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菜菜东南亚游之荷兰村 邻里欧陆风情尽收眼底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世纪三四十年代,荷兰村是英军及其眷属居住与活动的地方。英军在70年代初撤退后,荷兰村逐渐变身为本地人探索异国美食,享受欧陆

世纪三四十年代,荷兰村是英军及其眷属居住与活动的地方。英军在70年代初撤退后,荷兰村逐渐变身为本地人探索异国美食,享受欧陆风情的好去处。荷兰村保留了一些本土色彩浓厚的商店与生活形态,构成许多人的集体记忆,至今仍是本地独具特色的邻里社区。

< class="pgc-img">

荷兰村购物中心内有许多特色小店,整栋建筑呈弧线,相当别致。

说荷兰村(Holland Village)是岛国中西部的乌节路一点都不为过。在邻里商场还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荷兰村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购物与餐饮地带,有股自成的闲逸氛围,洋溢小镇风情。

和其他购物商场不同的是,荷兰村不以千篇一律的连锁品牌哗众取宠,反而蕴藏独立店面的多元特色,营造独树一帜的小资情调。荷兰村的魅力,犹如磁铁,总能吸引四面八方的潮人来此晃荡。

不关荷兰人的事

荷兰村未开发时曾是个淳朴的甘榜,含种植园和农场,俗称Hue Hung Au(闽南语意指花园后,因邻近新加坡植物园)。很多人都误以为荷兰村与荷兰人有关联,想必这里以前一定住了很多荷兰人。其实不然,荷兰路是以英国建筑师Hugh Holland命名,他当时负责东陵区的规划。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殖民地政府将巴西班让和亚历山大区列为军用基地,覆盖面积甚广。处在边缘的荷兰路成了英军及其眷属的居所,荷兰村的建设是为这个外籍社区提供休闲与康乐设施。

英军在70年代初撤退时,荷兰村已经在岛国留下颇深的烙印,沾了洋气,可谓殖民地的产物。和其他英殖民地的建筑风格一样,荷兰村的排屋多属两层楼高,店与店紧挨着,商店与餐馆林立,颇有欧陆店铺的况味。另外,排屋店铺及荷兰村购物中心在建筑结构上皆有弧度,相当别致。

荷兰村主要以荷兰路、罗弄力步(Lorong Liput)和罗弄曼蒙(Lorong Mambong)三条街道组成,并依坡而建,道路蜿蜒,错落有致。

罗弄力步处于斜坡下,即便上下坡消耗卡路里,却悠然自得,挺好逛的。从“坡底”仰望对街罗弄曼蒙即另一番景致,不禁想起香港的购物区如荷李活道,依山建设,为购物增添乐趣。

荷兰村的市井生活

几近一个世纪,荷兰村从不显露老态,总是朝气蓬勃。每回来此,必能在熟悉中找到新鲜感,无论是新店进驻,抑或新建筑的冒起,它一直以新元素来迎合时代步伐,稳坐邻里潮区地位。

荷兰村在我人生不同阶段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就像个老朋友,无需经常联系,却深知彼此的存在;一旦联系上,倍感亲切,毫无距离感。

< class="pgc-img">

集美花园排屋后墙有色彩斑斓逗趣的壁画,散发艺术气息。

这里收藏了我的童年往事,闭上双眸也能清晰地随记忆版图游走。犹记得这里以往有个露天电影院,曾看过几毛钱的影片。面向荷兰路的数家老店铺每年中秋节会在店外悬挂五彩缤纷的灯笼,煞是好看;转角处有个兜售丁丁糖的老婆婆;补鞋匠就坐在银行外为他人修补走过的足迹;街角有个小花店,为荷兰村添加芬芳及自然色泽;靠近露天停车场曾有个甘榜式的回教堂……

在我成长的七八十年代,荷兰村已彰显个性,是个时髦的潮区。当时物资贫乏,日子简单;若要去市区购物,总得花心思又舟车劳顿。反观荷兰村,离住家不太远,偶尔兴起,会和家人一起去设在荷兰村购物中心内的英保良百货公司闲逛,顺便吃一顿难得的快餐或比萨,再配一杯奶昔,很饱足。

