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开到每个城市都会排起长队,有人排队7小时才买到一杯茶,甚至还有黄牛穿梭其中,一杯20元的茶被叫到70元。一度有人怀疑这是喜茶自己的饥饿营销手段,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
2012年喜茶的名字还是“皇茶”,第一家店位于江门市的一条小巷。4年的沉寂后,2016年改名喜茶,并获得了1亿的A轮融资,2018年获得B轮融资4亿。
如今,他们在全国已经有172家店,平均每家店每月营业额为100多万,从排队的势头看尚没有过气的征兆。是什么魔力能让一杯茶卖到这种份上?
< class="pgc-img">>创“排队文化”:真假不重要,年销10亿才是真本事
说到喜茶就不得不提他们的“排队文化”。
2017年春节后,喜茶登录上海,在来福士广场开出了上海第一家分店。每天上百人排队的场面持续了许久,有人从上午11点开始排队,到了下午5点才买到,在这期间不断有黄牛穿梭其中,20元的茶被炒到了70元。
还有一些人看到商机做起了喜茶代购,每杯加价50元的跑腿费,按照喜茶的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点6单,排一次队能赚300元。有人曾戏谑喜茶:排队两小时,养活一票黄牛。
< class="pgc-img">>同年8月,喜茶首进北京,同时开出两家店,当天的天气并不好,但在短短开业的两个多小时内,三里屯店已经卖出了500多杯茶,长队围住了周围的其他店铺。
喜茶目前已经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开设多家分店,另外还进驻了19个城市,由于不做加盟坚持直营,覆盖速度相对来说较慢。这也导致了它每到一个新城市,都会引发排队狂潮。
有人说大家都说很好喝,尝尝鲜;有人说这就是饥饿营销,一个茶店而已不至于;更有人怀疑是喜茶自己雇人排队,制造排队假象。纷纷扰扰说不清,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还是有人排了长队只为买杯茶,乐此不疲,而喜茶的年销售额,也达到了10亿。
< class="pgc-img">>且不说排队是真是假,在消费者心里是否引发了一定的反感情绪,喜茶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的象征。
从产品上看, 简约的杯身设计、高颜值的整体造型、色泽诱人的奶盖果茶,拿到手里就会想要拍张照晒个图,这也是许多时尚达人拍照的优秀道具。
从店内设计看,不同的主题店都是全新的打卡地点,今天黑金主题、明天PINK粉嫩、后天高山流水,就是不喝茶,也能在店里打个卡游玩许久。
< class="pgc-img">>再看排队文化的效果,拍个场面火爆的图,发个朋友圈表示这么难买的东西我都买到了,这也是许多人坚持排长队的心理:越难得到的东西越珍贵,越值得炫耀。
喝茶年轻化:只做潮流引领,不做讨好者
酷、灵感、禅意、设计,这七个字是喜茶的精髓,在如何将它们融入到茶当中,喜茶颇费了些心思。
形象设计:喝茶不再古板
最初喜茶的门店设计是从年轻人喜爱的简约冷淡北欧风入手的,对标星巴克创造舒适的品质空间。
而这两年里喜茶不断颠覆自我,每一次门店设计都风格多变、极具感染力,时刻更新对消费群体的了解,为年轻人带来精致高级的体验。
北京三里屯黑金店
2018年再次刷屏的深圳“白日梦计划”,简称DP店,将古典文化中“曲水流觞”的概念引入到空间设计中,体现古人饮茶的自在感,又不失简约高级的设计感。
深圳DP店
< class="pgc-img">>充满少女心的喜茶PINK店
喝茶听起来是很古板的事情,步骤繁琐,口感苦涩,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也很难坐下细细体会这项艺术。喜茶在做的就是让好茶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被认识、接受。他们的logo是一个小男孩在喝茶的形象,简单的线条笔画勾勒出可爱日系邻家风格,符合主流审美风格。
