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叶嗣 gogoboi 9月17日
提起Tiffany,你第一反应会想到啥?
< class="pgc-img">>
是满眼的Tiffany Blue?还是闪瞎眼的求婚钻戒?
< class="pgc-img">>
或者你是它家的铁粉,没事用用它家9900块的别针夹个发票零钱啥的;
< class="pgc-img">>
用2000块的小托盘吐吐瓜子壳、4500块的夹子晾晾衣裳,就差把精致刻在骨头里了。
< class="pgc-img">>
但它家的甜品你有吃过哇?
< class="pgc-img">>还是从Tiffany定制的甜品贩卖机里出来的哦,有饼干、糖果,还有甜甜圈。
< class="pgc-img">>我买了个最管饱的甜甜圈,看着这梦幻的蓝色还真有点不舍得下口,但实在是好奇Tiffany的甜甜圈到底是个什么味?咬了口,嗯,精致的味道。
< class="pgc-img">>我还尝了很多别的Tiffany点心,蒂芙尼蓝的甜筒冰淇淋,感觉吃了不会变胖,只会变贵气。
< class="pgc-img">>就连爆米花里也有梦幻的蓝色耶,吃这样的爆米花我一定要配Wes Anderson(韦斯·安德森)的电影看才行。
< class="pgc-img">>
感觉这些我吃喝一整晚都可以不带喘口气的,而且有超帅的小哥哥在边上帮你服务~
< class="pgc-img">>猜猜这些甜品多少钱?800?1000?不对,通通都不要钱~
< class="pgc-img">>其实上面这些都是在上周Tiffany的派对上吃到的。那天去的人不少,喝口酒的功夫就看到小鬼在尬舞,方圆10米都没人敢靠近。
< class="pgc-img">>
杜江、霍思燕安顿好家里的嗯哼大魔王,手拉手来这里约会了。
< class="pgc-img">>
赵又廷呢坐在角落扮演忧郁的轻熟花美男。
< class="pgc-img">>还有三位火箭少女Yamy、傅菁和赖美云,统一穿着黑白的look来派对玩。
< class="pgc-img">>还有许魏洲、鲁豫、白宇、李治廷、梁靖康、王一博等好多明星都来了……
< class="pgc-img">>
说起Tiffany不得不提一嘴的就是《蒂芙尼的早餐》,头号铁粉赫本一定要站在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的珠宝前,才吃得下早饭~
< class="pgc-img">>
Tiffany这次真的很厉害,把赫本心心念念的第五大道旗舰店搬到上海来了,还特地弄了一整墙投影,钟上面的指针也不是摆设,到点了才开门。
< class="pgc-img">>
走进这的大门,欢迎你的不仅仅有上面说的那些好吃好玩的和满眼Tiffany Blue,整个场馆的布景全是按纽约街道的感觉走的,餐车、书报亭、座椅、信号灯这都有。
< class="pgc-img">>感觉像是Tiffany创造了一个蓝色空间,布景到处都有小心思,伪装成书报亭的吧台架子上还摆着定制的Tiffany杂志。
< class="pgc-img">>还有随处可见的盆栽花草、街头涂鸦、喷过蓝漆的金属,有点工业涂鸦风的意思,和以往Tiffany浪漫典雅的感觉都不太一样。
< class="pgc-img">>
融入了很多街头元素,比如和王一博玩很欢的喷漆涂鸦墙,这个涂鸦墙也用了投影的黑科技,喷歪了也没关系可以无限重画。
< class="pgc-img">>
还有满是涂鸦的地铁车厢,其实是吧台,拿一杯坐在椅子上喝喝,拿出目中无人的气势拍两张,你不是纽约地头蛇,谁是?
