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辛雨
外出就餐成为了流行的饮食方式之一。近日,美国爱荷华大学在《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发表研究论文,他们发现,频繁外出就餐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美国农业部最近估计,美国人每天从非家用食物中摄取的能量从1977~1978年的17%增加到2011~2012年的34%。与此同时,餐厅的数量在稳步增长,餐饮业的销售额也在大幅增加。
虽然一些餐馆也提供高质量的食物,但外出就餐的膳食质量,特别是快餐连锁店的膳食质量,通常低于在家烹饪的食物。有证据表明,外出就餐的食物往往能量密度、脂肪和钠含量较高,而水果、蔬菜、全谷物以及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保护性营养素含量较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常外出就餐会增加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如肥胖和糖尿病,尽管这些证据仍然有限。”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Wei Bao表示,人们对外出就餐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分析了35084名20岁或以上成年人的调查问卷数据,这些人参加了1999~2014年的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受访者报告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包括在外吃饭的频率。
“我们将这些记录与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死亡记录联系起来,并关注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该研究第一作者、美国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博士生Yang Du说。
在291475人的跟踪调查中,发生了2781起死亡事件,其中511起死于心血管疾病,638起死于癌症。在对年龄、性别、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体重指数进行调整后,与那些很少在外就餐(每周少于一餐)的参与者相比,经常吃非家用食物(每天两餐或更多)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危险比为1. 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危险比为1.18,癌症死亡率危险比为1.67。
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外出吃饭与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相关。“这是首批量化外出就餐与死亡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之一。”Wei Bao总结道,“该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研究一致,支持频繁外出就餐与不良健康后果相关,并可能为未来的饮食指南提供信息,建议减少非家用食物的消费。”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经常在外吃饭可能不是一种健康的习惯,相反,应该鼓励人们考虑多在家做饭。据悉,研究还将进一步研究外出就餐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痴呆和其他慢性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外出就餐频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鼓励人们在家里准备健康食物的同时,注册营养学家也关注如何从餐厅菜单上选择健康的食物。根据人们经常光顾的餐厅提供的菜单,为他们量身定制策略,这有助于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主编、美国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Linda G. Snetselaar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and.2021.01.012
这个看似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中,街角的小吃摊与闹市的餐馆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与味蕾的享受。然而,表面的便捷和美味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卫生隐患。透过本周的新闻事件,我们将揭露餐饮业中令人忧心的卫生问题,以及它们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影响。
< class="pgc-img">>在某些不起眼的小型餐饮店铺,卫生条件普遍令人堪忧。昏暗的灯光下,油渍斑斑的墙面与地板,似乎从未见过清洁工具的轮番上阵。这样的环境中,食物的卫生质量自然令人质疑,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巡查与处罚成为了不少市民的心声。
< class="pgc-img">>餐饮从业者是食品安全链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个人卫生直接关系到食物的安全。然而在某些场合中,从业者对个人卫生的忽视触目惊心。手未洗,口未漱,他们就这样直接接触着顾客即将摄入的食物。
< class="pgc-img">>网友的目击更是让这一问题浮出水面。在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餐饮工作人员如厕后未经洗手,直接回到工作岗位操作食物。这一不卫生的行为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担忧。
< class="pgc-img">>餐饮业的不卫生行为还远不止这些。某些食品制作现场中,工作人员一边忙碌一边用手擦鼻子,甚至有鼻涕不慎掉入食物中的情况发生。这样的场景想必是任何顾客都不愿意见到的。
< class="pgc-img">>街边摊的情况更是让人捏一把汗。一些摊主在解手后,竟未洗手就直接处理食品。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食物上,给食用者的健康埋下隐患。
< class="pgc-img">>即便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更规范的市场内,食品处理不当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摊贩在戴着手套的同一时间,既接触食物又摸弄货币或其他非食品物品,使手套成了交叉污染的媒介。
< class="pgc-img">>交叉污染在街边小吃中尤为常见。有目击者曾看到烤面筋摊主用竹签剔牙后,接着不换签子,就用它来翻动食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基本的卫生常识,也严重威胁食品安全。
< class="pgc-img">>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些餐饮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竟然采取了不卫生的食品处理方式。例如,有用过的黄瓜被重新清洗后再次销售。这种行为不仅不道德,更是违背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
< class="pgc-img">>面对这些令人不安的现实,我们每一个消费者都应该提高警惕。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对于保障个人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力度,对于那些不遵守卫生规定的餐饮商家给予严厉的惩罚。
如今,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街头巷尾的各色美食固然诱人,但千万不可忽视了那些能够触及身体每一个细胞的安全。亲眼所见的餐饮业卫生现状提醒我们,要少在外面吃东西,更要选择信得过的地方。当我们享受便捷美食的同时,切不可放松警惕,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秘饭店厨房!这4种蔬菜,服务员悄悄告诉你:慎点!