在岁月轮替中,有些景物已不复存在,英保良早已关门大吉,卖丁丁糖的老婆婆也不再出现了;有些老店仍屹立着,见证这里的蜕变。这些皆是我熟悉的荷兰村,吉光片羽定格在脑海里,很潮亦很市井,有它亲民的一面。

荷兰村的昵称

稍长一点,即求学的年代,荷兰村成了周边学府的学子及大学生课余后的聚集地。不少学生经常在快餐店和咖啡馆温习功课,泡个下午。差不多是那个时候起,我们开始习惯性地称荷兰村为Holland V,这个昵称仍沿用至今,成了我们的集体回忆。

踏入社会工作后,经济开始独立,荷兰村成了聚会、庆生的绝佳地点。周末的乌节路过于拥挤,让人想逃避,反而喜欢荷兰村相对安宁的氛围。

这里食肆云集,每走几步就一家餐馆,像个美食联合国,味蕾容易被宠坏。想想,这些年在荷兰村所吃的佳肴极为丰富多元;领了薪水带家人吃北印度餐,在传统西餐馆首次品尝法式蜗牛,和友人在墨西哥餐馆庆生,在充满异国情调的装潢享用地道美食别有一番滋味……

< class="pgc-img">

因冠病疫情,酒吧目前还不允许群聚,昔日狂欢不再。

饭局后通常还有第二轮,过街到咖啡馆或著名雪糕品牌店喝杯饮料吃甜点,主要是继续聊个天南地北。偶尔也会到荷兰村购物中心逛一圈,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久前就发现这里有个专制峇迪服饰的老裁缝,高龄94,手艺了得。吃喝闲逛,来荷兰村很容易过个大半天。

曾几何时,罗弄曼蒙街的酒吧一夜之间纷纷冒起。后来为了反恐措施,该路段晚上禁止车辆出入,却无意间带动夜店人气;放眼一望,灯火璀璨,人头攒动,荷兰村的昼夜真是判若两人。

荷兰村的老色彩

阻断措施期间,我路过荷兰村,在冠病疫情的笼罩下,人群稀疏,店铺都紧锁着,餐馆又无法堂食,黯然失色,犹如经历一场浩劫。这不是我熟悉的荷兰村啊。

所幸解封第二阶段,荷兰村逐渐恢复以往的朝气与熙攘。我专程来此重温熟悉的景物,像是和久违的老朋友寒暄问暖,关切近况。

< class="pgc-img">

集美花园汇聚不少咖啡馆和精品店,包括本地手工文具品牌

售卖派对装饰用品的老店铺谦德 (Khiam Teck)再次敞开大门迎接顾客,这家从殖民地时代就存在的店铺伫立近80载,可谓荷兰村少数仅存的“原住民”。谦德以售卖应节用品为主,一度也提供冲洗照片服务,以往逢中秋节店外挂有一串串的灯笼;鱼、兔子、龙等动物造型多姿多彩,非常吸睛。小学坐校车路过时,总会探头观望,印象尤其深刻。

入店与汪姓第二代店主闲聊,他叙述早期店铺外是个停车场,对面的集美花园是外国人居所,成为主要客源,带旺该区买气,热闹非常。店主感叹如今生意大不如前,只能咬紧牙关守住老店,百般无奈。

另一家老字号Thambi杂志专卖店也属荷兰村的地标,所售卖的国内外报章和杂志多达几千种,可媲美城内大型书店的杂志区。琳琅满目的书刊是这一带居民的精神粮食。当天路过,发现摊子仍摆卖美国的漫画杂志,此读物是成长期的美好记忆,随着电子书的普及化,没多少地方出售了。

Thambi第一代业主Periathambi早在荷兰村还是个乡村时就当派报员,为不少外籍人士服务,洞悉顾客的阅读品味,在70年代开始摆摊售卖报刊。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于2013年与世长辞,目前由孙子接管家族生意。

