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经营权中标公告
>到底是鸭脖还是鼠头的荒唐故事,在四个正厅级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下揭开了谜底,皇帝的新装总算被扯了个精光,鸭脖亦无法承担鼠头之重!
< class="pgc-img">涉事企业在通报中被保护的不错
>然而始作俑者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的承包商究竟是谁?至今未看到官方通报。在调查处理报告中除了顶格处罚等等字样,涉事公司何名未提。
< class="pgc-img">估计是个加盟品牌商
>涉事食堂中标供应商是否就是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据网上多家媒体查询,据信其母公司为深圳中快餐饮集团创立于1994 年,总部位于深圳市,是一家集高校、中学、医院、企事业单位及写字楼供餐业务为一体的专业团餐综合服务商。高校团餐板块是店数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据说有700多家院校食堂为其承包。
笔者在企查查上查询得知,江西中快的股东有两家,深圳中快占股58%,南昌永善餐饮管理中心占股42%:
< class="pgc-img">江西中快深耕本地市场
>深圳中快的合作方,江西中快二股东
>网上查询可知深圳中快餐饮集团创始人李平金是江西庐山人,于1994年在南昌承包万寿宫的工商处食堂起家,随后在1995年拿下南昌蓝天学院(现名江西科技学院)的食堂招标,切入高校市场,2004年,该集团通过收购一家深圳公司,进军全国,而江西中快的另一股东南昌永善餐饮在网上没有查到什么有用信息。
< class="pgc-img">调查组
>在有关采访中江西中快负责人大谈特谈其食堂管理制度:江西中快落实原料进出库台账制度,确保食品源头安全;原材料供货索证制度,严格审核供应商,拒绝不合格原材料。同时,确立了食品留样制度,设立留样柜、留样员,每餐每个品种200克、48小时留样。不知道在这么严格的操作下鼠头是怎么摆在了学生的饭碗里,而后又被食堂工作人员丢弃,夸夸其谈容易认真落实难啊!
从实践来看,深圳中快走的就是加盟模式最多是统一组织采购主粮就不错了,讲直白些就是建筑企业借资质挂靠模式,因为高校食堂招标会设定资格条件,当地关系人士找到深圳中快,用其牌子、业绩投标,中标后合作经营。
< class="pgc-img">不知道写"真材料、放心吃"的人会不会脸红
>所以加盟商、借牌子经营的人一多,什么品牌控制、食品安全的责任全由当地合作方把握了,合作方讲究诚信就好些,合作方赚黑心钱,疏于管理就差,这应该就是鼠头鸭脖的故事来源!
< class="pgc-img">出事后合作模式也关了
>至于江西中快中标背后的故事,小编就不得而知了,估计也只有组织上的调查了解才能彻彻底底揭开鼠头变鸭脖的滑稽闹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937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现在年轻加盟商的思想
真不一样!
很多餐饮人都觉得生意更难做的2024年,杜伟强继续加码餐饮。今年5月,他又加盟的两家新店在上海接连开业。
杜伟强表示,“观察基本盘以后,我觉得蛋糕还在,需求还在,只要选对地方选对位置,还是有一定市场。蛋糕有可能会变小,但切中市场需求,还是能有尽量多的份额。”
“在低谷期上车,爬到高峰期,这个成长过程比较符合我的想法。在高峰期上车,反而有可能直接下来。”
杜伟强是加盟商群体中的少数。90后,上海本地人,之前没有开过餐饮店也没做过加盟,现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开出4家永和大王加盟店。
谈及经营,他有更多“跳出当下”的表述。接受细节的波动,追求长期的投入产出比。
他说,“我对那种几个月回本的东西不是很感冒。所有生意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按正常逻辑,高收益跟着高风险,半年回本的另一面可能是半年亏光。我想要安全系数更高、更稳定的长期收益。”
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开出4家加盟店,这个看似冒进、不符合餐饮常理的选择,背后其实有许多放眼长远的思考。
◎杜伟强加盟永和大王开出的4家门店
新一代加盟商的长期主义玩法
杜伟强反映出年轻一代餐饮加盟商的思想转变。
过去餐饮加盟关系中,品牌方和加盟商联系薄弱,两者分别是加盟费用的缴纳方和收款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配方),往后你走你的桥,我走我的路。
餐饮品牌方更早作出改变,立足长期主义,通过加大对加盟商及加盟门店的管控与扶持力度,降低加盟门店与直营门店的经营差异,让加盟门店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同时,也有效地降低品牌口碑下跌的风险。
以杜总为例的年轻一代餐饮加盟商,更追求长期主义。这也反映出:加盟关系中,加盟商端也开始出现了对更长远的、更紧密的加盟关系的需求。
这批新玩家,将会怎么做餐饮,怎么做餐饮加盟?
