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按:限塑令升级以来,“纸吸管”与“戒奶茶”无形中产生了某种联系,消费者们“纸吸管体验感不好”的评论一边倒,但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却是机遇。本文阐述了限塑令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并重点分析纸吸管的市场前景,以及是否真的更加环保。
作者 | 妮蔻 报道 | 消费界
自2021年1月1日限塑令升级以来,有人欢喜有人忧。
餐饮行业各大商家迫于无奈使用纸质吸管等替代餐具,消费者吐槽不断。
限塑令对于可降解塑料行业却是重大利好,相关公司股票纷纷上涨。
对于消费者而言,理智上是支持“限塑令”,但纸吸管影响用餐体验是不争的事实。
从广大消费者反馈来看,纸吸管等替代产品存在相当多问题,比如说易软化、口感不好等等。
限塑令升级对于奶茶爱好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以后奶茶怎么喝?
“限塑令”升级
早在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此通知规定2008年6月1号开始,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而且,通知还明确表示,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目的很明确,就是遏制“白色污染”,
过去十年,限塑令起了很大作用,根据数据显示,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较少三分之二,累计减少塑料袋140万吨左右,意味着节约840吨石油。
但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崛起,加上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渐渐接受有偿使用塑料袋,导致近年来限塑令效果甚微。
2017年我国快递包装塑料袋约80亿个,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每日产生超70亿个塑料袋。
至此,2021年1月1日起,上海“限塑令”升级,规定到2020年底,重点城市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以及餐饮打包外卖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那么“限塑令”升级对消费行业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限塑令,有人欢喜有人忧
麦当劳“身先士卒”,率先改用纸吸管。
早在2018年9月,麦当劳就在英国和爱尔兰的1361家门店推广新型环保纸吸管。
麦当劳预计这种纸吸管在英国和爱尔兰的初步推广将在年底全面完成。
但由于纸吸管的使用感不理想,到2019年上半年消费者仍不买账,甚至有些消费者抵制起麦当劳。
一些消费者在推特、ins等社交平台吐槽,觉得麦当劳的纸吸管实际上就一张纸,喝几口饮料,吸管就黏在一起,没办法喝了!
消费者对纸吸管怨声载道,要求撤销环保纸质吸管,但政府驳回了他们的情愿。
麦当劳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用户反馈,消费者是希望有更好的新型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但不能损害他们的用餐体验。
对此,麦当劳也在不断尝试新的解决方案,寻找一种既能让客户满意又能满足麦当劳业务规模需求的方案。
比如说,把纸吸管加厚、把杯盖改造成直接饮用型,不提供吸管等等
相较麦当劳,面对史上最严“限塑令”大多数奶茶店更加人性化,准备了两种吸管。
比如说最近几年爆火的喜茶,外卖提供可降解塑料吸管和纸吸管两种吸管供客户自主选择;实体店则只有纸吸管。
对此,喜茶的工作人员称“纸吸管比较环保,我们推荐使用纸吸管。不过如果顾客不喜欢这个口感,我们也会提供可降解的塑料吸管。”
老牌奶茶coco同样也使用两种吸管,摆放在coco店内吧台最显眼处。
而85℃在去年12月25日也开始提供有偿可降解塑料袋。
对于无固体加料的饮品,85℃不提供吸管;而对于有珍珠等固体加料的饮品,提供纸吸管。
85℃的顾店长表示,店员在提供纸质吸管时,会提醒顾客尽快饮用。以此应对消费者反应的“纸质吸管容易软化融化,影响饮用”等问题。
总的来说,各家餐饮店的解决方案千篇一律,要么是可降解塑料袋/吸管。要么是纸质吸管。
然而,对于各餐饮品牌来说,换新餐具的成本并不低。
以12*230规格的吸管为例,普通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价格在0.035元/支左右。
不加厚、不加logo的四层纸质吸管需0.1元/支左右,成本增加3倍。
而可降解改性料吸管则需0.15元/支左右。相当于4倍成本升级。
为了同时满足消费者口感和环保问题,各商家也是操碎了心。
全国可降解塑料需求规模
可降解塑料板块开启上涨模式