< class="pgc-img">>
金属配Tiffany Blue的公用电话亭也特别有质感,我可以大拗三百回合的造型直到下一个等拍照的人把我轰走。
< class="pgc-img">>
这辆停在斑马线上、完全没在遵守交通规则的蓝色小轿车,后备箱塞满了各种花花草草,白宇站在边上,有种是他开来求婚的感觉。
< class="pgc-img">>
Tiffany弄了个这么梦幻的蓝色派对,据说设计灵感是来自它新的广告大片,女主Elle Fanning(艾丽·范宁)被蒂芙尼橱窗里的萤火虫带到了满是蒂芙尼蓝和鲜花的街头,当场跳起了街舞,还蛮抢眼的~
< class="pgc-img">>而且,我发现Tiffany一直都挺喜欢把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搬进自家的活动,这次也不例外。
< class="pgc-img">>
派对门口是一片闪闪发光的花丛。里面也都是。
< class="pgc-img">>走进一看,发现原来这个花丛是“纸制”的,是三片鸢尾花瓣拼成的纸花。
< class="pgc-img">>甚至还在场馆C位的地方,搭了个透明花棚,摆了很多之前说的Tiffany家的家居小用品,骨瓷对杯、小托盘啥的~
< class="pgc-img">>
花棚里还真有不少用来种花的小盆子,但你真的以为长出来的是花吗?Tiffany无论种什么,长出来的肯定是珠宝阿~
< class="pgc-img">>全场的工业感其实都是为了和珠宝的华丽结合,现在看下来硬朗的工业风和很女人的珠宝相处得很融洽嘛,
< class="pgc-img">>
这款闪到没朋友的项链和耳饰看上去就很怕丢,我还听说全世界只有一件,只有在上海国金中心才买得到,这么美又大颗的珠宝,带上之后就一定不愿意脱下来了,
< class="pgc-img">>
然而,我发现话说早了,看到边上那条闪度和价格不相上下的钻石项链和耳环,我恨不得能长出两个脖子。
< class="pgc-img">>
Tiffany办的这个派对也是新出的“Paper Flowers花韵系列珠宝”的发布会,这是新首席艺术官Reed Krakoff(瑞德·克拉考夫)设计的第一个珠宝系列,
< class="pgc-img">>他也给Tiffany带来了一个新的理念“Everyday luxury”,意思呢就是希望做出时髦而且适合天天带的奢侈品珠宝,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L'Officiel时装》中国版
大部分人买的珠宝估计只会在晚宴啊、结婚这种正式场合出场一下了,平时上班出门玩肯定不会带,万年压箱底。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L'Officiel时装》中国版
Tiffany的这个新系列呢,用料宝石都是一等一的好货,但是造型做得很年轻时髦,天天带也没问题,这样一来买珠宝的实用性可高多了。
< class="pgc-img">>
据说这系列的设计灵感是从鸢尾花和剪纸艺术那来的,把简洁的珠宝和大自然融合在一块,比起传统珠宝多了一些灵气,把很女人的珠宝融入进了现代的简洁工业里。
< class="pgc-img">>
它的花瓣造型也不是一比一照着鸢尾花来的,是再设计过的比较抽象的造型,把抛得发光的铂金花瓣和镶满钻石的拼在一起,不会过分的隆重,看上去更秀气日常。
< class="pgc-img">>
而且最厉害的是,这个花瓣不是流水线出来的。一次只会做一片,然后再用铆钉串起来,花的样子也马上变立体起来了。所以每朵花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代表着每件珠宝都是世上独一份的~
< class="pgc-img">>同时还有边上镶钻中间镂空的款、适合喜欢极简风的客官,这个系列戴上之后特别精致秀气,我都在纠结要不要先帮菲总买一件了。
< class="pgc-img">>
边上点缀了一些蓝色坦桑石的款,比起基本款更加亮眼,在特正式的场合也能不慌不忙把场镇住。
< class="pgc-img">>
同样也是来自大自然的萤火虫系列比较适合有童心的客官,屁股上的黄钻用得特别妙就像是萤火虫正在发光的样子。
< class="pgc-img">>整个造型很逼真生动,像是迷了路的萤火虫误打误撞飞到了花瓣里,戒指的不规则造型上手特别俏皮时髦,
< class="pgc-img">>
它虽然很小巧,但细节一点儿都没马虎,翅膀也是选用了两种材质:抛光铂金和钻石。
< class="pgc-img">>项链戴在脖子上很精致,这款的话官网是没有定价的,全看萤火虫的屁股大不大、成色好不好了。
< class="pgc-img">>看完Tiffany Paper Flowers花韵系列珠宝之后,我已经没有心情继续派对了,只想着赶紧码字多挣钱,给菲总多买点传家宝。
< class="pgc-img">>想亲眼看看这些珠宝的话,9月14日-24日Tiffany在上海国金中心还造了个“蒂芙尼温室花房”,不仅有全系列Paper Flowers珠宝、家居用品,更有外面买不到、独一份儿的高级珠宝,赶紧把这篇微信转发给你男人~
