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竞争激烈,是人人皆知的。饭店关张大吉,更是天天发生。平均一家餐厅的寿命才短短的508天,如此短暂,实在让人扼腕。
失败的原因各式各样,红餐专栏作者刘克认为,餐厅倒闭有4个致命原因,其中第一个最最致命,而且又恰恰是很多餐厅都存在的问题。
成功的饭店才几个,失败的餐厅上千万。
不夸张,一点也不,实际数字比这个还要可怕。
< class="pgc-img">>50万家关门的,508天的平均寿命,倒闭率80%,听完是不是觉得很惊讶啊?看看周边,我们楼下那条街,没有一家饭店能开过一年,最快的开门两个礼拜就倒闭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还有一个牛逼的拆楼式的装修,用了多半年时间装修,最后华丽丽开门,三个月除了开业三折有几个人以外,都是服务员厨师店长大眼瞪小眼,相互看腻歪了就开始玩手机。现在不知道他们家是不是关了,估计也差不多了。
这么多失败的案例,能看到什么吗?肯定能。
能对现在开店的还有准备进来的有帮助吗?没有,一丁点也没有。
那为什么还要写?
看坑里人太多了,周边插满了旗,此处有坑,你坐边上一会就听到,扑通一声,然后传来求救声。那就总结一下吧,能救几个算几个,救不了能稍稍有点启发也好得很。
失败的餐厅最致命的四个问题——
一
缺少现金流,账上没钱
很多人给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月发不出工资来了,怎么办?供应商的货款还没有结,房租下月也到期了。
根据调查,98%的饭店关门倒闭,是因为账上没钱。
确实是这样的,账上没钱,是第一步。有时候看起来生意挺好的,但是没钱,这样的店一般坚持不了多久,为啥?没钱就没有抗风险能力,就像前几天亏损了102亿的那个知名企业一样,即使亏着钱也没有那么着急,为啥,账上有钱,有钱心里就不慌了,于是,可以继续玩下去,即使不盈利。
< class="pgc-img">>盈利和现金流没什么关系,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现金流。倒闭的公司、饭店和盈利不盈利没啥关系,是看账上有多少钱。
你会说,我们是小饭店,您说的都是大的,我们要考虑赚钱。
首先这个和大小没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现金流,只要保证现金流的流动和账面资金的存在,就有机会活下去。京东、国美都是这样玩到今天的。
那要有多少钱才可以活下去啊?
啥也不干,可以支付半年费用的资金乖乖地趴在账上就可以。少于这个数字,老板管理者的心就不会在经营上,就会有乱七八糟的想法了。想的越多赚钱越少,最后彻底关门。现金流是每一个餐饮经营者的噩梦。
解决一切问题都是找到根源,找不到根就会病急乱投医,最后发现感冒当成脚气治疗了。
一切餐饮的问题,归于一点就是现金流,只要解决了现金流的问题,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二
老板不干老板的事
身为老板,却不干老板的事。是大多数失败者最经常做的事。
不可能的!绝不会的!我怎么会拿自己的店开玩笑呢?我一心要做一个好老板,每天亲自采购,厨房里面也抓得很严,隔一段时间顾客吃腻了我就出去学新菜,回来创新菜品,一个月试菜好多次,有时候我都吃得吐了。这难道不是老板做的吗?
嗯,你说的事一件都不是老板做的,全不是。
不可能啊,你这不是开玩笑么?
我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你做的都是厨师干的事。为什么?
因为,在没有赚钱之前,做好现在的菜才是最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出去找新品也不是搞什么创新。何况,你找到的新品也仅仅对于你而言是不知道没听说不认识罢了,对于你的顾客,都是吃过几百几十次了。
你只是在你的店或者你的圈子范围,就算你也会全国各地去跑,但是,你没有见过的不代表你的顾客没见过,也不代表他们觉得新鲜。他们到你的店吃饭也不是为了你有所谓的“新菜”,很可能是想吃之前在你这里吃过的某道菜或者是你的拿手菜必点菜主打菜。
至于试菜那就更扯淡了,你不是顾客,试的什么菜?真要是试菜也是找你的顾客来。这都不是老板应该干的活。
< class="pgc-img">>你做的这件事是厨师做的,你的价值就是这个职位的最高工资了。
如果你做老板的事,就没有上限的,没有封顶的,你可以无限扩张,创造无限的价值。
一个好的老板要做的事,就是遵循第一条,给店里面带来钱,大把的钱,然后大把的顾客,这就是老板干的事,剩下的都交给别人就可以了。
三
你不敢要求也没有原则
你不敢要求顾客做什么,你不敢要求员工做什么。
他们做什么你都忍气吞声,都接受,无条件、无原则地接受,最后,关门倒闭了,失败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原则。
严格是爱,从容是害。对于孩子是这样,对于顾客是,对于员工也是。
可惜你不敢,在管理自己的时候可能你会很严格,你会做很多有挑战的事,让自己做得更好;但是经营这件事,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干完的,你还要有人,对内有员工,对外有顾客。
餐饮就是制作菜品加工后卖给你的顾客,加工制作销售都要员工,就像前面说的,要有人来干,做好销售服务也需要服务员,最后是顾客买单。
我最常听到的就是,顾客不满意怎么办?顾客不买怎么办?顾客觉得力度不大怎么办?
