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末学常在东莞各个素食馆就业,学习了一些素食馆操作经验。觉得不错,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首先来和大家聊一聊控制问题。首先控制什么呢?以我学习过来的经验。首先要选一个好地段开店,成功性比较大。其次是价格,在当地人能够接受的最高范围之内。第三,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操作。决定这些因素的是人,控制好这些人变得非常重要。有成功的案例,这种管理团队一般主要骨干有股份分红,锁定其核心人员不流动。人员稳定,其菜品稳定,操作稳定,店内事务稳定。是一个店成功的基石。
作为专业的管理团队,有其成功的经验,在未开店之前,选择其店,带着成功经验和充满信心过来,和刚开始做的素店人员完全不同,避开雷区,趋向成功。管理成本也会降低了一大半。是小投大产模式。第二,开张之前售卖大量餐卡,锁定顾客消费,回血保本。充值会员促销活动,保证其客源和财务稳定。
人员的培训。
上岗前统一思想和学习正确的职业操守。店里的规章制度要求。楼面的培训好服务技巧,收银管理和财务做帐。成本分析与控制管理,卫生管理和餐台管理。中厨出品管理和点心出品管理。还有采购管理和整体人员管理。最后煤电和消防安全管理。
一、收银管理和做帐
1备零钱
2数字收款(支付宝与微信等等)直接入帐公号。
3现金收款
用于店里开支和采购。
4做帐
记录支付宝多少钱
微信多少钱
美团多少钱
充值多少钱
卖卡多少钱
奉斋等
其他的
现金多少钱
核对数量是否正确入帐
二、成本分析与控制管理
1每月干货大采购
其中分别记录食用油(多少桶多少钱)
米()
点心食材()
中厨的()
蔬菜类()
房租()
水电媒()
人工工资()
加油费()
水果类()
其他
全体人员配置方案,能做的开工作,还有的紧缺人的状态为佳,保持人人工作量,不懒惰。整体大店备用一人,从中配合工作调动。成本控制,房租要在能承受范围之内,人工占三成左右,菜2成,干货2成其他一成左右,有个百分之二十的自助餐利润是不错。如果多卖卡和充值会更多。不过大部分素食馆支出大于收入。好的7月8月利润多点,其他亏损大于盈利。
三、卫生管理
每天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总结,每周大搞卫生。
四、餐台管理
(11点半前出完第一轮菜,小盘小份。12点后再炒一轮,保持新鲜度。每次加菜2个3个以上节省媒源)等等。
五、中厨的管理。
菜品管理,必须购买一些新鲜的好素材,高低配,贵的素材要有,少的。好的素材要保持。用差的素材,味道就不好。调味品磨茹精和素蚝油等还是要用。大部分客人不全素,还是要用调味品来辅助。新鲜的食材,上午的上午现切,下午的下午切。新鲜度有保证。许多素店提前一天切,这种做法不提倡。为什么同一个材料不同的师傅做出来就是不一样味道。关键还是细节上。
热菜每天出品方面要求:
1菇类
2豆腐类
3青菜类
4辣椒类
5辣菜类
6瓜果类
7干货类
8咸鲜类
丝条形
9段形
10块形
11菱形
12酸甜类
13油炸浓香类
14卤水类等。
15一汤一粥一糖水一豆浆一南瓜羹一红糖水/凉菜茶
16一炒粉一炒饭一白米饭一五谷杂粮饭
17一小红薯一玉米小土豆或者香芋
18四个凉拌菜
19四样水果
20有个炸果汁
基本每天出品按这种做法开单。
六、点心出品管理
1薯条
2寿司
3馒头
4包子
5饺子
6烤包
7马蹄糕
8萝卜糕
9糯米糍
10煎饼
11其他特色。
用不太贵的材料做出合适自助餐的菜品。
七、素材的采购管理
1、提前打好采购单,直接填数字斤两,不过多浪费时间。
2、采购早上6点左右去批发市场,八点左右回来,和菜贩合作提前一晚发单,过去确认菜质量和过称,补零点其他。
3每月去大岭山信立农批市场买干货。(一两次)每月统计各材料要使用的量和牌子,总结一下。
4、报帐找店里财务,财务和采购分开两人操作。
5、每个星期去下桥水果批市场买水果。
八、整体人员管理
每天早餐之后小会,总结昨天工作情况现的问题,和今天的布置,明天任务等等。(不超过十五分钟为佳)每个星期小组会。每月全员大会。
骨干配股
主要楼面主管兼收银做帐,有百分之几股份干股分红。厨师长有股份干股分红,点心主管有股份分红。有按月收益分。全体员工按客源人数超过某个利润点,全体奖励金。月奖励金,年终奖等。平时一些福利。宠拢员工,激励员工,是其保证队伍建设中稳定性和积极性。优选好员工留下培养储备干部,淘汰一些低质量的人员。避免死海效应的现象出现。(就是有能力的好员工出走,能力不行留下,时间长久慢慢变成无能的“干部”。)
九、媒电安全消防管理。
