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湿疹、经常拍自己的头。”
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的朱女士多次向媒体提及女儿的身体情况。据她描述,过去两年里,3岁的女儿食用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固体饮料产品,导致身体出现“佝偻病症状”。
朱女士称,自己为了给女儿寻找“防过敏”奶粉,在当地一家母婴店的推荐下,购买了上述产品作为主食,因此导致女儿身体异常。
至今,永兴县已经有5名家长反映有相似遭遇。而涉事商家坚称,该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也未欺骗消费者。
“奶粉事件”引发关注。5月13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永兴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针对“爱婴坊母婴店以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进行销售欺骗消费者”一事,该县已组织专班调查,也有相关人员赶赴产品厂家调查。此外,当地将安排5名涉事幼儿前往医院检查,并组织专家论证。
今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针对此事发布消息称,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 class="pgc-img">有孩子出现颅骨突出的问题。视频截图
>“两年喝了89罐脱敏奶粉,孩子患上佝偻病”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郴州市永兴县的朱女士带着6个月大的女儿妞妞去医院做过敏测试。郴州市儿童医院给出的测试结果显示,女儿对牛奶、鸡蛋过敏,牛奶过敏达3+。“当时医生建议,给孩子喝氨基酸配方奶粉,母婴店里就可以买到。”
朱女士称,在永兴县,爱婴坊是知名度最高的母婴连锁店,“5家店,3个加盟商,每个街道都有。”
回家后,她在步步高超市的爱婴坊店内购买氨基酸配方奶粉,店员向她推荐了这款名为“倍氨敏”的产品。“售货员说,孩子过敏体质就得喝这个奶粉,推销时,店员也一直都按奶粉介绍。’’
这款产品包装与普通奶粉并无差异,她甚至没有注意到,产品罐体右下角标注着,这是一款蛋白固体饮料,产品为法国进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
倍氨敏的价格并不便宜,一桶400克,售价298元,“比平时的奶粉贵两倍多,但为了孩子,也舍得花钱。”
朱女士告诉记者,之后,这款“奶粉”就成了女儿的主食。此后的两年多时间,女儿吃了89罐。
朱女士回忆,在这期间,孩子总咳嗽,身上起湿疹,还经常拍自己的头。
“我一直没有想过会是奶粉的问题。”直到2019年11月份,朱女士看到新闻报道称,郴州市儿童医院医生曾给过敏婴儿推销奶粉,但开的处方奶粉是固体饮料,导致婴儿食用后出现问题。
于是,朱女士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也是因为吃了“奶粉”而出现异常。
据她描述,今年已经3岁的女儿,体重还不到30斤。除了比同龄孩子瘦弱外,女儿的头发也有些发黄。
带着疑惑,朱女士领着女儿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A,打头的习惯是佝偻病症状。”
朱女士未向记者提供孩子医学诊断。但她的丈夫郭先生也表示,“女儿喝这个奶粉的时候,一个月总有几次发烧,而且难退烧。戒掉奶粉之后,一年内就发烧过一次。”
商家称固体饮料记录为“奶粉”是平时习惯
事实上,当地也有其他家庭出现了类似情况。
据永兴县委宣传部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5名家长向该县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在有食用普通奶粉过敏的宝宝家长咨询时,推销人员就推荐这款“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产品让其宝宝食用。
朱女士认为,自己是受爱婴坊店员的推销误导,将该产品当作为特医奶粉给孩子作为主食服用。她希望爱婴坊能承担责任,作出赔偿。“他们当时说这个就是过敏孩子吃的奶粉,但后来又不承认了,说卖的是营养粉不是奶粉。”
对此,永兴县爱婴坊负责人廖先生反驳说,自己的连锁店在永兴县开了15年,有5家门店,“这么多年了,从来没出过事,我们店里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这款名为“倍氨敏”的蛋白固体饮料,是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用 “种太阳”作为品牌销售。
该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其经营范围包括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固体饮料、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的销售等。