像谦德和Thambi皆是荷兰村精彩的人文风景,蕴含地方色彩,非常草根。第一代业主选择在这个丰沃的土壤耕耘和扎根,对荷兰村不离不弃,渗透这里的日常。

荷兰村的蜕变

荷兰村也不安于现状,保留旧元素之余不断更新,巡礼中就发现位于中央地段,风车造型的购物商场已被一个奇形怪状的建筑取代。名为Holland Piazza的崭新购物商场披上奇异彩装,显得唐突,却衬托出荷兰村对新事物的包容。其结构有韵律,乍看宛似爱雍购物中心的小型版本。

夜晚的荷兰村有它不屑的一面,偶有负面新闻。最近解封第二阶段,酒吧外打架事件和大批顾客群聚餐馆外而被令暂时关闭,都引起社会关注,相信属孤立事件,很快便能平息,不会破坏荷兰村多年来的好声誉。

< class="pgc-img">

Thambi售卖几千种国内外报章和杂志,为荷兰村居民提供精神粮食。

荷兰村由政府组屋和私宅围绕,这个热门地段的私宅市场最近就增设多个新项目,非常火红。不久将来,高楼将遮拦长空,市容有所变化。虽然如此,荷兰村依然是许多人心中的Holland V,在时髦与庶民的交织中,在保留与更替之间,谁不曾在这里留下印记,有割舍不了的情感。

荷兰村的延伸

位于荷兰村对面的集美花园(Chip Bee Gardens)近年有多家知名餐饮品牌选择在此落脚,吸引城中潮人前来消磨时光,成为另一个hipster潮区,可以说是荷兰村的延伸。

集美花园曾是英殖民地时期,英军和家眷的居所,与荷兰村共形成一个小社区。英军撤退后,这里的住户多属在本地学府执教的外籍教师。

除了多年前路口有个邮政局和储蓄银行,后边皆是私宅,一直以来甚少过界到此闲逛。2016年在邮政局原址兴建的莱佛士荷兰村大楼(Raffles Holland V Mall)内有医疗与餐饮设施,让荷兰村多了一个购物去处。

< class="pgc-img">

谦德以售卖应节用品为主,是荷兰村少数仅存的“原住民”

集美花园的三层楼住宅和有地私宅因背向大马路,多了一份恬静;短短一条街汇聚不少咖啡馆和餐馆、画廊和牙科诊所,包括本地手工文具品牌Bynd Artisan,有几份台北富锦区的闲逸氛围,同样设在老宅区且绿意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引导生活风格,以评估宜居城市为指标的国际生活与文化杂志Monocle,在2012年就相中集美花园,租用一个私宅单位设立办事处及实体店面,售卖咖啡及自家产品。或许是水土不服,Monocle无法在本地掀起涟漪,没能像杂志社在其他精挑的城市如伦敦和东京萌芽,不久前悄然离场。

虽然如此,集美花园的潮气依然不减,反而越来越旺盛,逢周末高朋满座,甚至比中峇鲁更加精辟,与荷兰村则是迥然不同的氛围。

日导读

?这么脏乱差的小区,业主怎办?

?1.2万人报考芜湖公务员,253人盯上一职位

?这类残疾儿童可享康复救助

?上海等地至芜湖将增开多对旅客列车

1

物业不管,社区未接收,

这么脏乱差的小区,业主怎办?

环境脏乱脏,物业不管理,社区没接手,类似的问题是很多老旧小区的通病。环境越差,业主越不愿意交物业费,业主不交物业费,物业没钱,就更加不会管理这个小区。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就会导致老旧小区无人管,环境差。最近,弋矶山医院附近医苑小区的居民,就被小区脏乱差,没人管理的情况,弄的不知所措。

居民:消防隐患与脏乱差并存

3月27日,市民陈先生反映:自己是弋矶山门口医苑小区3号楼的居民。小区的环境卫生差已经持续很长时间,最近情况更恶劣,不但脏乱差日益严重,消防隐患也开始困扰小区的业主。

