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读点故事app作者:辰璐| 禁止转载
见过表白的,没见过这么表白的。
当翟宇“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还没等开口,季夏就紧张地从兜里拿出了二百块钱,先张了嘴:“怎么个意思,过年好?”
翟宇一脸无辜地跪在那里,左瞧瞧,又看看,最后又低着头望了一眼手中的玫瑰花,刚想张嘴,就又被季夏抢了先:“要不给你三百?别太过分了啊,我兜里就这么多,再要就都给你了,我下班还打算去吃海底捞呢。”
翟宇全程懵逼得够呛,季夏全程可怜得够呛。
事后,朋友们都问季夏,说:“你当时怎么想的?”
没想到季夏却满不在乎,一捋头,拍着桌,唾沫横飞地和她们说道:“我把他当兄弟,他却图谋不轨要睡我,大家都这么熟了,谁知道他跟我表白啊?”
季夏说得那叫个畅快淋漓,爽得她甚至未曾发现一直站在她身后听她说完全程正满头黑线的翟宇。
直到闺蜜眨眼使眼色眨得假睫毛都快飞了,季夏才回过味来,吐了吐舌头,回过头,甜甜地喊上一嘴:“呀,老公,你来啦,喝点什么,还是老规矩?”
翟宇冷哼了一声,然后一屁股坐到了季夏的身旁,故作低沉地说道:“嗯,奶茶一杯,请加糖。”
1
大三那一年暑假,季夏突发奇想地想要去勤工俭学,正巧学校附近一家新开的奶茶店招人,于是,季夏便屁颠屁颠地去了。
在季夏口中所谓一通有关于薪水惨绝人寰的生死较量之后,季夏成功地当上了这家奶茶店的店长。
说是店长,其实季夏手底下一个员工都没有。六张原木色小圆桌,十二张配套小椅子,一个收银台,一个厕所,一个小得可能容身一人的厨房,便构成了整个奶茶店的整体。
朋友都笑话她傻,说她:“老板都撂挑子不干了,把店扔给你了,你还挺美的。”
对此,季夏显得毫不在乎,“免费的创业体验,多好的机会,不论亏盈,我都是赚的。”
暑假期间,学校附近的生意很是萧条,偶尔有两三个人过来也只是呆上一会儿,喝光了奶茶便离开了。如果没有翟宇,季夏可能真的会无聊到发疯。
翟宇是季夏的学长,同校不同院。这是翟宇在付款时,季夏偷偷瞄了一眼他的学生证知道的。
翟宇每天来得都很准时,下午两点来,晚上六点走,准时得可怕,而且他还从来不看表,以至于季夏一度怀疑他究竟是不是人类。如果是,那他的脑子里一定藏了个表。
而且翟宇很闷,每天除了点奶茶的时候能跟季夏说上两句话,大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打开电脑端坐在那里看书、绘图。
时间一长,季夏便不由得对自己的这个古怪的学长产生了一丝的好奇感,有时她甚至会和闺蜜提起他,虽然更多的时候是吐槽。例如“这个人真的有选择困难症哎,每次来,我都要把所有奶茶的口味都报上一遍,然后再等他两分钟。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小学语文老师抽查背课文的时候”等等。
季夏有时候实在是无聊了,也会自来熟地想要和翟宇攀谈几句,可是翟宇总是很忙,简单敷衍了她两句,就又埋头看起了书。
季夏问他:“什么书,这么有趣,也给我看看呗。”
翟宇头也不抬地回答道:“考研的书。”
“考研怎么不去图书馆啊?”
“你这人少,安静。”
“都放假了,图书馆肯定没什么人了啊,怎么会人多啊?”
