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堂食的餐饮配送店是行业新生态,数量逐步增长,但令人遗憾的是,门店存活率不到10%。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社区等人士建议,身处市场风口的“社区厨房”要理顺生态链关系,做足服务半径优势、谨防外卖平台割韭菜。经部门协调,南宁餐饮行业从今年7月起享受到了外卖平台的价格调整措施,有利于小餐饮发展。
老式的办公楼往往是餐饮配送店集中之地。
餐饮配送店存活率不高
采访中,多名餐饮配送店负责人反映,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点单量也不低,但最终算下来并不赚钱,导致门店寿命很短。
南宁一餐饮配送店负责人杨先生说,每天有两三百人点单但仍不怎么盈利,他是因为看好这个行业才坚持到现在。该店所在的埌东七组一带,原来有七八家餐饮配送店,如今所剩无几,即便活下来的店,也先后换了几个老板。杨先生这家店开业不足一年,竟成了这一带活得较久的一家。
一名连锁餐饮配送品牌经理透露,南宁有的区域集中涌现13家餐饮配送店,一年后只剩1家存活。总体来说,该类门店存活率不足10%。不少餐饮人士跟风入行,显得有些盲目。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东栋提供的数据显示,餐饮店平均寿命不到两年,且寿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很多门店一年换几个老板均属正常。广西餐饮行业规模仍在快速增长,据统计,广西餐饮企业现已超过30万家,其中小餐饮企业(包括不设堂食的餐饮配送店)超过10万家,整个市场处于过度饱和状态。
外卖小哥上门取餐配送。
部分店拒与外卖平台合作
店主龚先生称,他创立的第一个餐饮配送品牌店因外卖平台抽成较高,每单抽取20%,而当时餐品定价较低,导致经营亏损。现在创建的第二个品牌则汲取教训,进行了合理定价,才有所改观。
另一店主反映,以一份10元拌饭为例,外卖平台抽走两成之后,还要参加平台的优惠活动,或者要求店家额外承担免配送餐的服务成本,这样一来,店家的这一单就只能赚几角钱甚至不赚钱。还有店主表示,店家若不向平台支付推广费,平台就不推荐店家的产品,最后发现,每个月赚的钱都花在推广费上,一些门店因此关闭。
记者了解到,餐饮配送店一般比较偏僻,想快速打开市场必须依托外卖平台,但又难以支撑相应中间成本。一些有实力的餐饮配送店则选择了自行配送,不愿与外卖平台合作。
如何让生态链顺畅起来,避免被平台割韭菜?吴东栋表示,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去年相关部门和协会约谈外卖平台,促成对方改变了佣金收取标准,原来收费一刀切,现在则相对合理一些:配送距离较近的、餐品价值较低的,收费减少,反之可收费高点。
9月5日,南宁一名餐饮配送店店主告诉记者,从今年7月起,他们店享受到了外卖平台的价格调整措施,以3公里以内配送价值20元以内的餐品为例,外卖平台以前收取6元,现在收取2.8元,这让小餐饮店松了口气。
利用配送扩大服务半径
与堂食为主的传统餐饮店相比,餐饮配送店具有新的发展优势,其中之一便是服务半径扩大了。业内人士认为,餐饮配送店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传统餐饮店的消费半径常常只有1公里左右,而只做外卖的餐饮店相当于插上了翅膀,服务半径可达5公里以上。”多名餐饮人士表示,这也促使传统餐饮店涉足外卖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做外卖的餐饮店只要练好内功即可盈利。南宁一些餐饮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所设计的新产品,除了成品菜,还有半成品菜、预包装菜品等,值得餐饮配送店借鉴。也就是说,除了熟食配送,生鲜配送也可兼顾。
餐饮配送店还有一个优势: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较低。这是此类门店无一例外将店址选在南宁小巷里的主要原因。传统餐饮店目前面临着“三高一低”(指店租高、人工高、食材成本高、利润低)的成本压力。
吴东栋说,餐饮配送店不用像传统店那样预备特别多的食材和冰箱等设施,而且主要根据订单来备货,这就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加上线上服务前景,从而促成这一餐饮模式成为了行业发展新趋势。
制作好的外卖餐食打包好等待外卖小哥取走。
需与社区居民和谐相处
餐饮配送店店址主要有两大类:有的身处居民区,有的身处老式办公楼。一些社区工作人员提醒经营者,门店务必做到与居民和谐相处才能长久。
南宁七星社区有一家餐饮配送店平常经营到半夜,配送员的电动车进进出出,从而影响到居民休息。居民多次投诉后,屋主把房子收回来,没再租给餐饮经营者。
南宁思贤社区党委书记花娇阳说,本社区的餐饮配送店也在增加,但此类门店因涉及与民相处问题而显得不太稳定,往往做一段时间就因投诉太多而做不下去,而且有的店没有经营资质。这方面需要经营者自律和部门加强管理。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无论线上经营还是线下经营,餐饮店必须拥有实体生产场地,并具备相关经营资质。
“餐饮与民和谐”,还要深层次地做好品牌文化。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消费者具有求新求快的特点,尤其是年轻人,哪怕这个店的菜品再好吃,也不可能老去同一家店吃,总要换个地方尝新,这极易造成顾客流失。因此,当一个门店形成盈利模式之后,务必在餐品特色和经营模式方面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用文化留住顾客。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源:今日惠州网