“小区1号楼一楼是门面房,这些门店基本都是餐饮店,这里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我们业主就很担心哪天会发生什么爆炸事故。”陈先生表示,在和其他业主沟通中,发现大家都很提心吊胆。“此外,很多餐饮店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小区里面的果树、绿植全部毁掉,私自修建成道路,方便停车上货卸货。”陈先生每天望着餐饮店附近,堆积成山的大大小小的垃圾堆,都很郁闷。“这个小区文明程度倒退的怕人。”在陈先生看来,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至少会有物业或者社区进行管理。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小区以前是弋矶山医院管理,后来又划分给物业公司管理。”陈先生发现,后来物业公司也不管了,好像撤场了。“我们也曾和陡门口社区反映过,但是社区表示,这个事情他们管不了。”陈先生认为,这个小区现在还有那么多居民入住,物业找不到,社区不愿管,难道他们就要在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到底这样的情况,归哪个部门管理呢?”陈先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主动牵头,帮助众多小区居民解决这一难题。

全媒体记者:垃圾随地扔 摊贩随便摆

陈先生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呢?昨天上午,全媒体记者来到了弋矶山医院附近的医苑小区。小区面积并不大,但是整个小区的环境卫生的确非常不好。

走进小区,在3号楼楼下,停放了很多三轮车流动摊点,卖早饭的,卖烤鸭卤菜的??一些摊点液化气罐就随意摆放在摊位前,居民路过的时候,都比较担心。“说实话,液化气罐这么带着跑本来就不安全,这些流动摊点,也一般没有通过消防检测,在小区里面人流量如此集中的地方摆放,真的让我们很担心。”一位路过的业主抱怨道。

随后在三号楼靠近围墙的位置,虽然摆放了垃圾桶,但是这里垃圾扔的到处都是,还有居民直接搭建了一个棚子,摆放各种货品。“冬天还好,夏天味道就很重了,在家都能闻到味道,而且你看这个水泥地,都是商户自己建的,为了自己停车上下货方便,根本不管是不是公摊,是不是绿化。”小区一位业主表示,这样脏乱差的问题已经持续很久了,“根本没人管,物业费再便宜,我们也不服气交啊。”随后,在三四号楼附近,还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废弃共享单车,有成堆叠放的,也有零星乱放的,行人路过时,也非常不方便。

管理:物业不愿管 社区未接收

小区虽然不大,但是总还是有很多人居住。如此脏乱差的环境,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什么就没人管理呢?在采访中,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一方面物业认为自己没有义务能力和资质管理,多次和社区反映,但是社区却一直不接手。另一方面,社区则表示,他们只管理无物业小区的卫生,所以这个小区他们管理不了。

医苑小区所在的社区是陡门口社区,对于小区脏乱差的环境以及存在的乱象,社区一位刘姓工作人员表示,陈先生所说的情况都是事实,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个小区其实是有物业公司管理的,管理该小区的物业公司是长寿物业公司,属于弋矶山医院后勤办公室。现在这个小区有一半居民还是弋矶山医院的老员工,但小区内很多居民没有交纳物业费,所以物业公司也表示没钱管理。”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和政府管理的是无物业小区的卫生,但是这个小区还有物业公司,所以社区没法管理。“如果社区介入的话,需要额外经费去请工人清理卫生,但是对此财政并没有专项拨款,所以社区也无能为力。”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小区的情况,他们28日上午也去了弋矶山医院后勤办公室,物业公司现在已经明确表示不管理小区,希望社区和政府部门管理,但是目前并未谈妥,所以尚未交付。“如果交付到社区,社区肯定会搞好小区卫生。

” 对此,物业公司又怎么说呢?“2年前,我们就和社区等部门,通过口头和书面申请,希望社区能接手医苑小区,而且很早前,我们长寿物业公司也已经申请了注销。”弋矶山医院后勤部汪姓工作人员透露,现在医苑小区已经不是弋矶山医院的员工宿舍,通过房改,很多房屋已经出售,更换业主,所以他们后勤部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和资质继续管理这个小区。“在和有关部门协商,但是一直没有任何结果。”该工作人员也承认,这个小区他们的确没有在管,“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无能无力。”

物业不管了,社区还不能管,医苑小区这个老旧小区的卫生,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对于此事的后续进展,本报将会继续关注。

全媒体记者 汤荣汛 文/摄

2

1.2万人报考芜湖公务员

253人盯上鸠江区一科员职位

3月27日24:00,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记者了解到,截至当日12时,报考芜湖公务员职位的考生共有12453人,通过资格审核人数为7802人。