“因为你这里WiFi快,还有空调。”
见过不会聊天的,可是能把天给聊死的,季夏还是第一回遇到。
那一段时间,网上突然流行了一个词——“禁欲系”。
一想到这里,季夏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了翟宇的脸,可是只是转瞬之间,她就使劲地摇了摇头。
在她的印象里,翟宇可配不上禁欲系这三个字,他只不过是一个闷着头只顾着看书的书呆子而已。
季夏是这么想的,翟宇也是。
在翟宇的脑袋里,没有人能比季夏的话还要多,多得好像一只麻雀叽叽喳喳的,即使她是一只长得还算好看的麻雀。
2
季夏还没有来打工之前,这家奶茶店,翟宇就经常过来。
安静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因为这家奶茶店是当初他和几个朋友一起众筹开起来的。他虽然投的不多,但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正式股东。
他虽然经常去,但是却从不经营,按照他的话来说,开店什么的,太麻烦了。
再后来,大家都毕了业,奶茶店原本生意就不太好,于是大伙商量着把店兑出去,兑店的钱大伙按照当初入股的比例给分了。
原以为所有人都会同意,可是万万没想到对这家店经营最不上心的翟宇却表示了反对。
“再留半年吧。”
这是翟宇的原话,没有原因,只有一份恳求。
翟宇性格孤僻,从小朋友就不多,好不容易到了大学,有了这几个哥们,现在毕了业,天南海北各一方,这让翟宇感觉异常地难受。
他的这份感觉,别人不懂,翟宇知道他的那些哥们懂。
这家奶茶店虽然不大,可是承载了翟宇全部的回忆。
所以,翟宇没事的时候就会去奶茶店里坐坐。朋友知道翟宇不懂得经营,于是就找来了一个店长,也就是季夏。
朋友们都说翟宇是个天生的矛盾体,通俗易懂点说,他是摩羯和金牛的结合体。
明明坐在那里的翟宇,无比渴望能有人和自己说说话,可是当季夏跑到旁边想要搭讪的时候,他却又无比抵触。
“什么天生矛盾体啊,说那么清新脱俗干嘛,说他死傲娇不就得了。”
这是季夏后来看透他之后,对他一针见血的评价。
翟宇问过朋友,有那么多人选,为什么要选季夏。他第一眼看到季夏的时候,觉得她笨笨的,手忙脚乱的,做的奶茶也不好喝,一点也不甜。
朋友听完后,微微一笑,说:“因为她便宜,第一次见到我还没报价,自己先上来拍着桌子说少于1200一个月不干的。”
翟宇好奇地问:“那你打算给多少的?”
“2200。”
翟宇听完后,回想起当时在店里她听见季夏打电话给闺蜜,说自己谈工资谈得多么多么厉害,自己多么多么牛的样子,打心底里不由得哈哈一笑。
这个事情,翟宇一直笑了很久,后来忍不住告诉了季夏。季夏听完后,羞红了脸,站在翟宇的面前“吭哧”了半天,最后一甩头,呼哧呼哧地离开了。
原以为这个事情季夏很快就会忘记,结果没想到,时间一晃过了好久,他都和季夏正式恋爱了,季夏都没忘记。甚至她还找了个机会,狠狠地报复了他朋友一回。
“你不是说你都忘了吗?”
翟宇望了一眼躺在沙发上被季夏灌了一肚子啤酒正哇哇大吐的朋友,脸色略带着一丝无奈地对季夏说道。
“对呀,我忘了啊,什么2200啊1200的,我早就忘了。”
话音刚落,季夏就又开了一瓶子酒,任凭对方“嫂子,我错了”哇哇地喊,就硬生生地往他肚子里灌。
翟宇望着这番场景,一肚子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摇摇头叹叹气,心里想道:呵,女人啊!
3
季夏家里条件不错,按照她妈的话说:“你就知足吧,跟很多人比,你就算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了。”
对此,季夏很不感冒,她总觉得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管得太严,严格到自己一点私生活都没有。季夏从小就有个梦想,想开个奶茶店。
她也问过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远大”的志向。
她想不明白,她就去问她妈。
“就你自己小时候总喜欢喝,把牙都喝坏了,我不让你喝,给你憋的。”
季夏听完后,“哦”了一声,羞愧难当。
季夏喜欢画画,从小就喜欢,可是到了高中,她爸爸就不让她画了。
季夏跟爸爸说:“我想考美术学院。”
他爸白了她一眼,毫不客气地摆了摆手,“考什么考,烤羊肉串吧你,美术生出来干什么啊?多难找工作啊?”
季夏不听,她吵过,她闹过,可最后她还是拗不过他爸,成为了一名理科生。可是美术,她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奶茶店里一天都很闲,季夏觉得没意思,就会偷偷地躲在吧台里画画,等她把桌子上的招财猫都画腻了,她便开始画翟宇。因为她觉得翟宇一天都和木头桩子似的坐在那里,没有比他更乖的模特了。
“这是我?”
