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去北山超市餐饮部过早,那里的酸辣粉味道不错。
先去收银台缴费,拿着“飞子”去取餐,酸辣粉8块到12块不等,用料不同。
看见一个30岁左右、穿着白上衣的女性在收银台后面训话,受众是一群戴着围裙和袖套的中年女性。有人从旁边经过,喊那个人部长,哦,想来就是超市餐饮部的女部长啦!部长中等个子,丰满的身材,一头油黑的秀发,脸上的肉肉很多,皮肤白皙,修眉俊眼,嘴唇嘟嘟的,小嘴叭叭的,表情严肃,言辞犀利,听她训话的那群中年妇女表情呆滞,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看就是久经考验,早就听惯了。
以后断断续续又去过几次,因为都是去过早,时间点差不多,几乎每次都看见女部长在那里训话,同样的场景。
年轻真好啊,相信只要我说,别人就会听;相信只要我在行动,世界就会改变。
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动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北斗居其位而众星拱之。
<>< class="pgc-img">>月26日,火锅界的龙头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其股价最高冲至19.64港元,市值破千亿,一跃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餐饮企业。
创始人张勇持有62.7%的股份,身家暴涨至600亿,直接蹿升至中国富豪榜第35位。
从一个中专生到上市公司老总身家百亿,完全白手起家,没有一点背景加持,这样的经历实属罕见。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海底捞张勇的逆袭故事。
没背景又不想认命,
唯有靠双手打拼出未来
张勇,1971年出生于四川简阳,和同时期的商界大佬相比,张勇的成绩还不好,最高学历仅是中专。
毕业之后,他就被分配到四川拖拉机厂,一干就是6年。
当时和张勇住一个大杂院里的詹婆婆,靠着祖传的熏鹅的手艺,成为当地的万元户。
一万元是什么概念?
当时张勇的工资一个月仅90元,不吃不喝要攒上10年。
张勇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过,于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四处寻访商机。
张勇发现的第一个商机是扑克机,他向父母,好友,以及隔壁的詹婆婆借了钱,结果在买扑克机的路上,被人骗了买了块假表。之后,他又想倒卖汽油,结果撒羽而归。
经过这两次商业计划流产后,张勇终于明白,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唯有脚踏实地,靠双手打拼才有未来。
第三次创业,他学习詹婆婆做小本餐饮生意,做小火锅,虽然利润微薄,但是积少成多,半年下来,竟有近万元的纯利,但却因为爱情,他关掉了店面。
虽然商业计划流产,但却是值得的,女孩留下来了,成为了张勇太太。之后夫妻二人和张勇死党施永宏及其女朋友,四人凑了8000块钱,开了如今的海底捞。
这一年是1994年,张勇24岁。
< class="pgc-img">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专业不够,服务来凑
四川是火锅的发源地,竞争激烈。
半路出家的张勇连炒料都不会,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可想而知,味道一般。
但为什么最后杀出重围的却是海底捞呢?
原因很简单,也很朴素,“为了让人家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结果,客人虽然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为了留住客人,张勇把服务做到了极致:
客人用餐时,他帮忙带小孩;客人用餐时,他站在一边;客人抱怨喝酒伤了胃,他就熬一锅小米粥;客人夸奖辣椒酱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几罐;发现客人鞋脏,二话不说蹲在地上擦了又擦.....
其实这是个无可奈何的做法,但凡火锅做的正宗,做得好吃,张勇也不会走这条路。
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海底捞就靠这套变态的服务打开了知名度。
< class="pgc-img">>事实上,味道好不好,本来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有人重油,有人淡口,有人嗜辣,有人一点辣都不吃,有人喜脆爽,有人爱软糯......
