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美食玩乐
最靠谱的吃货平台。
最近星光天地开了一只酸奶牛,
全国1000+家分店,开封第一家强势入驻!
没有眼花缭乱的产品,
没有奇奇怪怪的口感,
有的只是健康!时尚!高人气!
别看这家小小酸奶店虽然其貌不扬,
可却大有来头,
TA究竟有什么魅力,
可以做到火遍全国各个城市?
跟佳佳一起了解一下吧!
(小视频了解一下)
这就是红遍重庆,
门口永远是人从众众众众,
平均每天卖出1000+杯的一只酸奶牛!
这是什么概念呢?
大概是每个城市转个街角都能遇见它!
仅凭实力二字,
已经征服诸位挑剔的吃货!
一只酸奶牛的明星产品众多,
其中的TOP莫属原味\红枣\绿豆味酸奶紫米露了,
略粉儿们第一次尝试选ta们绝对没错!
Q弹软糯的紫米特别浓郁有嚼劲,
与酸奶的浓郁香醇更加融合,口齿留香!
是你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滋味!
当红枣和紫米在一起,
融合吸收了酸奶酸甜香郁的滋味,
美容养颜又不发胖,小仙女的最爱!
绝对可以打破“健康的东西不好喝”这个魔咒~
当新鲜香甜的芒果遇上天然酸奶,
这样的一杯芒果优格谁能拒绝!
果肉与酸奶完美融合,
简直就是天生CP!
萦绕在唇齿间的既有芒果缠绵的果香,
又有酸奶的丝滑口感,
真是让人留恋不已。
每一口都有满满的芒果肉的颗粒感,
大写的满足!
粉嫩嫩的一杯粒粒树莓酸奶多,
新鲜树莓酸甜多汁、清新怡人,
富含有机酸与矿物质!
维生素E也是居各类水果之首,
有美容养颜、醒酒止渴的功效,
简直是我们怕胖女生的福音!
一只酸奶牛的又一大特色产品——蓝莓刨酸奶,
浓郁的蓝莓果酱搭配新鲜时令水果切粒、
奥利奥粉、花生米、核桃块...
料足到怀疑人生~
刨冰原本是没有味道的,
但是酸奶牛就不一样了,ta可是酸奶刨的哟!
酸奶味的刨冰佳佳第一次吃就被征服了!
酸甜绵密的冰沙配上水果和坚果,
这么大一杯,一口爽翻!
裸酸奶就是字面意思,啥也不加!
零色素,零防腐,零增稠,
因此保质期只有21天哟~
它既有牛奶的香,发酵得又不是很浓稠,
喝上一口就知道,是普通货色比不上哒!
小酸奶是小小的瓶子,
特别适合小孩子,健康放心!
有青柠海盐和香草冰激凌两款口味的!
大宝宝小宝宝都爱~
等等,这里还有今秋新品哦!
我相信没有小仙女可以拒绝蜜桃的诱惑吧,
粉嫩嫩的乐乐桃桃酸奶多,
口感香滑,味醇入心,
乐桃桃果味酱搭配酸奶,
像初恋一样酸甜动人~
还有富含VC的绿野弥弥酸奶多,
将猕猴桃、黄瓜、芦荟三种水果,
融合在招牌酸奶中,
清新怡人、充满活力,
带你回味青春的浪漫~
星光天地负一楼的这家店,
大老远就能看到紫色的招牌,
到处都是的超可爱的装饰,
俨然抓住了佳佳的心,
喝腻了奶茶吃腻了冰淇凌?
在这个凉爽的秋日里,
作为下午茶首选,来一杯美味酸奶,
好喝解渴又营养。
boss略不光要给你们找好吃的,
还要为你么的身材考虑!
这样健康好喝的酸奶,
肥?胖?不存在的!