一名不愿具名的免疫学专家表示,固体饮料是一种食品,它保证不了婴儿成长所需要的成分,长期吃就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
而我国对于婴儿配方奶粉,采用的是类似于药品的管理体制,监管力度比较大。“它要保证婴幼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的均衡性,对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是有严格要求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陈尚武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特医食品主要是针对有遗传疾病、代谢障碍的人。如果孩子没有遗传病,不建议吃特医食品。“儿童出现大头的现象,可能是长期蛋白质缺失造成的。”
廖先生称,自己是直接从种太阳公司进的货。“他们业务员进门推销,说这款产品可以补充小孩需要的营养,适合过敏体质的孩子吃。我们觉得这个产品不错,也有质检报告,所以才进货的。”
他的5家门店一共进了47箱倍氨敏,每箱两斤重、十二罐,在2019年10月前全部卖完。
廖先生认为,倍氨敏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自家店员推销时也没有将其称作“奶粉”。“我们的推销语是,这个产品是给过敏体质的小孩吃的,可以补充营养成分,没有说这个是奶粉。”
但记者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销售员的记录本上直接将该产品描述为奶粉,廖先生解释称,这种记录只是平时的习惯。
< class="pgc-img">>朱女士给孩子吃的倍氨敏奶粉。受访者供图
生产厂家无奶粉相关业务
永兴县爱婴坊合伙人向新京报记者出具的一份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检验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品名称为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其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经销者信息、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均符合标准。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其致敏物质一栏中,标注为无。营养成分表中,其蛋白质含量为每100g中11g,占比18%。
在另一份由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倍氨敏”产品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但记者注意到,“倍氨敏”的实际生产方为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窝加工厂(现为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其母公司为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为 :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复配营养强化剂、乳饮料稳定剂生产、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其中并无奶粉相关业务。
廖先生告诉记者,接到5个家长的投诉后,今年4月底,一行人去工商局协调,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参与沟通。
“调解了两次,但孩子家长要巨额赔偿,我们是做合法生意的,不可能给。”廖先生说,在此期间,有家长来店里,一次锁店门,一次叫人到店闹事,他为此报警六次。
廖先生质疑称,孩子的病情并没有家长说的那么夸张。”朱女士的孩子我见过,很漂亮,活蹦乱跳的。”
郭先生并不否认向母婴店索要赔偿一事,他称,赔偿金额是按照自己购买产品费用的10倍来计算的。关于孩子身体情况,他描述称,“我们5个家庭里,有一个孩子喝了这个产品几个月,头骨突出比较严重。我女儿一开始有大头的情况,停用之后慢慢好了。”
但他也觉得,孩子们服用这款固体饮料会否导致出现大头、佝偻症病状还需要专业的医学鉴定。
5月13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永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已经组织5名患儿前往医院检查,并找专家进行论证。
行业人士:固体饮料比奶粉利润高,有商家“冒充”出售
记者注意到,此前,郴州市也发生过固体饮料充当特医奶粉卖的案例。
据此前澎湃新闻报道,2019年,湖南郴州市的两名宝妈依照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开的“处方”,从医院购买的奶粉,也是固体饮料,产品名为“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
