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搭配
>组合搭配对餐饮来说太重要了。与其它行业不同,顾客来吃饭,往往不只点一个菜。顾客进店后大多只看两点,一是招牌菜,二是套餐。有吸引力的套餐,既能促使顾客快速下单,又能提高客单价,还能减少服务时间和厨房备菜的时间,提高标准化程度和翻台率。尤其在O2O和外卖大行其道的当下,不会组合套餐,意味着您将损失大量的潜在顾客。
那么如何组合出好的套餐呢?我们当下大都是从经验出发,比如:
- 首先是口味搭配。如荤素搭配、主副搭配、凉热搭配、干稀搭配、时令搭配、重口和清淡搭配、麻辣和酸甜搭配等等。
好的色香味搭配更能引来食客兴趣
>- 如果要推广新品,还可以“新老搭配”。将新品搭配爆款老品,以老带新,测试新品的受欢迎程度。
以老带新,测试新品的受欢迎程度
>- 如果想以热带冷,也可以“冷热搭配”。把畅销菜、利润菜与冷门菜进行组合,拉动冷门菜销量,提升整体利润。
以热带冷,拉动冷门菜品销量
>但是,组合最重要的还是畅销。您花了很多心思,做了营养均衡、品种配置、新老搭配、套餐阶梯化……如果销量不好,实际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如何保证组合是畅销的呢?经验很重要,但经验并不总是可靠的。有时候难以察觉、甚至反直觉的组合却有可能成功,这些是经验难以发现的,比如典型的“啤酒与尿布”。幸运的是,我们已进入数据驱动时代,善用技术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挖掘套餐组合。
以一家中餐厅为例,我们看看如何使用工具快速深度挖掘组合并获得推荐策略。
首先进入暖榕科技,并启动组合与推荐引擎:
进入暖榕敏捷数据挖掘系统
>启动组合与推荐引擎
>< class="pgc-img">上传一份订单明细:第一列是订单号,第二列是订单内的菜品。
数据样例
>< class="pgc-img">点击并上传数据
>然后建立计算任务并提交。系统是全智能化的,不需要懂技术,直接使用智能参数就可以了。
参数直接使用智能设定
>片刻之后,我们就得到了挖掘结果
可以看到,我们从数据中挖掘出了上百种组合方式。每个组合都有“支持度”指标,代表了这个组合的潜在畅销程度。它的值越大,就代表这个组合越畅销。
组合样例,共获得了上百种组合
>< class="pgc-img">所有组合的单品数量、支持度指标
>不仅如此,我们同时还获得了数百种推荐策略,每条推荐策略都有6个指标。在顾客点菜时,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选用不同策略向顾客推荐菜品。
推荐策略样例,共获得数百种推荐策略
>< class="pgc-img">推荐策略的指标,包括支持度、置信度、覆盖度、力度、提升度和杠杆度
>我们以两种常见的业务场景为例:
第一个场景,从单品推荐套餐。
如果顾客点了某套餐的一部分,向他推荐整个套餐怎么样?我们需要考察2个指标:
- 套餐本身是否畅销。套餐越畅销,该策略应用的机会才会越多。这个畅销度,就是“支持度”指标。
- 根据顾客已点的部分,推荐套餐另一部分的成功率。这个成功率就是“置信度”指标。
根据这两个指标,我们就能获得该场景下的代表性推荐策略:
< class="pgc-img">由单品推荐套餐的策略
>把所有推荐策略和典型推荐策略放到一张图上,可以看到所有策略与代表性策略的分布状态及位置。其中色温部分为所有推荐策略,亮点部分为代表性推荐策略。最好的策略,就是支持度和置信度都较高的策略。
本场景策略与所有策略的分布情况
>第二个场景,根据已点菜品推荐未点菜品。
准确的推荐不仅可以提高客单价,还能提高点菜速度和翻台率。此时我们需要考察3点:
- 顾客点了a菜后,再点b菜的几率有多大?该指标为置信度。
- 点a菜本身的几率有多高?如果很少有顾客点a菜,那就很少有机会根据这条规则推荐b菜;只有点a菜的顾客越多,才越有机会推荐b菜。该指标为覆盖度。
- 直接向顾客推荐b菜,比在顾客点了a菜后再向其推荐b菜,效果差了多少倍?该指标为提升度。
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推荐策略。系统给出的推荐策略有三种情况,分别是:
置信度-覆盖度最优策略(应用较广,且成功率较高的推荐策略)
应用概率较大,且成功率较高的推荐策略
>< class="pgc-img">本场景策略与所有策略的分布情况
