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网·海报新闻 见习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夏意芳菲,万木葱茏。为切实做好预制菜品牌建设,推动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建设步伐,由潍坊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安丘市人民政府、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潍坊三农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潍坊市食品协会、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承办的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推介发布会于5月12日在潍坊富华大酒店隆重举办。
本次活动为青岛发布会的扩展与延续,会议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形式进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刘元法,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永军,潍坊三农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保梁,潍坊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春禹,潍坊市食品协会秘书长马丽,安丘市委副书记、市长乔日升,安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延福,安丘市政府副市长孙志杰,兴安街道、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食域(山东)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全平,华夏食域(山东)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中产源建(青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伟,北京天舵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宗钰等领导嘉宾,80多家企业客商,及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聚焦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食品农产品跨境服务统采平台、中国预制菜产业交易服务中心等内容进行推介发布。在现场领导、嘉宾以及媒体的共同见证下,安丘市人民政府、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潍坊三农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华夏食域(山东)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中产源建(青岛)投资有限公司的领导共同启动大屏幕,正式成立中日韩高端预制菜产业开发基金。在会议召开之际,韩国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金敬瀚、大韩贸易振兴公社驻青岛贸易馆长姜柄秀、巴林加劳集团、科威特亚斯拉集团、拉美兹贸易和营销有限公司、卡塔尔纳赛尔·本·哈立德父子公司等国际人士和企业专门发来贺电。
双向赋能,聚势共赢
据悉,此次发起设立高端预制菜产业开发基金,是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潍坊城投、潍坊三农率先与产业园区进行战略合作,充分体现了潍坊市委市政府对于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标志着国资平台助力预制菜产业发展新赛道,强链补链、整合资源,推动潍坊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强强联合充分契合了产业园区战略需要,赋能整个预制菜产业链发展,为产业园区繁荣发展添上锦绣一笔,也标志着潍坊预制菜产业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
产业布局、抢抓风口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视频讲话指出,预制菜成为近年来迅速升温的产业热点,发展“新风口”,潍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重点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战略部署。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借势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契机,立足安丘资源丰富、外向出口、质量安全等基础优势,加快整合产业链核心资源,引领食品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速迈向高端、国际市场。
安丘市领导在发布会上致辞表示,安丘市抓住预制菜产业“新风口”,坚持高点定位、高位发力,抓实一个园区,领跑预制菜产业万亿级赛道。同时强调,产业园必将成为潍坊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的“落脚点”和“增长极”,举全市之力,将中日韩高端预制菜产业园打造成国际一流、行业领先的预制菜产业示范区和样板区。
招商引智,融合发展
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食域(山东)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全平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入园兴业邀请致辞。中产源建(青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食域(山东)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现场对招商项目推介,就产业园区六大重点招商领域等广大客商关注的热点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和解读。
园区将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扶持,建立中国预制菜研究院,构建预制菜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规范化的标准化体系,配套高端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及保税物流区,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和高品位的生活服务单元,激发产业“资源+平台+配套”乘数效应,成为新产业的倡导者、新标准的制定者、新模式的创新者和新服务的践行者,构建“产业共同体”。
迎凤归巢,集链成群
5月7日的青岛推介发布会成果显著,现场签约5家企业,10家企业达成入园合作意向,设立了青岛招商办事处。
此次招商会旨在充分发挥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的品牌效应,更多、更好地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共谋安丘预制菜产业发展新趋势、企业发展新机遇。
据悉,广华肉类、瑞福油脂、隆泰食品、中粮肉食、立群食品、盛安食品、匠造食品、美城食品、鑫诺餐饮、飞龙食品、稷丰农业、汇润膳、南洋食品、盛华食品、安吉丸、铭洋农业、川汇食品、凯旋食品、27食品百货、金冠宏食品、康域食品、御俸食品、福泉食品、晟佑食品、嘉佰农食品、大顺食品、华涛食品、斌祥食品、源清田食品、鲁丰集团、嘉顺食品、圣川饮品、青果食品、康沃生态、奥源食品、利昌食品、裕田食品、沃华农业、正宏食品、维德食品、叁陆玖食品、皇家食品等企业出席了本次推介大会。活动的顺利举行也标志着区域招商呈现出新的格局!