众口难调,餐饮这行永远都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找到另一条路来吸引顾客,海底捞选择的是服务。
实际上,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如此:
麦当劳贩卖的不仅是汉堡薯条,还贩卖家庭欢聚的氛围;星巴克,卖的不是一杯咖啡,而是时尚、品味和小资情调。
数据显示,只有33.4%的消费者,是冲着星巴克的咖啡去的。可见,口味对于个大的餐饮品牌来说,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的,底层的是吃、穿、住等功能性需求,中间是情感需求,最顶层是自我价值和自我表达需求。
而中国餐饮企业大多还停留在最底层的功能性需求的竞争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餐饮难出世界级的品牌,而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却开遍了全球,因为它们瞄准的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其实不止餐饮行业,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苹果不仅贩卖手机,更重要的是贩卖创新和专业的精神;万宝路贩卖的不仅是香烟,而且贩卖了男子汉气概。
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群
和老板一样,爱操心的员工
张勇的野心很大,他并不满足于只在四川简阳这个小小的城市中。
实际上,在1995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国家商标局递交申请了第一枚“海底捞”商标,这枚商标的注册号为983760号,注册类别是第42类。
但是有野心还不够,要想把海底捞做大,他需要更多像老板一样,爱操心的员工。
这样的员工不可能天生就有,只有靠自己培养。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给员工尊严。
在餐饮行业,大多数的从业者都是学历低微,家庭条件不好的。
从底层爬起来的张勇非常了解这些农村出来的打工者最需要什么,首先是生存和尊严,让他们体面地生活。
“一个人要体面地生活,收入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再关注他的精神层面。”
对待基层员工,给他们住的都是城里人住的正规住宅,有空调和暖气,人均面积不少于6平米。公寓还配备了上网电脑;如果员工是夫妻,则考虑给单独房间……
光是员工的住宿费用,一个门店一年就要花掉50万元人民币。
此外,所有刚入职的员工,接受的培训不仅是怎么更好地服务客户,海底捞还会教他们怎么融入城市生活,具体到怎么坐地铁、怎么充值等等。
对待中层干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底捞就给大堂经理这个级别的干部的父母发钱。
“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这使他在当地村里面很威风,他会觉得到了海底捞以后,连家人每月都有200块钱的补贴。
如果他还要辞职,那就可想而知了,连他父母都会帮我说话,让他留在这里好好干。”
< class="pgc-img">>其次,公平的晋升机会。
海底捞的员工有很多级别,有合格、优秀、标兵、劳模等,还有一个晋升的机制,只要干得好,就可以慢慢获得晋升。
海底捞的很多店长、小区经理都是来自企业底层,很少有空降的。
海底捞的一个店长能赚多少?少则月薪两万,多则七八万,甚至十几万的都有。
这就让每个员工都看到了希望,也就会更努力地工作。
最后,放权。
在海底捞,张勇在公司的签字权是100万以上,副总、财务总监等角色是100万以下的签字权,而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小区经理都有30万的签字权。
店长的权利非常大,不仅能决定分店在什么地方开,而且人事权、经营权、财务权完全集中在店长手里。
对于基层服务人员,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觉得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加一个菜,甚至是免单。
如此一来,就会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更用心地为“自家”考虑。
核心:师徒制。
海底捞在中国一共有三个大区,郑州、北京和上海,下面再设小区。但是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按照地域划分,而是看这家店店长的师傅是谁。
而“师徒制”的激励政策,绑定了员工、店长、门店、公司各个环节的利益。
每个店长只要去开新店,在老店选一名徒弟升任店长,他们就形成了正式的师徒关系。店长不仅可以对本店享有业绩提成,还能从徒弟、徒孙管理的门店中获得更高比例业绩提成。
这师徒制下,店长的个人收入与徒弟、徒孙是否获得成功直接相关,如此一来,店长不仅会认真管理自己的门店,还会尽可能多地培养出能力,品行都合格的徒弟店长,并带领、指导他们开拓新门店。
这就是海底捞实现裂变的核心——师徒制。
< class="pgc-img">>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底层的人永远是占大多数,服务业就是典型,海底捞的员工大多学历低,被世人认为不聪明的人。
但正是这样一群人,在海底捞“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下,在完善的晋升通道和薪酬体系下,个个都变得勤奋、聪明。
海底捞现在被许多火锅店抄袭的做指甲、眼镜布、头绳、塑料手机套等创意服务,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些没有文凭的服务员,而且这些服务,又被成功复制到了每一家店面里。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同比增长54.4%,海底捞用不到肯德基3%的门店数,创造了肯德基25%的营收!
