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开张以来,一直是在分享海外旅游自驾的知识与经验,而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和大家说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海外礼仪。不同的国家,礼仪不同,比如在日本,拉面店里经常传出来吸溜吸溜的声音,那是日本人表示拉面美味的方式,而如果在欧美国家,在高档餐厅吃饭,特别是喝汤的时候,如果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比如会引人侧目。不用说,收到的肯定不是赞许的目光。
那么好,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讲讲海外旅行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礼仪问题。今天先讲第一个部分,餐厅用餐:
餐厅在西方的文化中,除了是一个大快朵颐的地方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交际,当然,麦当劳除外。在餐厅中,人们约会、洽谈事情、初次见面和老友重逢的都很多,那么既然是交际场所,也是食客们展现自身素质和文化的舞台。这里所讲的餐馆,指的是西方国家的西餐馆,当地的中餐馆、泰餐馆、越南菜和所有的快餐均不在表述之列,在中餐馆免不了一如既往的高声喧哗,也许你觉得那是热闹,那是繁荣,是否需要按照西方的礼仪行事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西餐厅就餐第一步:等位和领位。
特别火的知名西餐厅往往人满为患,很多人提前很久就需要定位,如果旅行中临时发现这样的餐馆,在动身之前最好打电话问问今晚还有没有空位。如果没有空位,去了也白去,所以要掌握好初步的信息。有些西餐厅除了电话定位之外,每天还有一些散客的台子,去早点就可以占到座位。如果有幸去得早,来到了餐厅入口处,往往会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Please wait to be seated”。这个牌子的意思就是有服务员会领位(有些餐厅领位牌的具体书写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是意思都一样,都是需要等着服务员领位的意思)。所以请注意,这种餐厅不要进去就直奔自己喜欢的桌子,要等着服务员领位。如果服务员带领你去的座位不太好,比如厕所门口,太狭窄等,可以礼貌地和服务员说一声:May we sit over there? 或者Can we sit in a different table?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两个人要占一个10人台,或者有要客预订的台子的话,服务员会欣然安排的。在服务员领位之前,或者在定位的时候,餐馆方面会询问用餐的人数,如果是三个人,你可以告诉他们 Party of three。
做到了心仪的座位上,你这个桌子的专属服务员就会过来和你打招呼,一般是从寒暄开始,往往会问你:How are you doing today? 这当然只是礼貌性的,你也可以说 Fine 或者Very well, how about yourself等等,除非你今天中了六合彩,急于要和所有人分享这个美妙的消息。
第二步:点餐
坐好之后服务员会给你菜单和酒水单,不着急,中国游客见到英文菜单和外国游客见到没有图片的中文菜单一样,就是两个字:“头大”!为了避免服务员眼巴巴第等着你点菜的情形,西餐馆的点菜往往是从饮料开始,你可以先点一杯饮料,然后慢慢看。如果不要饮料,来杯水,你可以告诉服务员,Can I have sometap water? Tap Water就是水龙头的自来水,很多西方国家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你得到的90%的情况下就是水龙头里面流出来的水。注意,是凉水,不是温水。西方人不太习惯喝温水,所以除非特别说明,不会给你开水、温水。TapWater不要钱,酒水饮料如果不知道怎么点可以问问服务员。Milk Shake就是奶昔,而Smoothie就是冰沙。男士可以尝尝Local beer,而女士则可以选择不带酒精的调制饮品或者带酒精的鸡尾酒。