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口地道的酒泉话、笑容憨厚的李玉和,给人第一印象是踏实。说起制作美食来,他的眼睛里闪着光,火候、器皿、食材、调料……美食制作的每道环节他都有独到见解。
< class="pgc-img">>李玉和出生于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学过厨师,在市场卖过凉菜、电话卡,开过小吃店,但因不懂经营没有赚到钱。2013年,母亲患病,生意失败,李玉和遇到了人生的低谷。为了重新开始,他决定去外地考察学习。每到一地,李玉和就到生意火爆的小吃店坐上半天,仔细观察后厨管理、经营模式、门店装修、菜品设计等。最终,他选择了可复制、轻资产的砂锅连锁店经营模式。
为研制酱肉的最佳配方和清汤的熬制方法,李玉和几乎尝遍了市面上能买到的调味品,最终确定了李家秘制酱肉砂锅的调料配方。他制作的酱肉香嫩熟烂、风味独特。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玉和的砂锅店从开业就成了吃货们口口相传的“美食打卡地”。靠着对美食的情有独钟,李玉和把“李家秘制酱肉砂锅”做成了酒泉地标美食,并在新疆、内蒙古、云南、山东等地开了近100家加盟店。
尽管生意红火,但李玉和一家人的生活却很简朴。他外出考察学习,坐最便宜的车,住最便宜的酒店。妻子妥海琴从不买品牌服装、高档化妆品。他们对自己很吝啬,但对社区的老人、贫困儿童十分慷慨。逢年过节,把酱的猪蹄、牛肉送给社区老人,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看病、上学,李玉和一出手就是好几万元……有人说他们夫妻太傻,连个办公场地都没有,住的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房子,挣的钱不是分给了合作伙伴,就是捐了出去,到底图啥?李玉和笑着说:“有能力为别人做点事,心里舒坦。”
走进李玉和的家,简单的陈设同餐饮连锁加盟店老板的身份不符,房子不大,没有豪华装修,没有高档家具。客厅里的一大摞红色冲锋衣格外醒目,那是李玉和夫妇定制好打算捐赠的。从白手起家到创业成功,李玉和夫妇始终热心公益事业。
比起和餐饮文化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甘肃陇菜协会副秘书长、酒泉烹饪协会副会长等头衔,李玉和更喜欢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的身份。疫情防控期间,李玉和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并协调餐饮企业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去爱心餐。“我是共产党员,疫情防控的时候,我不以身作则,怎么行?”李玉和说。
酒泉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学全
责任编辑:王晓娇
记者从华鼎供应链方面获悉,近期华鼎进行了组织架构升级,意在建立更具前瞻的战略领航与更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能力,王君先生出任华鼎冷链总经理CEO,陈海涛先生卸任华鼎供应链总经理职务,调任董事长助理。
华鼎新任CEO王君先生,是餐饮供应链领域专家,曾任职于阿里、美团、百度等互联网平台,后进入百胜中国创立了连锁餐饮企业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推动餐饮供应链产业构建与完善,为多个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提供采仓配一体化业务。
另据了解,目前华鼎在全国已布局有18个区域仓储中心,和2470条冷链干支线路,串联起了覆盖全国80%以上县乡区域的冷链物流网络。已为1000+家连锁餐饮、冻品食材厂家、经销商等,以及160000+餐饮重点门店提供了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
接下来,华鼎将持续推动“坚守服务品质、升维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的四维升级战略,助力连锁餐饮品牌破解供应链环节难点。
冠肺炎疫情,正在倒逼餐饮业进行改变。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采访业内大咖,也许从他们各自企业的应对中,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餐饮破局攻略》。
日照食为天餐饮运营总经理乔芳:
做好自己才能迎来更好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这次疫情对饭店的影响如何?
乔芳:食为天成立于2003年,已经有17年历史,现在食为天餐饮有三个店及五家托管项目,2009年9月成立食为天商务酒店;2013年3月投资创建食为天尚食府;2017年与城投东夷小镇成立合资公司日照市德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1月成立食为天鱼知味。
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关注疫情,开会进行了预判。正月初一当天,还没接到上级相关文件之前我们就开始对已经预定的宴会通知取消或延期,原本计划初三全体员工正式上班,当即通知全员暂时不能回岗,根据疫情等待通知。
当时我们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毕竟当时还没接到相关通知,很多预定的顾客还在和我们商量能不能再等等看,还有员工也想再等等,毕竟过年期间是我们的一个消费旺季,婚宴、寿宴、家宴以及各种聚会,像初六、初八这些传统好日子,我们都是一桌难求,截止到现在的话损失得在三百万左右。
但是本着为顾客,为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建康考虑的前提,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顾客取消了所有门店的预定,事后证明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现在有没有资金压力?