1、上班检查媒气度数,低于200立方告诉店长充值,下班全部关闭和确认。
2、炒小菜需9点半以后,沸水拉水十点半后不要过早开,浪费媒电,重复工作量。闲时不开鲜风和抽烟机,用完灶,先关火和鼓风机。后搞卫生。
3厨房必须配有灭火器。每月查看是否过期。一年演练消防演习。
4、每月请杀虫公司定期杀虫。以确保卫生。
最后总结,要有一群自己老顾客和特色的菜之类,无论是通过菜品吸引,奉斋吸引,卖卡吸引,充值吸引,搞促销,办活动,亲戚朋友,路过行人,团队订餐,旅游团,群内发红包吸引,团购,广告等,有客才有一切。
祝愿素食馆越来越多,越来越顺利。发心起家,福慧双修,功德圆满。
素食行业才开始起步,多数以自助餐比较多。现在是第一个阶段,以布施为主的自助餐多数不赚钱,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前了,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到时素食行业会越来越好,到了第二阶段素食被大众认同并日常,第三阶段,人们以素食为主的时候,素食行业前途一片光明。到时一些可替代食物的生物能量片可能就出现了,只要一小片,能量满一天。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加油!
源:让工厂管理变简单
< class="pgc-img">>春节期间,陪我家博士去吃了一次自助大餐。我与我家博士吃自助餐的方式有极大的不同,她喜欢大盘子吃,我喜欢小盘子吃。
我小盘子吃的步骤如下:
第一,先巡视一下整个自助餐的全部,看看今天有哪些可以吃的:好吃的、喜欢吃的、贵的、蔬菜和水果等。
第二,先挑选热食,少量、自己喜欢吃的,再喝一点自己喜欢喝的,垫垫肚子,犒劳以下自己。
第三,再去选一些比较贵的,比如三文鱼、大虾、蟹、烤鱼、螃蟹等相对比较贵的,配一点红酒(可以喝的时候)或热茶。别吃坏肚子。
第四,配制一盘自己喜欢吃的烤肉、汤菜、炒菜等。数量不要太大,就选喜欢吃的。
第五,如果感觉还可以吃点,则选些水果、沙拉补充一下维生素。
以上的吃法,一般情况下,不会吃的特别多,不会吃撑。但是,不仅吃了自己喜欢吃的,还吃了贵的(不亏),还有营养(必须吃)。
===
类似于吃自助餐,车间的控制投料也该如此:
第一,先巡视一下整个自助餐的全部,看看今天有哪些可以吃的:好吃的、喜欢吃的、贵的、蔬菜和水果等。
注:关注全局。关注全局时,可以对车间各个工序段的负荷进行分析,以确保在不考虑物料的情况下,产能可以满足负荷的需求。当负荷较高时,或采用委外,或调整班次,满足负荷的需求。
第二,先挑选热食,少量、自己喜欢吃的,再喝一点自己喜欢喝的,垫垫肚子,犒劳以下自己。
注:关注优先级。哪些订单是紧急的,哪些是不紧急的。紧急的任务必须马上完成,确保客户响应的要求。
第三,再去选一些比较贵的,比如三文鱼、大虾、蟹、烤鱼、螃蟹等相对比较贵的,配一点红酒(可以喝的时候)或热茶。别吃坏肚子。
注:关注效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合并生产:把优先级低的生产任务,合并到生产任务高一起生产,提高作业效率。
第四,配制一盘自己喜欢吃的烤肉、汤菜、炒菜等。数量不要太大,就选喜欢吃的。
注:关注客户需求。在满足紧急任务的同时,还必须统筹考虑客户的需求,不要让不紧急的需求,变成紧急需求,统筹和平衡。
第五,如果感觉还可以吃点,则选些水果、沙拉补充一下维生素。
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平衡质量、交期、成本三者的关系,质量是门槛、交期是承诺、成本要平衡。当有冲突时,一般是以成本作为必要的缓冲,保证质量和交期的达成。
===
大道至简,在车间管理中,控制投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希望大家参考。
一个互联网餐饮品牌崛起的背后都有其值得期待的亮点。有的侧重挖掘产品诞生的故事,如西少爷肉夹馍和黄太吉煎饼,有的侧重展示就餐氛围的细节,如雕爷牛腩,有的侧重互联网技术与餐饮流程的结合,压缩成本提高效率,如人人湘。本文以人人湘为例,重点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实现前厅服务效率最大化。
传统餐饮的三大问题
近两年来,从雕爷牛腩、黄太吉、伏牛堂米粉到叫个鸭子、叫只鸡等相继窜红的独立餐饮品牌出现,无论堂食还是外卖,人们看到的无一不是锦上添花的互联网营销,而并没有本质上的创新改革。 诚然,餐饮的本质是菜品,但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O2O可以给传统餐饮带来新的动力和效率的提升。