曾经有一段特别时兴喝Bloody Mary(一种带酒精的番茄汁调制饮料,因为血色,所以叫血色玛丽)。如果需要点葡萄酒,就要注意了,记住以下规则:红酒配红肉,白葡萄酒配鱼肉。记得几年前曾经有人争论过到底是红酒配红肉,还是白葡萄酒配红肉,后来我发现发过的葡萄酒上面都写着,所以就彻底记住了,也不会混了。如果点红葡萄酒或者白葡萄酒,会有一个品酒员过来,打开酒瓶,用一个杯子倒一点出来,给点酒的人,这时候你就需要拿起酒杯,摇晃一下,看看挂杯的情况,然后再假模假式地问一问,品一小口。除非质量特别差,一般情况下表演结束都说Very good,就可以给桌上的其他宾客上酒了。
饮料和酒水会先上来,你还可以继续研究菜谱。中途服务员会过来问一次,如果还没看好,你可以说We are still deciding或者Not ready yet;如果看好了,就可以说:We are ready to order。
在弄明白菜谱之前,首先要了解西餐的食用方法和上菜顺序。西餐的第一道是开胃菜,一般是餐前菜或者沙拉,然后是汤,接下来是主菜,就是我们常说的Main Course (牛排、羊排、烤鸡、三文鱼、鳕鱼等),之后是甜品或冰淇淋,最后是咖啡或者茶。主菜如果想吃点青菜,可以点一个沙拉大家分,很多餐馆的沙拉都很大,一个人基本吃不完,汤不是必点的,但是如果有条件,建议尝尝西餐的经典:新英格兰奶油花蛤汤,一般的西餐馆都有。很多人对于主菜的选择无从把握,其实很简单,这里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到了西餐厅,菜谱上第一个主菜往往是餐馆的拿手菜,如果不知道点什么,或者除非对主菜名单上第一道菜过敏,大可以点主菜名单上的第一道菜。如果不好吃,抱歉,您选错饭馆了,下一次换一家吧,另一家也一定是把最拿手的菜写到第一个的。
关于刀叉的取用。除非到特别正式的餐馆,现在一般针对旅游者的餐厅都不会放那么多的刀叉。如果你碰巧遇到一个特别正式的餐厅,刀叉的取用其实很简单,以盘子为中心,从外向里取用就可以。
在上餐前菜和汤的同时,会上来一篮子面包和黄油,在主菜上来之前,可以先吃点黄油面包。有几点需要注意:
在西餐馆不要大声的交谈,说话时和你一起聊天的人听到就可以了,不要影响其他的客人;
喝汤务必不要出声,不要端起碗来大口地喝,可以用勺子往嘴里送,烫就等等再喝;
如果需要服务员,不要大声断喝:Waiter,眼神对上服务员就会过来。事实上,负责你这个餐桌服务的服务员会每隔一会扫描一下所有桌子上的食客,看到你的眼神服务员就明白,忙完了手中的事情马上就会过来,不要大声高喊服务员。
主菜如果点的牛排,用刀切的时候不要出现刺耳的噪音。牛排会配一个专用的胶木把的带锯齿的牛排刀,不用太大力就可以。
点牛排的时候我们常用的选择有几个:Medium, Medium Raw, Medium Done。告诫大家,牛排千万不要点Well Done的,经常烤/煎的和碳一样,没法吃。后厨看到Well Done的订单,八成就知道是中国的食客点的。
吃到一半需要去洗手间,刀叉八字形摆放(服务员不会收走)
吃完了刀叉摆放为3:15或者4:25,服务员经过的时候回收走。
遇到大块的肉要切成小块再吃,切忌用叉子举着吃。叉子上的食物不要分两口吃完。如果需要用到桌上的盐和胡椒,太远够不着的话,不要伸着胳膊越过好几个盘子去自己拿,轻轻地说一句Will you pass me the salt please,让别人帮你拿就好。除了盐和胡椒粉,不会放在每个餐桌上但是服务员可以给你拿的还包括辣酱和番茄酱,你可以说Can I have some Tabasco/Katchup?
说起礼仪,老牌的英国人还是很值得称赞的,英国就有很多关于美国人不讲礼仪的笑话,其中一个就是美国人要用盐,就会自己伸着胳膊老远去自取。
关于盘子里面食品的切法,Old School的方法是英国人喜欢都切成小块再吃,而美国人往往切一块吃一块。记得有一年我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的时候和参赞去上海的领事馆开会,在晚餐的时候,参赞看到我把牛排都切成小块,就和上海的总领事介绍,这一看就是在英国接受的教育。其实老外挺看重这些的,有没有礼仪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现。
吃饭过程中打嗝、弄出噪音或者中途离席(无论是接电话还是去洗手间),都要说 Excuse me。打一个嗝就说一声,而中途离席可以说 Would you excuse me?
