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战略中反复提到过一句话,“不换门头,就换老板”。
在视觉营销中,门头绝对是餐饮人最关注的点。一个好的门头需要具备什么要素呢?怎样设计门头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呢?章鱼就来聊聊门头的取名技巧。
一个完整的门头,至少要包括三个部分:
1.品类:我是卖什么的?
2.品牌:我是谁?
3.口号、标语:告诉消费者我好在哪,和别人好的不一样在哪里?
然鹅!!大部分餐厅门头存在这样的问题
1
没有品类
只告诉消费者“我是谁”,但是没有告诉消费者“我是卖什么的”,这种基本没有什么辨识度。比如:接头暗号、豆地煮等。
< class="pgc-img">看似网红、实则看不懂
>2
品类模糊
这种不是没有品类,而是想做的太多,品类太多或者太笼统。比如,门头上写着传统美食、传统小吃之类的。
< class="pgc-img">范围太大、过于模糊
>那么!
有特点的门头又是怎么样的呢!
咱们不谈那些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门头,我们看看路边小店有哪些有意思的门头呢!
今天章鱼就来分享几个干货案例!!
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在添加剂、地沟油泛滥成灾的今天,食品安全牵动着每一个消费者的心。所以在门头上向顾客展示食品的安全性,也是让顾客选择你的理由之一。
比如在早餐一条街上,卖油条的小摊比比皆是,却唯独有一家特别的火,大家都争相恐后排队购买。
这家油条无论是口味、分量、价格都和其他人卖的相差无几,而他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他的门头上比别家多两个字——“无矾”。
< class="pgc-img">食品安全意识逐渐提高
>其实很多小摊的油条都是无矾的,但是这家店把“无矾大油条”五个字摆在那里,就会给顾客带来更安全、更健康的感觉,为顾客提供了一份信任感,所以大家也更倾向于购买。
2、“不卖隔夜肉”,顾客更安心
肉中天然含有的硝酸盐非常少,通常肉的安全性问题更多地来自于细菌生长。即使是在冰箱的“保鲜”温度下(通常4 C左右),生肉也放不了几天就会长出大量细菌。
作为餐厅进货很多商家会制作成半成品或者屯一些必要的食材,尽管做到多频少量的购买进货方式,但是人们对食品新鲜的重视程度往往要求更高。
生鲜品牌—钱大妈,将“不卖隔夜肉”这一经营理念展示在门头上,在广东地区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
< class="pgc-img">不卖隔夜肉标语
>钱大妈提出了“不卖隔夜肉”的承诺,为了践行这一承诺,推出了“定时打折”策略:每天从19:00开始,每隔半小时打低1折,19:00打9折,19:30打8折,以此类推,直至晚上11点半,全场未售出的肉菜就免费派送,绝不过夜。
3、店名简洁、定位清晰、字体越简单越好
在门头设计上,不少老板为了体现自己的独特性,会选择生僻字、艺术字甚至是英文字体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 class="pgc-img">过于复杂的店名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越是通俗易懂、易看易识别的东西,越容易快速传播。装高雅,滥用繁体字、变异字以及难以识别的书法字体,只会增加传播成本。
< class="pgc-img">记忆度高的店名
>餐厅不同位置的门头设计要点
门牌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也有一些通用的特点。除了立足顾客视角,从各个方向、角度仔细观察门头的成像,门头设计还要根据店铺所在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商超/商业综合体店
有些购物中心或商业综合体采用中空式的环形设计,对于这样的空间结构,店家务必要从环形对面回看广]头的成像。
2、二楼街边店
二楼的店铺在门头设置上有先天劣势,必须做好“空中”文章,设法吸引人们注意。比如可以利用有限的临街空间,以巨幅海报充当门头,用色彩鲜艳的产品照片吸引顾客。
3、地下街边店
位于地下的店铺通常不易被发现,因此要尽可能争取一些地上空间来设置门头,或者在地上放置醒目的宣传道具,让更多顾客意识到店铺的存在。如果需要顾客走楼梯去地下,一定要保证采光和楼梯安全,不要让顾客产生恐惧感。
4、迷你小店
空间狭小的店铺可以把菜品和照片都贴在门内侧,打开即成展示牌,同时也能让路人看到店内陈设,可谓事半功倍。
选用与四周空间形成鲜明反差的原木材质打造门头,明确店面的边界,强化存在感。巧妙利用店内外的暖色灯光渲染氛围,引导顾客产生“空间小却很有人气”的第一印象。
章鱼认为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餐饮店想要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特色“说出来”!!
