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界2024年4月3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歌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餐厅机器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756419B,申请日期为2017年1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餐厅机器人,其包括:机座、餐具放置装置以及缓震装置;所述餐具放置装置包括放置平台和用于放置餐具的收集槽,所述放置平台上设置有镂空部,所述收集槽的槽底部穿过所述镂空部,所述收集槽的槽顶部向外扩展并承载于所述放置平台上,且所述收集槽的外槽壁与所述镂空部的内壁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餐具放置装置通过所述缓震装置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缓震装置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机座上,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放置平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餐厅机器人,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餐厅机器人具有不防水以及不防震的技术问题,提高取送餐质量,提升机器人的使用体验。
本文源自金融界
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顺德制造”亮相。
11月23日,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首次在央视《新闻联播》亮相。记者获悉,餐厅内的智能、自动餐饮设备,均由碧桂园千玺机器人集团研发制造。
冬奥会的场馆建设,更有不少“顺德制造”的支持。山地转播中心的空调机组,由美的楼宇科技支持;连接着冬奥会两大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的京张高铁车站内,装载了美的自主研发推出的新一代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的管道打上联塑的标志……
一起来看看,顺德制造都有哪些“黑科技”将助力冬奥会。
“机器人大厨”造中外美食 保障舌尖上的美味
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数以千计的媒体记者,今年是冬奥主媒体中心首次推出智慧餐厅,该智慧餐厅面积达到54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700余人用餐。
智慧餐厅内,菜肴借助云轨传输系统,从天而降。碧桂园供图
配备千玺机器人,餐厅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汉堡机、煲仔饭机、炒菜机等十余款智能烹饪及传送设备,不仅具备自动化、可视化、高效化的特点,优化了人力成本,还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进一步减少了人与人的交叉接触,降低疫情。
据介绍,结合媒体人员不同时区、突发任务多、用餐时间不规律的工作特点,这些“黑科技”的餐饮设备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所有设备均能够24小时运作,保证点餐、制餐、出餐全流程自动化完成。除了三个正餐时段的餐饮供应,餐厅特别设置的智能设备制餐区可24小时运营,并安排专人服务,让忙碌的冬奥记者可随时享用现点、现制的暖心热餐。为了满足各国人员不同的支付需求,每一台智能烹饪设备均配置了信用卡及手机支付系统,方便点餐。
同时,智慧餐厅将展示中外美食制作的全新方式:汉堡机从加热面包、现煎肉饼到配搭生菜、酱汁,全部由机械设备独立完成;造型可爱的煲仔饭机,机械模块有条不紊地同时操控着不同炉头的精准火候,开盖、加油、填料等操作环节精准无误;整齐排列的炒菜机由世界名厨亲自“教学”,严控每一道工艺,完美再现大厨水准。智能炒锅不仅能炒制宫保鸡丁、东坡肉等数十道传统中式佳肴,还会制作意式肉酱意面、广州炒饭等主食。借助云轨传输系统,菜肴出锅后自动装盘并通过空中轨道和小车,传送到餐桌“从天而降”,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自今年7月进场施工以来,智慧餐厅主体施工、装饰项目均已完工,作为重头戏的智能餐饮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即将于11月内完成。为餐厅提供配套服务的专用中央厨房,今年7月于北京平谷建设完成,并在8月取得供餐资质。
从高铁到场馆 为绿色冬奥安全护航
从北京北站,高铁复兴号正准备发车,驶往太子城站。在这一连接着冬奥会两大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的京张高铁车站站点中,搭载着由我国自主研发推出的新一代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该机组是国内中央空调行业集多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制造的产品。
图为美的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安装在京张高铁车站中。美的供图
而拥有这一技术的,正是美的。 离心机,通过离心叶轮高速旋转压缩制冷剂,使制冷剂经过压缩、冷疑、节流、蒸发四个环节,在液态与气态之间循环达到制冷效果。此前,由于“技术门槛高、品质要求高、运维要求高”,这一行业高端产品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直到2004年,美的与重庆通用联姻,传承并吸收了后者在离心机产业的技术沉淀,实现了离心机产业的加速领跑。
此外,美的楼宇科技的产品也被用于山地转播中心、国家体育场及配套中。其中,美的为山地转播中心量身打造了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精密空调、直膨机、组合式空调箱及自然冷却机组等;为国家体育场及配套设施提供了集控、多联机等产品,保障冬奥会期间冬训中心、指挥保障中心、展示中心的健康通风、零碳运营。
更多顺德制造的新材料,参与了冬奥会场馆建设。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冬奥会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为实现高速赛道需要达到毫米级的精准度,赛后也将开放给市民进行持续利用。冬奥会体育馆建设对管件材料有着严格的品质要求,联塑正参与其中;另一边,国家速滑馆的施工现场,也有来自科顺防水的技术……
随着竞赛组织、场馆运行、医疗防疫等领域的新技术陆续启用,相信越来越多的“黑科技”“顺德制造”,将会出现。
【南方日报记者】蓝志凌 熊程
【作者】 蓝志凌;熊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餐人员体验“黑科技”(兰州理工大学供图)
餐盘植入芯片、数字化结算、从前厅到后厨全视联网完全透明监督……兰州理工大学彭家坪校区南村裕香楼三楼的学校智慧餐厅自3月11日试运行以来,各种舌尖上的“黑科技”引领着校园餐饮的新“食”尚。
走进位于兰州理工大学彭家坪校区南村裕香楼三楼的智慧餐厅,触目所及,科技感十足。取餐台入口左上方,由四块液晶大屏组成的食品安全驾驶舱上,食品经营许可证照、人员健康及晨检、原材料采购、农药残留检测、智能留样、餐具洗消等多项涉及食品安全的动态数据犹如科技万花筒,时尚又先进。另一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后厨实时监控画面,让每一位用餐者随时了解环境详情。通过从前厅到后厨的实时全视联网完全透明监督,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来到取餐台前,迎面墙壁上方张贴的“智慧餐厅用餐全流程”“平衡膳食八准则”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宣传图片,为大家取餐提供流程参考,并引导用餐人员关注平衡膳食及身体健康。
大家还惊喜地发现,取餐的餐盘植入了芯片,用餐者每取一种菜品,数字化取餐结算系统都会自动精准计量,并实现大数据营养分析,引导用餐人员吃得营养健康。
记者了解到,兰州理工大学彭家坪校区智慧餐厅是在该校后勤管理处监管下,于2024年1月由新一轮中标团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分教工餐厅和学生餐厅两个阶段,旨在以自动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物联设备的广泛应用,实现食堂科学化采购、精细化管控、集约化生产、自助化售卖、数据化运营,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餐饮服务。项目建设将于2024年7月前全部完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