今年伊始,最强限塑令落地实施,可降解塑料袋市场却成了香饽饽,开启了疯狂涨价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以我国现有的可降解市场产能,是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需求的,导致供不应求。
如今,已有多家头部企业发布扩产计划,预计后续供货紧张的局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根据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213万吨,远期替代规模500万吨,市场空间巨大。
若限塑令在2025年完成,可降解塑料市场2018年-202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67%。
这股可降解塑料热也体现在股市上。
证券市场可降解塑料板块内,个股数量有40只左右。剔除由于上季度业绩不佳的股票以外,还剩下20只股。
其中,有多只股在新限塑令正式实施以来,股价上涨幅度超10%,比如说是金发科技、长鸿高科、恒力石化和中粮科技。
金发科技,截止1月25日,2021年股票累计上涨53.56%,创历史新高。
金发科技,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主营高性能改性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是国内可降解塑料龙头。
目前金发科技PBAT聚酯合(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成及配套的改性专用料年产能达8万吨,从2020年底开始已接近满产满销。
相关负责人表示,限塑令发布以来,订单量上升明显,部分负责国内市场的业务经理出差频率较以往增加不少。
长虹高科,年初至今,上涨23.08%。
长虹高科PBAT规划产量60万吨,凭借规模及浙江区域优势,有望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
长虹高科副总经理倪晓亮说“该项目一期首批10万吨产能,最快有望在2021年6月建成投产。如果一期投产,这将是浙江首个规模最大的PBAT产能项目。”
可降解塑料板块
纸吸管市场可否持续发热?
自最新限塑令以来,纸制品替代方案占主流,后续随着可降解塑料价格下调,纸制品份额将下降。
代替一次性塑料的材料包括了可降解塑料、纸质品、布制品等,其中以可降解塑料和纸制品为主。
众多商家表示,质地平滑、耐磨防水的白卡纸被认为是纸制品替代方案中的最佳选择。
现有的产能条件下,国内可降解塑料无法满足下游剧增的需求,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相对于纸制品价格明显高昂。
例如,纸吸管市场价约3万元/吨,而PLA吸管市场价约5万元/吨。
所以说,纸制材料成为了目前塑料的主要替代方案。
年初,一家东莞吸管厂商表示,普通纸吸管的订单早已排满,需要排队一周左右;PLA可降解吸管供应相对充足,不过也要等2个工作日左右。
该公司人员说,从去年12月底,纸浆等原材料就开始涨价,按照这个趋势,纸吸管以后价格还会涨。
根据wind数据显示,针叶奖、阔叶奖等造纸材料就开始涨价了,同比上涨825元/吨和600元/吨,涨幅为13.9%和17.1%。
还有部分厂家日产纸吸管数量可达30万根,月产达1千万根左右。
限塑只会越来越严,纸吸管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纸吸管和PLA吸管等可降解塑料吸管已成“风口”,一些传统塑料制品公司也开始转型。
比如说新三板公司吉邦士,成立于2005年的一家材料公司。
吉邦士的创始人苏志彬表示,他们寻求转型已经很久了。
早在2017年开始,吉邦士就在研发一种新的可降解材料,主要材料是植物纤维。
苏志彬说,如果这种植物纤维材料实现量产,也是有一定竞争力。
现在市面上塑料吸管大概0.3元,纸吸管0.8元,PLA可降解材料吸管大约0.1元,而植物纤维型吸管售价在0.7元左右。
纸质材料也存在局限性,以纸吸管为例,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单就卷管环节,每根纸吸管都需要三层纸。
此外,根据客户的需求,厂家还要对材料尺寸大小多次调整。
苏志彬说,市场上不少纸质吸管和水杯的原材料除了纸浆外,还掺杂一些胶水等化学物质,因此也算不上完全环保,同时存在回收利用的难度。
限塑令下,在餐饮业“减塑”的态势下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受制于消费者、材料的可替代性、商家的盈利等情况,整个行业要实现蓬勃发展还需要不少时间。
相反,未来随着国内PBAT、PLA新增产能持续投产,PBAT、PLA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逐渐得到缓解,可降解塑料在环保替代方案中的份额将持续提升。
PTA产能情况
剥夺快乐的纸吸管真的环保吗?
“以前看谍战片,地下工作者被捕前,总会把一团写着机密的纸塞嘴里,还有咽下去。自从尝了纸吸管的味道,终于知道他们太难了!”
