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香港外卖平台户户送(Deliveroo)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8%和67%的受访外送专员表示,具有本地特色的茶餐厅是香港消费者的早餐和下午茶首选;同时,有56%认为饮品、尤其是珍珠奶茶,是大众午后提神的首选。
< class="pgc-img">>45%外卖员认为:港人饮食渐趋健康
有关调查于5月进行,并获近1200名外送专员回应,结果显示45%外送专员注意到港人渐趋健康的饮食习惯,其中Healthy Chicken、Knead、Subway HK为健康饮食的热门选择。 此外,亦有35%表示餐厅品牌的独特性和个性越来越受消费者重视。
< class="pgc-img">>调查提到,在各间“茶记”之中,最受欢迎的包括有龙城冰室、牛奶冰室和罗麦记;茶饮店方面,春水堂、迷客夏和天仁茗茶都是港人首选。
< class="pgc-img">>晚餐后糖水偏爱传统口味
至于晚餐后糖水时段,60%外送专员表示港人偏爱传统糖水,其中以金满堂甜品、豆乳狂人(SOYmart)和地茂馆甜品最受欢迎。
< class="pgc-img">>而对一众熬夜人士而言,39%认为炸鸡是宵夜热门选择,当中以Goobne Chicken、肯德基及李家最受欢迎。
< class="pgc-img">>此外,近一半外送专员(48%)认同送餐平台能鼓励餐厅提供更多折扣和优惠,最终惠及顾客并吸引更多顾客光顾。
另有44%认为,外卖平台有助于推广精品餐厅小店,将其介绍予更广泛的客户群,这亦与户户送在5月发布的“餐厅信心指数”调查结果相符。调查又指,大部分餐厅(85%)认为, 未来外送平台仍然同样、甚至更加重要。
次吃货菌在家看TVB电视剧和各大港片,就会不自觉地被剧中的靓仔靓女,还有那必不可少的茶餐厅深深吸引。
茶餐厅,是一种快餐食肆,以其美食的多样化、上菜速度的快捷、宽松的就餐环境以及适中的价格吸引各处的食客。
南京现在大街小巷也有不少茶餐厅,今天吃货菌就给大家推荐一份美味的茶餐厅攻略!
地址:南京多家分店
人均:100
提到茶餐厅,大家脑海里想到的最多的就是排着长龙的点都德了。
宽阔的厅堂、颇具韵味的装修、不停穿梭的店员和食客,组成了这个茶餐厅的底色。
半透明的虾饺将几只嫩虾包裹住,轻轻一咬,软和的饺皮和虾仁相遇,汇聚成一个完美的菜品。
还有那皮薄如翼的肠粉,是整个广式早茶的灵魂。在灯光映射下闪亮诱人,吃到嘴里更是无比香滑。
地址:大行宫科巷菜市场104-6号
人均:45
在科巷这条众所周知的美食街里,一家名为五粮记的店铺,卖着尤为正宗的港式茶点。
店内都是木质的桌椅,窗外是绿意萦绕的竹叶,让整个环境变得更加温馨。
鲜肉汤包是这儿的一大特色,新鲜的黑猪肉肉质极嫩,丝毫不觉得油腻。
皮薄料足,浸在散着芳香的汤汁里,实在是太香甜啦!
地址:秦淮区招商花园里一层西侧
人均:27
在老南京人关于早茶的记忆里,想必一定都会有这家清真金同记。
搬迁过后的新店特别宽敞,店内秉持传统的中式装修风格,看上去很古朴,就像是历经百年的金同记。
桂花赤豆元宵、金同记招牌面、牛肉锅贴……作为一家早茶店,这里的菜品真的太丰富了。
除了这些常规的食物,店里还会根据时令制作一些限定菜品,每时每刻都能留住食客的胃!
地址:南京多家门店
人均:90元
翠华餐厅的菠萝包做得十分地道好吃,每天现烤售卖,有的食客一去就会打包几个带回家。
热乎的面包将黄油迅速融化,待完全浸入,淡淡的咸腻味和面包香甜的口感融为一体,简直是相得益彰。
这里的咖喱牛腩真的强推,软烂入味的土豆和丝丝入扣的牛肉,再淋上浓郁厚重的咖喱,香味弥漫,引人嘴馋。
还有虾籽珍珠云吞面,同样受人喜爱。
细软的面条配上馅料十足的云吞,最后撒一把虾籽,仿佛吞下一个弥漫着海边味道的宇宙。
地址:南京多家门店
人均:35
事实上,早茶文化不仅流行在粤港地区,在淮扬也有不少知名茶餐厅。
和满楼作为地道的淮扬早茶店,现在都已经开到南京了!
相对于那些尤为精致的港式茶点,这里的菜品性价比很高,每一份食物都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手工汤干丝、高邮干拌面、虾仁蒸饺……哪一个不是实实在在,绝对能让你吃到扶墙而出!
地址:秦淮区中山南路89号102室
人均:85
在新街口众多的网红餐厅里,这一家名发茶冰厅绝对可以上榜!