摄影丨黑仙女
作者丨佳佳
▼▼▼
略 略 福 利
最佳人气奖
留言pick你最爱哪款
评论留言前十名可领
店内产品任选3杯
另所有略粉可享超强福利
1天第2杯半价
2天买1赠1
3天可得酸奶紫米露1杯
时间:10月1日—10月7日
参与活动
详见下方置顶留言
更多惊喜详见:
10份价值12元指定饮品1份
合 作 联 盟
日,有网民反映消费市场上出现了以“奶茶杯”“可乐杯”等为名的一次性水果味电子烟产品,售价在40-199元不等。一些产品外包装全为英文介绍,且无生产厂商名称、地址和生产日期等信息。记者随机购买几款送检后发现,这些产品存在电子烟烟碱超标等质量问题。同时,这些电子烟线上销售途径相当隐蔽,卖家通过关键词屏蔽、隐藏物流信息等途径逃避平台监管。
2022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并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本办法规定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网络销售电子烟产品、雾化物和电子烟用烟碱等。但记者调查发现,依然有商家在网上“换马甲”售卖电子烟产品。
专家认为,此类产品流入市场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建议重点监管雾化物工厂,从源头斩断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产业链。
非法电子烟泛滥
“奶茶杯”质量堪忧
“‘奶茶杯’‘可乐罐’‘星球杯’,3个包邮,厂家直送。”小晨(化名)在朋友圈里时常能看到兜售这类“玩具”的微商广告。“虽然是一次性,但里面有15毫升的大容量烟油,买回去能吸上五六千口。”
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等渠道上看到,很多卖家都宣称此类电子烟没有传统香烟的有害物质,却有传统香烟的“口感”,是戒烟的完美替代品。有的还将电子烟产品名称冠以电子咖啡、雾化能量棒甚至戒烟棒等名称,这也迷惑了不少未成年人。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危害,而且有很多口味”一些未成年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这类产品,吸上了“第一口烟”。2022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烟草流行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6.1%,其中使用水果味的比重占到63.8%。事实上,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以外的其他口味电子烟。这类“三无”电子烟通过各种水果口味,迷惑了不少消费者。
“水果味电子烟的出现,严重干扰了我们原本针对青少年的禁烟宣传。”深圳市控制吸烟协会负责人庄润森说。
除了名称、外包装和“口感”具有迷惑性,记者还留意到,这类电子烟产品大多为一次性烟油,且电子烟外包装都为外文,未见中文标记,未注明生产厂商名称、地址和生产日期等信息,实为“三无”产品。记者随机购买了四款微商售卖的电子烟,依据《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针对电子烟雾化物中烟碱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四个样品中,提取出来的电子烟烟油都达不到宣称的15毫升或20毫升,有的甚至只有7、8毫升;其中一个产品烟碱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20mg/g,检测值为24mg/g,烟碱浓度超标。
此外,很多“三无”电子烟外包装上并没有写明烟油的主要成分,只用英语写着“本品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上瘾性物质”。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些具有多种口感的电子烟中究竟添加了何种成分。
广东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研究员孙世英表示,水果味电子烟中的“果味精油”究竟是何种成分,很难通过标准化检测来检测出来,只能通过气味来判断,这就给了很多不法商家可乘之机。不少消费者称吸食此类水果味电子烟“吸了一口就想吐”“味道完全不正常”。一些微商通常以“大家都在吸”“评价都没问题”为由搪塞,不做正面回复。
伪装成“外贸货”
平台监管仍存漏洞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三无”电子烟是线上微商等渠道的热销产品,部分商家通过伪装成“外贸货”、逃避关键词搜索、逃避物流实名制约束等方式进行线上销售。
记者留意到,市面上贩售的“奶茶杯”等产品大多为英文包装,伪装成“外贸货”,还有的生产信息也未注明。对于这些电子烟外包装全为英文的内幕,一位自称与电子烟厂家私交甚密的微商源源(化名)透露,《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后,一些电子烟厂商开始打上“外贸产品”的幌子继续生产、销售相关产品。
除了微商渠道,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记者也发现了这类产品的踪影。记者在淘宝页面搜索“电子烟”,出现大量“电子烟保护套”“硅胶套”“电子烟挂绳”等周边产品,店铺客服弹出留言“请及时加vx,避免因政策影响无法联系”,客服称“现在还能买,淘宝没有,+v”,而所谓的“+v”即通过社交软件微信进行联系。而在另外一个名为“WAPE总仓”的微信商城中,记者看到商城中展示了大量包括“流体熊”“烟弹”等在内的水果味电子烟产品。客服告诉记者,只需要选好后微信付款即可,商城中不展示物流信息则不会被平台监控到。