“柔弱的纸吸管,都戳不开奶茶盖。”
“喝星冰乐配纸吸管,体验极差,什么都吃不到,光吃了一口纸。”
“纸吸管成功的戒了我的奶茶瘾。”
以上来自知乎、微博上被纸吸管剥夺快乐的消费者们。
有网友就问了:能不能把塑料吸管换回来?
遗憾的说想换回塑料吸管是不可能的,塑料吸管的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
毕竟,使用纸吸管的初衷是为了环保。
近年来塑料污染已非常严重了。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3万吨,大约460亿根。
人均使用超30根,业内专家表示,虽然塑料吸管使用仅几分钟,但降解时间可能长达500年。
这就意味着,我们这辈人使用的塑料,要影响到后面几代人,这样想想你还敢继续使用塑料吸管吗?
各大饮品店换上纸吸管是大势所趋,但纸吸管真比塑料吸管真的更安全环保吗?
我们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表示:
纸来源树木,树木的生长需要土地、水份、化肥,而且还需要砍伐等加工步骤,整个制造过程都带有污染物的排放。
纸吸管表面也有一层塑料的膜,它其实是塑料和纸的一个混合材质,更加地难处理,最后没有办法得到回收,只能进入到焚烧设施当中去处理。
整体看来,并不一定说纸吸管就比塑料吸管在环保有优势。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陈红接受采访时表示,纸吸管在遇到烫的水,纸吸管中的胶水也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因此,纸吸管和塑料吸管是否安全,还是要看生产过程的规范性。
如果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塑料的塑料吸管、工艺未达标的纸吸管都是有害的,所以说无法一概而论纸吸管更加安全环保。
专家们表示,减少塑料污染,不能把注意力放在纸吸管等替代品上,而是应该同步推广循环使用的概念,摒弃一次性消费的文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欢迎朋友圈
如需转载文章或咨询合作请联系后台
上山下乡——城里人的奢望
酒杯中的自然人性
一个普通创业者的2020,111条人生感悟
奶、鲜茶、鲜果、小料、甜品杯装化……
2019年的茶饮市场新品层出不穷,但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吐槽,创新开始进入乏力阶段,再也找不出如奶盖、水果茶那般惊艳的产品。
细观去年爆品,杨枝甘露、烧仙草、豆乳茶,无不是早已有之的经典产品,但在品牌方多年的精心耕耘下,才换来全国性的大爆发。
今年,是否会出现成名已久,再度爆发的品类呢?我们探讨一番。
酒酿
2019年,随着茶百道的大力发展,其特色产品“酒酿奶茶”也成为当年的热门产品。
酒酿,主要是以糯米发酵的食品。在民间普遍存在。云、贵、川、渝、陕等地之称为醪糟。湖北称之为米酒,又以孝感最为有名。而在江浙沪,则称为酒酿。
酒酿最常见的吃法为甜品,如醪糟鸡蛋、酒酿小圆子、醪糟鸡蛋牛奶、桂花米酒等等。加入奶茶,则在2018年左右开始流行。
在某点评网站,不少消费者对于茶百道的酒酿奶茶青睐有加。他们认为加了酒酿的奶茶,摆脱了奶茶千篇一律浓香、醇厚的标签,丝丝的微发酵风味与桂花香,让奶茶变得更加有趣。
除加入奶茶外,酒酿也开始加入到了奇异果、草莓等水果茶之中。而在广州,更是出现了以酒酿为招牌的奶茶品牌,店内大部分产品均与酒酿有关。
冰淇淋
冰淇淋+茶,早已成为一个“门派”立身于茶饮江湖。这个门派中更是出现多个“分号”数量过千,甚至近万家门店的“分舵”。
看似爆红的冰淇淋,实则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2020年初,网红冰淇淋品牌“钟薛高”动作不断,先是带来两款黑暗料理,鱿鱼口味、海苔口味的雪糕,后又与娃哈哈联名跨界,做出了AD钙奶味的冰淇淋。
这个网红品牌,让吃冰淇淋变成了一种猎奇新口味与怀念美好时光的情怀。