翟宇低头望了望吧台里头那张没有被盖严的纸,有些好奇地问了一句。
季夏听完后,微微一愣,红了脸,然后连忙把计算器盖在了纸上,咳嗽了两声,接着问道:“奥利奥奶茶,布丁奶茶,你要哪个?”
“布丁。”
翟宇轻声一笑,拿出了手机,扫码付了钱,拿了奶茶就走。随后他又突然回过头来,冲着季夏没由来地说了一句:“画得真好的,和我一样。”
季夏听到后,下意识地回了一句“谢谢”,等她回过神来却发现翟宇调侃似的微笑,这才发现翟宇是在套她的话,这让她又气又恼。
季夏就画了这么一张翟宇的画像,后来莫名其妙地就丢了,说不上是为什么,或许是想起翟宇调侃自己时的那可恶模样和自己被人发现偷画对方的窘迫,之后她就再也没动过笔画过翟宇。
可是,从那以后她却越发地喜欢画画了,甚至有事没事都会拿给翟宇看看,希望对方能说上一两句好听的夸赞。
而每当季夏把画拿给翟宇时,即便翟宇话再不多,也还是会点点头,说上一句:“不错,挺好。”
这是从小到大,第一次有人夸季夏的画好看,画得好。这让季夏的心里如同抹了蜜一般地甜。
时间一长,季夏再看翟宇时,也没有再觉得他是一块木头,或者换句话说,至少他是块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木头。
4
这是翟宇第一次偷东西,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鬼迷心窍地把季夏的那幅画像给偷了出来。
每当他惴惴不安的时候,他便会想起《孔乙己》里那段话:“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窃书不能算偷,偷画自然也不能算,更何况是在自己的店里,那就更不能算了。
翟宇觉得自己这辈子最疯狂的事情就是偷了这幅画,然而后来他居然干了一件更疯狂的事,他居然找了一个地方,把画给裱起来了。
裱画的人看了看季夏的画,摇了摇头,跟翟宇说:“兄弟,你多少钱买的?不是让人给骗了吧?我干这行这么多年了,这画不值钱,都不用裱的。”
翟宇摇了摇头,说:“你不懂,很值钱的。”
说完,两个人都笑了。
裱画的人笑翟宇不懂画。
翟宇笑自己居然会来裱画。
翟宇原以为季夏会因为画丢了而着急,可是事实上,季夏也只是嘟囔了两句之后就绝口不提了,这让翟宇既窃喜又失落。
翟宇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复杂的感情,或许只是这一个月了,自己已经习惯了季夏天天在自己的耳边叽叽喳喳地烦,后来又找自己鉴赏画作的感觉。
那是一种依赖。
期间,朋友给翟宇打了一个电话,问他店里如何,季夏有没有认真工作。
翟宇笑了,他说:“还好吧。”
说完,电话那头便是一阵沉默,随后是一连串不可描述的两个字构成的惊叹词,朋友惊讶地问他:“你居然会笑了。”
“我又不是木头,我当然会笑。”
对此,翟宇毫不在意,可是转瞬之间,他只觉得一阵熟悉,这种说话的语气,他好想在哪里听过。
可是他想不明白在哪里听过,直到他第二天回到店里,听着季夏大大咧咧地冲着电话喊道:“我又不是傻子,我当然知道。”这才晃过神来。
自己竟然不知不觉被季夏给感染了,感染了他一直以为的那种“二”。
“那当然了,夫妻相嘛,你没觉得你和我在一起时间久了,你都变好看了?那就是我传染给你的,你还不赶紧谢谢我?”
在一起以后,翟宇问过季夏这个问题,问她,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二了?于是季夏转瞬就赏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然后理所当然地给了他这个回答。
不过季夏刚回答完没多久,就回过味来,掐着翟宇的耳朵大声质问道:“你说谁二呢?”