传统餐饮行业主要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人力成本高。不难理解,服务员是支撑餐厅正常运营的基础条件,虽然服务人员工资不高但基数大,且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力成本也在相应增加。以刚上市不久的呷哺呷哺为例,其2013年财报显示当年营业额18.9亿元,利润为1.4亿,那么成本为17.5亿元,其中人工成本达到了3.8亿(员工总数1.07万人),占比近1/4。在面临劳动力等各项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其利润上升的空间很小。
第二,单店辐射半径有限。一般是周边三公里左右,本地生活服务行业都具有区域化的特性,餐饮因为高频次的消费属性更是典型行业的代表;因此餐饮企业想要发展壮大的唯一之路是迅速开店,但这同样会遇到第一个问题。
第三,就餐时间集中。通常的餐厅有午市、晚市之分,用户就餐时间也都集中在11点~1点,18点~21点之间;加之桌位的有限和用户群的定向集中(第二个问题),知名的餐厅就常常出现等位排队的现象。那互联网的解决方式是利用在线排队系统减少顾客的流失,通过预先点菜来减少看菜单点菜时间,典型企业如美味不用等、悠先点菜。
用技术革新效率,打破传统瓶颈
传统的就餐流程通常是:进店—等位(找位)—上菜单—点菜—下单—制作—上菜—支付—离店,而人人湘的就餐体验是:进入微信服务号—手机选座—在线下单—移动支付—到店叫号—自助取餐—放回餐具。
从中看出,人人湘的理念可以归结为用技术取代人力,不能取代的则鼓励顾客自主完成;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其最大的优势是规模化开店后的边际成本不断降低(固定成本不变),支撑其运营的系统技术将有效地摊平前期的研发投入,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效率,在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营业额上都得到了提升。
那么实施的效果呢?按照就餐时间和环境的不同,人人湘早餐米粉售价为15元,午餐米饭售价有19元、29元、49元三种,只针对外送的产品老馋粉为19元;目前营业时间4个月,日营业额1.2万,已售出米粉31900碗,平均每天是270碗,翻台率达到7次,而餐饮界翻台率最高的企业呷哺呷哺据说是12次。可以看出微信自助下单的方式是提升翻台率的关键,把用户就餐时的等待时间压缩到极致,而能够自动实现不同时段库存上下架与更新的后厨管理系统是支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人湘在外卖上的尝试,一般餐厅对外卖颇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受,关键在于配送环节无法把握,要么与第三方合作要么自己配送;而人人湘在望京区域由京东人员负责配送,同时设立了自提点,使得餐厅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互联网无法颠覆餐饮
据悉,杭州“那些年”餐厅也是一家互联网自助餐厅的实践者,“那些年”通过桌角上的二维码或其他方式引导用户下载App并使用App点餐,服务员相对从前减少了三分之一;就餐期间也可以通过App发送需要纸巾和加水的需求。
还有北京的五味餐厅也是一个特色的案例,其每天只供应八个菜品,每个菜品对应一位厨师,从顾客的下单、(微信)支付、评价,到餐厅的采购、现金流入和流出等所有经营活动均在系统上进行,数据都保持在云端。
除了互联网自助餐厅现有的优势,其未来的想象空间也非常广阔,比如运用大数据为用户推荐合适的菜(根据菜品的先单率和点评信息),在线会员卡和储值管理,基于餐厅的粉丝经济传播和社交O2O等新玩法。
当然,我们所看到的是走在时代前面敢于尝新的餐厅,更多餐厅可能还不能接受这种观念。值得坚信的一点是:互联网确实无法颠覆餐饮,但一定能够为餐饮业带来效率和体验的提升。不过,大家仍处于摸索实践中,系统的稳定性、应用的操作门槛及条件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是一件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餐厅老板在没想清楚之前也不能图一时新鲜而冒然变革。
注:本文来源于品途网,@餐饮家 编辑。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