“预”领未来,共创新食代
潍坊,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行者,“三个模式”的创造者,“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的引领者。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既是投资沃土,也是合作共赢发展新平台。产业园将突出开放创新,突出融合发展,突出产业促进,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发展环境,打造成为高端预制菜产业园领域的典范。全力冲刺预制菜万亿赛道,安丘吹响了抢占预制菜产业高地的冲锋号。
源:长城网
平泉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正在调研检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供图
长城网11月30日讯(记者 张晨光)近期,河北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饼干,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产品,糕点,罐头,酒类,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粮食加工品,食糖,食用农产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调味品,饮料,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9类1035批次样品,检验合格1010批次,不合格25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其中,饮料143批次,不合格样品9批次;食用农产品219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餐饮食品34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70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调味品60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糕点117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抽检饼干43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36批次、蛋制品28批次、豆制品38批次、粮食加工品57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26批次、蜂产品18批次、酒类45批次、罐头24批次、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1批次、食糖10批次、水果制品46批次、糖果制品20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
下花园区老杨水产调料批发店销售和县和兴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乙基麦芽酚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武安市渠氏土特产食品部销售武安市山老头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酿造食醋,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邯郸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廊坊市广阳区蔬源市场小韩蔬菜经销部销售的豇豆,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赤城县美佳超市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和县和兴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芝麻调和油,乙基麦芽酚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馆陶县张欣食品批发中心销售浚县福鑫源饮料厂生产的小甜橙,二氧化碳气容量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邯郸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北戴河纳福家常菜馆销售的油条(自制),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秦皇岛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涿州市万基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大肠菌群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怀来县沙城源远粮油经销处销售赤城县龙城富鑫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胡麻油,溶剂残留量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秦皇岛深海渔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老醋蛰头(餐饮),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秦皇岛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秦皇岛市同德餐饮有限公司烤鸭店销售的老醋蛰头(餐饮),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秦皇岛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遵化市明日食品厂生产的饮用纯净水,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南宫市玉国烟酒门市销售邢台佳恒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豆软面包,酸价(以脂肪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河北永辉超市有限公司遵化分公司销售唐山市丰润区广盛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蜂蜜麻糖(油炸类),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河北明泽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保定满城区康泉净水屋生产的饮用纯净水,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定州市大凯水产品超市销售的鲤鱼,地西泮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衡水中硕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韭菜,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衡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沧州市源盛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甜米醋(甜醋),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邯郸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沧州市源盛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饺子醋(甜醋),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邯郸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迁安市峡谷纯净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饮用天然泉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迁安市汇润纯净水厂生产的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唐山故泉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耗氧量(以O2计)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肃宁县老九烧烤店使用的餐具,大肠菌群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唐山市丰南区双清泉纯净水厂生产的包装饮用水,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内丘全得利购物中心有限公司销售的鲟鱼(淡水鱼),地西泮的检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相关设区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及相关单位依法处理。广大群众如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请拨打热线“12315”进行投诉或举报。
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开放40年看威海融媒体纪行·农业高质量发展篇
威海广袤沃野,物富粮丰,一片希望的田野。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丰收”喜悦,溢满了威海农业的“粮仓”。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鼓点,农业不断提质增效,农村不断繁荣发展,农民不断增产增收,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充实起来、安稳起来。特色产业体系、高效生态农业、农安威海……一串串足迹、一个个品牌,铺就了一条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风光秀美的悦多果业。
经营体系活起来 农民腰包鼓起来
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40年来,威海与时代大潮同频共振,农业在改革征程中焕发蓬勃生机。
今年秋天,临港区汪疃镇60岁的祝业滋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自从家里的7亩土地被成功流转,他便和老伴一起到山东樱聚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工,土地租金加工资,一家三口年收入能拿到八九万元。祝业滋说:“赶上了好时代呀,从自己种到别人种,既拿租金又拿工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变化的背后,是威海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共进步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开启于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调整。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摁下红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各类生产责任制开始在全国推行。
1980年下半年,一种新的承包形式开始在威海萌芽,当时的文登县在境内率先推行专业承包联产责任制和承包联产到劳责任制,奏响了威海农村改革的序曲。
改革一旦开闸,积压已久的活力就如泉涌般喷薄而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市农村涌现众多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一批专业户商品生产基地,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的经济联合体大量出现,形成早期农业产业化雏形。
随着城市化发展,传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陆续展开,通过改革进一步保障农民切身权益,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系列农业农村发展的改革,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一批又一批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创业者亮相登场、兴业创新,在广阔的农村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51号农场总经理黄松,在51岁的时候转行投身农业,打造了一处市民们乡村休闲体验的现代化新农场。