记者了解到,截至27日12时,报名参加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人数达到了19.5万人,资审合格人数为122243人。而根据之前一天的数据显示,26日12时,全省报考人数只有11.4万人,仅用了一天时间,这一数据猛增至19.5万人,可以看出,省考报名最后一两天是报名冲刺阶段,报名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

今年芜湖公务员招考哪个职位最为热门呢?记者从统计数据上看到,今年竞争最激烈的职位为鸠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一职,职位代码(120197),该职位计划招录1人,目前已经有253人报名,竞争比为253:1。此外,有24个职位报名竞争比超过100:1。

这边热得烫手,另外一边则冷冷清清。记者了解到,截至27日12时,在芜湖公务员职位中,有1个职位只有1人报名,有6个职位报名竞争比低于4:1;有21个职位通过资格审核人数比例低于4:1。

今年芜湖计划招录公务员390人(面向社会公开考录328人,此外,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招考和涉密等特殊职位考录62人)。截至27日12时,按照资格审查合格人数计算,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芜湖公务员职位平均竞争比为24:1。不过,由于资格审核到今天(29日)16:00才截止,实际通过资审人数还将大大增加

。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于3月31日24:00前缴纳笔试费用。未按时缴费的,视为放弃报名。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在4月16日至4月18日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此次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时间定于4月20日。

大江晚报记者 王叶华 文/摄

3

上海等地至芜湖将增开多对旅客列车

3月28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日前,长三角铁路清明节运输方案出台,预计发送旅客1060万人次,同比增加79.9万,同比增长8.2%,日均发送旅客265万。铁路部门计划增开88.5对客车满足旅客踏青出行需求。

2019年清明节为4月5日,清明节假日运输期限为4月4日至7日计4天,长三角铁路客流预计以旅游流、探亲流、商务流等为主,长途方向主要为去往北京、广州、福州、南昌、长沙、汉口、郑州等,客流热门城市主要为上海、杭州、南京、合肥、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黄山、芜湖、阜阳、徐州等,热门线路主要为京沪、沪宁、沪杭、宁杭、合福、甬温、宁安、杭黄等高铁线。预计旅客发送最高日为4月5日,当天发送旅客292万。

清明节期间,上海至芜湖、南京至芜湖、合肥至芜湖等将增开多对旅客列车。此外,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对管内周末线进行调整,其中4月4日和6日,增开合肥—芜湖K8497/K8498次3对周末线。

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具体列车开行情况请以车站公告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公告为准;清明节假期期间旅客出行较集中,已通过互联网、电话成功预订车票但尚未取票的旅客,请尽量提前取票,以免高峰时段因取票不及时耽误行程;许多城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火车站,务必要认清票面标注的站名,不要跑错车站;乘车当天适当提前出门,为市区交通、进站安检和实名制验票等留足时间。

大江晚报 记者 王叶华

4

这类残疾儿童可享康复救助

可向户籍所在地残联申请

对于家有残疾孩子的家庭来说,康复、治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记者3月28日从市残联获悉,为了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让越来越多残疾儿童健康成长,我市加大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保障,今年可享受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年龄已由原来的0—10岁扩大到0—15岁,类别也增加到视力、听力、言语、智力障碍、肢体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六类,补助费用进一步提高。

根据最新救助办法,符合条件的 0—15 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障碍、肢体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均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对象,其中优先救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残疾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

救助内容主要为基本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和手术。其中,视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补助费用 8500 元/人/年。符合条件的听力、言语、智力、肢体(脑瘫)和孤独症残疾儿童,补助康复训练费用提高到 1.5 万元/人/年,一个年度的康复训练周期应不少于 10 个月。肢体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每人补助标准为 1500 元,假肢矫形器适配每人补助标准为 5000 元;听力残疾儿童适配助听器(双耳)每人补助标准为 6000 元。多重残疾的,按照残疾类别较重的救助标准给予补助。手术方面,重度听力障碍儿童植入耳蜗手术经医保按规定报销后需个人支付超过 51000 元的补助标准51000 元,医保按规定报销后需个人支付在 51000 元以内的,按发票实际补助;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每人补助标准为医保按规定报销后自付款部分,上限不超过 10000 元;先天性白内障等眼疾手术医保按规定报销后及个人自付的合规医疗费用在 1500 元/眼以内的,按发票据实补助,超过 1500 元/眼的,补助标准为 1500 元/眼。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制定的救助标准均为芜湖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最低标准,各县、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还可根据本地经济状况、残疾儿童家庭状况和康复需求等实际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可适当增加救助内容,提高补助标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可由监护人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区残联提出申请,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由儿童福利机构向县、区残联组织提出救助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必要时,由市残联和卫计等部门指定的医疗、康复机构做进一步诊断、康复需求评估。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文