随后,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公开信称,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业务员将舒儿呔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进行宣传推介,还私自印制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笺”、落款为“便民药房”、内容为舒儿呔各品种配方粉的便笺纸,发放到医院各诊室。为此,医院以“履职不力、工作失职”为由,对医院药学部、儿保科、儿童消化内科6人进行书面检查、诫勉处理、批评教育、责令公开检讨等处分。同时,医院的便民药房也已关停。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永兴县爱婴坊的负责人廖先生表示,自己并未和医院合作,售卖时也“没有冒充特医奶粉” 。
对此,一名行业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在母婴店里,为了获取更高利润,以次充好的情况并不少见。
李佳(化名)是国内某知名母婴加盟企业市场部负责人,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母婴店里的特医奶粉种类很多,但不少不专业的母婴店会以次充好,把成本低、营养差的固体饮料当做奶粉卖,以此欺骗消费者。
李佳透露,特医奶粉的进价便宜,只有普通奶粉市场价的六折,母婴店在出售时也可以自己定价出售,利润很高。“相比之下,固体饮料的市场价和特医奶粉差不多,但进价要更低。所以一些母婴店会用低成本的固体饮料充当特医奶粉,以此获取更高的利润。”
李佳举例称,一罐特医奶粉的利润在120元左右,是普通奶粉的两倍多。以此推算,永兴县爱婴坊出售的564罐固体饮料,盈利至少在6.7万元。
5月13日,永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该县已成立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对爱婴坊母婴店依法依规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该县对购买食用“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的婴幼儿,安排县人民医院进行免费体检,对有症状的婴幼儿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并邀请营养专家指导辅助性治疗。
此外,该县还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食品安全特别是婴幼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县纪检监察机关也密切关注该事件的处置情况。
新京报记者 王瑞文 实习生 马婕盈
编辑 李明
校对 薛京宁
不少网络诈骗案件中,非实名制的微信和QQ号是重要的作案工具,这些号码在一些所谓的养号平台上可以轻松买到,“养号”黑色产业链由此产生。
近期,在公安部“净网2020”集群战役中,徐州警方捣毁了一个为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提供即时通信工具“养号”、交易的特大黑产平台,抓获犯罪嫌疑人84名,串并各类网络诈骗案件1300多起,涉案金额5000多万元。平台注册用户数量高达14万。
令人震惊的是,公安部网安局官微显示,涉案平台——小果平台上绑定的QQ号高达2000万个,在全国1300多起网络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使用的QQ号均来自这个小果平台。
公安部网安局表示,这起案件是全国公安机关目前侦破的涉及账号最多、涉案金额最大、危害影响最深的同类型案件,也是全国首例以《刑法》第286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予以刑事打击的同类型案件。
贪小便宜吃大亏
这起案件是如何侦破的?
据媒体报道,去年年底,徐州市民韩先生的QQ上收到了一个女网友主动添加好友的申请,这名女网友自称姓徐,是福建厦门人。徐女士给韩先生发送了一个平台二维码,称可以通过转账充值赚钱。
韩先生尝试了几次充值,发现都产生了一定的收益,并且顺利提现,于是就放松了警惕。
在韩先生充值了6万元后,平台账户里显示赚了15000多元,但这一次,韩先生却无法提现。韩先生联系徐女士却被对方拉黑,于是韩先生选择了报警。
接到报警后,徐州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这位自称徐女士的号码来自一个叫小果平台的客户端,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有多起网络犯罪案件中的嫌疑QQ号都来自小果平台客户端。
这一庞大的黑产平台由此浮出水面。
打通卡商、号商
一般来说,QQ号需要有手机号一一绑定,那么小果平台如何蓄积了这么多的QQ号?