据知情人士介绍,在“三无”电子烟售卖链条上,寄递服务是重要环节。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关于电子烟产品、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等限量寄递的通告》,寄递烟具、电子烟烟弹(液态雾化物)、烟弹与烟具组合销售的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等)、烟液等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每人每天限寄一件,不准多件寄递。然而在记者购买的产品中,多数都是通过虚拟号码进行“一号多发”。
一些商家明知电子烟为快递禁止寄递的违禁品,依然在寄递环节钻空子。在“WAPE总仓”微商商城中的“用户下单必读”中写着,“烟草限寄快递已出,电子烟已成违禁品”“如有人电话咨询购买物品是什么,说生活用品,切记勿说电子烟”。
建议多方发力
实现全产业链严格监管
针对这类电子烟在线上隐蔽售卖的情况,受访专家建议,对电子烟全产业链实施严格监管,管住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鼓励民众积极举报违法线索,全方位拦截,让“三无”电子烟无隙可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要进一步压实网络平台责任,应采取技术手段,对一些可能涉及电子烟的关联词进行屏蔽,并严格检查平台商家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行为,社交平台对于涉及电子烟及其关联词的信息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排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蔡雨阳建议,应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封禁违规账号,有效保障消费者安全。
此外,治理类似“三无”违规电子烟,溯及源头是关键。据悉,有关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阻断“三无”电子烟生产厂商的黑色产业链。2022年11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未获证电子烟企业的后续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各部门在全市展开摸查。国家烟草专卖局也开展“奶茶杯”“可乐罐”等调味电子烟整治工作,查破各类案件593起。
蔡雨阳表示,此类产品大量流通屡禁不止,提示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重点监管持证企业、雾化物工厂。建议由烟草管理部门牵头,市场监督部门和司法机关支持,对电子烟产业密集的地区和相关企业、雾化物工厂开展常态化监管。
青少年处于快速探索、学习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兴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电子烟外观设计新颖、口味样式各异,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刘俊海等专家认为,学校及家长应当共同担负教育职责,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法律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让青少年了解烟草的危害,正确引导青少年远离烟草。对于校园不良风气,学校要及时引导阻止,家长也应加强教育,避免青少年前往容易接触到烟草的场合。(记者胡林果 熊嘉艺)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样层出不穷、热度持续不减、市场规模可观—— 你会为一杯网红奶茶排长队吗?
不久前,“大白兔”60周年快闪店亮相上海凯德晶萃广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快闪店不仅提供多种口味的大白兔奶茶,现场还有抱枕、香水、环保袋、文件夹等多款文创产品出售。图为消费者在挑选商品。
王 初摄(人民视觉)
随着奶茶消费群体的扩大,一批产品特色鲜明、营销手段丰富的奶茶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图为人们在一家“喜茶”店前排队等待。
(人民视觉)
不久前,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大白兔奶糖”与奶茶品牌合作推出“大白兔奶茶”,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排长队购买,甚至还导致数度断货。作为兼具牛奶与茶两种口味的饮品,奶茶近两年火爆异常,众多网红奶茶风靡大街小巷和社交平台。到2018年末,全国的现制茶饮门店已经突破了40万家。奶茶为什么如此走俏?网红奶茶的背后又有什么秘诀?
年轻一代是奶茶消费主力
“店内一天最多可以卖出近千杯奶茶”
不知从何时起,喝奶茶成为了一种潮流。掏出吸管,“噗”的一声扎破塑封,深吸一口,甘甜的奶茶混合着珍珠等调料充满整个口腔。对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陶茜来说,喝奶茶似乎成为夏天到来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仪式。“奶茶很多时候已经代替了水。”陶茜说。
走在街上,随处都有人手捧奶茶饮用。而在社交网络上,许多人夸张地将奶茶称作“续命水”,还有人发出了这样的调侃:“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杯。”
在北京工作的齐子萌自认为是“奶茶重度成瘾”消费者,只要不喝就会心情低落。读书时,她甚至建立了一个奶茶微信群,方便整栋宿舍楼的同学拼单订购奶茶外卖。“一开始建群只是因为我想喝,现在群里已经扩充到近300人,每天都很活跃。”齐子萌说。
相关统计显示,以“80后”“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是茶饮消费的主力,16岁至35岁人群占据了新式茶饮消费者的九成以上。