图片由市残联提供

题图:滨江花海 吴安亚摄

微信编辑:郑申

【文章部分文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我们将及时删除,或请来电告之地址,以便我们支付稿酬。联系电话:0553-3823276】

往期回顾↓↓↓

【现场视频】突发!三山一“废品回收站”起火,现场浓烟滚滚!

低保户门诊费能报销吗?

芜湖一女子游泳馆内溺水,抢救两天后不幸身亡

口镇位于休宁县西南部,地处率水河上游。境内山川秀丽、古迹众多、文风昌盛。溪口素有“新安江源第一埠”的美誉,而镇中老街因水而兴,又因水而衰,见证漂泊岁月。

古街犹存映沧桑

溪口镇石田初中语文教师汪红兴是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教学之余,他又是乡土文化的辛勤播种者,对这一片区域了如指掌。

汪红兴一路向记者热情介绍这里的点点滴滴。从他的言语中得知,整个溪口镇呈凤凰形,眼前苍翠的豸山是溪口镇的靠山。豸山旁边有一座关帝庙,也叫作红庙,旁边就是水口林。建于清朝的关帝庙依然矗立,建筑仍然完整可用。往前走,便能看见一个品字形的古井,被称作屏山古井,于道光年间建造,原先供当地村民喝水、灌溉,如今仍然用于浣洗衣物。

溪口老街由溪口村老街和和村老街两条街道组成,溪口主街200米,后街2里左右,和村3里左右。溪口村在唐代建村,溪口老街在北宋时期开始建成,至今有千余年历史。老街入口处,由于地势比较高,都是往下走的台阶,当地人称为二十四步台阶顶。顺着台阶的是竖街,底下的是横街,横街从石壁老(音译)到双凤坊。石壁老也叫杭埠岭,双凤坊即天顺甲申杲公登进士,嘉靖甲辰垍公继登进士,建坊曰“双凤”之意。“当时老街上有杂货店、丝绸店、饭店、书店、药店等店铺,民国时期有100多家,上世纪70年代也有20多家店铺。”汪红兴告诉记者。从溪口大桥经过,便到达和村。和村老街上当时建有很多盐站。“原来率水河流域经销盐主要是在两个地方,一个在龙湾,另一个就在溪口和村。”汪红兴说,官盐从婺源等地运来之后,从溪口上岸,再从陆路运输。

目前老街还在,已经没有商铺,只剩一些住家。老街上的热闹,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沉淀在历史的角落里。

汪红兴说,溪口老街最繁华的时候在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也比较繁盛,抗战胜利之后公路开始修通,水运衰落,老街的功能逐渐淡化了。

七省通衢老埠头

溪口古代又称双溪,由率水和浙水两条河相汇而成。溪口是新安江上游第一个码头,又称为新安江源第一埠,从这里可以直达杭州,所以又叫做杭埠。水运时代比较繁盛,通往浙江、湖北、江西、江苏等地,有七省通衢之称。

在溪口和和村老街上,有很多小埠头,当时,溪口镇上及附近的村民都是通过小埠头登船,和村的陆路可以通往板桥、婺源等地,所以在和村坐渡船的村民相对较多。这个场景,在汪由敦的诗中可以体现,“大连小连水淙淙,杭埠春流拥客船,滩外有滩三百六,送君直到富春江。”自该村登舟三百六十滩,可以直抵钱塘等地。