乔芳:肯定有,对餐饮企业来说流动资金非常重要。春节之前,同所有行业一样,员工工资、奖金、福利等,全部发放完毕;包括供应商货款,及为备战春节期间“小旺季”再度备足年货等,账户余额不是很多。根据往年预算,正月里每天收入在二三十万,现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完全始料未及,资金压力显而易见的。
根据国家对疫情防控的分析,一段时期内公司无法正常运营,但相应的费用还是要不断支出,这主要包括房租、员工生活保障、防控物资及相关设备改造和增加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疫情期间咱都做了哪些工作?
乔芳:接到据市委、市政府启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一级响应,购买了相应的防控物资,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等,对酒店进行了全面消毒工作,但凡是客人及员工能接触的地方,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和消毒制度和流程,做好详细记录,对进出车辆、人员严格测量消毒。
我们认为,一个品牌企业的做大做强,不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更多时候还有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在疫情期间我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行业优势,承担我们该做的一些事情。随着省、市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看到各级主管部门、我们的医护人员全部奔赴一线,我们再决定暂缓营业时,就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值班小组,开启生鲜外卖和公务套餐盒饭。2013年我们就开始做公务套餐,非常成熟。所以第一时间我们就联系了医院以及防控一线等部门,给日照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免费送盒饭,一天三餐,还给有需要的患者进行预定盒饭。日照“小汤山”医院建设者的所有盒饭都是我们供应的。
我们在高峰期每天要做一千多份盒饭,这些盒饭不同于平时,所有标准之外再做好增值服务配置,完全根据营养需求,不计成本,免费搭配果盘,之所以坚持这样做,因为食为天能有今天的品牌,是得益于广大新老客户、各级主管部门的一路关心支持下的结果。在特殊的时期,贡献一份力量,更是应该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有没有考虑转型,该如何转?
乔芳:在这期间我们做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第一是思想意识转型,第二是运营模式转型。
思想转型分为员工和管理层。虽然员工都歇业居家,但是我们可以停工,不能停的是学习和思考,相反,管理层比平时更忙。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我们没法避免,只能去积极应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继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废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闲着。我们定期给员工培训,通过微信小课堂,高管分不同课题进行轮流培训,从而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斗志和精神。
一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人才是第一位的。所以针对这次疫情,我们也在审视我们自己的管理和服务,哪里还不够好,哪里需要改进。我们在组织战略转型以及经营转型方面都做了非常多的改变。把垂直管理转化为扁平化管理,五级管理压缩为三级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运营转型,疫情期间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单一的线下销售模式,虽然我们也在积极拓展线上销售,但目前来看还是不够迅速。我们借助自己的平台和品牌优势,让员工在家里发展社区团购,在微信群里推广我们的生鲜、半成品以及商务套餐盒饭等商品。
同时针对同城配送,我们已经研发了自己的线上平台,近期就能上线。线上平台我们将主营中高端外卖业务,满足单位以及商务客户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将经营生鲜业务,我们的生鲜主要定位与食为天半成品及当地农特产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结合食为天17年发展和这次疫情冲击,谈一下餐饮企业的发展。
乔芳:这次疫情短时间看冲击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没法回避。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去顺应现在和未来的挑战。
回头来看这次疫情,与其说考验我们对这次疫情的应对能力,不如说考验的是我们企业的底蕴和文化。
民以食为天,餐饮是个真正的良心活,有了好的团队,剩下的就是好的产品,食为天这些年一直秉承着用心做产品的原则去经营。我们今年最大的突破就是我们的供应链系统启动,有着可溯源,能追责的完整食品源头和供应商。本着对顾客负责的原则,产品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层层筛选,而且从不拖欠或者克扣供应商的货款,每月定期结算,他们说与食为天合作心里踏实和放心。作为公司创始人、党支部书记-田胜亮秉承一个理念,把所有与我们有合作的供应商 ,都视为企业的事业合伙人。
相信有了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扶持,有了各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与指导,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来一个春暖花开的春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彭彦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