徐州市丰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焦国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号商手里有大量的QQ号码,他为了控制和使用这些QQ号码,需要绑定大量的手机卡,小果平台上的卡商拥有大量的手机卡。号商把这些QQ号码批量绑定到小果平台上卡商的手机卡上,卡商通过购买猫池、卡池和物联网卡,租用场地建立猫池窝点,通过小果平台的客户端软件接入小果平台,远程对手机卡进行批量的操作。
简而言之,小果平台变成了一个打通卡商和号商的中介平台。在小果平台上,QQ号可以随意买卖,而且根据QQ号的等级不同,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同时,号商充值QQ号、发送短信等服务都要给小果平台支付一定费用。
小果平台犯罪链条演示,图片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被查处的设备和非法所得,图片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警方抓获了小果平台两名合伙人刘某松和李某,捣毁相关卡商、号商窝点,扣押电脑50余台,手机100余部,卡池、猫池设备5000余台,手机卡100余万张。
据介绍,仅在2019年半年多的时间里,刘某松等人就非法获利近3000万元。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公安部网安局表示,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一言一行都要负法律责任,随着涉网法律法规持续健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实务研究逐渐深入,网络黑灰产必将受到更加全面严厉的打击,相关违法犯罪人员也必将得到法律严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栏的话:
1989年,叶嘉莹先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讲授新一轮中国诗歌史课程。叶先生从《诗经》讲起,至李贺结束,用一学期时间系统地讲述了先秦至唐朝诗歌史。课程结束,先生便退休,可称叶先生在UBC的收官之作。
叶嘉莹先生讲诗词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有人形容,凡是听过她讲课的,无不对她那热情洋溢、神采飞扬的独特魅力难以忘怀,无论唐诗还是宋词,其中的每一个字,都随着她清朗饱满的独特吟诵,荡漾在教室里,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近日,这份尘封多年的课程录音被陆续整理出来,《草地》周刊征得叶嘉莹先生授权,开设“迦陵课堂”专栏,拟每周一课,刊发全部课程精要。诗词是叶先生的挚爱,她曾说,“我对诗词的爱好与体悟,可以说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让我们跟随这种“本能”,一起聆听叶先生讲诗词,一起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一起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2020年7月,叶嘉莹先生96周岁寿辰,摄于南开大学寓所。 韦承金摄
叶嘉莹先生题字。
凡事都有一个开始,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一首诗?怎样写诗?怎样判断一首诗的好坏?在开始讲诗之前,我把中国诗歌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做一个简单介绍。
什么是诗?
首先,我要讲一讲“诗”的造字原理。“诗(詩)”字,左边从言。“言”底下是个口,是人嘴说话的意思。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诗”字“从言”,就是说“诗”是人说出来的语言,右边的“寺”是声,从言寺声。更古老的“诗”字,不是“从言寺声”的。古文这个“诗”字是什么样子呢?古文这个“诗”是从言,右边所从的是“之”。从甲骨文图画看,“之”就是人的脚趾,就是人走路。“之”是“往也”,往什么地方去的意思。
那么,“诗”是什么意思呢?“从言从之”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诗的内容表现就是“志”。“志”就是内心的情意。情意就是感情、思想以及它们的活动,“之”就是往,你的感情、思想是向哪一个方向活动,所以诗就是你情意的活动,是“志之所之”。
中国最早的一本诗集是《诗经》,有时英文翻译成Book of Songs。后来有很多人给它作注解,其中一个人姓毛,他作的注解就叫《毛传》,传就是“注解”的意思。《诗经》的《毛传》前面有序言,它是一个整体的序,所以叫作“大序”。
《诗大序》说,“诗者”是“志之所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你的感情在你的内心之中活动,情动于中,然后你就形,就表现,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就形成诗了。这是诗孕育的开始。
那么,情意为什么会活动起来?什么东西使感情活动起来?中国古代还有一本书叫《礼记》,其中有一篇《乐记》,是关于古代音乐的,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你的心怎么会动呢?是因为外物。那么,什么样的外物使人心活动呢?人内心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活动?