门口复古的门匾,皮质的沙发座椅,走进这儿就像是穿梭到了TVB电视剧里。
到港式茶餐厅,没有甜品和饮品的话,是不完整的。
名发漏奶华是这家店的招牌,油炸过的面包包裹住泛着幽香的奶华,表面的一层可可粉真可谓是锦上添花。
这些美味可口的茶餐厅,不仅是吃饭聊天的好去处,还是拍照约会的好地点。
这个周末,一起到TVB里的茶餐厅拍照打卡吧!
着社会不断发展,消费模式和巿民的喜好亦不断转变,香港老店买少见少。 廖孖记腐乳早前因卷入食安风波黯淡退场,令人惋惜。老店买少见少,但其实香港仍然有不少老店。
有的百年老店经历搬迁后扎根香港,有的老店仍继承传统以传统手法制作,亦有老店在结业后重生。 星岛环球网盘点10间香港百年老店,娓娓道来个中故事。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太平馆餐厅
太平馆餐厅已有164年历史,至今传承至第五代,见证了中国近代饮食文化演变。太平馆创办于1860年,创办人徐老高当时在美国人开设的洋行里学厨,学得一手烹煮西餐的技巧。后来他自立门户在摊档摆卖,自创“崭新”中式西餐而打响名堂。
< class="pgc-img">>其后因战争,于1938年在香港于上环三角码头开店,辗转之下发展成今日中环、铜锣湾、尖沙咀及佐敦4间分店。太平馆餐厅招牌菜式包括瑞士鸡翼、烧乳鸽、特大梳乎厘等,可谓是港式西餐的始祖,在香港饮食文化历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 class="pgc-img">>第五代传人太平馆餐厅的董事总经理徐锡安早前接受星岛访问表示,从民国第一美食家谭延闿的日记中发现,他早在上世纪20年代便在广州品尝过太平馆的梳乎厘(舒芙蕾)。
< class="pgc-img">太平馆的超大号梳乎厘
>太平馆亦有不少星级食客,包括蔡澜、倪匡等名人都是餐厅常客,徐锡安又称,已故著名填霑叔(黄霑)光顾数十年,莫文蔚爸爸曾经提过自己是四代人来光顾,以前莫文蔚就读拔萃女书院时,会在她考试成绩好的时候带她来庆祝。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公和荳品厂
公和荳品厂由骆公和于1893年于广东创立,60年代扎根深水埗,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店家将品牌放售,身兼熟客和街坊的苏崇廉接手经营。
< class="pgc-img">>店家以前铺后工厂的旧式格局经营,每天定时新鲜即制的招牌如豆腐、豆腐花、豆卜、豆浆、枝竹、腐皮及豆干等。
< class="pgc-img">>现时的掌陀人苏意霞继承父业后,将老店活化,2017年将店铺重新装修,供应店家招牌的鲜制豆品。为吸引年轻人亦与本地品牌联乘推出多元化产品,如黑豆浆、薏米水、杞子龙眼蜜、姜汁豆腐雪糕等。
< class="pgc-img">>“公和豆品厂”活化后深受游客和巿民欢迎,于2022年获得《香港澳门米芝莲指南 2022》必比登推介。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蛇王芬
蛇王芬始创于1895年,第一代在广东卖蛇汤蛇酒为求医者进补。1940年搬到香港,在上环街头摆街边档卖蛇,出售蛇羹、蛇汤、烧味饭。其后在1967年士丹利街上铺,至1987年搬到中环现址,80、9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蓬勃、股巿、楼巿畅旺,当时每日卖蛇羹过千碗。
< class="pgc-img">>第四代传人吴煋姿指,她爷爷当年从江太史的其中一名家厨中学到太史五蛇羹重要煮法,又曾得到粤剧编剧家“南海十三郎”江誉镠指导招牌设计。
< class="pgc-img">>蛇王芬以五蛇羹汤、腊肉肠和炖汤驰名,当中的蛇羹汤用料包括眼镜蛇、过树榕、金脚带等蛇丝。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恒香老饼家
恒香老饼家始创于1920年,早期为传统茶楼“恒香栈”,至40年代改名为“恒香酒家”,主要提供传统点心及小菜。 70年代转型主打唐饼. 酥饼以及民间小食。 恒香于元朗自设工厂,经营的食品种类逾100款,每天制作超过25000项食品,以老婆饼最为闻名。
< class="pgc-img">>恒香老饼近年是非不断,其元朗总店于2008年以3000万元售出 ,2012年曾因拖欠逾200万租金被法庭下令收楼,早前亦出现股东纠纷而对簿公堂,2020年亦曾出现恒香月饼“闹双胞”。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余均益
余均益始创于1922年,创办人余兆基从广东顺德甘竹滩只身一人到香港,在西营盘一唐楼开始煮辣椒酱,并挑担到街上叫卖。
< class="pgc-img">>1950年在西营盘第三街开店,并在附近设立工厂制作辣椒酱、豉椒酱、蚝油等产品。 友人赠对联“均匀调味成佳品,益食何须用美腴”,这也是“余均益”名字的由来。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郑祥兴虾酱厂