关注章鱼每天分享一个餐饮故事,创业开店或者有想法做餐饮的朋友,点击章鱼头像私信“开店”两个字,章鱼拉你进餐厅交流学习群,交流分享开店经验。
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红汛 通讯员 杨元琪 申杨
在餐饮行业中,自助餐是相对比较浪费的用餐方式,不少人调侃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是“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
为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8月份起,平顶山市卫东区各自助餐厅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大家厉行节约,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提示标语四处有
8月20日临近中午,卫东区万达广场四楼热闹非凡,不少顾客在考虑午餐吃些什么。“要不还吃自助餐吧,吃喝都不用愁了。”大学生陈俞和两位好友走进了爱斯米牛排自助餐厅,大厅里早已人声鼎沸,取餐台前也都围满了顾客。橙黄色的提示牌上写着“勤拿少取,避免浪费”。陈俞拿来一个小碟子,在凉菜区前夹取一些菜样后,回到餐桌,与朋友一起品尝。“好不好吃只有尝过才知道,既然夹到盘子里就不能放回去了,不合口味的我们就不再拿了,省得浪费。”陈俞说,想要吃饱吃好,无非是多走两步,勤拿少取。
据观察,餐厅除了在显眼位置布置提示性文字外,工作人员在用餐全程都会提醒顾客根据自身情况取餐。“有了这些提醒,八成以上的客人都能做到适量取餐,但也有个别客人,一次拿太多吃不完。”餐厅领班郭女士说。
天府鲜自助火锅餐厅内,顾客们坐在回旋餐道前用餐,眼前是醒目的提示语:“绿色健康,光盘行动。”餐厅服务员说,如果顾客浪费严重,结账时会另加10元。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能做到吃多少,拿多少,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勤拿少取成主流
“能够看得出来,大部分人的节约意识强了,即便有个别顾客比较浪费,但经我们提醒后,也都会有所收敛。”韩盛自助烧烤餐厅领班刘小兰说,一般上了年纪的人很有节约意识,用餐过程中还会教育子女不要浪费。
“随时取,随时有。取多少,吃多少。频繁取餐不浪费,光盘行动道德美。”韩盛自助烧烤餐厅各处都摆放有提示牌。餐桌的台卡上标明了用餐规则:“用餐时间2小时,超时10至12分钟,当桌所有客人押金不予返还;超时20分钟以上,当桌所有客人须再次买单。”“剩余食品不可超过150克,否则每超过150克将扣除押金,以此类推。用餐后请让服务员在小票上签字,证明未剩余食品,并带好台卡和小票到吧台退还押金。”
“宝贝,先少拿点尝尝,不够了再取。”餐厅一边,顾客陈女士叮嘱着8岁的女儿。她说,如今提倡“光盘行动”,要是餐桌上剩得多,反而觉得脸上无光,都不好意思喊服务员结账。
“我们需要顾客的配合,把浪费降到最低。”刘小兰说,虽然制定的用餐规则十分严格,但实际操作中都留有余地,实打实扣除押金的情况很少。餐厅规定,除了在顾客取餐时保持提醒外,服务员经顾客许可后,会为顾客烹制少许餐品试吃。此外,顾客每次领取熟食时会被限量,但不限次数。这两项措施都避免了因不合口味造成的浪费。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杜一格
击下方蓝字抢购书画优盘
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41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牌匾又称招牌、匾额,
小小的一方匾额,
融入了中国的辞赋诗文、
书法篆刻、建筑等艺术,
集字、印、雕、色为一体。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匾额以其独有的商业语言,
极富诗意的文化符号,
述说着中国上千年的历史。
“三苏祠” 何绍基题
牌匾最初运用在帝王的宫殿上,
后来逐渐发展到文人士大夫居所,
当一座大宅落成时,
主人精心制作一块大匾悬挂于大堂上方,
或感恩上苍,以志不忘;
或彰显祖德,福佑后昆;
或寄托理想,激励壮志;
或教育子孙,昭示后人,
堪称不朽的牌匾,传世的墨宝!