>置信度-提升度最优策略(拉动冷门菜品能力强,且成功率较高)
拉动冷门菜品能力强,且成功率较高的策略
>本场景策略与所有策略的分布情况
>覆盖度-提升度最优策略(应用较广,且拉动冷门菜品能力强)
应用较广,且拉动冷门菜品能力强的策略
>本场景策略与所有策略的分布情况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挖掘出很多组合和推荐策略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个内卷的时代,餐饮业的辛苦、竞争、变化、风险常常让我们疲惫不堪。就如上面的例子,单凭行业经验,人们很难在如此快速地搞出成百上千种组合和推荐策略,更遑论从量化指标的角度给出组合和策略的优劣。所以我们更需要效率、智慧和工具的帮助,有力的数据驱动是我们领先同行的一把利器。
餐厅服务员点菜搭配技巧】
1、菜肴知识(菜肴的合理搭配)
(1)器皿:
点菜员在点菜之前首先了解菜肴的装盘和各种器皿的名称,一个台面不应出现相同的装盘造型。
(2)食量搭配:
根据客人的人数、性格和衣着、气质等来推断客人所需菜肴数量,一般为:A、2—3人,四菜一汤左右;B、4—6人,六菜一汤;C、8—10人,十菜二汤一果拼左右;D、10—12人,十二菜两汤一果拼左右。并灵活掌握客人进餐情况适时做好第二次推销工作。
< class="pgc-img">>(3)口感搭配;
根据客人的来自地方和要求的口味,合理为客人推荐一些平衡口味的菜肴。(一般中国大部分为东酸西辣,南甜北咸的口感。)如客人点的菜肴偏咸,口味偏重时,应主动推荐一、二、三道清淡可口的素菜或清汤;如客人点菜荤食偏多时,则推荐一、二道时蔬或清淡爽口的烩菜;客人点的菜肴普遍偏辣,可推荐一、二道酸甜,可口的素菜或清汤例汤,以达到平衡口味,增进食欲的目的。
< class="pgc-img">>(4)与酒水搭配:
根据客人所点的酒类的品种、度数、合理推荐。如果客人点白酒时,应根据度数合理搭配一些保护肝胃的菜肴,如一些含蛋白质较低、丰富的荤菜,糖醋菜来平衡酒精对人体的危害,体现“吃出健康来” 这一饮食新导向,可推一些香、脆等特点的佐酒菜,一般来说,名贵的酒应配上酒店的特色招牌菜来体现主人的请客层次;当客人大量饮啤酒时,应向客人推荐一些口感较好的。味型较重的菜肴和浓郁的例汤;如果客人点红酒时,则可推销一些口味清淡的海鲜来体现其高贵典雅的请客风格。
< class="pgc-img">>(5)营养搭配和药理搭配。
这是一门较深的菜肴知识学问,要求掌握,熟悉菜肴的基本营养成份和药理上的相关知识,营养搭配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推销,如果客人中小孩、老人和妇女较多时,应推一些清谈爽口、易消化吸收、高营养、低脂肪食品;药理上的搭配要注意菜肴营养成份相抵相克时,要适时提醒客人,作简短说明并协助将所点菜肴调整为口感,制作原料相近的菜肴。
< class="pgc-img">>(6)消费档次搭配:
客人就座,点菜员应善于察言观色(望、闻、问、探)了解客人的身份档次,就餐目的(A、家庭聚会;B、朋友聚会;C、外交公关;D、经营行为)区分对待。当客人点的高档菜较多时,应适当推荐一些物美价廉的菜肴,让客人买单时有实惠感;当客人多点低档菜肴时,突然点一个高档菜,应径通幽的让客人知道价格,让客人进行调整或其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 class="pgc-img">>(7)色泽的搭配:
点菜时,必须充分熟悉、了解菜肴的装盘造型,色泽等外观,在点菜中做到灵活运用能巧配驾驭整个餐桌上的整体艺术效果,要求整体美观,色泽明快,有欣赏价值,来引起客人的食欲。
(8)茶水与菜的搭配
茶被公认是最适合中国佳肴的饮料,主要是清淡香可以清除中国菜料重、味重、油腻感。而茶中的单宁酸更可清洗味蕾,使口腔清爽干净。
< class="pgc-img">>茶与菜肴的搭配原则与西餐中红酒配牛排,白酒搭配海鲜,清蒸类的做法,淡味的海鲜,白斩鸡、醉鸡类口味清淡的菜肴,配清香雅致的清茶、乌龙、文山包。
红烧油腻的重味菜,就要配滋味同样强劲的茶:如铁观音、水仙才能压得重,并起相辅相成的作用。
(9)原料刀法的搭配:
一桌菜不能原料相同,刀法相同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