>023年,“出海”和“全球化”成为品牌寻求增长时频频提及的热门词汇。CBNData看到,告别早期产品出海、软件出海的阶段,中国品牌开始在全球市场展现出更积极、更深度的进攻态势。
平台方面,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Temu、SHEIN、TikTok Shop、速卖通加码力度抢占全球市场。2023年9月,TikTok在美正式上线电商服务,单日交易额迅速突破1000万美元(约7200万人民币),据36氪报道,TikTok电商业务已经为2024年定下了500亿美元(约3570亿元人民币)的GMV目标;2023年第三季度,拼多多收入规模同比增超九成,而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成为最大的增量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也在积极“出海”。蜜雪冰城将店铺开到了印尼的街边小巷,截至2023年10月蜜雪冰城在海外已经有4000家门店,一年增长近3000家,紧随其后的是喜茶、霸王茶姬、库迪等诸多茶饮咖啡品牌;比亚迪、五菱、蔚来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区走俏,开启在海外市场弯道超车欧美日韩等老牌车企的新能源实践。
当地缘政治、气候变化、通货膨胀等全球化挑战接连发生,中国品牌却在全球化的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在这一宏观背景之下,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首度发布2023中国品牌出海声量榜,基于OneSight营销云数据库中所覆盖的十余个行业大类、近万个中国出海品牌在Facebook、Instagram、X(原Twitter)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的公开数据加权评分综合得出,发布1个年度声量总榜、5大品类声量榜,综合评定2023年中国品牌出海社交媒体影响力,大致描绘出中国品牌的出海图景。
纵观2023中国品牌出海声量TOP100榜单(以下简称总榜),3C、服饰鞋包、汽车出行是社交媒体声量排名前三的品类,合计占比超过60%,其中3C品类优势更为明显,占比超过3成。此外,储能/户外电源及其他细分品类品牌也表现亮眼,这也意味着在出海浪潮中,中国品牌找到的市场空间也越发多元。
手机品牌挑3C品类大梁,多品牌、多矩阵布局成基础打法
3C品类中,既有国内熟知的小米、OPPO、vivo、荣耀、一加等全球性手机品牌,也不乏以局部海外市场作为主攻方向、逐步拓展的中国品牌。作为出海早期选手,小米早已在海外拥有不错的品牌积淀,社交媒体粉丝量、互动量均遥遥领先;被誉为“非洲之王”的TECNO则通过局部市场的率先突破以及多个子品牌的布局,成为榜单中值得关注的存在。
总榜中,TECNO及传音集团旗下年轻潮流科技品牌Infinix、智能生活品牌itel、数码配件品牌Oraimo纷纷上榜。根据OneSight营销云后台数据显示,四大品牌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X (原twitter)、YouTube、linkedln 六大海外社交媒体公开主页账号总数达508个,粉丝量累计近20亿,其中Facebook、Instagram是其主要布局平台。
从地域分布来看,以TECNO主品牌为例,其在全球开设账号数量为160个,在西非、中东及北非、东南亚、南亚布局数量最多。这一结果与传音的市场战略大致匹配。根据传音控股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传音在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40%,排名第一;在南亚市场,也分别占据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智能机市场占有率第一,印度市场第六的成绩。
在海外营销方面,CBNData注意到,凭借本土化和高性价比的策略在海外站稳脚跟的TECNO也早已开始品牌化建设的步伐。近一年内,TECNO及子品牌的社交账号热门帖文中,名人营销和品牌故事短片成为了重要的热度来源。例如,品牌itel在印度的YouTube账号热度前三的帖文分别是一则讲述印度家庭团结精神和热情的品牌广告短频,以及两则本地代言人的新品发布短视频,其中前者的视频观看次数近5500万,远高于该账号的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OneSight营销云-热门帖文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同台竞技,本土化营销与全球化布局并驾齐驱
除了3C外,汽车出行品牌的海外社媒声量总体较为可观。名爵汽车、长城汽车、五菱占据了该品类声量TOP3,“新势力”中的蔚来和小鹏也在列。可见在新能源出海的大潮中,传统车企与新生力量又站在了同一竞争高地。