再后来的某一天,季夏在给翟宇收拾东西的时候,很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在奶茶店时的那张画像,她看完以后沉默了很久。
翟宇以为她会质问自己为什么偷她那张画,以为她会按照套路地质问自己是不是那时候就已经暗恋上了貌美如花的她。
可事实上,根本没有。
季夏只是在认真地端详一番之后,发出了一声赞叹:“画得真好,毕加索啊,当代的毕加索啊。”
翟宇问她:“你是不是早知道是我偷的了?”(原题:《奶茶一杯,请加糖》,作者:辰璐。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 <公号:dudiangushi>,下载看更多精彩内容)
>南商报记者 高鹏/文 王春胜/图
图书馆、电影院、奶茶店招兼职,日结工资150元至180元,看到这样的工作招聘你心动吗?别急,得先缴纳380元的保证金。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前不久,在郑州某大学读大三的小陈就遇到了这样的“奇葩”招聘要求,等交完钱后,他的工作也没着落,最后不了了之。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像小陈一样遭受此类诈骗的大学生至少有上千人。
< class="pgc-img">>想做兼职先交380元的保证金?多名大学生被骗
从10月底开始,商城路公安分局陆续接到一些大学生的报警,称找工作时被骗了钱。
据这些学生反映,他们都是从网上看到的兼职招聘信息,投完简历后还要缴纳380元的保证金,可交完钱后,招聘公司并不会提供工作。
11月20日上午,在商城路分局案侦大队,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了上千份求职简历,这些简历中的求职者,大部分都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 class="pgc-img">>“有很多理由,比如说通知的面试时间是8点,应聘者要是晚几分钟,就拒绝提供工作,或者临时更换面试地点,让应聘者必须10分钟内赶到,但更换的地点往往离得较远。”案件侦办大队大队长刘成晓介绍,通过对辖区类似警情进行一一梳理后,发现一写字楼521房间的公司极有可能涉嫌电信诈骗。
“我们前期刚打掉一个冒充招聘单位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团伙,从中梳理总结出了打击此类型犯罪的一些经验做法。”案件侦办大队副大队长王利盘说,当了解到该公司与前期打掉的冒充招聘单位实施诈骗的团伙的作案方式极为相似后,遂决定立案调查。
< class="pgc-img">>随着侦查的深入,与该公司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另外6家公司逐个浮出水面,这些公司分散在郑州市管城区、金水区、二七区等多个商贸楼内,而公司背后实际是同一老板操控。这7家公司看似各个独立、互无往来,实则互相掩护、相互为托、共同作案,该伙人员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一体化、专业性、链条式,诈骗团伙组织特点明显、诈骗手法翻新快,打击难度越来越大。“刘成晓说,为了将该团伙一网打尽,彻底进行全链条精准打击,商城路分局调集刑侦、治安共50余名警力兵分7路,于11月15日集中展开抓捕行动,将38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
网上招聘吸眼球,实为骗取保证金
民警调查发现,该团伙以多个咨询服务公司为掩护,按照固定套路实施诈骗。
首先,这些公司通过PS营业执照或从别处购买执照的方式,在网站上发布编造诸如“图书馆兼职、电影院检票员兼职、奶茶店兼职、日结150-180元”等虚假招聘信息,以此吸引眼球,引诱求职者投发简历。
< class="pgc-img">>收到简历后,犯罪嫌疑人从中筛选出18-30岁之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求职者,随后冒充招工单位电话联系求职者应聘。
随后,犯罪嫌疑人假冒招工单位人事管理人员,向应聘者虚构高工资高待遇,诱骗应聘者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码缴纳380元保证金以显示签约,但故意设置干满40天和干够40次才可以退还保证金的门槛。
而后,又以“招工已满、好工作不是经常有、可以调换工作”等为由欺骗应聘者,接着利用分散在各区的几家公司,彼此互相掩护,相互为托,继续冒充用工单位,虚构招聘信息蒙蔽应聘者,致使应聘者无法真正从事与所求工作职位相符的工作而放弃求职。
当应聘者要求退还保证金时,这些公司就堂而皇之以“未按照干满40天和干够40次的标准”为由拒退费用,进而达到骗取保证金的目的。
在此,警方提醒求职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在网站上浏览招聘信息时,不要被一些看似体面的、轻松又高收入的信息字眼所蒙蔽盲目投简历,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到招工单位面对面咨询,注意所在环境是否与招工单位实际地址相符,一旦被要求缴纳保证金或押金等费用,需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如果被骗,要及时报警。(河南商报见习编辑 王红春)
年11月下旬开始,一则名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的兼职招聘,一直活跃在上海的各大兼职群中。每天从11点30分至19点,兼职被分为两个时段,每个时段需要50人。
“五个领队同时拉人、建群、拍照、管理,持续数天……”记者实地体验证实,这些群演最终排队充场的奶茶店,是“茶芝兰”人民广场店。与想像中不同,这家奶茶店“排队充场”最终“收割”的目标人群,可能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者……
暗访视频:奶茶店排队当“托儿”,排队4小时只赚40元?