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这一群不聪明的人。
后记
“没背景没学历有不认命的人,只有靠双手改变命运了,如果你认认真真把一件事做好,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你。”
从技校生到身家600亿的掌门人,张勇给了无数平凡人不平凡的力量,这就是海底捞的成功之道。
作者:风清
(本文为电商报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部长访谈》是中国双创2020年推出的高端访谈栏目,聚焦社会热点,倾听权威解析。《部长访谈》邀请部委领导和企业家、专家共同解析最新的经济政策、行业趋势以及全国各行业创新、创业、就业的最新进展。
访谈现场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酒店餐饮、批发零售业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冲击和经济损失,市场跌入“低谷”,作为大容量吸纳就业的服务产业,酒店餐饮、批发零售行业成为现阶段复工复产的难点。在疫情高峰已经过去、防疫防控积极向好的条件下,针对餐饮零售行业加快复工复产复市的相关政策和企业应对市场低谷的对策,近日中国双创《部长访谈》栏目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先生和酒友财新零售餐饮消费平台董事长刘扬金先生。
杨志明先生和刘扬金先生就疫情对餐饮零售行业的具体影响、对就业的影响,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餐饮零售行业的拉动作用,餐饮零售行业目前复工复产复市的难点和趋势,以及企业积极自救、发展创新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展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先生
>杨志明先生回顾了2月份以来疫情对整个服务产业冲击和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对服务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调研,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建议。杨志明先生谈到,目前餐饮零售行业在缓慢恢复中,仍然处于客流量小、资金紧张、人工成本和房租、网租较高的经济恢复特别困难期。通过调研发现,一方面,现代服务新业态正在显示出着它在复工复产中的新生力量作用。另一方面,一部分餐饮酒店批发零售企业创新消费模式,有了新的卖点,加快了复工复产。在用工形式上中也有创新,通过灵活用户、共享用工,保障工人基本收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小企业为国家贡献是就业,针对餐饮零售行业出现的特殊困难,国家救助政策需要与企业自救形成合力,攻坚克难,恢复市场、恢复经济。当前防疫常态化下,首先要健康复工、安全复工,将防疫成本在制造成本、经营成本中消化。第二是培养工人养成防疫习惯。第三要攻克难关,保障下岗员工基本生活和再就业培训。现在众多地区纷纷出台鼓励措施,其他产业的恢复也在拉动消费,为餐饮住宿等服务产业提供了消费群体,还有新零售等新模式呼之欲出,这都保障了餐饮零售行业的复工复产和复市。杨部长强调,越是困难时候越需要化危为机,越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来突破难关,甚至有时候将特殊时期的管用办法,有选择地上升到中长期的制度安排。
酒友财新零售餐饮消费平台董事长刘扬金先生
>刘扬金先生介绍了酒有财新餐饮零售平台疫情以来帮助酒店餐饮企业复工复产的经验,以及酒有财如何实现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创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并对餐饮零售行业复工复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刘扬金先生谈到,当前餐饮业有很多困难——房租高、采购成本高、人员工资高。酒友财平台作为专门为餐饮业服务的平台,首先通过创新消费模式,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收益,真正帮助餐饮企业复工复产,从而实现消费扶贫。第二,打通了产业供应链,打造酒店、物流配送和运维一体的供应链系统,帮助原材料产地实现产业扶贫。第三,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和创业基金,引导大学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和再就业群体进行创业,在全国打造1万个城市运营中心,从而实现创业扶贫。第四,通过平台发展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可以吸纳大量就业,从而实现就业扶贫。
在稳岗保就业和扩大餐饮零售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方面,杨志明先生建议针对餐饮零售行业发展的特殊困难,第一,要制定餐饮零售行业的救助计划与企业自救形成合力,将特殊时期国家救助和政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第二,进一步加大对小店小铺等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和定向金融支持;第三,大力开展新技能培训,将国家1000亿补贴5000万职工培训计划今明两年相对集中进行;第四,尽力将农民工岗位稳定在企业内部,实现精准扶贫。刘扬金先生表示,酒有财平台通过设置地级市援助中心,每个城市计划免费援助100家餐饮企业,可以切实解决3万家餐饮企业复工复产问题,解决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
疫情尚未过去、探索尚须深入、复工正在前行,通过本次《部长访谈》,我们不仅了解到餐饮零售行业复工复产复市的艰难历程,更需要深入思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餐饮酒店零售批发等大量吸纳就业的服产业如何化危机为机遇,把握好国家扶持政策,发掘自身潜力,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就业形式的创新,真正带动各类再就业群体的创业和就业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双创《部长访谈》节目将继续关注稳岗就业、创新发展等经济领域热点话题,进一步分析挑战、发现机遇,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