除了logo他们还有一系列简笔插画风格的手绘,体现做茶的过程、喝茶的场景,喝茶在这样的场景描述下显得更欢乐,具有活力。
联名活动:跨界玩茶,囊括年轻人的日常活动
细数2018年喜茶的联名产品有:猫王收音机(只送不卖)、耐克限定球衣球鞋、欧莱雅礼盒、木九十MUJOSH高考主题眼镜、Absolut伏特加特调世界杯饮品等等。他们的跨界几乎包含了年轻人这一年所有的大主题活动。
< class="pgc-img">>喜茶 × 猫王收音机#新年见喜# 礼盒
耐克高中篮球联赛期间,喜茶和耐克合作
联名欧莱雅推出「HEYTEA COLOR」礼盒
< class="pgc-img">>联手Absolut伏特加开的“绝对喜茶铺”,创造专属世界杯饮品
除了产品还有各类活动:联合抖音发起 #单身抱# 挑战活动、联合 emoji表情和美图秀秀举办“HEYTEA一下 愚乐有你”主题活动、联合时尚公众号UNILOOK举办“透明化”街拍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传播力量让喜茶热度不减。
喜茶 × 抖音#单身抱# 挑战活动
< class="pgc-img">>“HEYTEA一下 愚乐有你”活动及周边产品
< class="pgc-img">>“透明化”街拍活动 喜茶特制PVC袋
从这几年喜茶的风格走向以及2018年的一系列活动中可以看出,喜茶在通过各种形式与年轻人进行交流,这种沟通方式并不是在迎合大众,而是用一些创新引领新的潮流。这样的互动既能表达参与者的情绪,又能植入喜茶本身品牌,少了些强势,多了些个性碰撞。
专注茶本身:用匠心来做年轻人喜欢的茶饮
看到这里如果你以为喜茶只是靠些噱头、耍耍花招才火成这样,那真是小看了现在的消费者。他们在茶上的专注程度并不逊色。
第一家店开了没过多久,创始人聂云宸就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产品无人问津。于是他花了近1年的时间,不断修改配方研发新品,创造了芝士茗茶系列。
聂云宸曾说,过去很多街边的奶茶店只是死记奶茶的配方,并不是真正懂得茶饮。而喜茶想要做的是成为一家新式茶饮品牌,不是“卖茶饮的连锁店”。他们强调要用匠心精神来做年轻人喜欢的茶饮,不得不说让人愿意排长队还是要扎实的品质基础的。
原材料:摒弃茶粉,用好茶
如今的主力消费者,更追求健康化、高品质的商品,奶精冲泡茶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用精选茶叶冲泡和纯正鲜奶做出的精品奶茶。
< class="pgc-img">>喜茶不仅摒弃茶粉,使用乌龙茶、茉莉绿茶等更为优质的茶底,还创造出了类似于金凤茶王、四季春这样的拼配茶底,独特有辨识度。
供应链:为你承包一个茶园
在产品研发及供应链上,喜茶全部自己定制,并且拥有自己的茶园。他们还跟不少上游的茶叶供应商有着深度合作,出资改善茶叶种植环境,依据自身的产品需求向茶工定制原料。使用的搭档牛奶,也是欧洲进口的鲜奶。
< class="pgc-img">>微创新:每一口都要有不同的味道
芝士奶盖是他们独创的,刚拿到手时和底茶层次分明,奶盖上撒着的奥利奥、可可粉、抹茶粉等点缀,让每一口喝到的味道都有细微差别。
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很多独特的加料,如各类波波、芋圆、奶冻、紫米、mini冰淇淋等,激发了消费者自己的创新搭配灵感。在小红书、抖音等渠道有很多网红搭配方法,传播效果火爆。
限定款:新鲜时令水果一年一见
喜茶有一系列的季节限定饮品,只有在时令水果最新鲜的时期才会提供,过了就下架,一年只能等这么一次。而这几款限定产品也成为了网红中的网红,每当上架都会引起热卖和哄抢,果茶的新鲜程度也确实让人垂涎。
芝芝黑提(黑提)
限定这个词,无形中就在消费者心中带入了信任感。果味鲜美的茶混合芝士奶盖,口味独特,是一个强大的记忆点。
< class="pgc-img">>芝芝莓莓(草莓)
虽然已经做茶饮7年了,但是喜茶日常提供的茶饮种类并不多,只有20种左右,总共推出过的累加也只有40多种,“灵感之茶”确实坚守了精心搭配调制的初心。而创始人聂云宸也反复强调过:“喜茶的核心是茶,不是奶盖,更不是门店规模。”
喜茶们为什么那么红?