15:00——五个领队同时拉人“充场”
11月下旬至今,一则名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的兼职招聘,一直活跃在各大兼职群中。
通过联系兼职群里留下的手机号,记者与一名微信名为“一切如风顺”的男子取得了联系。
“一切如风顺”自称是领队,邀请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20日3点人民广场1号口”的微信群。
他说,只需提供姓名和手机号,就可以报名参加兼职,如何行事,只需“听现场安排”。
“领队”们早已在地铁出口等待
11月20日下午,记者按要求赶到人民广场地铁站1号口。在那里,几名“领队”早已在等待。
一个“领队”拿来了一个皱巴巴的本子,要求记者签到,同时要在名字后面,写上一个“顺”字,证明记者是被“一切如风顺”拉过来的。
记者发现,为这个“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招募人员的领队不止一个。
仅在现场,就有五个领队负责组织,每个来报名的人都要在自己的姓名后备注领队的名字。一名兼职者悄悄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领队“抽成”。
领队拿着纸和笔进行登记
完成签到后,记者被拉入了一个名为“20日第二批顾客签到群”的新群中。在这里,记者被要求改名为“A1”。
“一切如风顺”说,这个群里的消息,需要密切关注,“提到你的时候,你配合一下”。
随后,记者又和其他兼职者一起,被拉到了人民广场的空地上拍集体照。一位资深兼职者悄悄透露,结束后所有人还要一起拍一张照片,目的是为了对人头,防止有人冒领“工资”。
这位资深兼职者表示,四五个领队同时拉人,是为了保证充场的人数,拍照、建群则是为了方便管理。
15:57——只能买18元以下奶茶
下午3点刚过,“暖场”的人数达到了要求。眼看着还有人源源不断赶来充场,“一路如风顺”连忙叫停了仍在拉人的同伴:“不要再拉人了,等下人数超了你会倒霉的。”
最终,“20日第二批顾客签到群”聚集了34个人,5个人是领队,其余29名兼职者名字被要求改为A1、A2等代号。
29名兼职者名字被要求改为A1等代号
记者放眼望去,几乎所有兼职者都是年轻人,他们大多三五成群,很多人明显不是第一次来了。
“我就打算蹭一杯奶茶。”一个落单的姑娘悄悄和记者解释了她来兼职的原因。大家似乎对奶茶都颇为期待。
大家今天可以点18元以下的奶茶系列,其他产品一律都不允许点,点了也不能报销,所有买完的小票必须自己留好,下班报销……”
即便如此,记者依然对奶茶心怀期待。
跟着领队,记者一路来到了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内的地下美食城,看着附近聚集的一家家奶茶店,大家都在默默猜测,究竟是哪一家。
下午15点57分,在经历了57分钟的漫长等待后,领队终于在群中通知,“A1、A2现在集合”,记者成为了当天下午这批人中,第一个要去“排队买奶茶”的人。跟着领队,记者终于见到了这次暖场兼职的主角——“茶芝兰”。
这家店就开在地下美食城的旁边。记者赶到时,奶茶店前并没有什么人。门店显眼的位置展示着女明星马伊琍的照片,以及一整排的外卖包装袋。
领队“小鸭哥”向店员使了使眼色,店员径直走到了收银台前。
“请问喝点什么吗?”
“生打椰奶有吗?
“没有。”
“那你们有什么?”