这些都不是顾客的想法,是你的。
就像是你担心员工不好找一样,都是你想的,没有一个是顾客想的、是员工想的,顶多是你替他们想的,俗称“闲操心”。
对于顾客你是害怕,你担心的都是你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做好了,你还会担心这些么?
< class="pgc-img">>对于员工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店生意兴隆人满满的,顾客排队,这时候服务员厨师还是问题吗?他们的问题是担心你干不好、发不出工资从而影响他们,所以,心不在焉赶紧找工作。你要是做得好了,员工看你做得好,就安心工作了,人还难找吗?生意越好的店找人越容易。
菜品好了,服务员满意了,顾客满意了,你的店坐满了顾客,外面还排队,你还会有这个想法吗?显然不会。
当你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就是你自己有问题了,店面有问题了,菜品有问题了,才会出现这么多的担心。其实不用担心,做好自己让自己强大,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宝。
四
听信谣言,病急乱投医
餐饮经营不会一帆风顺,遇到些问题是正常的事,但是偏听偏信就会雪上加霜,如果是个庸医可能结果就是致命的。
很多老板得病都是想要一招救命,立刻见效,永不复发,长生不老。
你要是符合这几条,那么,你的店门口肯定从早上就开始排满了人,一直排到晚上都会有人在你门口支帐篷等着第二天,就像那个手摸摸就能治病的农妇一样,最后自己的手都摸肿了,为啥,人多呗。
< class="pgc-img">>你说这个智商是不是太低了?手摸一下就能治病还有人信。事关自己的生死都这样的儿戏,自己饭店得病胡乱整那就更不奇怪了。
恰好有些神医就可以找到饭店的问题,一招就给治疗好,于是你又信了。
我曾经说过,从来没有单一的某种东西可以治疗癌症,同样的,绝不是某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导致餐饮倒闭,真的关门了,事关很多方面。但是,全身都是病,却只去看眼科,估计治好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吃三个馒头可以吃饱,不是最后一个管用了,是前面两个的积累,生病不是一天两天,治好也不是瞬间完成。老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意思,“来如山”因为之前不断地积累,最后一下子爆发。
如果说某一个办法可以救活你的店,那都是逗你玩的,信,你就输了。
总 结
餐饮门槛低竞争激烈,要做的就是,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做好现金流,保证账上有钱。在有钱的基础上让自己强大,产品好,服务好,自然顾客就多了,于是一切都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有了问题不要着急,先找到根源,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下手,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路子。即使治疗好当前的症状也不代表永不再犯,只要出现问题还是依旧。
所以,改变自己、强大自己,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才是本钱。这一切都需要现金流来支撑,如果没钱了,只剩一条路:关门回家。
成败一念间,餐饮做好很容易,做不好也很容易。
还是送大家一句话:现金流治百病,营业额解千愁!
>京报讯(记者 欧阳晓娟)12月14日新京报记者获悉,据美国全美餐饮业协会(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 NRA)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自今年3月以来,美国总共有11万家餐厅被迫关闭,其中大约17%的餐厅永久关张。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国的整个餐饮行业将总共损失2400亿美元。
全美餐饮业协会的这份报告共对6000家餐厅的经营者进行了调查。报告还显示,包括连锁餐饮、独立门店在内,美国共有超过50万家餐厅“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财务恶化”,其中87%的受调查者称“营业收入下降了36%”,83%的受调查者则预计,随着疫情继续蔓延,他们的生意在未来3个月还会变得更糟。
此外调查还发现,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国的整个餐饮行业将总共损失2400亿美元,如果再得不到政府的新一轮救助,美国上万家餐馆可能在今后3周内关闭。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疫情不仅重创了小型餐饮企业,大型连锁品牌同样不能幸免。今年7月,美国快餐连锁巨头麦当劳曾表示,麦当劳在美国的14000家店面中,有200家将在今年永久关闭。今年8月,必胜客母公司百胜集团在美国最大的特许经销商NPC国际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旗下300家必胜客餐厅将面临永久关闭,剩余927家门店也将被出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餐饮业难以抵挡疫情的原因之一是行业利润比较薄,平均而言,餐厅的利润是6%至7%,手中现金只够维持16天。全美餐饮业协会还呼吁尽快通过新一轮“薪资保护计划”,并出台期待已久的“餐饮业法案”。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李世辉
来源:新京报
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何贻花
进门不仅有机器人声音甜美地向你问好,它们还能为你炒菜、送餐、聊天,曾经这些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因机器人餐厅的出现成为现实。2015年起,一批带着黑科技光环的机器人餐厅高调进入长沙,吸引消费者进店“打卡”,火爆一时。
10月1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4年后,长沙的机器人餐厅陷入整体转型或歇业的尴尬处境,5家餐厅仅1家在营业。在消费者猎奇心理褪去之后,改造成本动辄十余万元的机器人餐厅,如何在实现标准化服务下做出人情味?