自然界的物象的感发
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是一步一步向前,越来越复杂的。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就产生了两本很有名的文学批评著作:一本叫《诗品》,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钟嵘(可以念作róng,也可以念hóng);还有一本是《文赋》,作者是晋朝的陆机。
中国的诗歌从周朝开始,到了钟嵘写《诗品》的时代,关于中国诗歌是怎样产生的,就有了更仔细的观察,也说得更明白了。《诗品》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是什么东西使你感动呢?是“气”。什么叫作“气”呢?宇宙的运行,万物的产生,都是因为有阴阳二气。画一个太极图,这边是阴,那边是阳。宇宙之间有阴阳两种气,它们在轮回运行。冬天来的时候,阴气越来越多。可是等阴气发展到一个极点,到了“至”,到了最高的时候,阳就开始回来了。等到阳发展到最高的时候,阴就回来了。就这样阴阳两个气轮回,春天草木萌发开花,秋天草木黄落凋零。阴阳二气的运行,感动了宇宙万物。“物之感人”,人看到草木的生长,就欢喜,看到草木的黄落,就悲哀。
《文赋》上说,人都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劲”是凛冽的、强烈的、肃杀的。在这样凛冽、寒冷、肃杀的秋天,叶子落了,人看到叶落就悲哀,所以“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你看到那柔软的枝条,在芬芳美好的春天发芽长叶了,你就欢喜。
所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摇荡性情”,使你的感情摇动了。那么人心有了感动以后呢?所以“形”,你就表现,用诗歌来表现。钟嵘本来写的是作诗的创作动机,可是后边他说“形诸舞咏”,是什么意思呢?《诗大序》上说,你内心感动了,就形于言,可是有时候内心太感动了,就“言之不足”,你觉得说还没有把感动表现出来,“言之不足,故咏歌之”。所以中国古人为什么摇头晃脑地吟诗呢?你觉得光看,内心的感情不能抒发。没有声音的文字,死死板板的,这不够。你要把它变成声音,用你的声音,结合你的感情表现出来。“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你觉得光是出声音,这还不够。“咏歌之不足”就怎么样?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以就一边念诗,手里一边这么拍。“足蹈”,“蹈”就是踏拍子。
《诗品》上说,“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李后主的词:“小楼昨夜(是)又东风,(我的)故国(是)不堪回首(在)月明中。”春风使他感动,当春天来的时候,“多少事,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故国的春天,他当皇帝的时候,春天不应该到上苑去游春吗?可是他现在被俘虏了,被人家关起来了,当他回头去想的时候,是“不堪”,让他不能够忍受,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有月光的晚上。这春风、秋月使人感动,就是外物使人感动。
我回大陆讲诗的时候,有学生问我,您的课我们听起来很有意思,可是我们学了诗有什么用啊?我就跟他们说,“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是外物使你感动的。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因为外物而感动,如果是一个好的诗人,他就能够充分地把他内心的感动表达出来,不但他自己表达出来,而且我们千百年来的读者,读了以后会有同样的感动,而且我们可以从他的感动,想到自己的感动。所以诗歌是要把这种感动传达出去。我给这种感动起了一个名字,就是感发的生命。这种感动可以使我们感动,可以使我们有一种生发,所以是感发的生命,我认为这个生命是生生不已,一直在生长,是不停止的。
所以我就跟他们说,读诗最大的好处,就是使人心不死。我们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心死了,没有比这更大的悲哀了。诗就是诗人把他内心的感动写下来,传达出去,而且可以引起千百年后的人的感动,有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
宋朝辛稼轩有两句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他说,当我从路上走过的时候,看到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觉得是我的朋友。我听到山鸟的叫,看到山花的开,都觉得跟我像弟兄一样。如果一个人看到松树,看到竹子,听到鸟叫,看到花开都感动,如果你把那些不同类的草木鸟兽的种种现象,都和你的心联系起来,你的心就是不死的。
我们现在讲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其实有些西方现代哲学或者文学理论,跟我们也有相通之处。西方的现象学说,外在的世界,有很多客体,就像山鸟山花、一松一竹、落叶柔条。当你的subjective consciousness(主观意识)跟objective phenomenon(客观现象)相接触的时候,引起意识的活动。而这个活动按照现象学说,有一种带着方向、主旨趋向的intentionality(意向性),就是外物的现象使你内心活动了。这是人类认识宇宙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作诗的开始。
所以,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是外物使你感动的。可是只是草木鸟兽使你感动吗?除了“落叶”“柔条”以外,还有什么使你感动?