“现在只有奶茶系列。”
18元以下的奶茶选择品种非常有限
根据安排,记者最终在18元以下的奶茶中,选择了一杯“琥珀黄茶”。奶茶的味道尚且不论,记者发现,这家店似乎尚未做好开业迎宾的准备。尽管菜单上琳琅满目,但许多茶饮都处于无法制作的状态。
兼职者轮流被安排去排队购买奶茶
当日,在记者购买“琥珀黄茶”后,领队“小鸭哥”要求记者,在旁边的休息区落座,呆满10分钟后再返回美食广场中。
16:24——所有人在奶茶店前排队摆拍
返回美食广场后,记者开始了漫长等待。在这里,“相互谈论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话题”是不被允许的。5名领队坐在美食广场的各处,留意着兼职人群的状态。一时间,参与奶茶排队兼职的人,占据了美食广场的大半空间,大家大多低头摆弄着手机,相互之间不太说话。
在微信群中,每隔约15分钟,就有2个人被叫出去购买奶茶。“茶芝兰”奶茶店门前,始终保持着不时有人买奶茶的状态。
然而,这样稀稀疏疏的人流,明显达不到“网红店”客满盈门的效果。正当记者对商家雇人排队的用意感到疑惑时,领队突然在群中发出通知“所有人过来集合”。
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门店前排起长队
在领队的安排下,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门店前排起了长队。微信群中,领队反复叮咛“现在只排队,不下单”。
显然,这是“群演”们当天最重要的一场“戏”。
领队们认认真真地指挥着兼职者们调整队形:“大家散开一些,站得自然些,我们拍个视频。”“一切如风顺”说。
摆拍持续了将近30分钟
这场摆拍一直持续了将近30分钟。期间,领队以及一个此前未出现过的黑西装女子,不断举着手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拍摄着排队的画面。
16点51分,在拍摄到满意的画面后,领队让其他兼职者们返回美食广场,只留下A7、A8两位兼职者继续买奶茶。
19:00——领队在“签退群”中发放工资
完成拍摄后,整场兼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负责安排进度的领队“小鸭哥”不紧不慢地喊人排队——每2人一组,每组之间的时间间隔被精确控制在13到15分钟。
领队“一切如风顺”也放松了下来,还与暗访中的记者闲聊了起来。
很简单的,最大的项目,就是拍视频,排一次队,然后拍个照片。”
“一切如风顺”说,“茶芝兰”的奶茶排队兼职,是从11月13号开始,“说是要做一个月”,至于接下来具体如何安排,他尚不知情。
它现在主要是推广,完了(可能会)有加盟商加盟。”
“一切如风顺”说,这已不是他一次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担任领队,此前他还为其他奶茶充场排队过。
“你看我上次去的这家,有多个口味,奶茶看着就高级。”“一切如风顺”向记者展示了他为其他品牌奶茶充场时拍的照片。
说简单点,我们就是充场啊。再说不好听点,我们就是托儿。只要是正规的,我就不怕对不对?”
“一切如风顺”说。
18点56分,29名兼职者均已完成了排队“买”奶茶这一要求。结束前,“一切如风顺”等5名领队,也各自到“茶芝兰”“买”了一杯奶茶。
排队结束后,所有人再次拍了一张集体照
喝完各自的奶茶,领队们又将兼职者们带回了下午集合的空地。所有人再次拍了一张集体照,然后排着队找领队“报销”了手中的奶茶小票,并再次扫码,被拉入了一个“21日第一批顾客签到群”中。
领队说,“工资”是在群内以红包的方式发放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中途溜走,他将无法进入新的群领到工资。
7点27分,“工资”红包被发入群中:工资为每人40元。群内接连刷起了“谢谢老板”的表情包。
“排队”4小时后,总算领到了40元“工资”
兼职群中,“小鸭哥”、“一切如风顺”等领队又发出了新一天兼职邀请:“招奶茶排队群演暖场100名……”
11月21日清晨,没有继续参加当天奶茶排队的记者,被移出了“21日第一批顾客签到群”。
这个群,即将开始迎接它新的一批“顾客”。
记者调查:排队视频用于加盟招商
自11月20日起,截至记者12月11日正式致电“茶芝兰”当日,记者在兼职群中看到,时间、地点、人数要求近乎完全一样的人民广场附近“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持续了至少21天,每天分为上下午两场。
如果这些“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都是为了“茶芝兰”服务,以每天实际到场60人计算,在不考虑领队抽成的前提下,雇佣者至少要为这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花费5万余元。
那么,雇佣者为何要雇人排队买奶茶呢?