根据文汇报报道,作为上汽“出海先锋”,名爵汽车已进入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市场销售累计超过100万辆,已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再加上其此前作为知名英国汽车品牌的声量积累,名爵汽车此番斩获高位并不意外。
OneSight创始人兼CEO李蕾告诉CBNData,在营销上,中国汽车品牌有着自己独特的策略打法。“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在品牌营销过程中除了强调价格、乘驾体验和ESG等常见的内容之外,还会软性输出中国特色文化,强调文化输出。”
另外与直营模式配套的、强调以全球账号为国家代理和经销商进行本地化活动的再宣传也是中国车企全球化营销的新打法。比如江淮汽车围绕品牌节日“JAC Day”,分阶段、分批次在其全球主页发布南非、沙特、阿联酋等地区市场的庆祝和促销活动,既强调了品牌的国际化布局,也保证了全球车主对该品牌认知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图片来源:江淮汽车
李蕾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营销趋势会效仿已经在全球化上取得了成绩的3C行业。具体来说,就是总部下放权力,强化市场和营销层面的本地主导权,跨国、跨大区联动的大型营销活动会越来越多。此外,记录碳足迹、完成碳中和承诺等为主的ESG营销也将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重要的营销手段。“比如比亚迪就会定期在其全球社交媒体主页上分享品牌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实际数据,随着时间的累计、数字在不断增长,真实和直观地向全球消费者展示品牌在ESG方面所作出的行动和贡献。”李蕾表示。
细分品类“黑马”不断涌现,众筹成重要营销方式
此外,虽然很多品类在总榜中占比并不占优势,但CBNData看到作为细分品类的它们在海外展现出了不错的发展态势。例如出海储能品牌Bluetti铂陆帝,消费级热压机品牌HTVRONT,绘画工具品牌Ohuhu,数字艺术创新品牌XPPen,焊机品牌YesWelder,3D打印品牌ANYCUBIC、ELEGOO等等。
嘉御资本投资总监、跨境和电子商务组组长任广认为,近两年,一些仍然在成长的新兴品类是值得关注的。很多品类以前可能集中在线下市场,比如工业品和汽车零部件,它们的销售往往掌握在一些大型渠道商的手中,但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中国的一些细分品类品牌能够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到海外消费者手中。“我们看到一些工业品、医疗设备、手工DIY等品类,这几年成长特别快,它们目前可能在线上体量并不大,但增速可观,而且总体的海外市场规模很大。”任广表示。
根据CBNData 观察,虽然社交平台不同、海外消费者的触媒习惯也有所差异,但久在国内流量营销中浸淫的中国品牌基本能够较好地适应海外市场。多账号、本地化的运营是中国品牌成长为全球化品牌的基础操作。
在社交媒体运营方面,这些品牌多会运用内容分享、免费福利抽奖等常规手段积攒人气,同时也会注重私域运营。例如在Facebook拥有超70万粉丝的HTVRONT运用平台自带的社群功能创建了包括产品、技巧分享、耗材分享、福利分享等多种主题的垂直社群,社群总人数近4万。
图片来源:HTVRONT Facebook主页
此外,CBNData发现,这些相对细分、并带有一定科技属性的品牌常常运用众筹的方式在海外打响声量。海外众筹兴起之初致力于为音乐人、艺术家筹措资金,支持他们完成创意性活动,随着众筹商业模型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希望推出新产品的公司或个人的重要筹资形式。
根据钛媒体报道,众筹平台的核心用户消费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例如全球代表性众筹平台Kickstarter和Indiegogo的核心用户为美国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消费者,他们乐于尝鲜乐于分享,并带有一定的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属性。一次成功的众筹,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搭建用户基础,建立起品牌和知名度。从这个维度来看,众筹早已从单纯的资金筹措渠道转变为兼具新品测试、营销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线上营销手段。