人事界的事象的感发
进一步讲,假如一个人,一个心没有死去的人,看到月明,看到花开,听到鸟叫,就会感动。跟你不同类的草木鸟兽都使你感动,那么你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人类社会之中的种种现象,难道你无动于衷吗?不是的。所以杜甫才会写出这样的诗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这样一个困穷的年代,当遍地是干戈战乱,当人民民不聊生的时候,我就为那些困苦的在患难中的“黎元”而忧伤。“黎元”就是百姓。百姓为什么叫“黎元”?“元”是善的意思。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心是本善的。“黎”是黑色的意思。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所以秦朝的时候管老百姓叫黔首,意思是黑头。我看到老百姓的流离困苦,我为此而忧伤,不但口中叹息,还想到我们国家的患难,心里一阵发热,所以“叹息肠内热”。
我们刚才讲的是《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物之感人”这个“物”,《诗品》给了好多例子。第一类例子,是自然界之物象,就是我刚才说的“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可是作为人类,看到草木鸟兽都感动,对人类难道不感动?孔子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你看到花开,你可以感动,但是你跟它不是同类。你会跟鸟兽说话吗?鸟兽会回过头来关心你吗?不会的。所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吾”是我,“徒”是这一类,“与”是在一起,如果我不跟人类在一起,我跟谁在一起?
所以一个更大的力量使我们感动的,就是我们人的世界中的种种的事情,这方面《诗品》也给了很多例证。
《诗品》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我写这一大段话,是要做一个对比,前面那一段话,“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句话就完了。相比之下,人事界的事象,钟嵘写得更多,份量更重。
真正伟大的诗歌,伟大的诗人,不像一些小的诗人,整天伤春悲秋,对月伤怀,你要真正对世界对人类有一个更广大的关系。诗歌都是写内心中的一种感动,你感发的生命的大小、深浅、厚薄,就关系你成为一个大诗人还是小诗人。不只是诗人,伟大的小说家和一般的小说家的差别也在这里。埃德加·爱伦坡写的一些小说,也很新鲜很吸引人,可是跟托尔斯泰比起来,大小立刻就分别出来了。文学家,不管是诗人还是小说家,他的深浅厚薄都关系到感发的生命。四时的自然界当然使我们感动,更使我们关心的是人类,是整个人类的悲欢离合。
而且,在钟嵘关于人事界事象的叙述中,语言也有层次。“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是说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悲欢离合使你感动。你有一个好的聚会,遇见了一个好的朋友,你就写一首诗,表示你们在一起的这种快乐,所以“嘉会寄诗以亲”。欧阳修有两句词说得很好,他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风与月本身没有悲哀和欢喜可言,风有什么悲哀欢喜。你因为风而悲哀欢喜,是因为你自己是有情的人类。“人生自是有情痴”,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所以人生是谁让你有这样的感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风与月使你有悲欢离合的欣喜悲哀的感情,是因为你“人生自是有情痴”。
近代诗人闻一多曾说,杜甫和李白的见面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好像太阳和月亮碰到一起了,应该敲三通锣,打三通鼓来庆祝。杜甫和李白碰到的时候,杜甫送给李白的一首诗,说“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那时,杜甫还默默无闻,李白已经名满天下,皇帝亲自把他请到朝廷,请他坐在七宝床上,亲手给他盛汤。
李白虽然得到皇帝的欣赏,可是他不会做官,后来就辞职不干了,“乞归”,请求放我回家。杜甫和李白就是在这个时候遇见的。李白觉得皇帝只是把他当成一个会作诗歌给杨贵妃去唱的人,他不愿意做这样的人,所以就请求辞退了。辞退的时候皇帝给他下了一个诏书,给他很好的优待,很好的“退休金”,赐赏他很多的珍宝。“乞归优诏许”,杜甫是好的诗人,短短五个字,把李白的内心,他的得意和失意,他的挫折都写出来了。
