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餐厅”四个字总是给予消费者无限向往,仿佛一出生就自带流量。即便是刚开业的时候,也会引来一大波迷弟迷妹,势要做“哥哥姐姐们”的事业粉,为门店的KPI奉献一份力量。不过,就算是顶着光环进入了餐饮赛道的明星餐厅,还是有不少“翻车”案例,别说翻台了,简直比“翻脸”还快。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2022年明星餐厅“翻车”瞬间,快来留言你都吃过哪些!
1. 最大赢家麻六记 油烟排放不对劲
这几天的热点事件可以说是“足球”“防疫”“麻六记”,随着汪小菲收获了“京城Kanye”的称号以及完成主线任务“夺回床垫”,一线消费者边吃瓜边激情下单麻六记,也是相当够意思。与此同时,汪小菲和他的商业版图差点被盘到“包浆”,而据天眼查显示,麻六记曾因油烟排放浓度超过排放限值标准、食品原料问题被处罚的黑历史也一并被列出。
2. 偶遇明星胜地牛角村 再翻红又像是“黑红”
红极一时的牛角村如今却陷入闭店风波,还被扒出了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的虚假宣传处罚,北京只剩两家直营店不说,预付卡还只能在这两家店用,退卡周期也不短,只能在心里祈祷这品牌不要“凉凉”。遥想当年在三里屯开业时,那可谓是众星云集,杨坤、蔡国庆、夏雨等明星纷纷为其站台,牛角村甚至自称“北京遇见明星几率最高的烘焙店”,现在别说明星了,牛角村三里屯店都关了。
3. 曾小贤是好男人 贤合庄是好品牌方吗?
作为贤合庄的明星合伙人,陈赫算是和这家火锅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就连被曝“多家贤合庄倒闭注销”“加盟商维权”等事件时,陈赫都得被带上讨论一会。为此,陈赫还曾发布声明否认收取上亿加盟费。不过,品牌宣传时就将陈赫等艺人当作亮点,也难怪每次明星合伙人都要被连带声讨。
4. 就算有胡海泉站台偷税该罚也得罚
今年6月,茶饮品牌本宫的茶因偷税被罚上万元引发热议,该品牌所关联的艺人胡海泉自然一同被推上了热搜。无论是品牌信息中胡海泉的形象,还是“胡海泉推荐你”的字样,都能看出这家茶饮品牌“明星光环”的耀眼。可就算这样,违法的事还是不得行呀。
5.“国民闺女”的奶茶店开店和打官司都挺热闹
“关晓彤开奶茶店”的话题在抖音上获得了4.9亿播放,多位博主去了现场与关晓彤一同互动,也算是吸引了不少眼球。开业时轰轰烈烈,打官司时也少不了关系。原来是天然呆奶茶被卷入了“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相关案件,为此,关晓彤工作室还不止一次回应了相关事件,称关晓彤从未参与其经营管理工作,是部分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炒作。
6.“火凤凰”的火社进京却因广告牌被“小惩”
去年年底,邓伦和发小创立的火锅店火社终于来到了北京,首店选择了北京最热闹的商圈之一工体附近,不光名字里有火,店里也是红红火火的氛围。开业初期,门口排队已经不叫事了,相关探店视频得到上万互动更不是难事。可天眼查显示,上海火社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今年11月新增了一则被执行人信息,再之前,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该品牌今年却因为在市容环境卫生区摆放广告牌被罚款400元。
7. 就算不坑穷人 这家明星餐厅还是没干下去
上千的鲍鱼你吃过吗?艺人贾乃亮、雷佳音在南京创立了一家餐厅,菜品和装修都挺美丽,就是价格不美丽,甚至有消费者调侃“挺好的,他们不坑穷人”。除了菜品价格引来争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这家餐厅因为用“金箔”“银箔”作为原料生产食品,被罚款了10万元,后来还曝出了“被强制执行”和餐厅暂停营业的消息。
8. 吴昕海涛合伙开火锅店 看完后厨很难快乐了
作为快乐家族两大主持人杜海涛和吴昕开的火锅店,辣斗辣火锅首店选择开在了成都太古里,月叫号超9000+桌,上海门店开业时更是有多位明星大咖助阵,起点真不算低。不过,天眼查显示,该品牌今年4月因销售过期食品被罚款5000元,而且此前还由于有关部门在现场检查发现后厨竟然“苍蝇飞舞”,被责令停业。恐怕在该事件中,最快乐的只有在后厨“飞舞”的苍蝇了吧。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艺人们好像对开餐厅有“执念”。而且明星开的餐厅不在少数,其中更是不乏“翻车”案例。毋庸置疑,艺人加持会为餐饮品牌带来不少流量,可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对于艺人更是种伤害,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管怎么说,流量再高的餐厅依旧是餐厅,把产品和食品安全等做好才是根本,最后希望所有餐厅都越开越行,别越开越“刑”。
- END -
文字|郭缤璐 张天元
编辑|赵驰
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通讯员 刘满清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各餐饮单位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为提高餐饮单位燃气安全管理和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化规范化水平,东城区城管执法部门走进餐饮单位后厨,本着“一查多效”原则持续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助力烟火气回归。