记者尝试联系“茶芝兰”一探究竟,遗憾的是,截至记者发稿前,“茶芝兰”方始终未予回复。
那么,“奶茶排队群演暖场”是不是真的为了吸引加盟商,而非普通顾客呢?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记者拨打了“茶芝兰”印在奶茶杯上的加盟热线。很快,一名自称“娜娜”的“项目负责人”联系了记者。
“娜娜”告诉记者,“茶芝兰”的确正在招商,如今在上海市范围“下放”了7个“城市合伙人”名额,每个名额原价是25万元。如果记者能“抢”在前期付款,还能获得额外优惠。
如果您抢在前期招商样板店阶段的话,还会给到一个5万块钱补贴,补贴完之后的价格,就是20万元加1万元保证金,就能成为整个上海市的‘城市合伙人’。”
“娜娜”说。
那么,“茶芝兰”的门店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呢?
目前,每家店的营业数据都没有低于1万(元)的,像人民广场这家店,一天的营业数据都在13000到15000元;张江这家店每天的营业数据达到8000元至12000元。长征那家店也是,营业数据基本都在1万元左右。“
“娜娜”说。
为了让记者放心,“娜娜”还给记者发来了两段人民广场店的视频,视频中的画面,分外眼熟。
“茶芝兰”负责招商的“娜娜”发来的排队视频
在记者曾暗访排队的那家“茶芝兰”门店前,大约30个人将“茶芝兰”团团围住。排队者人流的分布,和“一切如风顺”当日指导的队形一模一样。视频中,所有排队者都在低头看手机……
为了进一步确认“茶芝兰”的实际经营情况,记者向“娜娜”提出,能否到她提到的3家门店转一转。
没想到,前面还声称所有门店日营业数据在1万元左右的“娜娜”迅速改口了。
她强烈建议记者,去人民广场店转转就可以了,“另外两家店现在还没有筹备完善,暂时还看不出来啥,没有正式运营”。
根据“娜娜”的建议,11月24日,记者避开“暖场”时间,再次探访了香港名店街内的“茶芝兰”店。结果,记者发现,“茶芝兰”店面依然空空荡荡,店内能够提供的依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奶茶饮品,菜单上的大部分饮品,都无法制作。
得知记者想要加盟“茶芝兰”,附近的商家均连声阻止。
“你不要被骗了。”附近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说,“哪来的上万元的营业额,不可能的。”
“我们都觉得他们家很奇怪。”一个经营服装生意的小姐姐告诉记者,
我们这边商场周一到周五没什么人,周六、周天人多一些。他们家每天都会突然那么多人出来排队,有的人一天还会看到好几次,比较离谱。”
“领队”揭秘:“应需要而生的人”
在资深领队“京哥”看来,发生在“茶芝兰”人民广场店的一幕,不过是“充场”类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入行至今,“京哥”组织过很多次“充场”活动。他演过参加会议的高级白领,娱乐节目的拍手观众,为各大APP做过线下地推,也承接过许许多多需要组织临时工参与的展会活动。
最近一年,“京哥”明显感觉到,奶茶排队充场的需求增多了。
我一个朋友接了好几个活动,都是奶茶的,其中有一个还蛮有名的。”
“京哥”说。那个比较有名的奶茶品牌,找人充场的目的,主要为了增加“网红打卡”的数量。
现在比较流行这种,就是排队充场的,装成粉丝去‘打卡’,然后发一些评论在小红书、抖音上。”
“京哥”说,此类“充场”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一次,不过商家对“充场”者的发帖质量要求不高,“新注册的号也可以”。
在“茶芝兰”排队充场的人群
“京哥”透露,大多数“充场”类兼职,工资都比较低,但人数需求比较大。为了短时间内招募大量“充场”人员,“领队”们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门道。
其一,就是“换群”。
比如说,你有5个群,我有5个群,我们俩交换就有10个群。这样换下去就裂变了。像我自己有200多个群。”
“京哥”说。群发消息,能让“领队”们,快速将需要人手的消息散出去。
其二,就是招募下一级领队。
“比如说,我从商家手中接了个单子,我自己肯定要赚钱。然后,我靠自己一个人是找不到100个人的,我要下一级领队帮忙招人,这些领队也要赚钱。大概每一级领队要从每一个人头提20元到30元。”“京哥”说,“一个领队可能只能招到3到4个人,能招到十几个人的领队,都已经算是在这行做得久的了。”
“京哥”说,行业里面做得好的“领队”,其实已经接近于在经营一门生意,他们专职做此类兼职生意,从客户手中接单,承包客户定制的需求,并负责监督和管理整个订单的完成。
可以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京哥”这类人的身影,他们是一群“应需要而生的人”。
在“茶芝兰”排队充场的人群
2016年我刚入行时,主要帮APP做地推。那时候,只要有一个新的APP上市,我们就会一拥而上,几个领队一起,将这个APP在上海的地推项目包掉。做了2年之后,2018年APP地推的单子突然就没有了。”
“京哥”说,奶茶排队充场的需求,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今年尤其多,而且每次活动的时间都很长。
像去年只是开业那几天做一做,今年的(奶茶排队充场)时间都很长,一做都是十天半个月。”
对话“充场人员”:有人想赚零花钱,有人以此谋生
那么,领队招募的这些来排队充场的人,都是哪些人呢?