首先从模式营运的角度选择加盟。杜总介绍,他本就在考虑通过加盟入局餐饮行业。
“自己开个店做自己的牌子,显然对我来说门槛太高了。因为你要想很多的事情,包括所有的产品,管理,供应链等等,你要规划得很好。对我来说,目前可能是没有办法满足各方面的。所以加盟是我参与餐饮行业一条比较简单能落实的路径。”
2022年一次机缘巧合,他看到永和大王的加盟电话,从此开始和品牌联系,参加层层面试。
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堂食业务受限。顺应趋势,杜总选择开一家纯外送餐厅。第一家加盟店2022年10月开业,在七宝万创,可以覆盖周边写字楼及商圈客流。门店开业即火爆。不到两个月,他的第二家永和大王加盟店开出,这次是标准店型。
◎永和大王上海城南路店
杜伟强加盟永和大王开出的第4家门店
其二,单次加盟多店。杜伟强认为,单一家门店的业绩太片面。永和大王有多种加盟店模型,他希望多试水,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门店模型。现在他的4家加盟店,包含永和大王的三种加盟店型。
工作日下午两点半,内参君和杜总约在他的第4家加盟店,永和大王上海浦江中心店。浦江生活广场是一个环形、由多栋建筑构成的商场,多室外部分,38度高温的午后,整体人流量不大。餐饮店占比高,因而来往的不少是外卖骑手。
虽然过了午市时间,门店依旧上座率很高,目测超过80%,在这个商场中很难得,且不时有外卖骑手进来取餐,门店堂食和外送订单都比较可观。
◎永和大王上海浦江生活广场店 工作日下午2:30
杜伟强加盟永和大王开出的第3家门店
杜总表示,新店开业会有一定红利期。门店整体营运数据稳定下来之后,会考虑再发展更多门店。
新一代加盟商
更看重硬实力
谈及杜总选择加盟永和大王的原因,他回答,更看重品牌的硬实力。永和大王穿越周期,品牌依然年轻,依然有很强的竞争力,总部对加盟门店强管控、高速响应、非常负责,这和他的发展理念契合。
品牌硬实力:29年餐饮品牌,穿越周期,依旧坚挺
永和大王是亚洲知名餐饮上市集团快乐蜂餐饮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主力品牌。从1995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餐厅到今天,永和大王已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9年,穿越餐饮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周期。
至今,永和大王在中国大陆市场已经稳步发展超过460家门店,建立起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同时强有力覆盖华南、华北、华中等多个区域核心城市的门店网络,其在北上深一线城市的门店数占比50%以上。
并获得众多品牌荣誉:连续十二年获得由第一财经媒体主办并颁发的“食品健康七星奖”;连续十一年获得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颁发的“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等,以及餐饮连锁企业中为数不多的ISO22000食安管理体系认证餐饮企业。
对许多90后、及更年轻一代的00后而言,永和大王是小时候就见到、从小吃到长大的品牌,陪伴一代人。因此,很多消费者甚至潜在消费者对永和大王具有天然的信任感。
产品&供应链硬实力:经典爆品依然抗打,系列性创新产品竞争力十足
在永和大王门店中,可以看到:经典产品如现磨豆浆、手工大油条、卤肉饭、鸡腿排到今天依旧抗打,是门店的流量王;“系列性创新产品”同样具有强劲的产品力,吸引消费者点单、持续复购。
系列性创新是永和大王的产品创新思路。例如,近期推出的新品鲜牛肉豆花锅,它和永和大王同期还研发的酸菜鱼豆花锅、早餐菜单中的豆花产品等,同属于“豆花系列”,是经典招牌产品现磨豆浆的延展系列,在门店每天现做现卖。永和大王以豆花为原点,以当下消费者口味趋势为灵感,做成产品创新延伸,形成年轻化产品矩阵。
