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2日,茶里与三得利对外表示,推出一款乌龙茶联名礼盒,并在供应链端进行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茶里是看中了三得利在茶饮品领域的技术。ChaLi茶里创始人谭琼也表示,三得利的乌龙茶饮品保存了原有的香气和回甘,这是双方共同的品质追求。
茶里定位“高端袋泡茶”,需要工业化和标准化的赋能。三得利布局推出乌龙茶饮品已有40年历史,工业化制茶实力不容小觑。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袋泡茶本就一个“误会”造成的,自带便利性和工业化属性,消费者认知是大众化的低端入门茶,难有高端属性,消费者很难为“高端”买单。
傍大牌,推新品,提升供应链品质
茶里方面表示,与三得利的合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先锋合作,推出夏日联名礼盒。其二是供应链战略合作。茶里正在广州打造茶产业研究中心,精加工深加工生产制造中心,涵盖全自动化生产、研发中心、国际茶学院三位一体,未来双方将共同研发更高品质的高端茶饮。
中茶小粒茶运营,广州禾木文化有限公司总监陈天东认为,茶里生产袋泡茶,技术层面相对简单,与三得利合作,茶里看中的是三得利在茶饮领域的技术。
据了解,茶里创立于2013年,核心产品是原叶袋泡茶。茶里的上游供应链环节相对简单。官网显示,茶里的茶叶来自合作的7个茶园基地,包括分别是四川雅安黑竹、杭州新昌馒头山、福建安溪大坪乡、云南普洱龙潭、安徽黄山培源村、云南凤庆凤山镇、福建福鼎店头镇。并且只有1个自建茶学研究室,建立了袋泡茶行业标准,采摘的茶叶经过在茶学研究室完成制作、拼配分级、精加工等核心技术。
三得利在供应链层面则优势明显。三得利相关负责人表示, 1981年三得利正式推出乌龙茶饮品,1997年进入中国。产品原料主要来自福建武夷山和安溪。茶原料要满足日本460项、中国65项的检测的双重标准才能进入工厂。其中高温萃取、恒温保存等技术工艺,能够保持茶饮品质始终如一。
就茶里而言,需要联名实现突破。谭琼曾表示,在发展初期就遇到瓶颈期,通过与其他品牌的合作,拓展新的消费者。
近两年茶里发展略有起色。目前,茶里完成全渠道布局,线上10余家平台有售,线下已进驻洲际、万豪等7000多家酒店、5000+企业茶水间、2000多家连锁餐饮,还有OLE、盒马、名创优品、等连锁新零售,并围绕大湾区开设了三家直营品牌零售体验店。
6月底,茶里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B轮领投方碧桂园创投持续加注,新浪微博、老股东易凯资本跟投。融资将会用于加快供应链茶叶深加工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设。
不过,茶里官网显示,茶里当前估值仅为5亿元人民币。
袋泡茶自带大众化属性,高端化或是伪命题
茶里持续加码高端袋泡茶的属性,但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袋泡茶做高端产品“出圈”有点难。高端定位袋泡茶有些尴尬,年轻人看不上,老茶客觉得茶叶不行,这个定位更像伪创新、伪升级。
据了解,袋泡茶本就是一个“误会”造成的,其最大属性是便利。1908年,美国茶商托马斯为了推广茶产品,用丝绸袋做了一些茶样,有客户就直接用来泡茶。托马斯便开启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并用纱布取代了丝绸,变成了一种便利产品。
“茶香书香”品牌创始人罗军在其《中国茶密码》一书中表示,茶包(袋泡茶)之所以盛行开来,很大的一个契机点是连锁店的出现。袋泡茶方便更多人的购买,便利性有利快速消费和大众化推广。随之产生的立顿成为西方茶品牌中的佼佼者,几乎成了袋泡茶的代名词,是茶走进西方工业化文明的标志。
陈天东表示,消费者对袋泡茶的传统心智认为就是“立顿”,并且形成了低端认知。所以消费者并不会为“高端化”的袋泡茶买单。“喝得起的觉得价格也就这样,送出去没面子。喝不起的觉得价格高。”
值得注意的是,立顿也开始没落了。其虽为袋泡茶第一品牌,但其正在面临被剥离的尴尬。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Alan Jope表示,将这一大块茶业务剥离,考虑的措施务括IPO、业务分拆、(新的)合作或出售。