上文提及的Bluetti铂陆帝、HTVRONT等品牌均多次运用众筹的形式为新产品打响知名度。2022年7月,HTVRONT在Kickstarter平台上线了一款全自动热压机,最终吸引了近5000名支持者,首月销售额突破了100万美元;2023年2月27日,Bluetti铂陆帝在众筹平台Indiegogo上线的家用储能电源新品,众筹总额达到了破纪录的1219万美元,是彼时中国团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最好众筹成绩。
总体来看,在中国品牌的新一波全球化浪潮中,3C、服饰、汽车仍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很多以往被忽视的细分品类也从中发现了新的机会。它们娴熟地运用社交媒体营销和极强的本地化适应能力,成为出海方阵中值得关注的存在。CBNData期待,尚显青涩的他们,在出海的巨浪中逐步成长为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CBNData将继续发布5大品类声量榜,综合评定2023年中国品牌出海社交媒体影响力,沿着品类脉络追踪中国品牌的出海轨迹。
假发品牌风头胜美妆,服饰赛道新生力量唱主角
在美妆个护品类,UNice、Luvme、Sunber Hair、BAISI Hair等假发品牌的表现尤为亮眼,在TOP10中占据四席。相对于国内知名假发品牌Rebecca,它们更早将眼光放诸海外。2014年就开始出海的UNice来自“假发之都”许昌,经过多年耕耘其已成长为北美假发市场的佼佼者;2019年开始出海的Luvmehair属于“后起之秀”,追随UNice的脚步通过跨境电商成长迅速。UNice和Luvme目前的核心市场均为北美,Statista数据显示,2026年全球假发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132.8亿美元,其中,北美假发市场2019-2020年的市场增长率高达30.35%。
CBNData发现,此类品牌多以最具展示效果和红人效应的Instagram平台作为主要社媒营销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发布产品试戴、红人推广和假发效果等日常产品内容,品牌还会通过“儿童发型”、“头发Meme”等与儿童、亲子关系相关的趣味性内容增强与粉丝互动。
图片来源:OneSight营销云-热门帖文
美妆品类方面,SHEIN旗下的美妆品牌SHEGLAM拿下该榜单的第三名,国人熟知的新世代美妆品牌花西子、花知晓、菲鹿儿等也表现不俗。在社交媒体运营方面,它们多通过红人营销、妆容展示、妆前妆后对比等内容进行产品营销,相较国际品牌更“勤奋”也更乐于投入。在社交媒体上高频次发布、高颜值展示和高福利促互动是此类品牌的运营法宝。
此外,脱毛仪品牌Ulike 以及美瞳品牌TTDeye、moody的上榜也值得关注。这意味着,国内新消费品牌培育出的品类新生力量也在扑向海外,与此同时,这股新消费浪潮也溢出国内,在海外催生了新的品牌生力军。
服饰品类方面,除了安踏、特步等传统品牌外,上榜品牌几乎都是专注海外市场的新兴品牌。排名第一的Zeelool是一家来自于郑州的眼镜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与成功的红人营销,出海三年其业务范围就已经覆盖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粉丝数达500万。根据亿恩网报道,2022年其独立站的年收入在2500万到5000万美金之间(约等于1.7亿到3.4亿人民币)。
除Zeelool外,赛维时代也是该品类中重要的头部玩家。赛维时代成立于2012年,主要通过亚马逊、Wish、eBay、沃尔玛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独立站开展业务。榜单中,除了主品牌外,旗下内衣品牌Avidlove、家居服品牌Ekouaer、男装品牌Coofandy纷纷上榜,可见其已经形成出海的品牌矩阵布局。
在社交媒体玩法上,独特的社群私域运营是其不同于其他品牌之处。与其他品牌只为消费者和爱好者设置“私密群组”不同,赛维时代旗下品牌的公开群组会发布主页没有的产品样式和优惠来吸引那些正处于观望阶段的消费者,私密群组则提供给消费者自发交流形成UGC吸引力。
茅台飘香海内外,茶饮品牌布局正酣
食品饮料榜单中,茅台、李锦记、青岛啤酒包揽了TOP3的位置。作为传统品牌,他们早已通过打通销售渠道的方式进行海外布局。随着社交媒体兴起,这批“老字号”品牌也在积极加入社媒营销“大战”。
例如,2022年5月茅台就依托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现X)、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面向全球打造——“We have more”营销活动,围绕“更多团聚、更多感动、更多惊喜、更多艺术”等六个主题与海外消费者进行沟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OneSight营销云后台数据显示,茅台的Facebook主页中,该活动相关的多个话题仍然维持着长时间的生命力。