吃完了主菜,接下来就是甜点了。甜点和汤一样,都不是必点的,如果主菜已经吃的很撑了,就不要再点一大盘甜点了。老外的习惯是在主菜吃完牛排之后,再来一大杯浓咖啡,我是受不了这样吃,吃完了主菜,看看天色已晚,用眼光把服务员叫来,说句Check或者May I have the bill please?就准备结账回家了。
关于小费的问题,下次我专题讲述。你问我干嘛了解的那么多,我从小就喜欢看西方礼仪的书,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本漫画版的图文并茂的书叫《海外习俗录》,画风很卡哇伊,从小就喜欢看,后来在英国读书也曾在英国的著名餐馆打工,还曾经仔细钻研过菜谱,所以略知一二了。
海外旅游自驾分享(微信号:iCooltrip)超全面巨详细的海外旅游自驾信息分享,每日更新,带给您不同的旅游感受,让您玩的开心,玩的明白,玩的透彻!
><>一季的《中餐厅》从法国科尔马搬到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成员也换成了黄晓明、秦海璐、杨紫、王俊凯、林述巍。谁料众人的努力经营,却莫名带火了霸道店长晓明哥的语录:“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
严格的网友们纷纷怀念起了赵薇当店长的中餐厅。作为一个宝藏leader,赵薇几乎对所有业务知识都了如指掌,对每个成员的分工也合理清晰。第二季赵薇接待科尔马市长的名场面至今仍被网友津津乐道。不仅机智化解“一瓶酒均分8份”“红酒要16度最好喝”等诸多难题,倒红酒的动作也被称赞相当专业,从容大气,得体端庄,控场能力100%!
这一切当然都不是速成的,即便是像赵薇这样的爱酒人士,要想掌握红酒文化和礼仪也要日积月累下功夫。今天的都古鳄课堂就给大家整理一些红酒礼仪小常识。
醒酒的科学
醒酒一大作用是将葡萄酒与瓶底所形成的沉淀物分离。
1.饮用前应该保持酒瓶处于直立状态。新酒一般需要一天,十五年以上的葡萄酒至少保持直立状态八天
2.醒酒器、漏斗、滤布、光源等工具都要在醒酒前准备好
3.不要摇晃或者转动酒瓶,打开瓶封后,用湿布擦拭瓶口透过光源观察瓶底,确定沉淀物没有污染上方液体
4.目光与酒瓶成90度,慢慢倾斜酒瓶,缓缓地将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
5.将瓶中最后有沉淀的酒液留在瓶肩,确保醒酒器中无沉淀
一般来说,贵腐甜白葡萄酒开瓶静放1/2小时左右即可饮用;处于陈年期的酒需在醒酒器中醒酒1小时左右;较年轻的优质红葡萄酒一般醒2小时左右;有些强劲的酒款,比如说都古鳄·伯乐嘉德城堡干红,需要的醒酒时间会更长。
斟酒的技巧
就像《中餐厅》里赵薇所表现出来的,不滴不洒,不少不溢的斟酒技术才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斟酒方式一般分为两种:桌斟和捧斟,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记得的是,把酒的正标显露出来,让喝酒的人看到酒标。
桌斟,是指将客人的酒杯放在餐桌上,持酒瓶向杯中斟酒。一般情况下,瓶口应在杯口上方2厘米左右处为宜,瓶口不宜沾贴杯口。
捧斟更适用于酒会,方法是,一手握瓶,一手将酒杯捧在手中,站在宾客的右侧向杯内斟酒。
红葡萄酒入杯均为1/3;
白葡萄酒入杯为2/3;
白兰地入杯为1/2;
香摈应先斟到1/3,等泡沫消退后再往杯中续斟至七分满即可。
敬酒的文化
作为西方传统饮品,葡萄酒的敬酒礼仪与中国悠久的白酒敬酒文化也是有所不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学会敬酒也成为了葡萄酒礼仪的重要环节。
在相对正式的场合,比如说宴会,敬酒一般是在宴会开始前由主人向宾客表示欢迎,而其他人则到上甜点时才开始敬酒。非正式场合则相对更为随性。
如果在餐前,一般会选择站起来敬酒。用餐时,宾客较少的话,可以坐着敬酒,宾客较多时则应起身敬酒,以便被敬酒的人能听到祝酒词。如果在向新婚夫妇、领导或长辈等敬酒时,也需站起来敬酒。
由于高脚杯杯口很薄很脆,敬酒时应岔开杯口,尽量用杯肚相碰,目光直视对方,以表示尊敬。
葡萄酒的礼仪,你学会了吗?