深入供应链源头创新是永和大王产品迭代升级的方法。永和大王以“美味”为品牌DNA,以食品安全为企业准绳,注重食材的供应链建设与优化,用好产品为好口碑打下坚实基础。
7月11日,永和大王与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当地建立专供永和大王的大米种植基地,持续为品牌餐厅提供品质优越和稳定的东北大米。
◎永和大王大米基地
数字化能力:位居前列,数字化订单比例超80%,会员数突破2300万
永和大王是较早搭建数字化平台的餐饮企业之一,并且在持续完善餐饮服务的数字化链条。
例如,由快乐蜂中国自主研发的OFC系统,曾获得2024年中国饭店协会举办的首届餐饮数字化优秀案例奖。该系统可以在实时监测门店的进货量与销售量,并对二者的偏差进行控制。由此一石二鸟,通过数字化工具同步实现加强食安管理、降低食材损耗。
目前,永和大王的数字化订单比例超过80%,目前会员数已突破2300万,位居同品类前列。
一方面,永和大王外卖业务建设卓有成效。数据显示,在永和大王覆盖的外卖商圈中,有超过60%的永和大王餐厅的单店订单量占据该商圈外卖商户的Top10,万单店有13家。永和大王在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外卖订单量均位居前茅。这也是为什么永和大王可以成为疫情期间成为较早恢复营业的餐饮企业。
另一方面,永和大王同样较早地洞察、布局餐饮电商化,已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等形式打造出多个全网爆品。
管理硬实力:成熟运营机制未雨绸缪,为门店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经过多年加盟连锁模式的探索发展,永和大王已经拥有成熟的运营管理机制赋能加盟门店。
集团店长培训计划将为门店拓展计划储备足够的店长人群,及招募店员,以解决加盟门店日复一日的标准化流程工作,应对处理门店日常运营的具体问题。
品牌加盟部以月为周期对加盟门店数据总结复盘,帮助加盟商分析回顾门店盈利模式等细则,辅助加盟商找到适合自己的营运模式、制定相关决策。
也就是说,加盟伙伴无需操心门店具体细则,细节问题可以交给有高速响应、有成熟营运机制的总部,自身的精力可以被解放出来投入到战略战术决策中。毫无疑问,这是加盟模式中一种新颖的、对加盟伙伴来说更有吸引力的“强管控”方式。
在这些方面数十年如一日的建设,让消费者看到永和大王稳定输出美味的硬实力,愿意复购且持续复购,成为永和大王2300万会员的一份子。
餐饮业真正的玩家
就是长期主义者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秦朝在《内参圆桌派》中曾经表示:餐饮业真正的玩家,就是长期主义者。
餐饮潮流更替速度加速,单靠营销、资本“单一长板”创造的网红品牌,陨落速度越来越快。在当下到未来的慢经济周期中,餐饮企业生存发展、穿越到下一个周期,更加需要从长期主义出发,做长线规划。
上场的新一代加盟商也许没有太多餐饮经营经验,但他们已经看到了长期主义在未来餐饮市场的关键作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王春玲
“饭香、串香、馄饨香”
……
在中国餐饮界里可以称为知名企业的比比皆是,但可以称为“奇迹”的餐饮企业却凤毛麟角!
在餐饮商海沉浮里,有一家餐企可以说堪称奇迹一般存在。
它创业22年来,只在北京开店,不融资、不加盟、也不上市;
在单品盛行的年代里,它却用盖饭+羊肉串+馄饨的“奇葩”组合做餐饮;
在北京开出100家直营店,单店平均日流水30000+,是全国快餐店平均流水的5倍,单店效益,快餐平均效益,外卖效益都做到了全国第一名!
……
但和其它鸡汤励志故事不同,这家餐企创业的前15年都是在踩坑,可以说餐饮行业能踩的坑几乎都踩了一遍,用真金白银堆砌出宝贵经验。
近日,职业餐饮网记者和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展开了一场对话。
< class="pgc-img">>初出茅庐:
小摊起家,靠1块钱羊肉串火遍北京南城!