12月28日,崇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队员们来到国瑞购物中心,对商场部分餐饮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在一家大排档,执法队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燃气间,门上“燃气设备 禁止烟火”的警示标语格外醒目。“燃气安全无小事,我们每天开始营业和夜里闭店之前,都要安排专人对燃气进行检查。”大排档负责人介绍。
在执法检查中,执法队员仔细查看了商户的每日巡检记录。随后,执法队员向负责人发放《燃气安全用气常识》手册,并提示负责人要及时更换将要过保质期的灭火器,定期检测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灵敏性,教育引导员工正确使用燃气设备设施。
在检查燃气安全的同时,执法队员还对商场餐饮商户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执法队员发现,个别餐饮单位仍存在垃圾分类不够细致的现象,如厨余垃圾中混装有塑料,可回收垃圾中包含纸巾等。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微小问题,执法队员现场责令整改,并要求负责人加强员工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切实养成分类的好习惯。
“关键在于从源头上分好类。”执法队员张婷婷建议,餐饮单位在翻台时,可以按照“两桶一袋”的方法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从而减少后期再次分拣的工作量。为节约空间、方便清运,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以分别用垃圾桶清运,瓶瓶罐罐等可回收物可以用单独的袋子进行收纳。
截至目前,东城区城管执法系统今年共检查燃气使用单位29841家次,检查垃圾分类责任单位83153家次,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已完成整改。下一步,东城区城管执法部门将持续加大对餐饮单位的检查力度,助力餐饮单位提升燃气安全管理和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化规范化水平。
还有位置吗?”
“不好意思,需要等位。”
上周末,这样的对话在全国多地的餐馆上演。
12月24日晚,成都市民张女士到春熙路一家蛋包饭餐馆就餐时,被告知取餐号码牌已发完,目前无法点单,等餐需要一小时。12月25日14时许,北京居民刘先生到一家烤肉店吃饭时发现仍需排位,前面还在等待的有13桌。大众外出就餐的热情,还顺延到了工作日。12月26日,同在北京的章先生去了“老六串吧”,虽是周一,但门口仍排起了长队。
餐饮行业,正在回暖。据百度热搜大数据,12月7日至12月26日,餐饮行业搜索热度环比增长34%。
↑图自百度热搜大数据
排队等位,成了餐饮业回暖最明显的一个标识。
据海底捞(06862.HK),上周末(12.24-12.25),海底捞北京紫竹桥店从下午4点便开始有消费者拿号等位。
“我们店当天从17时30分开始排队,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依然有不少顾客在等待用餐。”海底捞重庆北城天街店经理王晓萌向红星资本局介绍称,门店周末夜宵时段接待量较上周增长明显。
西贝餐饮告诉红星资本局,其北京蓝色港湾店24、25日当天午餐时段平均排队时间为1小时左右,晚餐时段排队时间则接近3小时,翻台全天接近十次。
呷哺呷哺(00520.HK)表示,呷哺呷哺北京市场率先回暖。12月24日,朝阳大悦城店中午12点就开始排队,一直都有等位,发了121号。凑凑火锅北京合生汇店也在当天12点开始排队,持续到晚上。19时,已有100桌客人取号,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12月26日,北京,多家餐饮门店再现往日排队等位现象 图自ICphoto
排位背后,餐饮各门店的客流、堂食等数据也正在恢复。
西贝餐饮表示,北京蓝色港湾店恢复较好,该店堂食24、25日两天已恢复至近100%。
海底捞广州富力海珠城店经理池济标介绍,该店上周末整体接待人数环比增长2倍多。据了解,海底捞在重庆、成都等城市的部分门店接待人数均环比增长了1倍有余。
呷哺呷哺朝阳大悦城店24日总客流超600人次,当天总销售额近8万元,堂食销售额近6万元,翻台率近7次,营收创近3年历史新高。湊湊火锅北京合生汇店总客流近1300人次,堂食翻台率超6次。
“年轻人只要不难受的都会选择堂食。也有店出现因店员生病、人手不够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但都能理解。”章先生12月27日告诉红星资本局。
虽然在上个周末,餐饮业有回暖迹象,不过,西贝餐饮、海底捞、呷哺呷哺三家企业均表示堂食整体未能完全恢复。“堂食业绩确因人们更谨慎出行而受到影响,西贝北京地区部分门店堂食业绩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西贝餐饮告诉红星资本局。呷哺集团全国门店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和河北市场恢复最快,其中北京的总体营收恢复至疫情前6成的水平。
但好在,疫情期间各企业大力发展的外卖业务对业绩有所补充。据呷哺呷哺数据,24日当天朝阳大悦城店外送销售额近2万元。西贝餐饮表示,其上海门店外卖业绩普遍上涨20%以上,带动了门店销售额增长。海底捞则称,成都区域在24、25号外送单量环比上周增超50%。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张露曦
编辑 官莉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