就是这时候,我杜甫跟你遇见了,而我杜甫能体会到你内心之中这一份挫折和痛苦。所以“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我们两人见面,这话说得真是好,你遇见我,就是“夙心亲”,我们是这样亲近,我们好像认识了不止一辈子。“夙”是那么早,那么久远,我虽然跟你刚认识,可是我觉得我内心跟你这么接近,好像几辈子之前我就跟你见面了。贾宝玉见到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好像认得的,前世有宿缘。“嘉会寄诗以亲”,人生如果真的碰到一个知己,难道不欢喜?杜甫就写出这样感动人的诗篇来。
“离群托诗以怨”,也可以写诗表达你的悲哀、哀怨,这样的诗很多。王维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我一个人在他乡,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是一个作客的游子,没有一个可以归属的地方。所以就“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过节过年的时候,我就加倍怀念我故乡的亲人。我在远方可以推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想我的兄弟登高的时候,“遍插茱萸”,中国古代的风俗,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每个人都插茱萸花。你们都登高,家里人都欢聚,可是我不在家里。我怀念你们的时候,当你们遍插茱萸少掉了一个我,你们必然也要怀念我。
我举了两个例证是要说明,这一大段写人事界的事象,前面这两句的悲欢离合,所写的是诗人感动于自己的经历。可是一个诗人看到别人的生活,难道就冷漠吗?外在很多人事界的现象同样使人感动。所以杜甫才会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朱门的酒肉不是杜甫的生活,那“路有冻死骨”,杜甫当时也没有沦落到这样的地步。“朱门酒肉”是他看到的别人的生活,“冻死骨”也是他看到的别人的生活。所以除了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使你感动以外,别人的生活经历,同样是使你感动的因素。
他人的生活、经历、遭遇会使你感动,杜甫当时就亲眼看到天宝的乱离,亲眼看到当时他走过的路上就有冻死的尸骨。你们看到过冻死的人吗?你们没有看到过,我是看到过的,我小时候生长在北平,早晨去上学,走在路上,一拐角,墙角那里,冬天风雪交加的夜晚,第二天早晨一个人冻死在那里,我是亲眼看见过的。是别人的生活经历使你感动的,杜甫亲眼看见的“路有冻死骨”。
除此之外,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他们的遭遇,也使你感动,所以中国才有这么多咏史的作品。金圣叹曾经批过杜甫的诗,他说:“诗人之眼,上观千年,下观千年。”诗人有善感的心灵,不只是眼前的事物使他感动,他的想象力让他可以把过去的事情想得如在眼前,而且可以以他诗人敏锐的感受,推想将来的事情。
辛弃疾一首词写到月亮,“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诗人看到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空间的,从这个空间想到那个空间,从所在的异乡想到故乡,空间的距离不能够阻隔诗人的想象。“可怜今夕月”,这个“怜”有感动的意思,“可怜”也有可爱的意思。这么美丽的光华皎洁的月亮,我看它从东方起来向西方沉没。“向何处,去悠悠”,它沉到哪里去?莫不是别有人间,另外那一边有另外的一个世界,“那边才见”,当我们这里消失了,他们那里才看见“光影东头”。那个时候还没有地球是圆的这一学说,诗人以他的想象想到这个原理。所以“诗人之眼,上观千年,下观千年”,什么都可以感动。
除了自己的“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还有历史上“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楚臣去境”讲的是屈原,屈原是“忠而见嫉”“信而见疑”,他对国家是非常忠爱的,可是他被别人嫉妒了,他对于国君是非常诚信,非常诚恳的,而他居然被怀疑了,“见”字有被动的语气。他这样忠爱可是被嫉妒,他这样诚实诚信可是被怀疑,他就被放逐,后来自沉汨罗江。
有一年端午节,我是在汨罗江度过的,据说那就是屈原自沉的所在,自沉的日子。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汉朝的贾谊渡过汨罗江的时候,就“为赋”,写了一篇赋以吊屈原。屈原与他何干?所以说,历史人物同样使诗人感动。
“汉妾辞宫”说的是昭君,汉朝的一个宫女,远嫁匈奴。昭君不但在汉代的时候给人感动,直到现代,曹禺还写过话剧《王昭君》。所以“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历史人物的生活遭遇一样使你感动。
