滑了吗?
欢迎留言分享。
京报讯(记者王萍)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普华永道发布《中国连锁餐饮企业资本之路系列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餐饮行业加盟的现状与趋势做出分析。《报告》认为,我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资金等各方面的需求驱动餐饮企业由直营转向加盟。同时,市场下沉化成为主要趋势。
《报告》显示,我国连锁餐饮化率近年来持续提升,由2018年的14.7%提升至2023年的20.4%,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为加盟模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餐饮行业正逐步进入加盟热潮。
《报告》分析,市场拓展需求、资金限制、创新与灵活性需求正在驱动餐饮企业由直营转向加盟。当企业想要快速占领新市场或扩大现有市场份额时,加盟模式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选择。加盟模式允许企业在短时间内开设大量新店,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多个加盟商同时运营,能够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但企业对加盟的直接控制力减弱,可能导致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差异。同时因加盟商管理复杂,可能引发经营风险和法律纠纷。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美团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近年来,小吃快餐和饮品店的连锁门店数量占比为各品类前两名,其中小吃快餐增幅最大,意味着连锁加盟市场趋向小型化、小投资化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餐饮连锁企业将发展触角延伸至下沉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一、二线城市连锁门店数量占比相对2021年下降,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小城市市场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均为餐饮企业在下沉市场扩张奠定良好基础。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7月的结束,意味着上半年的惨烈阶段性翻篇,而下半年的餐饮战争正式吹响号角。
先来看看上半年的阶段性总结:
在这个7月里,内参发布了一篇《最惨上半年!105万餐厅倒闭,数量接近去年总和》的稿件,发布当晚阅读量达到了20万+,在隔天突破50万+。
这篇大爆款文章背后,有关上半年餐饮行业整体趋势的数据被清晰呈现,但大多围绕“惨烈”二字展开。
比如今年半年赶上去年一年的倒闭数量:上半年国内餐饮企业新注册134.6万家;注吊销105.6万家。在二季度的3个月里,倒下的餐饮门店达到了惊人的60万家……
再比如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餐饮收入双降:1-5月北京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7%;上海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下降3.1%。
另一篇接近50万阅读的爆款文章《6月关店量第一!这个品类已经倒闭3.7万家……》,则呈现出“米线”品类当前的煎熬与惨烈,尤其在全国70多个餐饮品类的开闭店情况对比下,显得更为让人心疼。
当然,我们透过《袁记云饺的焦虑》将头部餐饮品牌们在这种“艰难”环境下的变革、创新、突破与求生,更为具体的呈现出来。
上半年的惨烈,让每个餐饮人都不禁发问:这是行业最惨的上半年!下半年,餐饮人真的还有出路吗?
那让我们再来说说下半年的一些趋势与“号角”吧:
首先是“手作、现炒、现做”。
在预制被大众抨击的几年里,这个虽然自诞生起就被业内外人士吐槽噱头、表演秀,但不可否认的“火、被追捧”的业态。一篇《7.5元一杯的“反预制”奶茶火了?年轻人疯狂排队3小时》就是真实的写照。
其次,依然是“极致性价比”。
尽管连中烹协都开始呼吁“停止价格战”,但不可避免的是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10元生死线”的阶段。我们看到:《月薪3万,在顶奢写字楼排队抢“十元自助”》,也看到了:《奶茶们的10元“生死线”》。
最后,一些凭借地域特色的小众美食,在这种“惨烈”的环境下杀出重围,在《继螺蛳粉后,广西终于又跑出一个顶流美食?》中,我们透过“酸嘢”的走红,看到的是餐饮行业、餐饮消费者对“真美食、真餐饮”的渴望与追求。
还是那句话。作为餐饮行业的“先锋观察者”,内参自诞生以来就被赋予创造更多独家、爆款、重磅好内容的使命,我们希望为数百万餐饮人汇集行业新趋势,我们也更希望通过全面的数据整合,和大量真实的平台反馈,来为餐饮人们“避雷”。
在7月的数篇10w+爆款文章,餐饮人能看到、提炼的关键词依然是“惨、惨、惨烈”几个字,但我们依然对行业抱有无限期望。
我们坚信:在8月、在9月、在12月、在2025年……餐饮一定会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而到那时,内参的爆款文章将会是满屏的“喜与增”。
透过内容看行业。希望7月热文榜单的爆款内容,能够为餐饮同仁提供一些思考支点。好了,本月的“内参编辑部心里话时间”到此结束,我们8月此时,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