人们对奶茶的热情转化成实打实的销售数据。北京“一点点”奶茶门店的店员小陈介绍:“夏天是销售旺季,店内一天最多可以卖出近千杯奶茶,淡季的时候也能日销五六百杯。”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达到537亿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也被吸引到奶茶行业。2018年,多家现制奶茶的明星品牌全年融资超过10亿元,“奈雪の茶”更是以A+轮60亿元估值成为了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的第一个独角兽企业。
据预测,2019年全国综合饮品销售额有望突破600亿元,新中式茶饮的潜在市场规模在400亿至500亿元。
让人“上瘾”原因很多
“实质上消费的是奶茶附带的时尚文化”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在选择饮品时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奶茶口感丰富、选择多样,是受欢迎的重要因素。“水也能解渴但没有味道,奶茶的冰度、甜度都能自己选择,来上一杯,一天的工作劳累都化解了。”陶茜这样解释喜爱奶茶的原因。
在厦门从事行政工作的周玮说:“奶茶不仅可以喝,还可以加珍珠、椰果等各种配料。许多奶茶还是‘高颜值’产品,看了就让人很有食欲。”
除了饮用,奶茶还渐渐成为了一种社交手段。在上海工作的熊凡表示,自己常常会通过请对方喝奶茶的方式表达友好和感谢。
“请喝奶茶不会太正式,花钱不多,又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对方也更容易接受。”周玮则认为,喝奶茶形成了一种潮流,是很好的社交话题。“喝了哪个新出的网红品牌,就会想要在社交平台‘晒’一下,和大家一起讨论。”周玮说。
如今,人们需要的不再只是一杯单纯的饮品,趣味性、个性化产品更加受到追捧。为了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各个奶茶品牌在经营上也各出奇招。例如,“喜茶”走红后,主打各类文化元素的奶茶也应运而生,从奶茶的命名到包装无处不体现年轻人中流行的语言。例如,“答案”奶茶结合AI技术与3D打印技术,将文字印在奶盖上,推出了能答疑解惑的奶茶。此外,城市限定产品、品牌联名产品等新鲜玩法层出不穷,“奶茶+软欧包”“奶茶+酒”等复合经营模式也进一步拓展了奶茶的消费群体。
对于奶茶的热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韩晓宁表示:“奶茶大多价格不高,在年轻人支出能力许可范围内。奶茶消费也在人们日常生活娱乐的场景范围内,逛街时即可购买。同时,奶茶带有一些‘舶来品’的新颖标签,与日常消费品存在些许文化差异。年轻人消费这些新品牌奶茶,实质上消费的是奶茶附带的时尚文化。”
用户体验决定能红多久
“觉得好像并不值得自己排那么久”
那么,网红奶茶的发展面临哪些问题?业内人士指出,食品安全、过度营销、产品同质化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是制约奶茶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近日,奶茶品牌“甘茶度”被查出存在水果腐烂变质、店内原材料随地堆放、缺乏消毒设施等问题,引发对奶茶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喜欢喝奶茶的人这么多,如果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那就太可怕了,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在安徽读书的金璐遥说。
一些网红奶茶品牌过度的“饥饿营销”也引发了争议。部分门店新开业时排队时间动辄三四个小时,甚至出现了加价销售的奶茶“黄牛”。周玮一度热衷于打卡网红奶茶店,排队最久的一次,她足足等待了将近1个小时才抱得奶茶归。但她认为,过多的等待消耗了自己对奶茶的兴趣。“奶茶到手之后,会觉得好像并不值得自己排那么久,所以自己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周玮说。
随着奶茶品牌、门店数量越来越多,产品同质化也制约着行业发展。例如,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奶茶品牌都包含水果茶、奶茶、奶盖茶等产品,产品组合相似。在业内人士看来,茶饮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容易被模仿,行业门槛较低,一些不能满足消费新需求的茶饮品牌将会逐渐被“冷落”。
火爆之后,奶茶行业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奶茶行业的茶饮产品线将更加丰富,将出现更多盈利性的周边产品,咖啡、果汁、茶与甜品轻食等多品类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显。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核心竞争力对于茶饮企业来说是不可忽视的。稳定的品质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品牌创新以及添加个性化的体验是稳定客群的关键因素。”
不久前,美团点评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指出,未来消费者期望更加高效便捷的消费,“提前点,到店取”的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模式将成为行业大势所趋。全面化、立体化营销将引领现制茶饮行业营销的新趋势,创意互动、社区活动、跨界营销等全新玩法,将让茶饮品牌营销增加新的社交传播形式。
潘瑾瑜 王俊岭
潘瑾瑜 王俊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