嘿,小伙伴们!听说你是个美食爱好者?那你可得睁大眼睛了,今天我要带你走进一个你可能从未注意过的“秘密基地”——饭店厨房!最近,一位“深喉”饭店员工透露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有四种蔬菜,他们在饭店里尽量少做,甚至自己都不吃!想知道是哪些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种:久存的绿叶蔬菜
大家都知道,绿叶蔬菜是健康的代名词,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你知道吗?绿叶蔬菜一旦存放过久,就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有些饭店为了节省成本,会采购大量蔬菜存放在仓库里,等到需要用的时候,这些蔬菜可能已经“年久失修”了。想象一下,你点的那道看似鲜美的蔬菜,其实可能是几个月前的“古董”,你还敢吃吗?
< class="pgc-img">>第二种:不明来源的菌类
菌类食材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一直受到食客的喜爱。但你知道吗?一些饭店为了降低成本,会采购来源不明的菌类,这些菌类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可能是有毒的!想象一下,你兴致勃勃地点了一道菌菇汤,结果喝下去的是“毒汤”,那滋味......可真是“酸爽”啊!
第三种:过度加工的蔬菜
为了追求菜品的卖相和口感,一些饭店会对蔬菜进行过度加工,比如用大量的调料腌制、油炸等。这样做不仅会让蔬菜失去原有的营养和口感,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想象一下,你点的那道色泽鲜艳的蔬菜,其实可能已经被“重口味”调料淹没了原有的鲜美,你还愿意下筷吗?
< class="pgc-img">>第四种:反复加热的蔬菜
在饭店里,为了保证出菜速度和菜品质量,一些蔬菜可能会被反复加热。这样做不仅会让蔬菜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想象一下,你点的那道看似新鲜的蔬菜,其实可能是被反复加热过的“老菜”,你还敢吃吗?
是不是觉得有些触目惊心?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大秘密”,只是我们平时可能没太注意。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
?首先,尽量选择新鲜、当季的蔬菜。新鲜的蔬菜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也高。当季的蔬菜因为生长条件适宜,品质也会更好。所以,在点菜的时候,不妨多问问服务员这道菜的主要食材是什么,是否新鲜当季。
< class="pgc-img">>其次,尽量避免点过度加工的菜品。虽然这些菜品可能看起来更诱人,但往往也意味着更多的调料和油脂。选择那些简单烹饪、保留食材原味的菜品,不仅更健康,也更能品尝到食材本身的鲜美。
再次,观察菜品的卖相和口感。如果一道菜看起来色泽过于鲜艳或口感过于油腻,那可能就意味着它经过了过度加工或反复加热。这时候,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尽量少吃或不吃这样的菜品。
最后,选择信誉好的饭店和餐厅。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但选择那些信誉好、口碑佳的饭店和餐厅,可以大大降低遇到这些问题的风险。毕竟,一个好的饭店和餐厅,不仅会注重菜品的品质和口感,也会注重食材的安全和新鲜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关注食材的安全和新鲜度哦!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如果你觉得这个分享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