茶饮店的迅速发展,从均价4元到20元,体现了主流消费群体的转变以及消费者对更健康、高品质的追求。
市面上出现的喜茶、奈雪の茶等一系列茶饮店,两年下来热度不减。不管有多少人说过他们长久不了,他们的的确确开始替代咖啡在城市中的地位,占领一席之地。这也是他们都提到过的目标:做茶饮界的星巴克。
< class="pgc-img">>喜茶的成功总结起来很简单:
1、年轻但不忘本质,牢牢把控品质,创造记忆点口味,产品贵精不贵多;
2、要做就做顺应潮流队伍中的引领者,而不是年轻人的讨好者;
3、拥有自己品牌的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和其他优质品牌碰撞合作;
4、营销无罪,适当争议。
质疑排队的其实大多都不是喜茶的消费者,他们确实无需在意这种争论,而是把重心放在开发小程序,减缓排队问题上。
有人说喜茶的复制门槛不高,有更优秀的团队出现就能打败他们,而聂云宸说过一段话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任何产品的寿命是有限的,奶盖茶品类也终会过时。所以喜茶的定位不是‘茶饮年轻化的产品’,而是‘茶饮年轻化的整套文化’,是这种文化凝聚到很多喜欢我们的消费者。”
(本文作者:阿篱)
>何开一家奶茶店?这是好多想开奶茶店的老板们想问的问题。鄙人认为开奶茶店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要先确定是加盟还是自创品牌。如果是新手个人建议还是不要加盟的好,好的品牌费用过高,差一点的品牌又没有多大的优势。如果是老手的话就不多说了,你开心就好。
第二点:需要考虑选址问题,如果我们希望做的是学生生意我们应该选择在校园附近开店;如果我们做的是白领的生意我们就可以选择在商业区域开店;如果我们做的是当地居民生意我们就可以选择在居民区开店。选址需要根据我们自己目标客户群体而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店铺租金而选择在偏僻的地方开店,这样我们的奶茶一是不易被人注意,二是获客成本会很高。
第三点:我们需要考虑装修方面的问题,这个简单,多看几家店参考下就可以了。
第四点:宣传。现在市场上一些主流方式就是发传单、朋友圈、某团、某饿,然后平时做做活动推推新品什么的。
其实真想开店的老板,前面三点都可以做好,差别其实是在第四点。目前大环境是由线下转到了线上。如何在线上做文章、如何在线上能做好文章,显然就成了重中之重。现在的线上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线上渠道:包括某团、某饿等
弊端:押金、提点、活动费用等等压得商家喘不过气来,商家到手的利润少之又少,重要的是排名机制越来越严格,这就让小商家无缝插针了。
②社 群:社群,指的是有相同需求的人的聚集群。
弊端:资源很难集中,就算花钱资源也不一定可靠,甚至还有可能上当被骗。
③新 媒 体:某微公众平台和某博等
弊端:没有粉丝,中小商家无法入手
④自 媒 体:、大鱼号、百家号、企鹅号等
弊端:流量有限
⑤短 视 频:某音某快等
弊端:视频质量达不到要求,无法有效引流
方法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弊端,如何用好这些呢?个人觉得不能单一,如果结合用起来会怎么样呢?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新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低成本裂变。是和某音结合在一起的,给大家说道说道,就是给奶茶店商家拍一条宣传短视频,然后做个优惠活动二维码。顾客扫码后领取小礼品或者领取优惠券,扫码后宣传视频自动转发到顾客某音,这样顾客的朋友就能看到,某音还有同城播放,方圆5-10公里的人都可以看到了。我们也做了实验,没有粉丝的视频也有至少500的播放。
给大家算笔账,10个人进店扫码,按每个500曝光计算,那就是5千次曝光,百分之一的人进店消费那就是引流50个人过来消费,这50个人扫码那就是2.5万次宣传,百分之一的转化就是250个人,250个人再曝光就是12.5万次的宣传。。。。。。以此类推,这个裂变是不是就无限大了。
< class="pgc-img">>店是人开的,引流方式是人发现的,关键就是想不想去尝试?
有想法大家交流,共同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好一家奶茶店的11条营销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