榜单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茶饮品牌的批量上榜。2023年,同样也是茶饮密集出海的一年,蜜雪冰城、CoCo都可、快乐柠檬、霸王茶姬、鹿角巷等品牌纷纷在海外展开布局。
嘉御资本投资总监、跨境和电子商务组组长任广向CBNData表示,把中国茶饮卖到海外的确是一门好生意。“我们也去欧美调研过餐饮创业市场,发现在美国、纽约和洛杉矶开奶茶店的门店成本结构模型,和上海开一个店,数字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不过货币单位是从人民币换成美元。”
阻碍中国茶饮品牌加速出海的还是差异化的市场。“在中国,茶饮品牌可能一个月能开200家店,但在美国一个月开个10家店、20家店已经是算比较快的速度。因为海外的租赁流转并没有那么快,所以扩张速度很难跟上。”任广解释道。
虽然无从得知各家茶饮品牌具体的海外开店数据,但从社交媒体布局情况,大致可以看出其出海的市场指向。
根据OneSight营销云后台数据显示,东南亚显然是茶饮品牌的出海重镇,其次是欧洲和北美。上文提及的五大品牌在东南亚的社交账号数量达57个,是欧洲地区的3倍有余。其中CoCo都可的布局范围最为广泛,全球社交账号数量达38个。相较之下,近两年国内势头红火的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距离开遍全球还有不少距离。
垂类家电品牌备受青睐,3C红海市场仍有机会
作为早期布局全球市场的成功玩家,海尔、海信、美的、格力等国内传统品牌占据了家电品类榜单半数位置。这类品牌在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成熟品牌、完善渠道、广阔市场的同时,已然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的全球一体化产业链生态。
与此同时,国内新一波消费浪潮孕育出的清洁家电品牌也在追随先驱者的脚步。以科沃斯、石头、添可、追觅、云鲸为代表的扫地机器人品牌是近两年家电出海中势头最为强劲的细分品类。这一局面的形成源于全球对于扫地机器人的痛点比较类似,边角覆盖率和智能度的有待提升,为科技能力突出的新一代中国清洁家电品牌提供了新机遇。相比本土品牌,中国清洁家电品牌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更注重输出新型的家居概念,以科技力取胜。
除了清洁家电外,厨电品牌Cosori、个人护理品牌TYMO、科技品牌徕芬等垂直品类的头部选手也榜上有名。与国内打法相似,它们在海外也分别围绕空气炸锅、直发梳、高速吹风机等核心爆品展开,凭借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与更激进的社交媒体营销,一步步赢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数码3C赛道,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俨然一片红海市场。但CBNData认为,全景相机品牌Insta360和智能数码品牌安克的成功仍有借鉴意义。Insta360抓住了全景相机的空白市场,通过研发创新在5年间成为全球化品牌;安克发现了海外3C配件市场中段价格带的空缺,重塑了“质优价不低”的“中国制造”形象。以极致的产品满足海外消费者未被发现的细分需求,中国3C品牌在海外同样有可能获得颠覆性的机会。
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品牌海外声量品类榜单,CBNData看到早期进行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传统品牌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已经在海外站稳脚跟。与此同时,不少新兴品牌找准了海外市场一些传统品牌定位低端、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品牌心智老化的风口,通过技术革新、产品创新逐渐在精品优价的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与先行者一道,在世界范围内重塑中国品牌多元且鲜活的新面貌。
撰稿 | 天南星
审校 | 逆光、桬棠
标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经被资本热捧的无人零售,不断传出关张消息。一些传统门店却开始借助技术提升消费体验。新技术与零售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零售数字化转型,还是应该回归零售本身,注重便利和优质产品。
2019年12月27日11点30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东里中海广场一层的一家奶茶店排起了长队,斜对面的一家无人超市却相对冷清。此时原本是白领们用餐购物的黄金时段,在20分钟内,仅有4个人进入这家超市购物。
