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3.2折地锅炖、3.4折吃牛排、4.9折吃火锅、5.1折吃烤肉……2023年以来,餐饮业烟火气稳步回归的同时,线上低价团购套餐也在不断增多。从咖啡茶饮到吃食正餐、从新开餐厅到知名品牌,各类餐饮商户为争取线上流量纷纷加入低价团购“大军”,满屏的“实惠”让不少消费者直言隔着屏幕动了心。
线上团购性价比突出
“这些菜品如果在店里单独点的话,价格在二三百元。这次我提前在网上团购了套餐,只花了不到100元。”元旦假期,在位于华夏路上的一家饭店内,市民陈先生说,现在与家人或朋友外出聚餐,会先在网上搜一下相关的团购,线上团购比直接去消费实惠很多。
此外,陈先生表示,在多个网上团购的App上,可以查看到此前消费者对于不同团购套餐的评价,有的评价很精准,而且图文并茂,避免了去陌生餐厅吃饭时“踩坑”。
“经常有外出吃饭的需求,但往往不知道去哪里吃。”市民刘女士称,与三五好友外出聚餐,是自己经常进行的友情促进项目,但是经常外出聚餐,大家都希望能品尝到不同的菜品或美食。“很多美食团购的App上都有团购量的显示或者排名,我们会选择团购量多的餐厅及套餐品尝。”刘女士说,线上团购的消费方式与线下直接消费相比,其价格相对实惠一些。如果遇到诸如“双十一”等促销活动的话,则能享受到更多的折扣。她说:“年轻人消费观念比较新颖,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不会无视性价比。有时候,即使到了餐厅门口,也会在网上搜索一下是否有团购。”
商家看重“流量为王”
“我经常刷短视频,看到美食的团购时,也会消费。”市民肖先生说,他认为通过短视频的探店、直播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饭店、餐厅的美食。
记者发现,随着抖音、快手等新型互联网平台兴起,我市许多饭店、餐厅借助“网红”推广、直播间低价、上新团购链接等营销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低价团购已成为街头巷尾众多饭店、餐厅吸引客源的“流量密码”。
“自从通过直播等方式开展线上团购业务以来,进店消费的顾客增长了3成。”归德路一家饭店的负责人表示,起初饭店的经营也是简单地“等客上门”,后来看到一些饭店、餐厅在抖音上进行直播,便进行了尝试。“效果还是很好的,客流和收入都明显增加了。”这位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说,团购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利润,但消费者提前通过App了解到店铺优惠力度后,会把店铺加入用餐备选清单,下一次再买的机会就比较大。同时,能为商户带来更多曝光度与客流量,也是商家实现薄利多销的一种营销方式。“有顾客说,家离饭店一二十公里远,就是看到了直播后,先在网上团购,然后才来店里消费的。”
线上消费要多注意
“消费者团购是为了实惠、好吃,商家目标则为薄利多销。商家保留利润空间的同时保证菜品质量,只有客户商家双方共赢,才能守住‘流量’。”对于悄然刮起的低价团购风能否长期维持,不少人持自己的观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餐饮行业打“价格战”的同时要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这是守住“流量”的关键所在。如果只一味推出低价团购却不注重质量,那么顾客仅会有初次团购尝试而不会成为店铺“忠实粉丝”。
商丘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前要仔细了解商品信息,注意商品和服务的真实品质与经营者所宣传承诺的是否一致,经营者是否利用不真实的交易评价进行误导。同时,要理性看待经营者开展的打折、赠送等促销活动,不要被过于低廉的价格吸引。
“要注意保存网购凭证,除了保留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交易凭证,还要保存好交易聊天记录、产品宣传和服务承诺等信息,留意商品下方小字标注等注意事项。”该负责人说,消费者在网上团购消费过程中如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网络购物平台客户进行投诉,也可以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求助。
本报融媒体记者 鲁 超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2至3人餐只需要88元,赶紧囤券了,快和你的‘饭搭子’去打卡吧。”“6人中餐五荤三素带两个主食,仅需128元……”近日,记者发现,各网络平台上涌现出低价团购“大餐”,价格令不少消费者心动。
“我是团购的,麻烦安排一下。”“好的,我先给您验证一下信息。”6月30日中午,在位于日月湖附近的一家餐厅,收银台前不时有顾客拿着手机,等待店员验证团购券。“仅155元,享原价470元精致四人套餐。套餐里包含了金椒宽面鱼、鲍鱼红烧肉、烤鸡、鲜椒薄荷牛仔粒、果蔬大拌菜、铁板照烧豆腐等6道菜,还送主食。这是该店推出的一款团购产品。”店员表示,近期,线上低价团购套餐会不断增多。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型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各餐饮店借助博主推广、直播间低价、上新团购链接等营销方式推出低价团购,成为吸引客源的“流量密码”。低价团购虽然减少了利润,但能为商户带来更多的曝光度与客流量,也是商家实现薄利多销的一种营销方式。
市民孙斌彬平时经常外出就餐,他一直关注饭店团购活动。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很多餐厅的团购不会比原价便宜太多,一般是打八折或九折,除非是新店开业才会有特别优惠的价格,但持续时间很短。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在抖音、美团等平台,到处是4折甚至2折的低价团购。“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做团购的商家很多,价格都很划算。”孙斌彬告诉记者,他还加入了很多“团购薅羊毛群”,每天都有群友分享低价团购套餐。