而在喜茶,去年开始大力推动冰淇淋,奶茶口味的冰淇淋,加上黑糖波波,自成一派。而后又与和路雪联名,推出雪糕杯在便利店及淘宝售卖。
在上海,一家名为“茶是一枝花”的茶饮店推出了烤玉米冰淇淋。玉米用黄油烤过,到手后温度还保持在80℃,中间是冰淇淋,据介绍其口味为花茶味。
着实的冰火两重天。
钟薛高与烤玉米冰淇淋的案例告诉我们,奶茶店的冰淇淋不仅仅可以加果酱,还可以有更多创意。
< class="pgc-img">>酸奶
同样是2019年,在茶饮市场发光发热的这一年,酸奶也在奋起直追。一只酸奶牛全国2000余家门店,现切水果加酸奶的“酸奶水果捞”在全国各地不断开业。
再加之CoCo、乐乐茶、沪上阿姨等品牌推出相关产品,让酸奶在年度热搜中占有一席。
如果仅仅是以众多品牌推新、售卖来判定酒酿、酸奶、冰淇淋会再度爆发,这并不严谨。是否有市场潜力,还需从消费角度进行分析。
精致化消费 加速甜品、
饮品的极致体验
酒酿奶茶的走红的源于大众所熟悉的风味被重新包装,让其时尚化、年轻化,从而更易被消费者。
而判断酸奶、冰淇淋会再次爆发,则因为消费者需要更极致的消费体验。
奶盖茶、芝士水果茶,甚至是烧仙草、奶茶三兄弟、什么都有等加料奶茶,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甜品杯装化、甜品饮品化的结晶。
但当这一现象被总结为规律,在行业流行,开始以“万物皆可奶茶”的口号将西点、冰淇淋、蛋糕、糖水等元素生搬硬套的移植进奶茶后,有时结果并不会太美好。
一位研发师表示,目前品牌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也让产品同质化加剧,因为有时推出新品是将市面上其他品牌流行开来,或即将流行开来的产品做一个“改良”。
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是从甜点、冰淇淋中吸取灵感。改良成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爆款”,比如杨枝甘露。
但如果不得其法,就会成为一场“灾难”。
他举例道,比如以西点“提拉米苏”为原型来研发饮品。提拉米苏本身是以醇香、甜蜜的口感闻名。一块糕点重量约在180g左右
但复刻成饮品,由于一杯饮品容量为480~640ml之间,重量约为480g~640左右。
用料过猛,会让整杯饮品过于甜腻,无法喝完。原料减少,产品制作可能过淡。对于追求提拉米苏口感、风味的消费者而言,就是买到了“水货”。
在过去的几年内,茶饮店为了方便顾客,将一些甜品杯装化,促成了行业的大发展。
但当行业整体全部以其规律效仿时,做出的产品或许就不会“太香”。
2019年,喜茶推出冰淇淋,并未因要标榜自身是“茶饮品牌”这个属性,将冰淇淋加入至奶茶中,而是中规中矩的用甜筒或外带包装做出冰淇淋应有的样子。
而在义乌,茶饮品牌加减的烧仙草一直位列品牌销量前三。但该品牌一直坚持用碗装出品,同时花生等坚果小料以小包装给到消费者,避免放入奶茶中,口感变差。
过去几年,我们可以看作是甜品、饮品在产品上的融合。而后续,这种融合可能因为更极致的产品体验,让饮品、甜品保持本来的样子。
奶茶更像奶茶,甜品更像甜品,在同一个店面售卖,何尝不是一个经营思路呢?
<>为一个奶茶控,一年四季,几乎是每天都要喝上一杯才舒服。逛街要捧一杯、看电影要捧一杯,别人是一天八杯水,我是一天一大杯奶茶!到底有没有养胖?反正吃货小分队的小伙伴都说我是最萌的哦。
尤其是这两年,全国各地开了许多奶茶店,竞争态势可见一斑选择那么多,到底喝哪一家呢?点什么好喝呢?这篇奶茶测评就由此诞生了。
1點點
< class="pgc-img">>一点点茶味正,奶味纯,喝起来没有香精勾兑的味道,这一点大头喜欢得不得了,除此之外能大方地免费加料(波霸、珍珠、红豆、仙草、椰果都是免费滴)更是让人站在店门口挪不开步子(奶霜、燕麦、布丁需要付费)大头比较喜欢波霸和燕麦,波霸Q弹软糯,燕麦带皮有嚼劲儿,非常推荐这两种配料。
< class="pgc-img">>注意:如果加了布丁、红豆的话,建议平时喝半塘的减为微糖甚至是无糖~
推荐:
1、冰淇淋红茶+奶霜+波霸+布丁 <无糖去冰>
< class="pgc-img">>奶霜→红茶→香草冰淇淋,层次丰富,一口吸下去简直不要太赞了!