汪红兴指着溪口对岸的半岛告诉记者,对面的半岛叫做宋家洲,“宋家洲外成篮卖,乌密红唇碧玉螺,只有消寒夸腊味,盐鲜上市醉新醝。”当年宋家洲居人业渔,所产的鱼乌密细鳞,红唇长嘴,皆溪鲜之美者。青螺生溪中,石上四时有之,春初最盛,冬月产盐鲜鱼,多自池上贩来,味亦好。由此可见往日的繁华兴盛。

溪口老街和和村老街之间原来没有桥,主要靠两条来往的渡船相连接,一来一往,人流量比较大。两村之间原有木栈桥后来做了溪口大桥可以相通,秋冬枯水季节,村民们可以通过木栈桥来往。自从溪口大桥1974年修建,1976年开通之后,渡船就不怎么兴盛,并逐渐消失。

如今,站在埠头上,吹着江风,满眼尽是沧桑之感。不远处,大型机械轰轰作响。汪红兴介绍,这是月潭水库护岸工程,于去年12月份开始动工。“随着月潭水库建设完成,新安江水位会随之上升,防止溪口两岸河堤坍塌,进行加固。”汪红兴说。

老街住户今何在

溪口村老街入口,村民章玉凤正坐在房子前,她在上世纪80年代嫁到溪口。在她的印象中,当时老街还是很繁华。“老街上都是开店的,我婆婆原来就在老街上开旅馆。”拐角处,村民詹童仁正端着午饭。“老街上原来有好些店铺,我以前还在老街上开过理发店。”詹童仁家就在老街一端,房子是木质结构,窗户上贴着的塑料布已经破烂不堪。

今年62岁的汪闰年在老街桥头开了一家家电修理店。据了解,其父早些年在老街商店当伙计,后来1956年解放以后,政府组织成合作商店,父亲就在里面一直工作到退休。而后汪闰年顶班继续在合作商店卖烟酒。而后他自学了修理家电的手艺,开始自己开店修家电谋生。老街渐渐生意难做,便迁到了现在的桥头新街位置。钟匠戴长权原来在和村老街开钟表店,一开就是30年。“原来店里生意挺好的。”戴长权的妻子说,她样样都做,还开服装店、沙发厂,做了好多生意。如今,五个儿子也承袭家中传统,有的在镇上开宾馆,有的搞运输。

在和村老街,还曾经出现过一支三娘队,即老板娘、师傅娘、先生娘,当时商业发达、文化繁盛,这支三娘队伍逐渐壮大。这支三娘队主要是说和村五队。今年91岁戴兰英曾经就是三娘队中的一员。戴兰英一直住在和村老街,在老街上开裁缝店,做了一辈子裁缝,为当地很多村民做过衣服。“从小学做了裁缝,解放之后开店。”在戴兰英家中,挂着很多老照片,仍然摆着老式的裁缝用具。

期待恢复展魅力

溪口镇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有世代相传的方婆遗风,百姓历来勤劳善良。溪口镇历史上有三大姓“汪、吴、戴”。戴姓来得最早,五代时期迁到溪口,吴姓是在宋代,汪姓在宋末,但明清时期就出了30多位进士,特别是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汪由敦,显赫的地位奠定了汪姓为溪口第一大姓。

溪口村老街的水巷是溪口原先大户人家住的区域,还有一个牛屎巷,是当时穷人居住的区域。汪学敏家的老房子在水巷,是目前溪口老街保护相对完好的古民居,王学敏说,“我家这个是明末清初的房子,年年都要做防漏维修,我们还想一直住下去,但这个保护和维修是个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溪口镇以打造“中国汽配镇、安徽好人镇、黄山风情小镇”三张名片为目标,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在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小城镇开发、工业集聚区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镇汽配行业以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为龙头,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溪口能走到今天,昌辉的贡献功不可没。”汪红兴说,昌辉公司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村民就业起了关键作用,当地大部分村民都在昌辉上班,能够在家门口上班,得益于昌辉。

溪口镇镇长吕华毅告诉记者,目前镇里对溪口老街还没有具体规划,但在该镇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中,已将溪口老街的保护纳入其中。“已经对老街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恢复,结合月潭水库的开发建设,对溪口老街保护开发,并结合旅游搞民宿接待。”吕华毅说。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