视角拉回1998年, 王菲和那英的《相约九八》还在街角传唱,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手机干扰,胡同里的孩子满街肆意奔跑,我们也都活得很快乐。
这一年,汪国玉开始了自己的餐饮生涯,说是开餐厅,可和大多数餐饮人一样,他连个像样的店都没有。
因为看到电烤羊肉串生意火,就在永定门支起了一个摊子,顾客在外边吃,他在里边烤。
在别人都一味模仿竞争对手的时候,汪国玉就动起了自己的经营小心思,第一个心思就是要给顾客新鲜的食材,每天天不亮就自己蹬着小车进货,现穿现烤的产品立刻受到了顾客们的欢迎;
第二个就是做“性价比”,别人家的烤串卖1.6元,他卖1元,薄利多销,凭借这两点,汪国玉的羊肉串火遍北京南城。
成长烦恼 :
红利期过遭遇扩张瓶颈,进入长达15年踩坑期!
汪国玉做餐饮的时期,正是中国餐饮粗狂经营时代,单北京市的GDP每年都以10%递增,用他的话来说,那个时期只要吃苦耐劳,闭着眼睛就能赚钱。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小摊属于占道经营,无法再继续,他想干脆在羊肉串的基础上开一个快餐厅吧。
2001年,南城香第一家餐厅开业,主打产品是电烤羊肉串和馄饨。
你可以看到,只要再加一个盖饭,基本就是今天模式的雏形了,就符合现在的口号“饭香、串香、馄饨香”了。
但事情并不是这么发展的,在那之后,走了很多的弯路,南城香进入了长达15年的踩坑期,主要做了如下动作:
1、无限满足顾客需求,卖过很多种类产品,除了羊肉串、馄饨外,还卖过炒菜、凉菜、面条、小火锅
2、不专注,做副牌,开出唐人乐,类似于“南京大排档”,主卖小吃产品
3、给员工分股权,积极性反而降低
虽然,这些尝试并没有让汪国玉赔钱,甚至还盈利,但问题是,做了这么多尝试,还是在原地打转,开到了20多家店之后,数量再也增长不上去了。
一战成名:
总部减人为一线服务,做14小时全时段快餐生意!
进入2014年,汪国玉决定重新定位,南城香进入变革期!
花钱的(总部人员)服务挣钱的(门店),挣钱的服务给钱的(顾客),自2014年变革之后,南城香保持了每年20多家门店增长速度,营收增长15倍。
变革就是一场硝烟弥漫甚至带有一些血腥味道,也因为变革,南城香一战成名,成为快餐行业平均效益最高的餐饮企业,75平的小店日流水最高可以达到5万元。
对内:组织架构变革
1、从飞机型到飞碟型,精简总部人员,为一线服务
在变革以前,汪国玉形容南城香的组织架构是飞机型架构,看起来很完美,总经理到营运、产品,品牌总监再到区域经理、店长、督导、人力几乎什么都有。
30家门店,总部有40多人,这种架构是十分臃肿的,工作效率很低,从上到下沟通不畅。
于是他顶着巨大压力力排众议,开始大动作砍人,凡是不能创造价值的门部和人员全部砍掉,从40人砍掉只剩下个位数,让总部优秀人员到一线去,当店长,抓经营。
重新搭建组织架构一一"飞碟型组织架构",这种架构总部管理干部变少,在一个平台上,所对应的是一线店长和其它服务部门的平台,把重心放到一线,这样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在经营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直接求助总部,总部是服务部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门店的营业额也大大提升,所有人的收入也会大大增长。
当然变革也是痛苦的,变革之初总部干部人员减少,很多人思想动摇,认为"南城香不行了"。
“今天回想起来,变革或许失败,但不变一定会死。”汪国玉说。
2、改股份制为店长承包制,单店营业额翻10倍
有了“以经营为中心,以门店为中心”的方针思路后,南城香大胆的将过去的股份制改为承包制,店长有决策权,经营权,创新权。
店长的工资结构调整为:基本工资1万+流水提点0.5%+超额任务奖金
拿角门店举例,过去这家店的日流水是4000元,改承包后,店长开始自己想办法,上外卖,营业额一下子涨到了8000—10000元,汪国玉又提出新的要求,能不能再努力往上做做,于是他又开始动脑筋做服务,来门店就餐的就送免费水果……
日流水突破了4万,翻了整整十倍,这个店长也因此一年拿到了几十万元超额任务奖金。
3、激活一线,走计件制,油条工每炸一根油条多赚5毛钱
店长是按照任务给激励,那么一线员工,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呢?