目前,袋泡茶在中国市场还存在一定的空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为50.3亿元,占线上235亿茶叶市场的21.4%,随着多元消费场景及消费需求的变化, 2020年突破1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茶里也曾看重的是大众化的市场。谭琼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把中国的喝茶人群分为五个级别的基础上,做到非常高的产品品质,让92%的人群在什么都不懂的基础上都能信任ChaLi的产品。”
罗军则认为,袋泡茶和高端是相左的。其《中国查密码》中称:“袋泡茶很方便使用,并且在使用后不会留下难以清理的茶渣,它将茶从一种礼仪性的饮料变为一种方便饮料,它还使跨国叶包装商得以使他们的产品标准化。这种在广告中被大肆宣传的标准化大大地减少了人们对高档茶叶的需求。”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于喝茶,有一句俗话“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此话一出,将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说了出来,中国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从古至今都不缺少“嗜茶如命”的人,古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茶不离口,今有广东潮汕人顿顿喝茶,茶不论何时,在历史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class="pgc-img">>古时候好茶叶只有有钱人才能喝得起,现在好的茶叶人人可以喝,主要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制茶技艺的成熟,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茶,其实超市的茶叶就很不错,能在超市售卖的茶叶,整体都不会很差,比如小鹿就近的大润发,品质就不错,时常买点来喝,其实超市茶叶有以下2个特点。
第一点:质量有保障
超市的茶,不管别得怎么样,但是它的质量都是有保障的,很多人买茶叶都害怕买到劣质茶叶和假茶叶,也不知道怎么去挑选才能避开买到劣质茶和假茶叶,但是你只要是在超市买的茶叶,这点都是不用担心的。
< class="pgc-img">>超市的东西质量安全的保障都是最基础的,因为超市属于大企业,他们和商家合作的时候是会看商家商品的质量是否有保障,如果是黑厂,他们也不敢合作,劣质茶一般是香精茶和染色茶,这两种茶叶属于不被国家认可的茶,所以超市是不敢卖的,还有一种假冒侵权的茶,也就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的茶,这种茶侵犯别人的商标权,所以超市也是万万不敢卖的。
不卖这两种茶,超市的茶叶质量就有了保障,随便买,买回家也不会危害身体健康,只不过不细心挑选可能会不好喝。
第二点:价格平民
< class="pgc-img">>超市里的商品价格一般都很平民,主要是超市的受众一般就是普通老百姓,价格平民主要原因是:包装简单。
超市的茶,一般包装都是很简单的们甚至看着还有那么一丝丝廉价感,愿意在于超市就是便民的,在超市售卖的茶叶,受众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如果做成礼盒装或者高档包装,价格肯定不低,老百姓也不会去买,所以这就是超市包装廉价的原因,更是价格亲民的原因。
下面分享2款自己常喝的茶叶,价格亲民,口感醇厚,行家常常买回家喝,是妥妥的好茶,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第一款:元鹤松毛尖
< class="pgc-img">>元鹤松毛尖,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款茶是“信阳毛尖”它的产地是在信阳浉河区,茶农在茶山上采摘的明前茶叶后将茶叶卖给当地的工厂,工厂将收到的新鲜茶叶子经过:筛分、摊放、杀青、捻揉、烘干等工艺最终制成干茶。
< class="pgc-img">>干茶:它干茶的白毫非常多,这是信阳毛尖干茶的最显著特点,颜色呈浅绿色偏白,比较细紧,每个干茶都非常干燥一捏就碎,整体非常均匀,无任何杂质,干茶的香气非常清香,有淡淡的甘甜感,闻着很像抹茶的味道,闻着干茶的味道就想放进嘴里嚼一嚼。
< class="pgc-img">>茶汤:泡开后它的茶汤香气高扬,透着清新的滋味,很新鲜的感觉,茶汤颜色青绿色,视觉上很舒服,茶汤很浑浊,主要是绿茶不发酵,里面的营养成分没有流失,很好地保留了茶树新鲜叶子的营养,口感上,它喝着很醇,清香的醇感,喝一口香味充斥整个鼻腔和口腔,让味觉和嗅觉双重享受,妙不可言!咽下后回甘明显,口齿生香!