近年来,团购不仅推出了到店用餐的团购消费选择,也为“加班族”和“懒人族”提供了团购外卖的优惠选择。“20元起送”“30元起送”“在线支付立减10元”等外卖团购优惠,甚至比到店消费还优惠,这也让餐企在竞争中开拓了新的市场。
团购大行其道,消费者又是怎么看待的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了解到,现在人们热衷于团购,根本原因是价格便宜,团购最大的好处是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低价团购热销,商家为降低成本,“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现象也时有发生,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为此,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物前要仔细了解商品信息,注意商品和服务的真实品质与经营者所宣传承诺的是否一致,经营者是否利用不真实的交易评价进行误导。消费者一定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不要轻信网络经营者的“绝对化用语”宣传。同时,要理性看待经营者开展的打折、赠送等促销活动,不要被过于低廉的价格吸引。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玉宁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低价团购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在团购前多考虑成本因素,避免踩坑。商家需要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
餐饮业的烟火气回来了,价格战也打响了。“38元10个菜的3人火锅套餐”“49.9元的牛杂煲4人餐”……随着低价团购愈演愈烈,部分商家菜品和服务品质也出现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团购原本是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帮商家获客,替消费者省钱。然而,当一边是“打折打到脚踝骨”的售价,一边是商家为了减损在团购套餐里加入高利润的饮料,或者把免费果盘、小菜标上高价充数。而这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此外低价团购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坑”: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鲍鱼龙虾大餐看似丰盛,可端上来的鲍鱼跟纽扣一样大,龙虾不知道在冰柜里待了多久,活脱脱演绎了“便宜没好货”。
虚标价格,无中生有。部分套餐的菜品标价远高于门店实际售价,有的团购套餐里的高价菜品,门店菜单里却没有列入,让消费者无从比对品质和价格。
扯虎皮做大旗,高射炮打蚊子。在套餐里增加用不上的高价商品,例如普通双人餐里搭配标价几百元一瓶的红酒,或者将服务生的拍照标示为专业摄影服务,折价数百元,人为拉高原价。
有的商家还对低价团购的消费者区别对待,比如份量打折、隐性消费,不加钱不让走。还有些商家用低价团购把消费者引到店里,然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使用团购,逼着专程而来的消费者花钱消费。种种变味操作下,消费者对团购也没有那么热衷了。
低价团购内卷,商家也有苦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现有餐饮相关企业1500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增约158万家。加上去年新增的300万余家相关企业和大量个体户,行业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突围,商家广泛使用团购揽客,连锁店和知名店铺还能维持合理折扣,新店和小店往往被迫以超低价引流。再加上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更多进入本地生活后,要求商家上线更低价的套餐,让竞争变了味儿。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团购对商家经营的影响弊大于利,还往往带来消费者差评。用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不要被占便宜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如果遇到虚假宣传等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联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平台导向很重要。过低的折扣率不一定能带来真优惠,反而可能给商家留下玩花样的空间,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产生的负面评价同样有损平台口碑。鉴于团购远低于成本的趋势,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同时,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商家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是记得住每一个客人口味的细致服务,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景观位?毕竟,还有那么多不做低价团购却依然座无虚席的商家,他们靠什么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更值得研究。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