南城香选择走计件模式,在基础工资的基础上,多劳多得。
举个列子,早餐中最难做的就是油条,为了鼓励员工炸好油条,每炸一根油条就多给0.5毛钱,所以你会看到员工为了多赚这个钱,拼命炸,拼命做好,做好后还会拼命卖。
生意好的门店,单炸油条工每天都能多拿到上百元钱,羊肉串岗位也是如此。
4、每月5号发钱,取消年终奖,即时奖励
很多餐饮企业都喜欢给员工发年终奖,钱还是那个钱数,可是员工拿起来却不爽。
那为什么不能每月去发,让他们更有感觉呢?
所以,南城香取消了过去的年终奖变为了月度奖励,通过全年倒推月度任务,即时奖励提高员工积极性,同时鞭策未能完成任务的员工。
对外:重新定位
1、做“全时段社区餐饮”,75平门店日流水3万+
现在南城香一个75平的门店日流水是3万+,行业里大多快餐店的日流水是在7000—10000元之间,也就是同等面积,它是别人的5倍。
许多同行看到这组数据都会感到不可思议,这主要归功于它们全时段+社区餐饮的定位。
首先,拿全时段来说,别的快餐厅就中午、晚上两个饭口,营业时长是5-6个小时;
而南城香从早上6点就开始营业、中午、下午、晚上同样营业,一天可以做14个小时生意,比其它快餐多出了近8个小时的生意,8个小时可以多卖多少?
其次,为什么要做社区定位呢?
试想一下,写字楼我们周一到周五上班去,商超六日购物去,只有家是我们每天都回的,所以其它快餐可能只能做周一到周五,或者六日生意,南城香却可以做满一周的生意。
2、三个大单品打天下,饭香、串香、馄饨香
前几年,只要外出,很多定位老师,很多同行都会和汪国玉说:“你们的定位是不对的,三个大单品(馄饨、饭、羊肉串)打天下也太混乱了吧。”
几年过去,南城香依然还是当初的产品定位:饭香、串香、馄饨香
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呢?快餐区别于其它餐饮业态,属于一门高频且吃固定客群消费的业态,所以需要产品丰富,但产品丰富不意味乱上产品,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湿,最理想的产品结构就是“干湿搭配”,比如馄饨是湿的,盖饭是干的,羊肉串定位为休闲产品,消费没负担。
3、学优衣库,只卖经典款不卖“时髦款”
在快时尚行业,有一家企业是汪国玉敬佩的,那就是优衣库。
它的SKU很多却不乱,平价又受欢迎,秘密就是只卖经典款。
放到餐饮行业里也是一样,你会发现米饭类快餐,馄饨,麻辣烫这种存在百年以上的产品业态,不容易被淘汰,反而是一些创新产品容易死掉。
所以,南城香的策略是经典产品长期卖,时髦产品阶段卖。
4、用外卖做第二增长曲线,占比50%
很多人熟悉南城香,是因为南城香的外卖,这里边简单给大家分享两点南城香做外卖的小诀窍:
(1)97家门店,全部设立独立外卖取餐窗口
说到独立外卖取餐窗口,有很多餐饮企业在做,但是做的不彻底,南城香现在所有门店都设独立外卖取餐口,这样的好处是效率提升,堂食的顾客就餐体验也会更好。
(2)13:00后用餐,给外卖小哥打6折
截止到目前,中国外卖小哥的数量已经突破了50万人,是特别庞大的群体,而他们又是我们外卖和顾客最直接接触的人,他们满意,我们的顾客才能满意。
所以,南城香选择在13:00非餐饮用餐高峰给外卖小哥6折,并且外卖慢5分钟以上,就送一瓶可乐道歉。
现在,只要闲时,南城香的门店里就聚集一帮外卖小哥,带来生意的同时也维护了关系,让外卖员和餐厅的关系不再是对立面。
职业餐饮网小结:
做餐饮就是一场“定力”的比拼,南城香一直有着自己的定力,带着警惕之心学习做餐饮。
今天分享的案例,不是让大家看到南城香营收数据有多牛,而是放弃一味模仿,时刻把自己当成探路人勇攀高峰的心,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