威海海羿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头人姜士靖,在泽头镇西程格村西承包580亩土地,以“基地+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建立蒲公英种植“试验田”,并带动周边8个村、200户村民实现就业。
从农民进城,到人才下乡,改革大潮推动着时代迅速变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双创”热潮,大量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上山下乡”,汇聚起全社会助农兴农、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米山镇西铺头村村民于镇榕2015年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村工作,目前月收入6000多元。“我们村和城里一样,像城里有的咖啡馆我们村都有,连城里都比较少见的VR我们村都有。”于镇榕说。
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峰说,近几年,村里有50多名原本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陆续回村就业,今年还有七八名省外大学毕业生打算到西铺头村办企业谋职。
如今,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是威海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目前,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728家、家庭农场1404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3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6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600人,其中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85人。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千方百计增收增效,制度红利得以充分释放。统计数据显示,到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6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90元,占到52.15%,务工收入已成为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
“丰收”二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量的丰产,“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新时代的新内涵。
草莓大棚果正红。
谷满仓果飘香 现代农业筋骨强
万亩良田万亩金,威海农业现代化步履铿锵。
日前,荣成“雀斑美人”苹果举行了品牌全球首发式,“雀斑美人”作为威海特色农产品的又一个“代言人”,挺进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威海苹果·甜蜜诱惑”这一威海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享誉全国,果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威海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从单一以种粮为主,到茶、果、渔、西洋参等特色优势产业齐头并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农业品牌化之路越走越宽。
对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威海从传统优势果业开始探索。
2007年,来自河北省的1000株矮砧苹果苗,搬进了荣成市城西街道河西村褚典永的果园里进行试种,从此迈开了全市苹果产业技术创新的探索步伐。
2009年,文登新建240亩现代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也开始探索苹果产业的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截至目前,我市陆续建成华峰果业、悦多果业、樱聚缘、51号农场、汇润果品等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示范园区,威海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跨越,促进了威海现代果业的转型升级。
在威海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中,西洋参产业是一支重要力量。
从1981年获得8粒种子,到1986年农田栽培西洋参成功,小小西洋参为农民打开了致富大门。“参王”王文水至今仍记忆犹新:“刚起步时,村里种了几分地,就卖了5000块钱,于是参农胆子大了,步子迈开了。”到了1996年前后,口子村家家户户都种上西洋参,西洋参成为拔掉穷根的“金钥匙”。
从8粒种子发展到近5.5万亩的规模,年出圃面积达1.5万亩,今年,文登正式被授予“中国西洋参之都”。
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着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苹果、西洋参、无花果、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目前,全市累计发展现代果园面积32万亩,西洋参、大姜、茶叶等特色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威海刺参、文登西洋参、乳山牡蛎等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全市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达到64个,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40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740个。
步入新时代,特色产业多元、特色产品品类多样的威海农业,供给侧改革再出发——向品牌要效益。
今年5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市政府与北京首农物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威海“土宝贝”进入首农供应链体系,打通生产—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相中威海的不仅首农集团,苹果、无花果、西洋参、花生、茶叶、大姜、葡萄……威海特色农产品在北京甫一亮相,便成为经销商、代理商争相品味的“威海味道”。
品牌既是产品的“身份证”,又是通往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去年以来,我市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选出41家威海知名农产品企业,“威海农产·品味自然”“威海苹果·甜蜜诱惑”等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通过品牌塑造和现代营销,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链条才是关键。”市农业局局长周华说。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威海产业发展基金生态农业投资子基金,重点扶持引导威海苹果产业发展。苹果产业链条健全后,可形成一种复制模式,推广到西洋参、牡蛎等优势农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初步显现。
从古朴山村蜕变成全域旅游重点区域的里口山,仅2017年,4个村接待游客90万人次,首次实现收入破亿元。
里口山的嬗变,得益于一二三产的充分融合,是广大乡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的融合典范。
依托农业特色产业,我市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加快互联网+、云数据、物联网等在产业中的运用,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传统果茶业转型升级。一家家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临港区汪疃集生产种植、观光采摘、苹果文化、产后加工为一体的特色“苹果小镇”;高区初村打造的苹果部落;乳山市推进“北茶小镇”项目……
念“山字经”,栽“摇钱树”,打“生态牌”,威海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成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休闲游采摘游乐了游客富了果农。
让农业回归本色 “农安威海”叫响全国
2016年12月7日,我市正式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成为全国4个整建制创建市之一。自此,“农安威海”成为我市农业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叫响全国。
这不仅仅是城市的荣耀,更承载着百姓的心声,回应着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热切期盼。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
新时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威海人一直坚信,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只有好山好水好土壤才能孕育出好物产。
从2009年开始,我市就启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此基础上,顺势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行动,积极推行供水、供暖、供气和垃圾、污水处理“五个集中”。
土地是农产品生产的“第一车间”。只有土地干净、清洁生产,才会有优质农产品。着眼于土地保护与土壤改善,我市启动农村环境保护行动,大力治地治水,解决土壤连作障碍,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农村环境保护“三大行动”,我市全面、系统、深入、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最健康的土壤。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还在源头管控。
我市从田间地头抓起,通过“农资备案、农资追溯、农产品追溯”三条管控线,实行对农田安全的闭环管理,在产业链前端实施“围追堵截”、布下“天罗地网”,切断有害物质进入农田、污染餐桌的链条。
每件农资都有可追溯条形码,且有独立的编号,不可重复使用,让农资产品在“透明化”下流通,农药从哪里进,卖给了谁,通过标签可以全程掌握。
从201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全市各区市已经陆续建立了覆盖本辖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华峰果业“翠虹”果品在我市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比较早,每个“翠虹”牌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的包装盒上都贴有一张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只要用手机软件扫一扫,苹果的规格、有机认证、农事操作流程、施肥信息、用药信息、各级部门检测报告等,都能显示出来,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现代科技,给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注入了新动力。如今,这样的追溯系统已在茶叶、水果、蔬菜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我市还大力推广“政府+公司+基地+标准+品牌+市场”六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生态化养殖基地,让农产品生产更加规范、标准。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描绘的一项项具体目标和举措,正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威海厚积薄发,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