【现象】多家机器人餐厅“改头换面”
“这家餐厅已经倒闭3年多了,面不好吃,店开不下去。”10月10日,记者按地图找到位于岳麓区达美D6的“魔力机器人餐厅”,却意外地发现,这家号称湖南省最早的机器人餐厅早已改挂上某健身俱乐部的招牌。
附近一家便利店店主回忆称,2015年6月,餐厅开业初期,省内首家的名号、新奇的机器人模式吸引不少尝鲜的顾客。“一般是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刚开业那阵子,每天都是满座,周末用餐还得排队。”她介绍,餐厅开业约半年后,客流量锐减,正餐点空桌都有一半以上。
记者了解到,店内的迎宾机器人、削面机器人、传菜机器人均由餐厅创始人自主研发。彼时,大厅内设有27张餐桌,餐厅面积达1500平方米。健身房接手后,这家机器人餐厅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魔力机器人餐厅的案例并非孤例,人民东路的石味DIY机器人餐厅也已悄然“歇业”。日前,记者顺着“东1时区”小区外墙的醒目招牌来到餐厅门口,看到原址已变成一家传媒公司。“冲着机器人这个噱头去的,口味中规中矩,吃的人很少。”大众点评上,该餐厅最后一条评价停留在2018年9月22日。
随后,记者探访大众点评上登记的5家机器人餐厅,其中,石味DIY机器人餐厅、艾谜动漫机器人主题餐厅已关张,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思必客机器人餐厅均在1年前撤走传菜机器人,仅剩思必客王府井店仍在使用传菜机器人。
【体验】机器人上菜速度较慢
思必客机器人餐厅经营情况如何?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前往位于河西王府井商业广场4楼的门店进行体验。刚走进店内,服务员热情地介绍,餐厅内的“一号思思美女”传菜机器人,除了传菜,还能与顾客进行简单交流.
点餐后不到20分钟,“一号思思美女”便双手举着托盘,沿着事先安装好的地面导航磁条将餐品送到指定餐桌边,向服务员发出提醒。待服务员上菜后,按下返回按钮,“一号思思美女”便会走回原点接受下一个送餐指令。
记者走访发现,餐饮门店引入传菜、炒菜、削面机器人并非新鲜事,但大多将机器人设置在可量化操作或有固定操作模式的辅助性岗位。早在2013年,新华楼的招牌菜刀削面便开始由一部奥特曼外形的机器人掌厨。
机器人餐厅的消费者用餐体验如何?10月10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5名消费者,有9位受访者指出,机器人只能按预先铺设好的轨道进行菜品输送,且上菜速度较慢。资深吃货黄小姐回忆,今年5月,在海底捞华创国际广场店就餐时,曾见到嵌入了三层开放式托盘的送餐机器人,“第二次去,机器人不见了。服务员解释说用户体验一般,所以暂时撤走。”
【探因】机器人售后服务跟不上迭代速度
“一台炒菜机器人厨师采购价10万,传菜机器人一台3-4万,再算上预铺轨道、维护成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机器人上的花销就得20万。”长沙思必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部尹耀文介绍,机器人餐厅是思必客第4代门店,但机器人仍然是被动式服务,且改造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偏高,品牌在改造第5代门店时,逐步撤走了机器人,只有河西王府井及中海环宇城门店仍在使用机器人传菜。
除了成本高,售后服务不及时也是商家“槽点”之一。湘香澧机器人时尚餐厅服务员就直言,餐饮机器人技术不断迭代更新,送餐机器人逐渐从有轨运输到无轨运输转变,时常出现机器人故障,但对应零部件因产品升级未能重新生产,售后服务跟不上的情况。
“颜值有余,但实力不足。”长沙一家连锁餐饮店负责人认为,机器人餐厅的运营模式不够完善,只能用于简单的端菜、迎宾等服务,并且对餐厅面积、餐桌间距、经营环境提出要求,若出现客人不在座位上或机器故障等情况,仍需要人工干预。
链接
【观点】餐厅服务要“科技”还要“温度”
不可否认的是,被“黑科技服务”包装后的机器人餐厅,确实能在餐厅开业初期,为门店打响名气,吸引第一波客流。尹耀文透露,2013年-2015年,思必客第4代餐厅开业时,店内的机器人引发媒体和消费者广泛关注,单店营业额较第3代门店实现翻番,“10万元一台的炒菜机器人,对油温及调料配比把握更加精准,保证菜品口味稳定性,有利于标准化出餐。”
尹耀文不支持机器人餐厅的“唱衰论”。他认为,随着热度降低,机器人不再是餐厅主要的引流点,“机器人核心技术语音语义、智能算法、柔性设计还需经过长时间摸索,理想中的餐饮机器人应该是一个集点菜、传菜等全流程的解决系统。”
“机器人餐饮要避免盲目跟风,即使机器人外形、服务与真人逼近,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餐饮人员。”长沙市湘菜连锁餐饮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无论未来餐饮机器人如何智能,本质上仍是工具,可让餐厅“如虎添翼”,但是餐厅生意好坏更多的取决于其自身实力和服务温度。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新湖南客户端读者热线:0731-84326002。转载授权:0731-84326133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吴岱霞]