“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塞客衣单,孀闺泪尽”,丈夫出去打仗,他的尸骨已经横露在北方的战场上,他的魂魄已经随着飞扬的蓬草而消逝了。“塞客”就是守边的人,“塞客衣单”,在外面守边的兵士那么寒冷。“孀”是孤独的,守寡的,而那闺中的妻子,眼泪都流干了。还有诗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可怜这个丈夫已经成为无定河边的一堆白骨了,可是他的妻子不知道他已经死了,每天晚上还梦到他。有很多写征夫或思妇诗歌的人,自己不见得是征夫和思妇。就是说,不一定是亲身经历,只是作为诗人,有一种关怀的心。一定要把古人的文心,古人写文章时内心的微妙的活动慢慢地体会出来。
我们是人类,“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类更使我们感动。而人类的感动有层次:“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是你自己的经历;“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是历史人物的遭遇;“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是别人的、不相干的人的生活遭遇——都使你感动。它有一个层次,一步一步地写下来,一定要注意这个文心。
再说,“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从前面这么多的人事象写来,最后归纳到这里,一个是“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士是读书人,中国说“学而优则仕”,古人读书不能做科学家、工程师,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做官的责任是治理天下,所以真正好的读书人都应该有一个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可是那些国君有时候只想享乐,读书人不能够得到国君的信用,就“解佩出朝”,把做官时身上佩的印解下来,被贬谪,被放逐,而这以后,就没有回来的日子了。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说刘备和诸葛亮?因为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国一些读书而仕宦的人,对于君臣之间的“遇合”一直这么羡慕,咏叹刘备和诸葛亮的遇合。还有就是“不遇”,“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人家把你贬谪、放逐,与“遇”形成对比。
“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这个“女”是比喻,中国传统以为君臣的关系跟夫妇、男女关系有相似之处。所以“女”表面上说的是女子,实际上隐藏了另一种情况。有的女子以为自己是美丽的,“扬蛾入宠”,蛾是蛾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入朝就得到皇帝的宠爱,就“再盼倾国”。这个“倾国”的诗歌,作者李延年,是汉武帝时候的一个乐师,他说他的妹妹很美丽,“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她看你一眼,倾人城,一城的人被她倾倒了。再顾,看你两次,倾人国,全国的人都被她迷住了。这是说一个女子的美丽。“倾国”原本是说全国人被她的美丽倾倒,可是“扬蛾入宠,再盼倾国”是说,有多少乱臣贼子,以自己的谄媚逢迎得到皇帝的宠爱,转眼之间使国家颠覆。
所以“凡斯种种”,宇宙世界人类这些现象,“感荡心灵”,“感”是内心感动,“荡”是摇动。有了这样的感动,所以“陈诗”,就是述说,你如果不用诗歌来述说,“何以展其情”,“展”是抒发。你怎么能够抒发你这样的内心感情?“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如果不是这样的长歌,你怎么能够“骋”,“骋”本来是说马跑出去,也是抒发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展露、表现、表达,如果不是长歌,何以“骋其情”。这是诗人写诗的另外的一个原因。
诗歌最重要的是感发生命的由来,是你内心对万物有所感发。外物有自然界的现象,有人事界的现象。人事界的现象,可以是你自己的经历,可以是别人的经历,可以是历史。这些因素引起诗人感动,是诗人作诗的原因。
有这么多的因素,使得诗人作诗。你说我们都很感动,你怎么写出一首诗来呢?怎么样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讲。
(叶嘉莹讲授于家慧、李晓楠整理 张海涛审校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诗教’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项目编号:18@ZH026)的成果之一。)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