为了回答这个疑问,记者又参与了一次“充场”兼职,这次兼职的“工资”为50元,“充场”地点为某行业展览,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中午11点半。在这里,记者以兼职者的身份,对话了几个来兼职的年轻人。
清闲广告人充场原因:离家近,打发时间
在集合点附近,记者遇到了一个身着蓝色冲锋衣的高瘦青年,他熟练地向“新手”们普及起展会充场的流程。
高瘦青年称,自己已从专科院校毕业多年,如今从事广告行业。
最近一周,他总有那么几个工作日没事做就选择了兼职,“反正集合点离家近。”
失业程序员充场原因:暂时兼职谋生
在数十名充场群演中,衣着干净、戴黑框眼镜的“V哥”因为浓厚的书生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V哥”从专科院校毕业已两年,本来在广州从事软件方面的工作,随后跳槽到上海一家公司担任程序员。然而,几个月前,由于公司裁员,“V哥”失业了。
“我有个小兄弟,知道一些兼职资源,就带着我一起做。”“V哥”说,期间他当过小餐馆的兼职服务员、做过展会的临时搬运工,加起来参加了数十场兼职活动,“基本满足他现在的日常开销”。
尽管做兼职很辛苦,但“V哥”说,相较于固定工作,兼职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做兼职更加自由,上班的时候没空出去玩,做兼职倒是让我去了好多地方,人民广场、陆家嘴、国家会展中心,都去了一遍。”
“其实如果算时薪的话,我上班的时候并不比兼职高多少,还得加班。”V哥说。
时尚群演充场原因:离家近,有兼职习惯
身穿白羽绒服,烫着精致卷发的“小雪”,在兼职人群中分外出挑。她独自一人站在兼职队伍中,看上去多少有些不太适应。之所以参加这次兼职,是因为集合点离她住的地方特别近,“步行10分钟的距离”。
“小雪”说,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充场兼职。更多时候,她会选择做影视剧的前景群演。这份工作工资相对高一些,也更加有趣。
“不过,你不要相信群演信息里列的那些会来的明星。群演兼职里,除了时间、地点是真的,其他一个字都不能信。”
中介小哥充场原因:自大学起保持了兼职习惯
“小励哥”也是众多兼职人员中,看上去特别出挑的一个。他不仅年轻,而且打扮得时尚帅气,头发微微烫着卷,一眼看去,似乎还是个学生。
事实上,“小励哥”刚从专科院校毕业不到2年。尽管年龄不大,却是一名兼职“老手”,他甚至能说出国家会展中心附近的免费充电口,只因为“之前在这里开过接驳车”。
“小励哥”说,做兼职是读书时养成的习惯。读大专期间,他数不出自己一共做了多少次兼职。因为兼职多,他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存下一些存款。
“本来我还说,再也不做兼职了,结果现在又做起来了。”“小励哥”笑着说,去年做房产中介时,忙碌的生活一度让他无暇兼顾其他。今年,他换了一份工作,清闲了许多,但工资也比较少。于是,闲不住的“小励哥”,又重新回到了兼职队伍中。
“做了大概1个月。”“小励哥”说,做兼职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习惯,“哪里缺人就去哪里,更在乎兼职工作是否有趣,性价比是否够高”。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