>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西餐也变得逐渐平民化。不过外出吃饭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中餐厅,对西餐厅仍然是望而却步的态度。
除了口味不合适外,相信有不少人都是对西餐的用餐礼仪发怯,毕竟西餐的餐具实在是太多了,各种刀叉、各种杯子,光是想想就让人头大,光一个“左叉右刀”根本无法应付。
< class="pgc-img">>前段时间还有人在网上发帖,说是自己和相亲对象去西餐厅吃饭,去之前还特地了解了西餐在点餐上的讲究,本以为可以优雅地来个约会。
没想到食物上桌之后,眼花缭乱的餐具一下子就让人绅士不起来了,酒不知道该倒哪个杯子,切菜也不知道该用哪把刀,整顿饭都手忙脚乱的。周围别的客人、相亲对象,还有waiter的目光,都让他无比尴尬。
一顿饭结束,相亲对象也发消息向他宣布了结束。
< class="pgc-img">>
可见为了应对一些重要的场合,日常积累一些西餐的餐具知识有多重要。
不过西餐的餐具礼仪虽然多,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认识餐具、餐具摆放、餐具的使用方法三大类来了解。
首先是认识餐具,西餐的餐具多,刀、叉、碟、杯都有多个,要记住每个餐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用到一点小窍门,把用处结合起来记就简单很多了。记住下面这张图,就能记住每个餐具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 class="pgc-img">>餐刀主要有三种,切肉的牛排刀,这种刀一般有锯齿,用来切比较难切的肉类;主餐刀,一般锯齿很小或是没有锯齿,用来切沙拉或是水果;黄油刀,一般比较小,放在黄油盘或是面包盘里,用来抹黄油。
餐叉也主要有三种,可以根据大小来区分。一般最大的是正餐叉,用来吃正餐;稍小的是水沙拉叉,用来吃沙拉和冷菜;最小的是水果叉,放在餐盘前方,用来吃水果。
< class="pgc-img">>认识了每个餐具之后,接下来就是餐具的摆放了。西餐的餐具摆放都是有较为固定的规则,在你就餐时,落座之后摆放在你的正前方的是餐盘,餐盘中放置的为餐布,在餐盘两侧和前方摆放着不同的餐具。
两侧餐具摆放一般是左叉右刀,刀口朝内,根据吃的食物来选择不同的刀叉,在餐盘前方的较小的叉子一般是用来吃甜点的,小勺子是咖啡勺,黄油盘放在左上角,里面的刀子是黄油刀。
< class="pgc-img">>西餐的酒杯也很讲究,通常都会摆放多个酒杯,如果是如上图这样的3个杯子,从左往右依次是白葡萄酒杯、红葡萄酒杯和水杯。
最后是餐具的使用方法。这一点大部分人都知道,记住“左叉右刀”就可以,切一口吃一口,没吃完时摆放叉齿和刀口朝内摆放,叉齿向下,吃完之后,叉和刀放在右侧平行摆放,叉齿向上。
< class="pgc-img">>
同时,就餐时要记住轻拿轻放,动作轻缓,尽量不要发出餐具之间碰撞的声音。
以上就是西餐的餐具种类和使用方法啦,你都记住了吗?记住点赞收藏,相信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