从题写范围上划分:
“博古斋” 于非闇题
有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名人题字,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折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
从材质上划分:
主要有木质、石材和金属三种,但以木质居多,石材和金属的较为少见。牌匾漆地以黑色居多,也有紫、红、蓝、绿、棕等颜色。文字最常见的是真金字匾,所谓真金字匾,即在字上敷贴金箔。
老字号和牌匾历来有着不解之缘,
而老字号的牌匾也多出于名人之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名人效应”。
“有头有脸”的大字号,
都要请名人、名书法家来书写牌匾。
只要是老字号,大商家,
上至皇上、下至宰相,
也都愿意出手挥毫。
比如“鹤年堂”中药铺和“六必居”酱园的牌匾出自明朝宰相严嵩手下。
北京的“都一处”烧麦馆的牌匾据说是清乾隆皇帝所书,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不但字号为乾隆所赐,而且现在其店内所摆虎头匾也为乾隆皇帝御笔。
该匾独到之处在不仅仅在于皇帝御笔,椭圆形的造型、左右侧形似玉兰花的蝠头,且各有九个代表着天长地久的花瓣儿,也都隐含着此匾系帝王所题所赐。“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象征着至尊至大,多附会于帝王,有“九五之尊”之说。
说到这里,坊间流传着一个小故事:
乾隆年间,纪晓岚被推为一代文宗,人们都以能得其墨宝为荣。和珅也附庸风雅,请其为自己新建的宅第题写匾额。纪晓岚郑重其事地为其题写两个大字:“竹苞”。并说是取自《诗·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以“竹苞松茂”喻根基稳固,枝叶繁荣,以贺其豪宅落成,同时祝其家族兴旺。
和珅大喜过望,精心装裱,并把它挂在最显眼之处,以示炫耀。乾隆帝某日大驾光临和府,看到“竹苞”二字,开始颇为不解,继而忍俊不禁,这才揭开其中奥秘:所谓“竹苞”者,“个个草包也”。
“宝古斋” 翁同龢题
再往下说,
还有同治、光绪二帝的老师
翁同龢就写有菇古斋、尊汉阁、
宝古斋、赏奇斋和秀文斋等5块匾。
清代著名书法家宝熙,
多罗克勤郡王等人
也都为当时的老字号写过牌匾。
“张一元”茶庄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开业大吉,不断发展创新”。张一元匾额最初由清末进士冯恕所题,1982年张一元茶庄特请书法家董石良重新题写了匾额,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张一元匾额。
“全聚德”创始人是杨全仁。最初其主要是在前门外做生鸡鸭买卖的小本生意。由于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红。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德聚全”濒临倒闭。杨全仁抓住这个机会,拿出他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德聚全”的店铺,改名为“全聚德”,并礼请当时的秀才钱子龙题写了匾额!
“烤肉季”是坐落在什刹海前海东沿,与银锭桥咫尺之遥,位置极佳的老字号烤肉店。人们把在烤肉季饭庄吃烤肉、观山、赏荷并称为“三绝”!1988年烤肉季饭庄进行了全面装修,并由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先生重新题写匾额!
吴昌硕题
启功题
徐悲鸿题
而近现代,书法家、政界要员、
文人等也在光顾琉璃厂时
写了很多牌匾,
有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
徐世吕、吴佩孚、郑孝胥、黄宾虹、
张伯英、曾国藩、张大千等人。
现代文人和书法家写的牌匾也不少,
如郭沫若、启功、赵朴初、邓拓、
舒同、李可染、吴作人、溥杰诸人,
都在琉璃厂留下了墨迹。
“东来顺”是一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于1903年所创立。有着“京城涮羊肉之冠”的美誉。至今已形成集爆、烤、炒、涮于一体的清真系列菜肴成为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其匾额为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书亮先生所书。
“同仁堂”可以说是“中药”的代名词!1669年创立,历经八代皇帝。同仁堂最早的一块匾额是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由壬戌科的状元孙岳颁题写,现在的匾额则是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写!
“永安茶庄”的牌匾是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写的,名声远扬。
“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由当时中央公园董事会发起成立,匾额最初由民国画坛声誉颇高的徐世昌所书,1966年,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题写的匾额被摘下做了厨房面板。1971年重新装修油饰后,据说是受周恩来总理之托,有“中国第一书法家”之称的郭风惠题写了“来今雨轩”四字。现匾是1985年赵朴初所题,郭风惠版本匾额被摘下存于库房。
“御膳堂” 溥杰
如今,数十年、数百年过去了,
“老字号”和它的牌匾
仍然是老北京的文化标志。
老字号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风采,
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
字体或端庄饱满,或清秀俊雅,
或古朴拙正,或洒脱飘逸,
无不令人驻足欣赏。
它既是一幅美妙绝伦的书法作品,
更是一个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更多牌匾书法欣赏:
赵朴初题
沙孟海题
溥杰题
郭沫若题
赵朴初题
沙孟海题
赵朴初题
刘海粟题
沙孟海题
徐悲鸿题
赵朴初题
毛泽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