无人值守、“码”上就走,大数据预测消费习惯、智能防盗识别系统……众多新科技加持的无人零售在2017年闪亮登场。如今,两年过去了,作为零售界的新宠,无人零售给外界的印象仍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近段时间,还不断传出关张的消息。
这个曾经的风口行业现状如何,真的无人问津吗?倒闭的背后是洗牌还是消亡?未来会走向哪里?《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多地首家无人零售店停业
位于宁波新碶东河路上的无人售货超市,曾是北仑区首个亮相的无人超市,在经营7个月之后,于去年11月底关门。不仅如此,无锡、济南等地的首家无人零售门店也都宣布停业。
多地首家无人零售门店的停业,让2017年携资本和技术而来的无人零售风光不再。
2017年被业内人士称为“无人零售元年”,无人货架一夜之间摆在了不少城市的街头,很多无人超市也开门大吉。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当年,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便传出关门的消息。2018年2月,成都的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被曝停运。去年4月,广州新河浦路的无人零售店爱士多突然关门……大量无人零售纷纷倒下。
根据媒体的调查,一些无人超市,甚至直接改成了正常的超市,其中不乏知名电商平台旗下的无人超市。
无人很新鲜,便利更重要
对于无人零售店的停业潮,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消费者而言,相比零售门店的自动化程度、购物过程的“科技感”,他们更关心的则是综合性的消费体验。目前的无人零售店和普通便利店相比,只是少了店员,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大改变。无人零售的核心不应该是无人,而是便利和产品。
2019年12月30日晚上,记者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一小区外的无人货架看到,该货架销售的酸奶比附近的便利店价格还要贵。“这很难让人产生购物欲。”一位路过的行人表示。
此外,无人零售店本身的技术问题有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上述宁波首家无人零售店的老板表示,曾有一次系统延迟了更新时间,凌晨3点,机器怎么都没反应,把消费者给困在店里了。
对此,山东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刘侠表示,无人零售现在有很多问题和劣势,虽然人工成本降低,但是必然会带来运营成本的增加。而且在物品丢失和技术性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零售看似在房租和人工方面具备一定成本优势,但从实际情况看,整体运营成本却很高。无人超市的货物自动识别设备和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建立起来的运营系统,前期都需要高昂的投入,后期的维护成本也不是小数目。
资本的退潮则给了无人零售致命一击。一位创投人士表示,投资人逐渐发现,盲目扩张的无人零售项目无法取得场景贴合度、补货成本、用户贴合度等多方平衡,大规模融资难以持续。资本逐渐回归理性,不再傻投钱了。
不少超市和卖场实现自助结账
在无人零售行业出现倒闭潮的同时,一些新的无人零售店却在开张。杭州、滁州、六安等地都有新的门店开始营业。
除了完全无人的零售门店,一些传统门店也开始借助技术提升消费体验。记者在北京华润万家、迪卡侬运动超市等门店走访发现,自助结账逐渐成为这些超市的标配。这些超市的收银员都表示,很乐意帮助消费者了解、尝试使用自助结账。
“如果遇到结账队伍长的时候,自助结账还是很方便的。”一位在北京朝阳区某迪卡侬运动超市购物的消费者表示。记者看到,消费者将所购商品放进一个购物篮里,屏幕上就能自动显示商品明细及价格,消费者扫码即可支付。
对此,有评论指出,如今,新技术与零售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越来越具备科技感的生活注定加速到来,无人超市、无人货架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无人便利店市场规模在2018年时达到了11亿元,2020年预计将达到33亿元。
深圳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联合执行会长汤军撰文表示,无人便利店仅仅吹响了传统便利店数字化转型的号角。唯有还零售以零售,回归零售本质,为零售效率与效益提供翻天覆地的变革者才有可能成为未来零售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