第二款:安溪铁观音
< class="pgc-img">>铁观音茶也是非常的常见,受众也很多,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发源于福建安溪,听着名字“铁观音”觉得很特别,这个名字其实是茶树的名字,制作铁观音茶,采摘的原料来自于名叫“铁观音”的茶树,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 class="pgc-img">>干茶:铁观音的干茶很有特点,是紧锁的珠状,颗粒饱满坚实,颜色翠绿欲滴,干茶干燥程度很好,由于太过坚硬不容易捏碎,干茶的味道是兰花香,偏淡,整体颗粒均匀,无杂质。
< class="pgc-img">>茶汤:用85度左右的水温泡开后,兰花香气馥郁,香气飘得很远,茶汤是金黄色,清澈见底,因为是半发酵茶它的口感喝起来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甜润,咽后回甘明显。
我是小鹿,如果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不妨给小鹿来个关注、收藏、分享吧~
快消品讯)在2024年6月26日举办的沟通会上,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代雅人带领一众集团、饮料事业部高层发布在华饮料业务的最新情况。此次发布也是这家向来低调的日本非上市家族企业,在华高层的一次集体亮相。
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代雅人
>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菊池铁穗在会上指出,以乌龙茶为代表的无酒精饮料已成为三得利在华第一大业务,也是重要增长动力。
“对三得利而言,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有代雅人表示,2023年,三得利全球销售额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所在的“亚洲与大洋洲市场(注:不包括日本)”约占整体销售额的20%,这一比例在2020年为16%。其中,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大区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得利乌龙茶1997年进入中国(资料图片)
>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菊池铁穗
>随着无糖茶乘风而起,中国饮料业务也成为了这家食品饮料龙头的增长“显眼包”。
《快消品》了解到,2023年,无糖茶体量实现翻倍增长,增速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及其所处的即饮茶品类增速。而三得利会议引用的天猫策略中心数据显示,去年,该平台无糖茶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7%,用户数量同比增长68%。
菊池铁穗另外也指出中国市场为所在大区的食品和软饮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2020年,三得利集团在“亚洲与大洋洲市场”的食品与无酒精饮料整体销售额约为2600亿日元,这一数字到2023年已达3700亿日元,约170亿元人民币,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该公司茶饮料创新将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围绕乌龙茶推出更多新口味、拓展新茶种和探索植物茶新赛道,如今年上市的“麦茶”以大麦为原料,主打“晚上也能喝”,瞄准了想喝茶但又对咖啡因摄入时间有要求的消费者。未来,三得利也可能推出其他植物茶产品。
在年轻化营销上,三得利与年轻人积极互动,包括冠名音乐节、支持毕业主题歌会、赞助街头文化展览、打造艺术家合作、赞助体育赛事、投放创意广告等方式。
目前,年轻一代正是饮用无糖茶的主力群体。亿欧智库的《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指出,从调研数据来看,在无糖茶饮消费者中,70.8%为30岁(含30岁)以下人群;近半年的新用户中,30岁(含30岁)以下的消费人群占比达84.1%。
“从坚守品质到敏捷创新,从深耕渠道到年轻化营销,三得利饮料事业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持续呈现卓越的产品,也为中国饮料市场的长期、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三得利说。
“为此,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投资中国市场。”有代雅人称,中国市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事业发展的引擎”。目前,三得利在中国运营饮料、洋酒、健康食品、园艺、餐饮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