疫情之下,无论是宅在家中还是复工上班,吃是头等大事。并非人人都能在疫情之下成为厨师,外卖配送和打包外带便成为许多人解决吃饭问题的重要途径,不少餐饮企业和外卖平台顺势推出“安心卡”“无接触取餐”和“无接触配送”等新服务模式,让市民吃得更放心、更安全。
无接触配送,叫外卖更安心
“多亏了外卖,我还能很方便地吃到想吃的美食。”李灿是一名大学生,疫情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早在2月份,她就憋不住想吃炸鸡了。可当时,市区的餐饮店都暂停了堂食,只能送外卖或打包带走。
不想出门的李灿叫了外卖。“开始还有些犹豫,但看到外卖平台上显示可以无接触配送,就马上下单了。”李灿说,她在外卖单上留言,让送到小区保安亭,她再下来取。
很快,外卖就送到了。快递员给她打了电话,告知外卖放置的具体位置。当她看到外卖包装盒上贴着的“安心卡”,瞬间觉得暖心。“安心卡”上有食品制作人、打包人和配送人员的姓名和体温情况。“这样可以追踪溯源。”李灿说。
此后,李灿更放心点外卖了。尤其是2月中旬她父母正常上班后,她常常通过外卖解决午餐问题。3月中旬,市区餐饮店有限制地恢复堂食后,李灿偶尔也会到店内点餐,但更多的还是选择打包带走。
日前,惠州日报记者走访市区江北华贸天地和佳兆业广场等商场内的餐饮店,发现不少都提倡线上点餐,并设有专门取餐台,外卖人员或市民可以无接触取餐。有的餐饮店还配置免洗消毒液,供取餐人员使用。
打包分餐制,复工就餐更放心
疫情之下,不少上班族的就餐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黄琳所在公司有食堂,但食堂取消了堂食,改为打包分餐。黄琳介绍,公司每天以部门为单位统计订餐人数,各部门派人去取餐。“每份都是单独打包的,拿回来后各自在卡座上吃。”黄琳说,这样的打包分餐没有了以前在食堂那种闹哄哄的感觉,大家各自安静吃饭,“感觉挺好的,可以避免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更安全。”
林柯文所在的公司以前以自助餐形式就餐。疫情发生后,公司取消了自助餐,改由餐饮公司统一分餐配送。“餐饮公司送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打包分装好。”林柯文说,各人领餐后回到工位就餐。
“我们公司为了餐食的配送也费了不少心思。”林柯文说,公司每天都会有专人在配送之前向餐饮公司确认商家厨师以及配送员的姓名、体温状况和接触史,再统一发送至公司微信群内,让各位员工放心。林柯文说:“公司对员工负责,这让我们也能更加安心上班。”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实习生王晓桐
<>1】注意及时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
在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的过程当中,餐饮店从大豆油厂家购进更多更好的优质大豆油、天然大豆油,我们需要注意及时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餐饮店中不能没有食用油使用,一时间没有使用,有使用餐厅,就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及时的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当然也可以提前主动给餐饮店联系了解他们的食用油使用情况,更好的掌握他们的用油情况来给他们进行协调,送油供货。
【2】准备好食用油的各种资质和检验报告
在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准备好食用油的各种资质和检验报告,这些资质和检验报告在第一时间给到餐饮店的采购,审核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入库登记,这样能更好的保障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注意运输过程中货物的码放问题
在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运输过程中货物的码放问题,货物运输中,我们要保障食用油外观不受影响,所以我们在码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食用油的承压状况,不能因为贪多而将食用油的外观进行破坏。
【4】注意在送货时按照货物的单子配货
在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在送货时,按照货物的单子进行配货,我们要多次核对,需要送到货物的配货单子及已经配货的物品是否一致,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会餐饮店进行货物配送。
【5】注意送货前与餐饮店沟通好卸货时间
在给餐饮店供应食用油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送货前与餐饮店沟通好卸货时间,餐饮店在经营的过程当中不方便卸货,所以我们要提前联系好时间,沟通好卸货时间。
(本文章由豆冠非转基因餐饮大豆油原创)
< class="pgc-img">图片由食用油厂家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