< class="pgc-img">>2、燕麦奶茶+波霸+仙草+冰淇淋 <三分糖去冰>
大头一直比较喜欢一点点的燕麦,但是燕麦是要收费的,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单点一大杯燕麦奶茶然后加各种免费配料,哈哈哈,机智如我~爱加料党福音~
燕麦非常好吃,虽然带皮但是不硌嘴,嚼起来非常劲道。
< class="pgc-img">>coco
< class="pgc-img">>coco的鲜芋系列真是超赞,芋泥软香粉糯,甚至还是一块一块的,一口吃掉的感觉~配料主要有珍珠、红豆、椰果、布丁、仙草、奶霜、鲜芋、青稞等等。推荐鲜芋、青稞和红豆~
推荐:
1、草莓欧蕾+青稞 <无糖去冰>
< class="pgc-img">>欧蕾纯纯的奶香搭配草莓香甜的果肉,再加上青稞有嚼劲的口感,一口下去简直是想要飘起来~
如果不喜欢太甜的话,可以直接不加糖,因为欧蕾本身带有甜味,再加上草莓的甜度已经足够了。
2、coco铁观音+鲜芋+青稞 <无糖去冰>
< class="pgc-img">>大头不太喜欢太甜腻的奶茶,因此铁观音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口感清新纯粹。鲜芋与青稞的搭配中和了芋泥的软糯,达到一种平衡感。
另外,除了以上两种隐藏方式之外,coco的百香果双响炮、牛奶三兄弟、奶茶三兄弟更是经典!相信是很多小仙女的必点饮品,建议还是无糖或者三分糖去冰哦~
快乐柠檬
< class="pgc-img">>实际上大头对于快乐柠檬点的比较少,个人觉得它有点偏甜腻,建议点茶类饮品加配料,更加清新。但是柠檬娃娃头实在太可爱,小芋圆也是忘不了!快乐柠檬的配料有珍珠、椰果、布丁、奥利奥、红豆、小芋圆、岩盐芝士奶盖等等,这里推荐小芋圆、奥利奥和岩盐芝士奶盖哦~
推荐:
四季春茶+岩盐芝士奶盖+小芋圆 <三分糖or无糖>
< class="pgc-img">>四季春茶是它家比较新的饮品啦,芝士奶盖有点略咸咸的,味道香浓。奶盖→茶→小芋圆的层层碰撞产生奇妙的感觉!
注意:大头认为岩盐芝士的全线饮品都很好喝,另外奥利奥、小芋圆也是百搭的配料,推荐小仙女们尝试一下。
四
85度C
< class="pgc-img">>85度C这个做蛋糕的竟然奶茶也如此神奇地好喝!不愧是老牌店铺,姜还是老的辣~
推荐:
招牌奶茶:海盐奶绿 <半糖>
< class="pgc-img">>海盐奶绿以冷居多,但是现在这种春天的感觉还是做成温温的比较好。海盐本来就带点微咸的感觉,加上绿茶的清爽,这时赶快喝点才是硬道理!其实大大小小的店选择真的太多了,眼花缭乱,主要奶茶呢真的是逛街约会的好搭档啊。看了这么多网红奶茶店,总有一杯是你所爱。不知道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一杯奶茶呢,你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呦!或者你还有其他推荐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相信你有自己的一套选择方案,也可以投稿呢,等你来揭晓隐藏菜单哦。
< class="pgc-img">>【好生活 选出口】万物岛是一个出口商品集成销售的高品质生活类品牌,甄选符合国际认证和原产地资质的出口商品,追求更安全、更健康,专供出口高品质、高标准产品,直接面向国内消费者销售,以“好生活,选出口”的品牌理念,让国人拥有国际标准的美好生活品质。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