郑祥兴虾酱厂创于1920年,现由第四代人掌舵。虾酱是大澳驰名的食品,因政府订立渔业保护修订条例草案,渔民不得在香港水域中捕虾,大澳虾酱厂生意大受打击,由原来有十多间虾酱制造工厂减至现在只余下两间。现时,郑祥兴虾酱厂把大部分制作工序北移,兼售海味干货和自家酱料。
< class="pgc-img">>虾酱作为传统亚洲美食,80年代为制作银虾制品最兴盛的年代。70、80年代曾远销至北美,惟到了1980年代,市场对咸虾的需求减少,咸虾停止制作。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梁苏记
梁苏记创办人梁智华(别字「苏」)于1880年买卖及维修包括洋伞在内的二手商品,有见于当年中国流行的油纸伞并不耐用,梁苏认为优质用料及手工的洋伞能提高洋伞的耐用度。 因此,梁苏1885年在广州成立首间梁苏记,致力制作高品质的雨伞,并提供专门维修服务。
< class="pgc-img">>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梁苏记于广州及澳门的分店因战乱而全线暂时关闭。 由第三代后人经营的梁苏记于1940代到1970年代期间开遍全港。梁苏记的长伞由于高品质,是当时社会地位的象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流通性,甚至成为可被典当物品。
< class="pgc-img">>梁苏记目前已由第四代接手,门市位于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继续提供人手制造雨伞及伞骨永久免费维修服务。杜国威舞台剧《人间有情》就是以梁苏记一家三代的百年事迹改编,电影《黄飞鸿》系列当中李连杰用来作武器的雨伞,亦是梁苏记出品。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莲香楼
莲花楼前身为广州糕酥馆,1889年转营为茶楼连香楼。 到1910年翰林学士陈如岳赞赏其莲蓉有独特风味,提议“连”字改为“莲”,故为“莲香楼”。
< class="pgc-img">>1926年,香港莲香楼沿用广州的百年老号,开设怀旧粤式茶楼,茶客可使用传统的茶盅品茗、粤式点心和经典粤菜,1996年搬到中环威灵顿街。到2019年,莲香居因铺址租约期满、大厦被强拍等原因休业,2020年由旧伙计接手重开,惟2022年不敌疫情结业,到今年4月宣布原址重开。
< class="pgc-img">>莲香楼一直以战前粤式茶楼方式经营,不设贵宾房及知客,茶客需自行找座位,欢迎搭枱,点心以手推车叫卖,其形象已经深入民心,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不少电影电视作品都曾以“莲香楼”取景,电影《花样年华》于1999年7月26日就在“莲香楼”举行记者会,当时影帝梁朝伟及影后张曼玉都有出席。
百年老店:甄沾记
甄沾记始创于1915年,创办人甄伦立最初在半山街头背着担挑卖椰子糖,附近一带的外国人趣称他为“Jim”,小摊档后来发展至门市并取名为“甄沾记”,并在黄竹坑设厂生产自家品牌的椰子糖。
< class="pgc-img">>到2006年,甄沾记受政府改变黄竹坑工业用地及无烟工业政策影响决定将厂房搬到番禺。惟因北上设厂遭遇各式困难,加上家族争拗,甄沾记最后在1999年被法庭颁令清盘、2006年停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直至2011年,甄沾记第三代“九姑娘”甄贤贤伙同八姊甄丽贤买回商标重新创业,在保留造糖的传统手艺与椰子配方下,重新设计包装及研发多款产品。 除了传统椰子糖外,甄沾记还推出椰汁蛋卷、椰露蛋卷、椰汁、椰子海盐糖等产品。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永利威
有148年历史的永利威原名永利威酒庄1876年于广州创立,自家生产玫瑰露,1905年正式落户香港,成为本港历史最悠久酒庄。
< class="pgc-img">>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永利威五加皮和玫瑰露酒更成为外国人的最爱,其中的招牌五加皮酒,用当归、玉竹、独活、肉桂、人参、川芎等33种药材精炼。
< class="pgc-img">>当年名伶梁醒波读出的一句顺口溜“半边鸡,一壶永利威”更是广为人知。 然而,随着地价飙升、政府征收酒税及港人饮酒习惯转变,洋酒日渐普及,本地酒厂一一倒下,至今只剩永利威独守固地。
永利威的五加皮和玫瑰露秘方于清朝光绪年间由黄星墟研发,但由于昔日人手酿酒过程辛苦,没太多后人愿意接手。黄氏家族为怕秘方失传,将秘方传给刻苦耐劳,做事上心的杂工霍三九,他自此每日坚持亲手制酒,将一生奉献给永利威。
< class="pgc-img">>到1962年,程贻楷加入永利威,深得霍师傅信任,遂教他造酒,霍三九退休时决定把秘方交给程贻楷,后来程贻楷退休,他将秘方再传给儿子,即目前永利威的掌舵人程超豪。
永利威最著名产品包括玫瑰露、五加皮、花雕酒、江苏大闸蟹、日本大闸蟹。 程超豪曾表示,纵使永利威卖大闸蟹卖得比酒好,但玫瑰露依然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